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3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模拟6
一、单项选择题
1.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重心是从( )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
A.区域
B.区域和城市
C.城市
D.整体和局部
A
B
C
D
B
2. 城市性质不是由( )决定的。
A.基本职能
B.中心地职能
C.特殊职能
D.主要职能
A
B
C
D
D
3.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点是( )。
A.城市的形式
B.城市的分类
C.城市的发展
D.城市的空间组织
A
B
C
D
D
4. 城市地域结构是指( )。
A.城市所在区域的位置和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B.城市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关系
C.城市各功能区的联系
D.城市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
A
B
C
D
D
5. 下列不属于微观城市空间研究内容的是( )。
A.城市内部空间
B.用地分异过程
C.城市化
D.土地利用模式
A
B
C
D
C
6. 土地利用的三大经典模式是( )。
A.同心圆、单中心和多中心模式
B.扇形、楔形和多中心模式
C.同心圆、扇形和多中心模式
D.同心圆、扇形和楔形模式
A
B
C
D
C
7. ( )的同心圆城市理论是最有名的城市土地使用模型之一。
A.亚当斯
B.贝利
C.伯吉斯
D.辛吉斯
A
B
C
D
C
8. CBD内的商务活动向外可划分为四个圈层,下列不属于商务活动圈层的是( )。
A.零售业集中区
B.零售服务集中区
C.办公机构集中区
D.高层次商业区
A
B
C
D
D
9. 下列各项中,属总体规划的城市用地规划的是( )。
①确定防洪堤顶及堤内地面最低控制标高;②确定无洪水危害内江河湖海岸最低的控制标高;③确定主、次道路范围的地块的排水走向;④确定城市主干道与公路、铁路交叉口点的控制标高;⑤选择城市主要景观控制点,确定主要景观的控制标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A
B
C
D
D
10. 美国为了确定城市的实体界限,以便较好地区分较大城市附近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目的而提出的一种城市地域概念是( )。
A.中心地
B.大都市带
C.大都市
D.城市化地区
A
B
C
D
D
11.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在西方城市规划领域兴起了倡导性规划运动,这一运动的主旨就是( )。
A.在政府的倡导下进行规划
B.注重物质空间规划
C.在规划中注重弹性
D.规划师对公众的重新认识和促进公众对规划过程的参与
A
B
C
D
D
12. 下面关于城市形态说法完整正确的是( )。
A.城市形态是由城市形状、城市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决定的
B.城市形态是由城市形状决定的
C.城市形态是由城市形状和城市结构决定的
D.城市形态是由城市结构决定的
A
B
C
D
A
13. 城市地理位置类型划分为大、中、小位置,是从( )来考察城市的地理位置。
A.城市及其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B.城市的大小
C.不同空间尺度
D.中心城市所在区域的大小
A
B
C
D
C
14. 下列不在中心地理位置的省会城市是( )。
A.成都
B.贵阳
C.广州
D.杭州
A
B
C
D
D
15. 城市化的含义包括( )。
A.无形和有形的城市化
B.物化和无形的城市化
C.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D.外延型和飞地型的城市化
A
B
C
D
B
16. 城市化包括物化的城市化和无形的城市化,下列选项中属于物化的城市化的是( )。
A.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
B.脱离乡土式生活态度及方式
C.社会经济结构变化
D.农村意识行为转为城市意识行为
A
B
C
D
C
17. 关于城市化的有关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
A.城市化的概念在1867年由西班牙工程师赛达在《城市化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
B.从城市化的转化主体看,城市化可分为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
C.城市化是一个由乡村向城市转化的复杂过程,其复杂性在于转化的主体和转化的过程
