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 统计数据表明,某行业内市场占有率前五名的企业为A、B、C、D、E,它们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8%、26%、22%、10%和5%。E公司为了制定自身的发展战略,采用五因素模型对行业的竞争结构进行分析。部分因素分析如下:
1.本行业的新进入者来自国内、国外两个方面。本行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对国外进入者,国家有一定限制,以对本行业进行必要的保护。
2.本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十分集中,采购量在各供应商之间分布较均匀,主要原材料暂无替代品。
3.由于本行业中各企业提供的产品差异性越来越小,因此顾客选择机会较多。
4.由于科技进步加快,市场上已开始出现性能更高的同类产品,只是目前的价格还略高于传统产品。
基于上述分析,E公司进一步运用评价矩阵对公司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矩阵如表1。
表1 E公司内部和外部因素评价 | 关键内部因素 | 权重 | 得分 | | 关键外部因素 | 权重 | 得分 |
优势 | 研发能力强大 | 0.25 | 4 | 机会 | 一定的政策扶持 | 0.20 | 3 |
产品性能处于中上水平 | 0.20 | 3 | 金融环境宽松 | 0.10 | 3 |
生产设备较先进 | 0.15 | 4 | 行业技术进步 | 0.15 | 2 |
劣势 | 资金紧张 | 0.15 | -2 | 威胁 | 供应商减少 | 0.10 | -3 |
管理不完善 | 0.15 | -3 | 新的替代产品出现 | 0.15 | -4 |
销售渠道不够完善 | 0.10 | -1 | 销售疯拖延结款 | 0.15 | -3 |
竞争对手结盟 | 0.15 | -4 |
问题:
1.判断本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属于何种类型,并说明理由。
2.上述四方面因素分别属于五因素模型中的哪个方面?说明每个因素对该行业竞争强度的影响是增强还是减弱。
3.根据E公司的企业内部及外部因素评价结果,画出SWOT分析图,指出该公司应选择何种战略,并说明理由。
1.本市场竞争格局属于相对垄断型。
因为前三名的市场占有率之和为28%+26%+22%=76%>74%,且三者的份额比率小于1.7。
2.因素1属于新的进入者的威胁因素,它会使行业的竞争强度削弱。因素2属于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因素,它会使行业的竞争强度增强。因素3属于客户讨价还价的能力因素,它会使行业的竞争增强。因素4属于替代品的威胁因素,它会使行业的竞争强度逐渐增强。

3.首先根据E公司的企业内部及外部因素评价结果计算综合得分:
优势劣势得分为:4×0.25+3×0.2+4×0.15-2×0.15-3×0.15-1×0.1=1.35
机会威胁得分为:3×0.2+3×0.1+2×0.15-3×0.1-4×0.15-3×0.15-4×0.15=-0.75
然后画出SWOT分析图(图2),再根据评价得分标注公司所处的象限如下:
从图6可以看出本公司尽管具有大的内部优势,但必须面临严峻的外部挑战。因此选择多元化战略,以利用企业自身优势,避免或降低外部威胁的打击,分散风险,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三)1. 某新建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95亿元人民币,总长度约150km,途经某贫困地区。项目资金来源如下:某国际金融机构贷款3亿美元,国内商业银行贷款50亿元人民币,其余由交通部门和当地政府解决。该国际金融机构要求其部分贷款用于从国外采购8套相同的公路专用设备,且设备到达建设地点时的总金额不得超过其贷款总额的10%。该设备的外贸手续费费率为1.5%,进口关税税率为10%,国内运杂费为30万元/套,假定其他税费不考虑(外汇牌价按1美元=7.8元人民币)。
A咨询公司对该高速公路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时,首先对项目进行费用和效益识别,认为该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主要有:(1)高速公路收费增加;(2)汽车运输费用节约;(3)乘客行程时间节省;(4)每年交通部门增拨公路养护专项补贴:(5)交通事故减少等。
A公司运用逻辑框架法对该项目进行社会评价时,认为减轻项目途经地区的贫困是本项目的目标之一,并分别分析了项目目标的垂直逻辑关系和水平逻辑关系;通过财富排序法调查了部分村庄的农户贫富状况,并对代表性农户进行了个别访谈。
[问题]
1.每套公路专用设备的到岸价不高于多少美元,才符合国际金融机构的要求?
2.在A咨询公司识别的国民经济效益中,哪些是正确的?
