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5. 若已知一个时间序列的项数、累计增长量和定基增长速度,可以求得______。
- A.平均增长量
- B.最初水平
- C.最末水平
- D.平均增长速度
- E.增长1%的绝对值
A B C D E
ABCD
[解析] 假设时间序列的项数为n,累计增长量为S
n=y
n-y
1,定基增长速度a
n=y
n÷y
1-1,那么可以求得:最初水平y
1=S
n/a
n;最末水平y
n=

,平均增长量

,平均发展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因为y
n-1未知,所以增长1%的绝对值=y
n-1÷100,无法求得。
三、判断题1. 当研究对象变动不均匀时,一般采用等距分组。
对 错
B
[解析] 在确定组距时,在研究的现象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等距分组;而当研究的现象变动很不均匀时,例如急剧的增长或急剧的下降,波动的幅度很大时,则一般采用不等距分组。
4. 政府统计机构依法向调查对象搜集统计资料的统计调查活动在整个统计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提供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社会经济状况和改革发展进程的统计资料,是一项经常性任务。
对 错
A
[解析] 统计调查在整个统计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政府统计机构向党政领导机关和社会公众提供的各种统计资料,都是通过组织实施统计调查取得的。通过统计调查取得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开端和基础。通过统计调查搜集的统计资料汇总后的综合统计资料反映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是社会的公共信息资源,除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应当保密以外,其他的综合统计资料都应当及时予以公布,提供给全社会统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社会经济状况和改革发展进程的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一项经常性任务。
5. 如果零售价格上涨10%,销售量下降10%,则销售额指数没有变化。
对 错
B
[解析] 销售额指数=销售价格指数×销售量指数=(1+10%)×(1-10%)=99%,即销售额指数下降了。
6. 统计违法案例审理终结,若当事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规章证据不足,或者违法事实情节轻微,依法不应追究法律责任的,即行销案。
对 错
A
[解析] 根据《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统计违法案件审理终结,对违法统计法律、法规、规章证据不足,或者违法事实情节轻微,依法不应追究法律责任的,即行销案。
7. 统计信息公共统计原则,是指统计调查者对其所收集到的统计资料,都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以充分发挥统计信息的作用。
对 错
B
[解析] 根据《统计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应当及时公开,供社会公众查询。根据同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所以并非所有统计资料都公开。
8. 累计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关系是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
对 错
B
[解析] 逐期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说明报告期比前一时期增长的绝对数量。累计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差,二者的关系是: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
9. 狭义上的统计法包括《统计法》与《统计法实施条例》。
对 错
B
[解析] 统计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统计法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广义的统计法是指统计法律制度,包括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统计地方性法规、统计规章及统计规范性文件。《统计法实施条例》在性质上属于统计行政法规,属于广义上的统计法。
10. 普查必须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调查。
对 错
B
[解析]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总量,它不必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普查适用于搜集某些不能或不适宜于定期的全面统计报表搜集的统计资料,以摸清重大的国情、国力。目前,我国通过普查进行的统计调查内容和时间周期已经规范化、制度化,具体包括人口普查、农业普查和经济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