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三、判断题1. 当固定成本为零,单位边际贡献不变时,息税前利润的变动率应等于产销量的变动率。
对 错
A
[解析] 当固定成本为零,此时经营杠杆系数为1,则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等于产销量变动率。
2. 提前偿还债券所支付的价格通常高于债券的面值,且支付的价格因到期日的临近而逐渐上升。
对 错
B
[考点] 筹资管理(上)>债务筹资>发行公司债券
[解析] 提前偿还债券所支付的价格通常高于债券的面值,且支付的价格因到期日的临近而逐渐下降。
4. 在编制管理费用预算时,一般是以过去的实际开支为基础,按预算期的可预见变化来调整。
对 错
A
[解析] 在编制管理费用预算时,管理费用多属于固定成本,所以,一般是以过去的实际开支为基础,按预算期的可预见变化来调整。所以本题的说法是正确的。
5. 人们一般将每股收益视为企业能否成功地达到其利润目标的计量标志,也可以将其看成一家企业管理效率、盈利能力和股利来源的标志。
对 错
A
[解析] 对投资者来说,每股收益是一个综合性的盈利概念,能比较恰当地说明收益的增长或减少。人们一般将每股收益视为企业能否成功达到其利润目标的计量标志,也可以将其看成一家企业管理效率、盈利能力和股利来源的标志。
6. 企业现金管理的意义应当是在收益性与流动性之间作出权衡。企业应把闲置现金投入到流动性高、风险性低、交易期限短的金融工具中,以期获得较多的收入。
对 错
A
[解析] 企业现金管理的目的首先是保证生产经营业务的现金需求,其次才是使这些现金获得最大的收益。这两个目的要求企业把闲置现金投入到流动性高、风险性低、交易期限短的金融工具中,这样,既可以随时变现又可以获得较多的收入。
7. 计算股票投资收益时,只要按货币时间价值的原理计算股票投资收益,就无须单独考虑再投资收益的因素。
对 错
A
[解析] 按照货币时间价值的原理计算投资收益,就已经考虑了再投资因素。
8. 在编制零基预算时,对不可避免费用项目必须保证资金供应;对可避免项目,则需要逐项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尽量控制可避免项目纳入预算当中。
对 错
A
[考点] 预算管理>预算的编制方法与程序>预算的编制方法
9. 调整性筹资的目的,是为了给企业经营活动追加资金,这类筹资通常会增加企业的资本总额。
对 错
B
[解析] 调整性筹资的目的,是为了调整资本结构,而不是为企业经营活动追加资金,这类筹资通常不会增加企业的资本总额。
10. 法定公积金的提取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扩大生产的需要,也可用于弥补亏损,但法定公积金不能转增资本。
对 错
B
[解析] 法定公积金提取后,根据企业的需要,可用于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但企业用法定公积金转增资本后,法定公积金的余额不得低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提取法定公积金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企业内部积累,以利于企业扩大再生产。
四、计算分析题(本大题共20分。凡要求计算的项目,除题中有特殊要求外,均须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有计量单位的,应予标明,标明的计量单位应与题中所给的计量单位相同;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百分比指标保留百分号前两位小数。凡要求解释、分析、说明理由的内容,必须有相应的文字阐述)1. 某企业于2017年1月1日从租赁公司租入一套设备,价值60万元,租期6年,租赁期满时预计残值5万元,归租赁公司所有。年利率为8%,租赁手续费率为每年2%。租金每年年初支付一次,
要求:计算每年租金并编制租金摊销计算表。
600000-50000×(P/F,10%,6)=每年租金×(P/A,10%,6)×(1+10%)
每年租金=[600000-50000×(P/F,10%,6)]/(P/A,10%,6)×(1+10%)=119348(元)
编制租金摊销计划表如下表所示:
租金摊销计划表 单位:元
|
年份 (年初)
|
期初本金 ①
|
支付租金 ②
|
应计租费 ③=(①-②)×10%
|
本金偿还额 ④=②-③
|
本金余额 ⑤=①-④
|
2017
|
600000
|
119348
|
0
|
119348
|
480652
|
2018
|
480652
|
119348
|
48065
|
71283
|
409369
|
2019
|
409369
|
119348
|
40937
|
78411
|
330958
|
2020
|
330958
|
119348
|
33096
|
86252
|
244706
|
2021
|
244706
|
119348
|
24471
|
94877
|
149829
|
2022
|
149829
|
119348
|
14983
|
104365
|
45464
|
合计
|
|
716088
|
161552
|
554536
|
|
注:45464为2022年初所欠金额,其年末终值=45464×(1+10%)=50010.4(元),10.4为计算误差。
甲公司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努力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不断降低杠杆水平,争取在2018年末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55%以内。为考察降杠杆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现基于杜邦分析体系,将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依次分解为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三个因素,采用连环替代法予以分析。近几年有关财务指标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 项目 | 2016年末 | 2017年末 | 2018年末 | 2017年度 | 2018年度 |
资产总额 | 6480 | 6520 | 6980 | | |
负债总额 | 4080 | 3720 | 3780 | | |
