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题1. ______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
[解析] 《学记》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
2. ______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心理
[解析] 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孟禄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3. 在汉语中最早将“教”和“育”连起来使用的人是______。
孟子
[解析] 《孟子·尽心上》中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4. 1809年德国威廉·洪堡创立柏林大学,“洪堡式”大学主张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独立性、自由与合作二者统一 教育与研究统一 科学统一
[解析] 威廉·洪堡三原则,即德国著名教育家威廉·洪堡关于大学教育改革提出的三条原则:独立性、自由与合作二者统一的原则;教育与研究统一的原则;科学统一的原则。洪堡不仅提出了大学改革的理想,并在他倡办的柏林大学中付诸实践,提倡学术自由,教育与科研相结合,柏林大学成为德国新型大学的榜样。
5. 人的发展是指人的______的发展。
身体和心理
[解析]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功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
6. 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______。
农村
[解析]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初中生流失严重,这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难点,也是我国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
7. 综合课程的三种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活动 小组活动 集体活动
[解析] 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综合课程是一种主张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门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综合课程的三种形式是:个人活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
8. ______的产生与发展,既为教师职业不断补充新的成员,又为教师职业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创造了条件。
师范学校
[解析] 近代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产生了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师范学校。师范学校的产生与发展,既为教师职业不断补充新的成员,又为教师职业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创造了条件。当今随着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教育日益被提到更为重要的地位。在教师人数增加的同时,各国师范教育相应得到发展与提高,普遍提高了师资培养标准,通过立法规定教师资格,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标准和任职条件,推进了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在逐步提高。
五、论述题1. 结合现实谈谈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是如何影响教育的。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作用是多方面的,概括地说,主要包括:
第一,社会政治经济的性质决定教育的性质。一定的教育具有什么性质,这是由那个社会的社会政治经济性质直接决定的。教育的发展历史证明: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欧洲古代中世纪教育的神学性是由于宗教僧侣对教育的垄断;近代资本主义教育的阶级性,则是由资本主义的物质生活方式所决定。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揭示的教育的普遍特征。而列宁根据俄国当时的实际也指出:俄国教育的等级性完全是由俄国社会制度的封建等级决定的。资产阶级的社会关系性质,决定了“学校完全变成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第二,社会政治经济决定着教育的宗旨和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但在一定社会中,培养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为谁服务,这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决定的。教育目的是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所提出的主观要求的集中体现,它直接反映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需要。因而,在政治经济制度不同的社会里便有着不同的教育目的。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确保教育能够培养出他们所需要的人才,总是利用他们掌握的国家机器,直接控制教育,为教育确定培养人的规格标准,选择教育内容,提出道德要求等,使教育为特定的社会关系服务。
第三,社会政治经济也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社会政治经济对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决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教育领导权的决定,其二是对受教育权的决定。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政治经济对教育领导权的支配,主要体现在:
(1)社会政治经济通过国家的权力机构直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2)社会政治经济通过经济力量控制教育领导权。
(3)社会政治经济也利用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政治上的优势来影响和控制教育。
与此同时,社会政治经济也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在一个社会里,要哪些人受教育,达到什么程度,受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结果如何,这都是由社会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力量决定的。
第四,社会政治经济也决定着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的管理体制。教育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不同社会关系条件下的教育便有着不同的教育内容,尤其是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社会政治经济也决定着教育结构。结构即教育的构成。教育的管理体制更直接受制于社会关系。在教育的发展历史上,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来决定着不同的教育体制。
2.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认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认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他的这一观点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教育决定的,是“教育万能论”的观点。
这种观点体现了教育的作用,虽然教育在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但我认为教育并不是万能的,教育万能论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是也要联系实际,尤其是考虑占有主导地位的学校教育。
在现代的学校教育中,由“教育万能论”带来的学校教育存在着以下误区:
第一,教育规范超前。在现行的诸多法律、法规及文件中,都规定了教师对待学生的方法只有“教育”两个字,而“不准”却数都数不过来。这些规定压抑了教师,却又使绝大部分教师认为:只要没被发现,违法违纪也没什么!所以其既束缚了教师管理学生的手脚,又无法根除“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第二,学生择校现象严重。毋庸置疑,对于任何一个地方,教育设施及师资配备都是极端不平衡的。于是人们发疯似的追求“优质的教育”,使“优质的教育”也不再“优质”——大家都可以看到:许多好的学校,都拼命地增加教学班和教学班人数,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容易被忽视,会感到更压抑。条件差点的学校,学生少了,于是教师更少了,也就更差了,甚至被砍掉了。
第三,教师的健康状况更令人担忧。在“教育万能论”的压力下,许多教师的身心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查一下各种教师健康调查结果就会发现:有心理问题的教师在50%以上,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教师在15%以上,有心理疾病的教师在5%左右。
第四,学生自身的放纵。教育万能论会让学生认为大家都一样,学与不学也一样,甚至导致教师也缺乏对学生的有效管理方法,最终造成学生对自身的放纵,起不到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