3.A咨询公司运用逻辑框架法确定本项目目标时,垂直逻辑关系和水平逻辑关系分析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它们各分析哪些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4.本项目是否适用财富排序法进行社会评价?简述财富排序法的适用条件。
5.A公司调查时可采用哪些类型的个别访谈。
1.经分析,要求8套设备的购置费不得高于30000万美元×10%=3000万美元,也就是每套设备不得高于3000万美元÷8=375万美元。
即每套设备的购置费=CIF+进口关税+外贸手续费+国内运杂费≤375万美元。
进口关税=CIF×10%
外贸手续费=CIF×1.5%
国内运杂费=30万元/套÷7.8万美元/万元=3.85万美元/套
即 (CIF+CIF×10%+CIF×1.5%+3.85)≤375
[CIF×(1+10%+1.5%)+3.85]≤375
CIF≤332.87万美元
即每套公路专用设备的到岸价不高于332.87万美元才符合国际金融机构的要求。
2.正确的国民经济效益应是:汽车运输费用节约、乘客行程时间节省和交通事故
减少。
3.垂直逻辑关系分析的目的是阐述各层次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的是宏观目标、具体目标、项目产出和投入或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
水平逻辑关系分析的目的是明确项目成果的可验证性,分析的是验证指标、验证方法和
重要假设条件之间的逻辑关系。
4.适用财富排序法。该方法适用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村级社区进行社会分层的分析,尤其适用于对扶贫有影响的投资项目的社会评价。
5.可采用非正式的会话式访谈、重点问题访谈和半封闭型的访谈。
(四)1. 德辉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刚成立不久的生物科技公司,凭借拥有的核心基因技术和强大的研发能力获得了多方的投资,并且成为了省重点扶植的高新技术企业。但公司刚成立不久,很快暴露出了管理经验欠缺,股东关系过于复杂的缺点,为了应对WTO协议下市场开放带来的竞争压力,尽快提升科研和市场开发水平,公司管理层聘请咨询顾问帮助公司进行战略的分析与制定。
在咨询顾问的帮助下,公司领导层达成了以下共识:①公司的核心能力在于其基因技术和研发能力;②公司的主营产品针对的是基因药物市场,目前基因药物市场的规模并不是很大,但发展前景看好,市场上竞争的企业较少,但是技术争夺激烈,而且由于总体生产规模不大,产品的价格偏高,主要的消费者集中在高收入患者和一部分重病患者;③由于药品的特殊性质,市场相对较为集中,而且国家政策对国外基因药物进口有限制,价格偏高,竞争并不激烈,特别是在细分市场上更是如此;④能否拥有基因技术本身形成了较高的行业进入门槛;⑤除了一些设备和特殊的药剂以外,本行业的其他生产资料的供应商都较为分散而且他们之间的竞争也相对药品企业来说更激烈。另外,在替代品问题上,由于专业性的特点,药品消费者本身对替代品的选择主动权不大,但是可能的替代品在价格上更有优势;⑥患者对药物的选择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而且消费群很零散,所以渠道就显得格外重要。
除此以外,咨询顾问也同时指出,尽管公司的管理层缺乏管理经验,但公司的人员整体素质较高,凝聚力强,重视内部沟通,对管理的重要性也有清醒的认识,因此公司在管理上也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问题】
1.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基因药物市场,对该产品市场的特点进行归纳,指出其处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并对这一阶段的战略特点进行简要描述。
2.利用“五因素模型”对基因药物市场的行业竞争状况进行分析。
3.利用SWOT分析模型对德辉公司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公司的战略选择进行分析。
1.归纳基因药物市场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种:
(1)市场规模不大,但发展前景看好。
(2)市场上竞争的企业不多。
(3)技术争夺激烈。
(4)产品的成本偏高,主要的消费者集中在高收入患者和一部分重病患者。
由以上归纳的几项特点可以看出基因药物市场还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导入期,在这一阶段的战略特点: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来培育市场、完善产品,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行业的发展,可能会在行业中树立先入优势。
2.对基因药品行业的竞争特点和状况按照“五因素模型”进行归纳。
(1)行业新进入者的威胁:基因技术和需要大规模的研发投资是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门槛,而国家政策对医药行业的限制相对也较多。因此,新进入者的威胁较小,削弱了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对本企业来说,先行进入行业发展是一项有利因素。
