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本题为案例分析题,要求分析合理,结论正确;有计算要求的,应简要写出计算过程。1. 某幢高层写字楼建设项目,业主委托某监理单位进行施工阶段(包括施工招标)监理。
该工程邀请甲、乙、丙三家施工企业进行总价投标。评标采用四项指标综合评分法。四项指标及权数分别为:投标单位的业绩与信誉0.10,施工管理能力0.15,施工组织设计合理性0.25,投标报价0.50。各项指标均以100分为满分。
其中,投标报价的评定方法是:

根据开标结果已知该工程标底为5760万元。甲企业投标报价5689万元,乙企业投标报价5828万元,丙企业投标报价5709万元。
已知投标企业的其他指标得分如表1所示:
表1 评标指标 | 甲投标企业 | 乙投标企业 | 丙投标企业 |
业绩与信誉 | 92 | 90 | 85 |
施工管理能力 | 96 | 90 | 80 |
施工组织设计 | 90 | 92 | 78 |
投标报价 | | | 99.24 |
【问题】 1.计算甲、乙两家投标企业的投标报价得分,并填入表1中。
2.计算各投标企业的综合评分,并确定第一中标企业。
[解析]
1.甲、乙两家投标企业的报价的平均值。
2.各投标企业的综合评分如下:
甲企业为0.10×92+0.15×96+0.25×90+0.5×98.89=95.55(分)
乙企业为0.10×90+0.15×90+0.25×92+0.5×96.07=93.54(分)
丙企业为0.10×85+0.15×80+0.25×78+0.5×99.24=89.62(分)
第一中标企业为甲投标企业
(四) 本题为案例分析题,要求分析合理,结论正确;有计算要求的,应简要写出计算过程。1. C公司能否在幕墙工程变更设计单上以设计单位的名义签认,为什么?
C公司在幕墙工程变更设计单上不能以设计单位的名义签认。由于C公司为设计分包单位,所以设计变更应通过设计总承包单位A办理。
(五) 本题为案例分析题,要求分析合理,结论正确;有计算要求的,应简要写出计算过程。1. 判别B、D、F、H四家施工单位的投标是否为有效标,并说明理由。
B施工单位的投标不是有效标。
理由:评标委员会发现投标人的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报价时,应当要求该投标人作出书面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投标人不能合理说明的应作废标处理。
D施工单位的投标是有效标。
理由:投标报价大写与小写不符属细微偏差,细微偏差修正后仍属有效投标书。
F施工单位的投标书不是有效标。
理由:检验标准与方法不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属未作实质性响应的重大偏差。
H施工单位的投标书是有效标。
理由:某分部工程的报价有个别漏项属细微偏差,应为有效标书。
(六) 本题为案例分析题,要求分析合理,结论正确;有计算要求的,应简要写出计算过程。1. 某监理公司承担了一体育馆施工阶段(包括施工招标)的监理任务。经过施工招标,业主选定A工程公司为中标单位。在施工合同中双方约定,A工程公司将设备安装、配套工程和桩基工程的施工分别分包给B、C和D三家专业工程公司,业主负责采购设备。
该工程在施工招标和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述事件:
施工招标过程中共有6家公司竞标。其中F工程公司的投标文件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后半小时送达;G工程公司的投标文件未密封。
【问题】 1.评标委员会是否应该对这两家公司的投标文件进行评审?为什么?
桩基工程施工完毕,已按国家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作了检测验收。监理工程师对其中 5号桩的混凝土质量有怀疑,建议业主采用钻孔取样方法进一步检验。D公司不配合,总监理工程师要求A公司给予配合,A公司以桩基为D公司施工为由拒绝。
2.A公司的作法妥当否?为什么?
若桩钻孔取样检验合格,A公司要求该监理公司承担由此发生的全部费用,赔偿其窝工损失,并顺延所影响的工期。
3.A公司的要求合理吗?为什么?
业主采购的配套工程设备提前进场,A公司派人参加开箱清点,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因此增加的保管费支付申请。
4.监理工程师是否应予以签认?为什么?
C公司在配套工程设备安装过程中发现附属工程设备材料库中部分配件丢失,要求业主重新采购供货。
5.C公司的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解析]
1.评标委员会是否应该对这两家公司的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如下:
(1)评标委员会对F工程公司的投标文件不予评审。
理由:按照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对于超过招标文件要求的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的投标文件,即逾期送达的投标文件视为废标,应予拒收。
(2)评标委员会对G工程公司的投标文件不予评审。
理由:按照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在开标时,如果发现投标文件未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予以密封,则作为无效投标文件,不再进入评标。
2.A公司的做法不妥。
理由: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对于工程分包的有关规定,工程分包不能解除承包人对发包人应承担在该工程部位施工的合同义务。因此总承包单位应承担连带责任。本题中A公司与D公司是总包与分包的关系,A公司对D公司的施工质量问题承担连带责任,故A公司有责任配合监理工程师的检验要求。