D.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A
B
C
D
B
18. 20世纪70年代后,逆城市化首先出现在( )。
A.美国
B.澳大利
C.法国
D.英国
A
B
C
D
D
19. 在“规划选择理论”引导下形成了( )。
A.弹性规划
B.倡导性规划
C.城市更新
D.可持续发展
A
B
C
D
B
20. 零售业郊区化是20世纪( )以后逐步发展的。
A.40年代
B.50年代
C.60年代
D.70年代
A
B
C
D
B
21. 下列有关逆城市化表述正确的是( )。
A.逆城市化是城市在衰退
B.广大发展中国家正步入城市化阶段
C.它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城市化正普遍向农村推进,并以中小城市的分散发展为主
D.逆城市化表现为大城市圈人口增长率超过小城市圈
A
B
C
D
C
22. 以大城市为中心来考察城市化现象,存在着( )两种类型的城市化。
A.外延和飞地
B.向心与离心
C.景观和职能
D.积极和消极
A
B
C
D
B
23. 商务中心是城市内所有主要商业、办公及零售商店的集中地,围绕商务中心通常是低、中、高收入阶层的环形居住区。随着城市增长而发生的持续压力迫使各圆形区域不断外移,这一现象被称为( )。
A.扩张
B.渗透
C.外延
D.转移
A
B
C
D
B
24. 最常用的城市化测度指标是( )。
A.复合指标法
B.土地利用指标
C.人口比例指标
D.人口中位数指标
A
B
C
D
C
25. ( )说主要是用来说明集中城市化阶段的运行机制。
A.推力
B.拉力
C.推拉
D.向心
A
B
C
D
C
26. 按照( )的不同,可分出外延型和飞地型两种类型的城市化。
A.土地利用密度
B.城市离心扩散形式
C.城市景观
D.集聚方式
A
B
C
D
B
27. ( )是杰斐逊在1939年对国家城市规模分布规律的一种概括。
A.首位度
B.城市金字塔
C.城市首位律
D.位序-规模分布
A
B
C
D
C
28. 首位度是指( )。
A.一国最大城市人口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
B.一国最大城市与其他所有大城市人口之和的比值
C.一国最大城市人口与第一、第二大城市人口之和的比值
D.一国前二大城市人口之和与其他所有大城市人口之和的比值
A
B
C
D
A
29. 位序—规模法则从( )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A.城市之间
B.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
C.城市不同位序
D.城市规模和职能等级
A
B
C
D
B
30. 在城镇体系规划中,城市金字塔与城镇体系规划、( )的内容密切相关。
A.城镇人口年龄结构
B.城镇空间分布结构
C.城镇规模等级结构
D.城镇职能结构
A
B
C
D
A
31.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和德国经济学家廖什分别于( )年和( )年提出的。
A.1943;1933
B.1940;1933
C.1933;1940
D.1925;1933
A
B
C
D
C
32. 下列对中心性和服务范围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一个地点的中心性可以理解为一个地点对围绕它的周围地区的相对意义的总和;②城镇的人口规模不能用来测量城镇的中心性;③中心地提供的每一种商品和服务都有其可变的服务范围;④范围的上限是消费者愿意去一个中心地得到商品或服务的最远距离,超过这一距离,他便可能去另一个较近的中心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A
B
C
D
A
33. 在( )的系统中,次级中心地完全处于高级中心地的管辖之下。
A.K=3
B.K=4
C.K=5
D.K=7
A
B
C
D
D
34. K=4系统是按( )构成的中心地等级体系。
A.市场原则
B.交通原则
C.行政或管理原则
D.综合原则
A
B
C
D
B
35. 克里斯塔勒为了论证中心地理的方便,将补充区抽象成下列特点的均质区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平坦的、开放的,购买力及运费率各处均等;②人们并非总是从最近的中心地购买货物、接受服务;③区域内任一部分均为中心地的补充区,即设有“空白”,每一补充区只属于一个中心地;④消费者尽可能少走动;⑤任一中心地都有意赚取过高的利润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⑤
A
B
C
D
A
36. 以假设条件为基础,通过逻辑演绎建立的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及运用方法上的重大突破,但在肯定其做贡献的同时,人们也有很多看法,错误的是( )。
A.尽管假设在建立中心地理论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某些假设或条件不符合客观情况,从而损害了该理论的现实性
B.中心地理论不仅适用于单纯农业区,还适用于城市密集区