(2)供货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本行业的供应商较为分散,供应商间的竞争也较为激烈;说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较低,削弱了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有利于本企业的发展。
(3)替代品的威胁:由于专业性的特点,药品消费者本身对替代品的选择主动权不大,但是可能的替代品在价格上更有优势;说明目前替代品的威胁较小,削弱了行业竞争激烈程度,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竞争压力,但是,未来可能出现的替代品由于更具价格优势将会加剧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
(4)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由于专业技术和政府政策限制,行业的竞争对手有限,集中度较低,竞争并不太激烈,有利于本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5)客户讨价还价的能力:消费者由于缺乏信息选择权有限,而且集中程度很低,说明客户讨价还价的能力较低,有利于降低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保障本企业的利润空间,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归纳公司的内外部因素,详见表4-6所列。
表4-6 内外部因素列表
内部
条件 |
优势(S) |
劣势(W) |
(1)拥有核心基因技术:
(2)研发能力强:
(3)内部凝聚力强,沟通良好:
(4)较为充足的资金 |
(1)管理层缺乏管理经验
(2)投资关系复杂,需要平衡各方利益:
(3)公司的运作还没有走上正轨 |
外部
条件 |
机会(O) |
威胁(T) |
(1)成为省重点扶植的高新技术企业:
(2)市场竞争不激烈,发展空间大:
(3)市场前景看好 |
(1)技术商品化的转化时间很长:
(2)市场上的技术竞争激烈:
(3)加入WTO后,国外产品带来的竞争压力 |
综合以上分析,公司拥有技术、资金等内部优势,面对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应当采取增长性战略,利用优势尽快占领市场。
(六)1.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能源合同管理项目。甲公司为乙公司提供能源管理服务,进行节能减排改造,约定改造后的乙公司节省的能源费用的50%作为服务费付给甲公司。合同期为7年。该项目为节能改造项目,获得世界银行贷款20万美元(年利率0.1%),并享受国家相关的税收优惠。同时,该项目从国内银行取得了50万元人民币贷款(年利率5%),并于项目的第3年开始偿还,偿还期5年。
王工程师对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费用进行了如下识别。经济效益包括:①项目实施后带来的能源节约;②环境污染的减少;③甲公司收到的乙公司的服务报酬;④税收的减免。经济费用包括:①世行贷款利息;②国内银行贷款利息;③项目投入的建设投资。
甲公司对乙公司进行考察后有以下备选方案,详见表1-3。
表1-3 备选方案状况表 | 方案A | 方案B | 方案C | 方案D | 方案E |
费用/(万元/年) | 400 | 300 | 268 | 200 | 500 |
效果/(万吨标准煤/年) | 6.5 | 5.9 | 4.2 | 4.0 | 10.75 |
【问题】王工程师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和费用的识别是否正确,为什么?
2.5个方案的计算期相同,拟采用费用效果分析法进行比选,以决定采用哪个方案。设定基准指标[C/E]
0=60(表示每节省10000t标准煤需要花费60万元),甲公司的年资金预算为400万元。
1.不完全正确。经济效益包括:①项目实施后带来的能源节约;②环境污染的减少:③甲公司收到的乙公司的服务报酬,属于甲、乙两公司间资金的转移,它们均来自于能源的节约。第④项“税收的减免”属于政府与企业间的转移支付。
经济费用方面包括:①世界银行贷款利息;③项目投入的建设投资。而②国内银行贷款利息属于企业与银行间的资金转移。
2.因备选方案的费用和效果均不固定,因此采用增量分析法。项目的年预算资金为400万元,方案E超出预算,首先排除。
(1)将方案按费用由小到大排序,并计算各方案的费用效益比,见表1-5。
表1-5 方案费用效果比计算表
项目 |
费用/(万元/年) |
效果/(万吨/年) |
费用效果比/(万元/万吨) |
D方案 |
200 |
4.0 |
50 |
C方案 |
268 |
4.2 |
63.81 |
B方案 |
300 |
5.9 |
50.85 |
A方案 |
400 |
7.2 |
55.56 |
(2)C方案的费用效果比明显高于基准值,所以应予淘汰;其他3个方案经济上都可接受。
(3)将剩下的3个方案进行两两比较。
1)D和B比较。△C/△E=(300-200)/(5.9-4.0)=52.63万元/万吨
比值低于基准值,则拒绝B方案而接受D方案。
2)A与B比较,△C/△E=(400-300)/(7.2-5.9)=76.92万元/万吨
此值高于基准值,则拒绝A方案而接受B方案。
综合以上分析,应选择B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