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研究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系统谋划,总体推进,标本兼治,务求实效。
要建立统分结合、职责清晰、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状态的管理,既需要面对疫情走向的不明性、疫情危害的严重性、疫情影响的关联性等现实挑战,必须打好防控处置战,还需要面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之前存在的条块分割、区域分治等限制,必须打好总体战。打好这些硬仗,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在实际工作中,既要解决应急公共卫生管理部门组织架构重建,实现机构职能调整这个“面”上的问题,还要在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上下功夫,致力发生“化学反应”。要发挥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根据职责分工承担各自责任,确保责任链条无缝对接,形成整体合力。
要建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疾病预防控制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必须树立“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的理念,见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要在“防”字上下功夫,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将预防关口前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在“救”字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要健全科学研究、疾病控制、临床治疗的有效协同机制,完善突发重特大疫情防控规范和应急救治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抢救病患人员,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体现到公共卫生应急处置的全过程、全环节、全周期。
要建立法规标准健全、科技深度运用、社会广泛参与、政策保障有力的支撑保障体系。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战时如何救的问题,更涉及平时如何防、后方如何保等保障性问题。要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管理,健全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实现区域治理、基层治理的有机结合。要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