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正确打开“网红” 凝聚向上力量
深夜喧哗,“打卡”奥运冠军的家;在烈士墓前嬉皮笑脸,摆造型拍照。互联网时代,“网红”强大的商业变现能力,让很多人失去了对道德人情、法律法规的坚守。“网红”是网络时代的社会表情,映照出复杂多元的社会现实和文化生态。我们只有正确打开“网红”,赋予其正向价值,才能发挥其导向作用,凝聚起向上的力量。
正确打开“网红”,以价值引领,方能成风化人。网络时代,“网红”凭其强大创造力吸引大量粉丝,对社会生态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缺少道德滋养也导致乱象百出。“网红”只有具备正确的价值观,才能起到传递知识与能量,激励人、鼓舞人的作用。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老师魔性解读古诗爆红网络,用别样的风格激活了古诗词在现代的生命力;同样,“网红医生”张文宏用其专业知识为公众释疑解惑,向社会传达了满满的善意。这些“网红”似一股股清流,向社会传递出正能量,以春风化雨之势,助社会大众提升精神文明水平。
正确打开“网红”,以文化赋能,方能传承文化。信息化时代,成为“网红”容易,但长红不易。根本原因在于眼里只有流量,缺少了文化内涵。只有以文化赋能,“网红”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进而形成长尾效应。正如六百岁故宫,凭借高品质文物展览、特色文创设计,不仅自己逆袭成了“网红”,还让年轻人爱上了传统文化。而《觉醒年代》《山海情》等唱响主旋律的作品,因匠心打造的观赏质感和其中的革命精神“破壁出圈”,这既是文化产业的大胆创新,更是增进文化认同感的示范。因此,我们要为“网红”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其走得更远,从而促进文化传承。
正确打开“网红”,以红色做底,方能汇聚力量。近年来,各地不断挖掘红色资源,凭借红色线路、文化地标,成为新晋“网红”。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甫一开放,便成为“网红打卡地”。这缘于其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砥砺奋进的百年历程,让参观者感受到血战湘江、飞夺泸定桥时的战火纷飞,体会到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时的艰苦卓绝。事实证明,以红色为底的“网红”文化,厚植爱国情怀,对青年极具吸引力。中国复兴急需青年力量,我们应以红色力量引燃网络,吸引更多年轻人主动靠近、感悟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进而坚定理想信念、汇聚磅礴伟力。
“网红”,是网络时代的新生文化形态,可通过传递精神思想、生活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大众。因此,我们要解锁“网红”密码,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以价值为引领,用文化去赋能,将红色做底色,正确发挥“网红”的影响力,达到良好育人效果,形成崇德向善社会氛围,凝聚起新时代的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