3.A公司的要求不合理。
理由:索赔的关键要看双方有没有合同关系。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有合同关系,与监理单位没有合同关系。因此,施工单位所受的损失不应由监理单位承担,应由建设单位承担由此发生的全部费用,并顺延所影响的工期;建设单位的损失再和监理单位商议解决。
4.监理工程师应该予以签认。
理由: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关于材料设备的到货检验的有关规定,对于发包人供应的材料设备,若到货时间早于合同约定时间,发包人承担由此发生的保管费用。业主供应的材料设备提前进场,导致保管费用增加,属于发包人责任,应由业主承担由此发生的保管费用。
5.C公司的要求不合理。
理由:一方面,C公司作为分包单位,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关于分包工程的管理规定,分包单位与业主之间没有合同关系,只能够向承包单位提出要求,不应直接向业主提出采购要求;另一方面,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关于材料设备的到货检验的有关规定,对于发包人供应的材料设备,经清点移交后,交承包人保管,因承包人的原因发生损坏丢失,由承包人负责赔偿。
某工程,施工合同中约定:工期19周;钢筋混凝土基础工程量增加超出15%时,结算时对超出部分按原价的90%调整单价。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图6-1所示,其中A、C工作为钢筋混凝土基础工程,B、G工作为片石混凝土基础工程,D、E、F、H、I工作为设备安装工程,K、L、J、N工作为设备调试工作。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合同约定A、C工作的综合单价为700元/m3,在A、C工作开始前,设计单位修改了设备基础尺寸,A工作的工程量由原来的4200m3增加到7000m3,C工作的工程量由原来的3600m3减少到2400m3。
事件2:A、D工作完成后,建设单位拟将后续工程的总工期缩短2周,要求项目监理机构帮助拟定一个合理的赶工方案以便与施工单位洽商,项目监理机构提出的后续工期可以缩短的时间及其赶工费率见表6-1.
表6-1后续工作可缩短的时间与赶工费率 工作名称 | F | G | H | I | J | K | L | N |
可缩短的时间(周) | 2 | 1 | 0 | 1 | 2 | 2 | 1 | 0 |
赶工费率(万元/周) | 0.5 | 0.4 | / | 3.0 | 2.0 | 1.0 | 1.5 | / |
事件3:调试工作结果见表6-2.
表6-2调试工作结果表 工作 | 设备采购者 | 结果 | 原因 | 未通过增加的费用(万元) |
K | 建设单位 | 未通过 | 设备制造缺陷 | 3 |
L | 建设单位 | 未通过 | 安装质量缺陷 | 1 |
J | 施工单位 | 通过 | / | / |
N | 建设单位 | 未通过 | 设计缺陷 | 2 |
问题:
2. 事件1中,设计修改后,在单位时间完成工程量不变的前提下,A、C工作的持续时间分别为多少周?对合同总工期是否有影响?为什么?A、C工作的费用共增加了多少?
事件1中,设计修改后,在单位时间完成工程量不变的前提下,A工作的持续时间为(3/4200)×7000周=5周;C工作的持续时间为(3/3600)×2400周=2周。
对合同总工期有影响。因为该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关键线路是C、D、G、I、K、N,C工作的持续时间由3周变为2周,一定会改变总工期的。
因为(7000-4200)/4200=67%>15%,所以要进行调价。A工作工程量增加了(7000-4200)m3=2800m3,就增加了的工程量而言,不进行调价的工程量为2800×15%m3=420m3,进行调价的工程量为(2800-420)m3=2380m3。因为C工作的工程量是减少了,所以不进行调价。
A工作增加的费用=(420×700+2380×700×90%)元=1793400元。
C工作减少的费用=(3600-2400)×700元=840000元。
A、C工作共增加的费用=(1793400-840000)元=953400元=95.34万元。
3. 事件2中,项目监理机构如何调整计划才能既实现建设单位的要求又能使赶工费用最少?说明理由。增加的最少赶工费用是多少?
事件2中,项目监理机构在原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基础上,各缩短工作G和工作K的工作时间1周,这样才能既实现建设单位的要求又能使赶工费用最少。
理由:由于A、D工作完成后,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关键线路只有工作G、I、K和N,工作N不存在可缩短的时间,故应不考虑压缩;工作G、I、K的赶工费率从小到大依次是G(0.4万元)、K(1.0万元)、I(3.0万元),那么首先压缩工作G的时间1周(可缩短的时间只有1周),压缩工作G产生的赶工费为0.4万元;再压缩工作K的时间1周,压缩工作K产生的赶工费为1.0万元。
增加的最少赶工费用是(0.4+1.0)万元=1.4万元。
4. 对表6-2中未通过的调试工作,根据施工合同进行责任界定,并确定应补偿施工单位的费用。
对表中未通过的调试工作,逐项根据施工合同进行责任界定:
(1) 工作K调试未通过的责任由建没单位承担。
(2) 工作L调试未通过的责任由施工单位承担。
(3) 工作N调试未通过的责任由建设单位承担。
应补偿施工单位的费用=(3+2)万元=5万元。
5. 某实施监理的工程项目,在基础施工时,施工人员发现了有研究价值的古墓,监理机构及时采取措施并按有关程序处理了该事件。
设备安装工程开始前,施工单位依据总进度计划的要求编制了如图1所示的设备安装双代号网络进度计划(时间单位:天),并得到了总监理工程师批准。