C.克氏的中心地学说忽视了制造业发展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D.中心地理论强调了城市间的等级联系,而忽视了那些并非同一个子系统中的第二级或更低级中心地之间的横向联系,也忽视了同一个子系统中同级中心地之间的横向联系
A
B
C
D
B
37. 衡量中心地重要性,确定其等级的指标是( )。
A.职能单位
B.门槛人口
C.中心度
D.K值
A
B
C
D
C
38. 最小需要量法是1960年厄尔曼和达西提出的( )的方法。
A.城市职能分类
B.确定主导产业
C.划分基本/非基本部分
D.确定城市化水平
A
B
C
D
C
39. 霍伊特为了简化直接调查的程序,提出的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间接方法是
。
A.普查法
B.区位商法
C.残差法
D.正常城市法
A
B
C
D
C
40. 核心-边缘理论是一种关于( )的理论。
A.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和扩散
B.城市规模分布
C.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D.城市职能研究
A
B
C
D
A
41. 我国城市工业职能分类采取( )的方法。
A.多变量分析
B.统计分析
C.多变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
D.统计描述方法
A
B
C
D
C
42.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模型是以( )为特征。
A.明显的等级结构
B.商品销售范围上限
C.人口的有规律分布
D.以上都对
A
B
C
D
D
43. 克里斯塔勒认为,最适合用市场原则进行布局的是( )。
A.高级中心地
B.中级中心地
C.低级中心地
D.以上都不对
A
B
C
D
C
44. 在一国之内,公司总部在都市间的迁移时有发生,迁移的结果会使公司总部区位趋于
。
A.集中
B.分散
C.均匀分布
D.均匀分散
A
B
C
D
B
45. 中心地理论中的“中心性”是指中心地的( )。
A.相对重要性
B.发挥作用的程度
C.供给自身商品后的剩余
D.以上都对
A
B
C
D
A
46. 克里斯塔勒认为,对远距离的交通要求大的是( )。
A.高级中心地
B.中级中心地
C.低级中心地
D.以上都不对
A
B
C
D
A
47. 企业增长的动因之一是要实现或满足( )。
A.规模效益
B.经营者的欲望
C.横向一体化
D.纵向一体化
A
B
C
D
A
48. 在城市景观中,最明显的是( ),其次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第三是城市格局,最后才是城市风格。
A.城市建筑高度
B.城市道路
C.城市道路交叉
D.城市历史性建筑
A
B
C
D
A
49. 14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促进了经济地理学前身( )的产生。
A.人文地理学
B.商业地理学
C.农业地理学
D.工业地理学
A
B
C
D
B
50. 19世纪80年代,欧洲地理学家( )具体提出了建立作为科学体系的经济地理学,标志着经济地理学从地理学分化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瓦伦纽斯
B.奇泽姆
C.罗蒙诺索夫
D.葛茨
A
B
C
D
D
51.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的一个发展阶段,其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
A.中小城市增长速度超过大城市
B.城市衰退
C.城市向郊区蔓延
D.出现一批超级大都市
A
B
C
D
B
5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下列城市中哪个城市是由于交通条件改善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城市?( )
A.太原
B.西安
C.南京
D.石家庄
A
B
C
D
D
53. 在城市边缘区编制的哪一类规划属于城市规划的内容?( )
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B.郊区规划
C.乡域规划
D.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A
B
C
D
B
54. 在城镇体系规划中,城市金字塔与城镇体系规划哪一部分的内容密切相关?( )
A.城镇规模等级结构
B.城镇空间分布结构
C.城镇人口年龄结构
D.城镇职能结构
A
B
C
D
A
55. 中心地理论在城市规划的哪一个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
A.道路系统规划
B.城市用地功能组织
C.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D.城镇分布规划
A
B
C
D
D