所有者权益总额 | 2400 | 2800 | 3200 | | |
营业收入 | | | | 9750 | 16200 |
净利润 | | | | 1170 | 1458 |
要求:2. 计算2018年末的资产负债率,并据以判断公司是否实现了降杠杆目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3780/6980×100%≈54.15%。目标是2018年末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55%以内,所以实现了降杠杆目标。
3. 计算2017年和2018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涉及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均采用平均值计算)。
2017年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00%=1170/[(2400+2800)/2]×100%=45%;2018年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00%=1458/[(2800+3200)/2]×100%=48.6%。
4. 计算2017年和2018年的权益乘数(涉及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均采用平均值计算)。
2017年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6480+6520)/2]/[(2400+2800)/2]=2.50;2018年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6520+6980)/2]/[(2800+3200)/2]=2.25。
5. 计算2018年与2017年净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差额,动用连环替代法,计算权益乘数变化对净资产收益率变化的影响(涉及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均采用平均值计算)。
2018年与2017年净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差额=48.6%-45%=3.6%;2018年营业净利率=1458/16200×100%=9%;2018年总资产周转率=16200/[(6980+6520)/2]=2.4;2017年净资产收益率=1170/9750×{9750/[(6480+6520)/2]}×{[(6480+6520)/2]/[(2400+2800)/2]}=12%×1.5×2.5=45%;替代营业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9%×1.5×2.5=33.75%;替代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9%×2.4×2.5=54%;替代权益乘数:净资产收益率=9%×2.4×2.25=48.6%;权益乘数变化对净资产收益率变化的影响=48.6%-54%=-5.4%。
6. 甲公司采用批进批出方式购进A产品100件,单位进价为120元(不含增值税),单位售价为150元(不含增值税),经销该批产品的固定性费用为2000元。货款均来自银行贷款,年利率为14.4%,该批存货的月保管费用率为0.3%,销售税金及附加400元。
要求:
(1)计算该批存货的保本储存天数;
(2)如果该公司确定的投资报酬率为3%,试计算保利储存天数;
(3)若该批存货亏损300元,则实际储存了多少天?
(1)计算存货保本储存天数
保本储存天数=(毛利-固定储存费-销售税金及附加)/每日变动储存费
=[(150-120)×100-2000-400]/[100×120×(14.4%÷360+0.003÷30)]
=600/6
=100(天)
(2)计算存货保利储存天数
保利储存天数=(毛利-固定储存费-销售税金及附加-目标利润)/每日变动储存费
=[(150-120)×100-2000-400-100×120×3%]/[100×120×(14.4%÷360+0.003÷30)]
=240/6
=40(天)
(3)计算存货亏损300元的实际储存天数
亏损300元,可视同目标利润为-300元,则:
亏损300元的实际储存天数=(150-120)×100-2000-400-(-300)/[100×120×(14.4%÷360+0.003÷30)]=900/6=150(天)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5分。凡要求计算的项目,均须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有计量单位的,应予标明,标明的计量单位应与题中所给计量单位相同;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百分比指标保留百分号前两位小数。凡要求解释、分析、说明理由的内容,必须有相应的文字阐述)1. A公司是一高科技公司,其有关资产及股本资料如下:
2012年年初的资产总额为15000万元、股东权益总额为10000万元,年末股东权益总额为130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为35%;2012年年初股份总数为5000万股(含150万股优先股,优先股账面价值600万元,优先股股利为300万元/年,优先股账面价值在2012年没有发生变化)。2012年2月10日,公司股东大会通过的2011年股利分配方案为:以年初的普通股股数为基础,向全体普通股股东每10股送2股,此方案已于5月1日实施完毕;由于公司新上一生产线需要资金,公司于2012年9月1日发行新股(普通股)1500万股,筹资资金6000万元。
另外,公司在发行新股的同时,按面值发行了年利率为3%的可转换债券120万张,每张面值100元,期限为5年,利息每年年末支付一次,可转换债券利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所得税税率为25%,发行结束一年后可以转换股票,转换比率为20。假设不考虑可转换债券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的分拆,且债券票面利率等于实际利率。
已知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0万元、净利润1500万元。2012年12月31日,公司股票以28元/股收盘。