依据施工合同的约定,设备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所有单机无负荷试车和整个设备系统的无负荷联动试车。本工程有6台设备,主机由建设单位采购,配套辅机由施工单位采购,各台设备采购者和试车结果见表1。
表1 工作 | 工作内容 | 采购者 | 设备安装及第一次试车结果 | 第二次试车结果 |
A | 设备安装工程准备工作 | | 正常,按计划进行 | 通过 |
B | 1#设备安装及单机无负荷试车 | 建设单位 | 安装质量事故初次试车没通过, 费用增加1万元,时间增加1天 | 通过 |
C | 2#设备安装及单机无负荷试车 | 施工单位 | 安装工艺原因初次试车没通过, 费用增加3万元,时间曾加1天 | 通过 |
D | 3#设备安装及单机无负荷试车 | 建设单位 | 设计原因初次试车没通过,费用 增加2万元,时间增加4天 | 通过 |
E | 4#设备安装及单机无负荷试车 | 施工单位 | 设备原材料原国初次试车没通过, 费用增加5万元,时间增加3天 | 通过 |
F | 5#设备安装及单机无负荷试车 | 建设单位 | 设备制造原因初次试车没通过, 费用增加5万元,时间增加3天 | 通过 |
G | 6#设备安装及单机无负荷试车 | 施工单位 | 一次试车通过 | |
H | 整个设备系统无贡荷联动试车 | | 建设单位指令错误初次试车没通过 ,费用增加6万元,时间增加1天 | 通过 |
【问题】 1.简述项目监理机构处理古墓事件的程序。并分析由此事件导致的费用增加由谁承担?工期可否顺延?
2.设备安装工程具备试车条件时单机无负荷试车和无负荷联动试车应分别由谁组织试车?
3.请对B、C、D、E、F、H六项工作的设备安装及试车结果没通过的责任进行界定。
4.设备安装工程的计划工期和应批准顺延工期各是多少?应补偿施工单位多少费用?
[解析]
1.项目监理机构处理在古墓事件的程序:①签发《工程暂停令》并要求施工单位保护好现场;②应于24h内报告当地文物管理部门;③督促文物保护措施方案等的落实;④处理本事件引起的工期、费用的补偿问题;⑤复工条件具备后签发《工程复工令》。
索赔的关键在于事件责任的划分。本题中发现古墓而导致工期的拖延与费用的增加属于非施工单位责任,因此,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有关条款,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工期可以顺延。
2.竣工前的试车分为单机无负荷试车和联动无负荷试车两种。
单机无负荷试车由承包人(施工单位)组织试车(单机无负荷试车所需的环境条件在承包人的设备现场范围内)。
联动无负荷试车由发包人(建设单位)组织试车(联动无负荷试车需要外部的配合条件)。
3.因此,本题B、C、D、E、F、H六项工作设备安装及试车结果没通过的责任界定如下:
B项工作,属于施工单位责任(由于承包人施工原因试车达不到要求)。
C项工作,属于施工单位责任(由于承包人施工原因试车达不到要求)。
D项工作,属于建设单位责任(由于设计原因试车达不到验收要求)。
E项工作,属于施工单位责任(由于设备制造原因试车达不到验收要求,设备采购方为施工单位)。
F项工作,属于建设单位责任(由于设备制造原因试车达不到验收要求,设备采购方为建设单位)。
H项工作,属于建设单位责任(建设单位指令错误屑于建设单位责任)。
4.本题属于非承包商原因造成的工期与费用的增加的工作为D、F、H三项,施工单位可就此三项工作提出索赔。
因F、H两项工作处于关键线路上,因此,给予工期补偿3+1=4(天);
三项工作均应给予费用补偿,费用补偿2+5+6=13(万元)。
6. 某工程合同工期为17个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双代号网络计划)如图1所示。其中A、E、J三项工作共用一台施工机械。