56. 生长极理论对发挥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城乡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指出生长极的形成需要具备何种条件?( )
A.有无中心商务区
B.有无经济技术开发区
C.有无支柱产业
D.有无发动型的工业
A
B
C
D
D
57. 每个城市对周围地区都有一定的吸引力,其吸引力的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切?( )
A.城市性质
B.城市功能
C.城市的产业结构
D.距城市的远近
A
B
C
D
D
58. 假定S代表“4城市指数”,P
1
,P
2
,P
3
,几分别代表城镇体系人口规模前4位的城市,P
1
>P
2
>P
3
>P
4
,指出以下方法中哪一种是计算4城市指数的正确方法?( )
A.S=(P
1
+P
2
+P
3
+P
4
)/4
B.S=(P
1
+P
2
+P
3
)/P
4
C.S=P
1
/(P
2
+P
3
+P
4
)
D.S=(P
1
+P
2
)/(P
3
+P
4
)
A
B
C
D
C
59. 下列哪一种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是根据土地经济学的地租竞价曲线推导出来的?( )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中心模式
D.带形模式
A
B
C
D
A
60. “首位城市”是杰斐逊(M.Jefferson)1939年提出的,此概念指的是以下哪一种城市?
A.一国城市体系中规模最大的城市
B.一国的最大经济中心
C.城市体系中比第二位城市大得异乎寻常的城市
D.一国的首都
A
B
C
D
C
61. 城市体系位序-规模法则的一般表达式可以用下式表示:lgP
i
=lgP
1
-qlgR
i
,请问式中P
1
、q和R
i
所代表的含义,下列哪一组是正确的?( )
A.第一大城市的人口、城市位序、集中与分散的程度
B.城市位序、集中与分散的程度、第i位城市的人口
C.第一大城市的人口、集中与分散的程度、城市位序
D.第一大城市的人口、城市位序、集中度指数
A
B
C
D
C
62. 城市地理学的中心地理论认为,在有竞争的情况下中心地所服务的市场区的形状以下面哪一种最为经济合理?( )
A.圆形,因为周长确定后圆形面积最大
B.正四边形,因为能覆盖全部
C.正六边形,因为消费者到中心地的距离最短
D.正三边形,因为中心地是均匀分布的
A
B
C
D
C
63. 在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中,当6个次级中心地落在一个高级中心地的市场区(或补充区)范围以内,这种中心地体系的组织原则是什么?简称为什么系统?( )
A.行政原则,K7系统
B.交通原则,K4系统
C.市场原则,K3系统
D.行政原则,K7系统
A
B
C
D
A
64. 从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协调的角度来看,城市化可以分化成以下哪一组相对应的类型?( )
A.过度城市化和低度城市化
B.外延型城市化和飞地型城市化
C.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D.积极型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
A
B
C
D
D
65. 关于城镇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城市的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向乡村地域扩散的过程是直接的城镇化过程
B.对于一个区域而言,城镇人口的增长意味着该区域的城镇化水平在提高
C.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化水平越高
D.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在提高,该国的工业劳动力的比重却可能在下降
A
B
C
D
D
66. 如果我们已知中国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城镇人口比重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城镇人口比重,当我们要预测2010年时的城市化水平时,试问采用以下哪种方式最方便?( )
A.一利用城镇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的综合增长法
B.利用时间趋势外推法
C.利用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法
D.利用符合S形曲线原理的联合国法
A
B
C
D
A
67. 用于界定城市CBD的常用指标“墨菲指数”,指的是以下哪一项?( )
A.中心商务高度指数和中心商务职能指数
B.中心商务强度指数和中心商务面积指数
C.中心商务面积指数和中心商务职能指数
D.中心商务高度指数和中心商务强度指数
A
B
C
D