要求:
(1)计算2012年的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
(2)计算2012年年末的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净资产和市净率;
(3)计算2012年的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时点指标使用平均数计算)
(4)已知2011年销售净利率为12%,总资产周转率为0.8次,权益乘数为1.4。按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的次序使用连环替代法进行杜邦财务分析,确定各因素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1)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净利润-优先股股利=1500-300=1200(万元)
年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5000-150=4850(万股)
2012年2月10日向全体股东送的股数=4850×2÷10=970(万股)
2012年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4850+970+1500×4÷12=6320(万股)
基本每股收益=1200÷6320=0.19(元)
假设全部转股:
增加的净利润=120×100×3%×4÷12×(1-25%)=90(万元)
增加的年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120×20×4÷12=800(万股)
稀释每股收益=(1500-300+90)÷(6320+800)=0.18(元)
(2)年末的市盈率=28÷0.19=147.37(倍)
年末的普通股每股净资产=(13000-600)÷(4850+970+1500)=1.69(元)
年末的普通股市净率=28÷1.69=16.57(倍)
(3)销售净利率=1500÷10000×100%=15%
年末的资产总额=13000÷(1-35%)=20000(万元)
平均总资产=(15000+20000)÷2=17500(万元)
总资产周转率=10000÷17500=0.57(次)
平均股东权益=(10000+13000)÷2=11500(万元)
权益乘数=17500÷11500=1.52
(4)2011年的净资产收益率=12%×0.8×1.4=13.44%(1)
第一次替代:15%×0.8×1.4=16.8%(2)
销售净利率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2)-(1)=16.8%-13.44%=3.36%
第二次替代:15%×0.57×1.4=11.97%(3)
总资产周转率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3)-(2)=11.97%-16.8%=-4.83%
第三次替代:15%×0.57×1.52=13.00%(4)
权益乘数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4)-(3)=13.00%-11.97%=1.03%
某企业拟更新旧设备,新旧设备的详细资料如下: 单位:元 |
项目 | 旧设备 | 新设备 |
原价 | 60000 | 80000 |
税法规定残值 | 6000 | 8000 |
税法规定使用年数 | 6 | 4 |
已使用年数 | 3 | 0 |
尚可使用年数 | 3 | 4 |
每年操作成本 | 7000 | 5000 |
最终报废残值 | 8000 | 7000 |
现行市价 | 20000 | 80000 |
假设企业最低报酬率为10%,所得税税率为25%,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相关的货币时间价值系数表如下: t | 1 | 2 | 3 | 4 |
(P/F,10%,t) | 0.9091 | 0.8264 | 0.7513 | 0.6830 |
(P/A,10%,t) | 0.9091 | 1.7355 | 2.4869 | 3.1699 |
要求:2. 计算继续使用旧设备的相关指标:
①旧设备的年折旧;②目前旧设备的账面净值;③目前旧设备的变现损益;④变现损益对所得税的影响;⑤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初始现金流量;⑥每年税后付现成本;⑦每年折旧抵税;⑧第3年末残值变现净收益纳税;⑨第1~2年各年的相关现金流量、第3年的相关现金流量;⑩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净现值。
①旧设备的年折旧=(60000-6000)/6=9000(元)
②目前旧设备的账面净值=60000-3×9000=33000(元)
③目前旧设备的变现损益=20000-33000=-13000(元)
④变现损益对税的影响=13000×25%=3250(元)
⑤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初始现金流量=-(20000+3250)=-23250(元)
⑥每年税后付现成本=7000×(1-25%)=5250(元)
⑦每年折旧抵税=9000×25%=2250(元)
⑧第3年末残值变现收入=8000(元)
第3年末残值变现净收益纳税=(8000-6000)×25%=500(元)
⑨第1~2年的相关现金流量=-5250+2250=-3000(元)
第3年的相关现金流量=-3000+8000-500=4500(元)
⑩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净现值=-23250-3000×(P/A,10%,2)+4500×(P/F,10%,3)=-23250-3000×1.7355+4500×0.7513=-25075.65(元)
3. 若新设备的净现值为-72670.83元,计算新旧设备年金成本,判断是否应更新。
旧设备年金成本=25075.65/(P/A,10%,3)=25075.65÷2.4869=10083.10(元)
新设备年金成本=72670.83/(P/A,10%,4)=72670.83÷3.1699=22925.28(元)二者比较,旧设备年金成本较低,因而不应更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