已知各项工作的计划工程量如表2所示。
表2 工程名称 | A | B | C | D | E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工作量/m3 | 800 | 900 | 680 | 480 | 360 | 600 | 500 | 630 | 480 | 460 | 510 | 720 | 440 |
【问题】 1.如果各项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正常施工。则到开工后第五个月底该工程已完工程量占计划总工程量的百分比是多少?
2.当该计划执行两个月后,业主提出增加一项P工作。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工作P的持续时间为3个月。承包商根据施工工艺及资源调配需要,提出工作P的安排有以下两种方案。
(1)工作P可安排在工作A完成后开始,并在工作H和I开始之前完成;
(2)工作P可安排在工作I完成后开始,并在工作J开始之前完成。
监理工程师应批准哪种方案?
3.根据上述问题2所给条件,如果承包商提出工程延期3个月及施工机械闲置补偿3个月的索赔申请。监理工程师是否批准?为什么?
4.当增加工作P后,承包商按调整后的进度计划实施时,由于变更设计使工作G停工待图0.5个月,承包商自身原因使工作H拖后3个月,暴雨不可抗力使工作I拖后1个月(以上事件相互独立)如果承包商在合同规定的有效期内提出工程延期申请,监理工程师应批准工程延期多少时间?为什么?
5.根据上述问题4所给条件,该工程实际工期为多少?如果工作H所拖延的时间是由于与承包商签订了供货合同的材料供应商未能按时供货而引起的话(其他条件同上),监理工程师应批准工程延期多长时间?为什么?
1.利用标号法找出给定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和总工期,如图2所示。