D
68. 城市的区位结构不涉及以下哪一项?( )
A.城市的构造形状
B.城市的人口组合和社会阶层
C.城市化过程
D.城市的社会制度
A
B
C
D
C
69. 居住区规划应充分考虑适应于满足人的需求,下列哪一组内容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的人生存的基本需要?( )
①建筑风格;②绿化配置;③空间尺度;④日照;⑤自然通风;⑥自然采光;⑦交通安全;⑧防盗;⑨社区活动中心;⑩噪声与污染防治
A.①④⑦⑩
B.③⑤⑧⑨
C.②④⑤⑥
D.④⑤⑧⑩
A
B
C
D
C
70. “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型”、“多核心模型”被称为三个经典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下哪一项?( )
A.可以说明所有城市的空间结构
B.考虑了交通轴线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C.考虑了经济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D.考虑了社会文化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A
B
C
D
D
71. 以下哪一组现象属于外延型城市化和飞地型城市化类型的问题?( )
A.建成区“摊大饼”和卫星城建设
B.过度城市化和低度城市化
C.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
D.大城市化和小城市化
A
B
C
D
A
72. 有人概括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认为它们出现各种现象的正确顺序为( )。
A.郊区化—城市化—再城市化—逆城市化
B.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C.城市化—再城市化—逆城市化—郊区化
D.城市化—逆城市化—郊区化—再城市化
A
B
C
D
B
73. 关于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指出以下错误的表达是( )。
A.北京、上海、天津和港澳台的最高,属于城市化水平的第一集团
B.东北三省由于“东北现象”,经济发展速度下降而导致城市化水平低于南方省区
C.近20年东南沿海省份城市化水平的增长速度在加快
D.西南各省城市化水平较低
A
B
C
D
B
74. 城市的内部结构有“经典三模式”之说,正确的“经典三模式”是( )。
A.霍伊特的同心圆模式、麦吉的东南亚港口城市模式、曼纳的英国工业城市模式
B.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霍伊特的扇形模式、哈里斯和乌尔曼的多核心模式
C.麦吉的扇形模式、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曼纳的英国工业城市模式 ’
D.霍伊特的同心圆模式、伯吉斯的扇形模式、曼纳的多核心模式
A
B
C
D
B
75. 城市边缘区不利于( )。
A.对城市的依附性
B.动态性
C.社会经济结构的复杂性
D.总体上的均质性
A
B
C
D
D
76. 按照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当城市体系符合交通原则时,从上到下的不同等级的中心地数量应该符合哪一种情况?( )
A.1,4,16,64…
B.1,6,42,294…
C.1,2,4,8…
D.1,3,12,48…
A
B
C
D
D
77. 城市是城市社会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对于城市概念的界定随城市社会研究视野或视角的不同而呈现较大的差异。从以下哪一个侧面描述城市概念是不正确的?( )
A.作为高密度人口集聚的城市
B.作为社会关系和心理状态的城市
C.作为生物栖息地的城市
D.作为文化的城市
A
B
C
D
C
78. 下述关于“世界城市”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全球资本将全球范围内的几个世界城市作为基地
B.各种各样的世界性城市发挥着不同的“控制功能”
C.世界城市是国内以及国际移民的主要目的地
D.世界城市中不存在空间和阶级的两极分化
A
B
C
D
D
79. 1985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方向及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轻纺工业方向,棉花、能源供应充足
B.高新技术方向,政策、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等优势逐渐丧失,而技术水平、经济实力增强
C.高新技术方向,环境越来越优美,能源供应越来越充足
D.轻纺工业方向,劳动力持续保持低价
A
B
C
D
B
80.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具有的优势的区位是
