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1. 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应视为夫妻的共同财产。
对 错
B
[考点] 民法
[解析] 《民法典》第1063条规定,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故本题说法错误。
2. 孙某以自己的汽车向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发现孙某经常酒后驾车,导致投保的汽车常常发生损坏。依我国法律,保险公司可以解除合同。
对 错
A
[考点] 民法
[解析] 在财产保险合同中,投保人、被保险人未按照约定履行其对保险标的的安全应尽的责任,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3. 根据《民法典》规定,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只需在遗嘱尾页签名。
对 错
B
[考点] 民法
[解析] 《民法典》第1136条规定,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故本题说法错误。
4. 小梅小学毕业后,其母以家中生活困难为由,让她辍学打工,小梅本人也欣然接受,小梅母女的行为不违反《义务教育法》。
对 错
B
[考点] 宪法
[解析] 受教育权是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宪法赋予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享受其他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受教育权就是指公民享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和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小梅母亲以家中生活困难为由让其辍学打工,剥夺了小梅的受教育权,违反了《义务教育法》。故本题说法错误。
5. 公务员不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的隐私权。
对 错
B
[考点] 宪法
[解析] 每个公民都平等地享有隐私权,公务员也不例外。故本题说法错误。
6. 人身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的,没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
对 错
B
[考点] 民法
[解析] 人身权,是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人身权是“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并非“没有”财产内容。事实上,人身权与财产权有一定的关联性,比如,人身权的享有会影响一个人财产权的享有及行使,对人身权的损害往往间接带来受害人的财产的损失。故本题说法错误。
7. 根据《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
对 错
B
[考点] 民法
[解析] 《民法典》第188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故本题说法错误。
8. 我国《民法典》规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为自受害人年满16周岁之日起计算。
对 错
B
[考点] 民法
[解析] 《民法典》第191条规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18周岁之日起计算。”故本题说法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在题干后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答案) 三、多项选择题(题干后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