关键线路见图2中粗箭线,总工期为17个月。
从图2可以看出,到第5个月底,按最早开始时间已进行完的工作有A、B、C,尚在进行D、E工作各1个月。同时认为各工作匀速进行,则第5个月底所完成的工程量总和为:(800+900+680+480/2+360/2)m
3=2 800m
3 该计划的总工程量为:(800+900+680+480+360+600+500+630+480+460+510+720+440)m
3=7 560m
3 所以到第5个月底该工程已完工程量占计划总工程的百分之比为:2 800/7 560×100%=37.04%。
2.绘出工作P安排的两种方案网络计划,均用标号法找出关键线路和总工期。
(1)工作P安排在工作A完成后开始,并在工作H和I开始前完成的网络计划如图3所示。

该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见图3中粗箭线,总工期为17个月等于合同工期,即增加P工作对原计划总工期无影响。
(2)工作P安排在工作I完成后开始,并在工作J开始前完成的网络计划如图4所示。

该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见图4中粗箭线,总工期为19个月,超过合同工期2个月。即增加工作P使原计划的总工期延长2个月。
故监理工程师应批准符合合同工期17个月要求的方案,即将工作P安排在A完成后开始,工作H和I开始之前完成的方案。
3.因为增加工作P之前,总工期为17个月,施工机械的闲置时间为:
A和E之间:无闲置
E和J之间:有4个月闲置

而增加工作P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方案(1),总工期仍为17个月,施工机械的闲置时间为4个月。

所以增加工作P前后,计划的总工期17个月未发生变化,而施工机械闲置时间也没有增加。
故监理工程师不应批准承包商提出的工程延期3个月和施工机械闲置补偿3个月的索赔申请。
4.由于工作G和工作I拖后的时间属于非承包商原因,将其拖后时间加到增加工作P后的网络计划中的相对应工作的持续时间内,重新用标号法确定关键线路和总工期(或采用总时差分析法)如图5所示。

从图5可知,计划的总工期18个月比原计划的总工期拖后1个月。所以监理工程师应批准工程延期1个月。
5.将所有的拖后工作的拖后时间均加入到各自持续时间内,利用标号法找出关键线路和总工期。

关键线路如图6中粗箭线所示,关键线路已发生变化,总工期延长2个月,即该计划现阶段实际工期19个月。
工作H所拖延的时间虽然由材料供应商未能按时供货引起,但他是与承包商签订的供货合同,所以仍视为承包商原因。因此监理工程师应批准工程延期仍为1个月(非承包商引起的)。
[解题思路]
1.首先计算各节点最早时间,确定第5个月底以前所进行的工作,将第5个月以前所进行的工作的工程量累加与整个计划中全部工作的工程量之和的比,即为所求(或利用S曲线分析比较)。
2.将工作P分别按两种方案加入到原计划的指定位置,利用标号法重新确定各方案的关键线路和总工期。
3.将工作P加入后的总工期与原计划总工期比较;同时将增加工作P后的计划中的施工机械闲置时间与增加前相比,增加的施工机械闲置时间应是监理工程师批准索赔的时间。
4.首先将工作拖延的原因划分成两部分,即承包商原因和非承包商原因。将非承包商原因使其拖延的工作时间加到相应工作持续时间上,重新用标号法确定关键线路和总工期,再与原计划比较,便可得知工程应延期多长时间。
5.将所有拖延工作的延长时间均加入到其相应工作持续时间上,用标号法重新计算出总工期,即为工程进度计划实际工期。
7. 监理工作的实施原则有哪些?
监理工作的实施原则有: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权责一致的原则;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的原则;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的原则;综合效益的原则。
8. 根据监理人员的职责分工,指出哪些是小张应履行的职责,哪些不属于小张应履行的职责?不属于小张履行的职责应由谁履行?
属于小张的职责:要求承包方上报分包单位资质材料;审查进度保证措施,提出改进建议;巡视现场。
不属于小张的职责:下达停工令;审查确认分包单位资质;协调业主与承包方关系。
以上职责应由总监理工程师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