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三、判断题1. 广义的权证,是一种持有人有权在一定时间内以约定的价格认购该公司发行的一定数量标的资产的期权。
对 错
B
[解析] 广义的权证,是一种持有人有权于某一特定期间或到期日,按约定的价格认购或沽出一定数量的标的资产的期权。
2. 企业是微观经济单位,所以财务管理只能适应经济发展水平,而不能影响经济发展水平。
对 错
B
[解析] 财务管理水平是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财务管理水平也越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将推动企业降低成本,改进效率,提高效益,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将改变企业的财务战略、财务理念、财务管理模式和财务管理的方法手段,从而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3.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应当有2人以上50人以下。
对 错
B
[考点] 总论>企业与企业财务管理>企业及其组织形式
[解析]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可以为1人以上或50人一下。
4. 联合单价等于一个联合单位的全部收入,联合单位变动成本等于一个联合单位的变动成本的加权平均数。
对 错
B
[解析] 联合单价等于一个联合单位的全部收入,联合单位变动成本等于一个联合单位的全部变动成本。
5. 根据期限匹配融资策略,固定资产比重较大的上市公司主要应通过自发负债、长期负债和发行股票筹集资金。
对 错
A
[解析] 此题考核的是流动资产的融资策略。在期限匹配融资策略中,永久性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以长期融资方式来融资,波动性流动资产用短期融资来融通。因此固定资产比重较大的上市公司主要应通过自发负债、长期负债和发行股票筹集资金,本题的说法是正确的。
6. 计算边际资本成本时的权数有账面价值权数、市场价值权数、目标价值权数等。
对 错
B
[考点] 资本成本
[解析] 计算边际资本成本时的权数使用目标价值权数,而在计算平均资本成本时才采用账面价值权数、市场价值权数、目标价值权数等。
7. 更新替换旧设备的决策、配套流动资金投资、生产技术革新的决策属于维持性投资。
对 错
A
[解析] 维持性投资:属于战术性投资,是为维持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正常进行,不会改变企业未来生产经营发展全局的企业投资。如更新替换旧设备的决策、配套流动资金投资、生产技术革新的决策等。
8. 通常情况下,如果通货膨胀率很低,公司债券的利率可视同为资金时间价值。
对 错
B
[解析] 通常情况下,资金的时间价值相当于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利润率,也就是说,资金的时间价值中既不包括风险收益率也不包括通货膨胀补偿率。而公司债券有风险,公司债券的利率中包括风险收益率,因此,即使通货膨胀率很低,公司债券的利率也不能作为资金时间价值。不过由于短期国库券利率可以近似地代替无风险利率,所以,通常情况下,如果通货膨胀率很低,短期国库券利率可视同为资金时间价值。
9. 集中的“利益”主要是容易使企业财务目标协调和提高财务资源的利用效率;分散的“利益”主要是提高财务决策效率和调动各所属单位的积极性。
对 错
A
[解析] 本题的考点主要是财务管理体制集权与分权选择时应考虑的问题。
10. 企业筹资管理原则的来源经济原则是指要根据生产经营及其发展的需要,合理安排资金需求。
对 错
B
[解析] 企业筹资管理原则的来源经济原则是指要充分利用各种筹资渠道,选择经济、可行的资金来源。
四、计算分析题(本大题共20分。凡要求计算的项目,除题中有特殊要求外,均须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有计量单位的,应予标明,标明的计量单位应与题中所给的计量单位相同;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百分比指标保留百分号前两位小数。凡要求解释、分析、说明理由的内容,必须有相应的文字阐述)1. 某公司原有资本700万元,其中债务资本200万元(每年负担利息24万元),普通股资本500万元(发行普通股10万股,每股面值50元)。由于扩大业务,需追加筹资300万元,假设没有筹资费用。其筹资方式有三种:
方案一:全部按面值发行普通股:增发6万股,每股发行价50元;
方案二:全部增加长期借款:借款利率仍为12%,利息36万元;
