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后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其选出。) 二、是非判断题1. 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对 错
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第五条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故本题判断正确。
2. 盲人刘某犯诈骗罪,对刘某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 错
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1年)第十九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本题判断错误。
3. 拘役是剥夺犯罪分子短期自由、就近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对 错
A
[解析] 管制是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人身自由,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并监禁于一定场所的刑罚。故本题判断正确。
4. 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只能通过申请参加到行政诉讼中来。
对 错
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年)第二十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或者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第三人承担义务或者减损第三人权益的,第三人有权依法提起上诉”。故本题判断错误。
5.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及时判决。
对 错
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2年)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该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由此可知,“应当调解”的说法不准确,调解要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并非所有民事案件均进行调解。故本题判断错误。
6. 人类文明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一体。
对 错
A
[解析] 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一体。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即物质文明;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政治生活的进步,即政治文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精神生活的进步,即精神文明。故本题判断正确。
7.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对 错
B
[解析]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故本题判断错误。
8. 在生产关系中,劳动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所以是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
对 错
B
[解析]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所以是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故本题判断错误。
9. 叔本华认为,世界的一切都为着主体而存在,世界与人的关系是表象和表象者的关系。由此可知,叔本华属于唯物主义哲学家。
对 错
B
[解析]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认为,世界的一切都为着主体而存在,世界与人的关系是表象与表象者的关系,而表象的世界是现象的世界,在它之外还有一个世界即被作为“自在之物”的意志。叔本华把世界看成人的表象,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体现。故本题判断错误。
10. 当公文中提及的人物担负多种职务时,应在公文中列出其全部职务。
对 错
B
[解析] 当一个人担负多种职务时,在公文书写中应当只列出与文件内容相关的职务全称。故本题判断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