方案三:增发新股4万股,每股发行价47.5元;剩余部分用发行债券筹集,债券按10%溢价发行,票面利率为10%;公司的变动成本率为60%,固定成本为18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使用每股收益分析法计算确定公司应当采用哪种筹资方式。
方案一和方案二比较:
(EBIT-24)×(1-25%)/(10+6)=(EBIT-24-36)×(1-25%)/10
得:EBIT=120(万元)
方案一和方案三比较:
方案三的利息
=(300-4×47.5)/(1+10%)×10%
=10(万元)
(EBIT-24)×(1-25%)/(10+6)
=(EBIT-24-10)×(1-25%)/(10+4)
得:EBIT=104(万元)
方案二和方案三比较:
(EBIT-24-36)×(1-25%)/10
=(EBIT-24-10)×(1-25%)/(10+4)
得:EBIT=125(万元)
当EBIT小于104万元时,应该采用方案一;当EBIT介于104万元~125万元之间时,应该采用方案三;当EBIT大于125万元时,应该采用方案二。
C公司生产中使用甲零件,全年共需耗用3600件,该零件既可自行制造也可外购取得。
如果自制,单位制造成本为10元,每次生产准备成本34.375元,每日生产量32件。
如果外购,购入单价为9.8元,从发出订单到货物到达需要10天时间,一次订货成本72元。外购零件时可能发生延迟交货,延迟的时间和概率如表所示: 延迟的时间和概率 |
到货延迟天数 | 0 | 1 | 2 | 3 |
概率 | 0.6 | 0.25 | 0.1 | 0.05 |
假设该零件的单位储存变动成本为4元,单位缺货成本为5元,一年按360天计算。建立保险储备时,最小增量为10件。
要求:2. 假设不考虑缺货的影响,C公司自制与外购方案哪个成本低?
外购相关总成本=3600×9.8+(2×3600×72×4)1/2=36720(元)
每日耗用量=3600/360=10(件)
自制相关总成本=3600×10+[2×3600×34.375×4×(1-10/32)]1/2=36825(元)
外购方案的成本低。
3. 假设考虑缺货的影响,C公司自制与外购方案哪个成本低?
外购的经济订货批量
=(2×3600×72/4)1/2=360(件)
每年订货次数=3600/360=10(次)
交货期内的平均每天需要量
=3600/360=10(件)
如果延迟交货1天,则交货期为10+1=11(天),交货期内的需要量=11×10=110(件),概率为0.25。
如果延迟交货2天,则交货期为10+2=12(天),交货期内的需要量=12×10=120(件),概率为0.1。
如果延迟交货3天,则交货期为10+3=13(天),交货期内的需要量=13×10=130(件),概率为0.05。
①保险储备B=0时,再订货点R=10×10=100(件)
每次订货的缺货量=(110-100)×0.25+(120-100)×0.1+(130-100)×0.05=6(件)
缺货损失和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之和=6×5×10+0×4=300(元)
②保险储备B=10时,再订货点R=100+10=110(件)
每次订货的缺货量=(120-110)×0.1+(130-110)×0.05=2(件)
缺货损失和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之和=2×5×10+10×4=140(元)
③保险储备B=20时,再订货点R=100+20=120(件)
每次订货的缺货量=(130-120)×0.05=0.5(件)
缺货损失和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之和=0.5×5×10+20×4=105(元)
④保险储备B=30时,再订货点R=100+30=130(件)
每次订货的缺货量=0
缺货损失和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之和=30×4=120(元)
通过比较得出,最合理的保险储备为20件,再订货点为120件。
考虑缺货情况下,外购相关总成本=36720+105=36825(元),等于自制情况下相关总成本36825元。
A企业计划利用一笔长期资金投资购买股票。现有M公司股票和N公司股票可供选择,A企业只准备投资一家公司股票。已知M公司股票现行市价为每股9元,上年每股股利为0.15元,预计以后每年以6%的增长率增长;N公司股票现行市价为每股7元,上年每股股利为0.6元,股利分配政策将一贯坚持固定股利政策。A企业所要求的投资必要报酬率为8%。
要求:4. 利用股票估价模型,分别计算M、N公司股票价值。
计算M、N公司股票价值:
M公司股票价值=[0.15×(1+6%)]/(8%-6%)=7.95(元);
N公司股票价值=0.6/8%=7.5(元)。
5. 代A企业做出股票投资决策。
分析:M公司股票现行市价为9元,高于其投资价值7.95元,故M公司股票目前不宜投资购买;N公司股票现行市价为7元,低于其投资价值7.5元,故N公司股票值得投资,A企业应购买N公司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