。
A.产业基础好,技术水平高
B.能源充足,土地丰富
C.国家政策优惠,经济腹地大
D.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A
B
C
D
D
二、多项选择题
(共30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 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功能分析与组织的核心问题是建筑的
。
A.外观设计
B.管理功能
C.空间组合
D.人流集散
E.功能区分
A
B
C
D
E
CDE
本题的考点是功能分析与组织的核心问题。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功能分析与组织的核心问题是建筑的空间组合、功能分区及人流集散。
有关公共建筑设计中功能分析与组织的核心问题,教材中有较全面的分析,考生应熟悉。
2. 下列选项中,属于低层住宅设计的基本特点的有
。
A.与室外联系方便
B.节省用地,造价较低
C.平面布置紧凑,上下交通联系方便
D.占地面积大,道路、管网以及其他市政设施投资较高
E.能适应面积较大、标准较高的住宅,也能适应面积较小、标准较低的住宅
A
B
C
D
E
CDE
3. 组成专业化工厂的功能单元常分为
。
A.交通联系单元
B.生产单元
C.管理单元
D.动力单元
E.辅助生产单元
A
B
C
D
E
BCDE
本题的考点是组成专业化工厂的功能单元。组成专业化工厂的功能单元时常分为如下几种。
(1) 生产单元:直接从事产品的加工装配。
(2) 辅助生产单元:设备维修、工具制作、水处理、废料处理等。
(3) 仓贮单元:物料暂时性的存放。
(4) 动力单元:主要用作能量转换,如锅炉房、变电间、煤气发生站、乙炔车间、空气压缩车间等。
(5) 管理单元:办公室、实验楼等。
(6) 生活单元:宿舍、食堂、浴室、活动室等。
现代的工厂一般都包含众多的功能单元,应采用恰当的组织方法把它们按一定的秩序组织起来,形成功能健全、系统完整的有机体。
4. 下列属于专业化工厂生活单元的有
。
A.变电间
B.活动室
C.浴室
D.设备维修
E.办公室
A
B
C
D
E
BC
5. 建筑场地地形条件包括
。
A.布局
B.小气候
C.竖向
D.坡度
E.面积
A
B
C
D
E
ABCD
6. 在进行场地设计时,应满足城市规划规定的一系列控制指标及相应要求,这些指标包括
。
A.容积率
B.建筑密度
C.建筑高度
D.经济水平
E.绿化覆盖率
A
B
C
D
E
ABCE
本题的考点是城市规划控制指标。在进行场地设计时,应满足城市规划规定的一系列控制指标及相应要求,以保证场地设计的经济合理性,并与周围环境和城市公用设施协调统一。这些指标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层数)、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等。
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要求是很重要的内容。
7. 功能分区就是根据项目的
等要求来确定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位置。
A.生产周期
B.生产流程
C.先后顺序
D.相互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
E.使用价值
A
B
C
D
E
BCD
本题的考点是场地功能分区的依据。功能分区就是根据项目的生产流程、使用的先后顺序、相互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等要求来确定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位置。功能分区要充分结合自然地形起伏和场地的平面形状,合理使用土地,特别是在山区要因地制宜,灵活分区。一般功能分区是以通道作为边界的,因此,基地内通道的组织对于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区至关重要。另外,河渠、绿化带等也往往作为功能分区的界限。
场地总平面设计时应注意功能分区、建筑布局和竖向设计等内容。
8. 建设程序是由基本建设的基本特点所决定的,其特点有
。
A.建设周期很长,物质消耗很大
B.建设地点是流动的、可移动的
C.涉及面很广,协作配合、同步建设、综合平衡等问题很复杂
D.建设项目都有特定的目的和用途,一般只能单独设计,单独建设
E.建设过程不能间断,要有连续性
A
B
C
D
E
ACDE
本题的考点是建设程序的基本特点。建设程序是由基本建设的基本特点所决定的。其特点有:
(1) 建设周期很长,物质消耗很大。
(2) 涉及面很广,协作配合、同步建设、综合平衡等问题很复杂,必须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统一建设进度,取得各方面的配合和协作,做到综合平衡。
(3) 建设地点是固定的、不可移动的。
(4) 建设过程不能间断,要有连续性。
(5) 建设项目都有特定的目的和用途,一般只能单独设计,单独建设,即使是相同规模的同类项目,由于地区条件和自然环境不同,也会有很大差别。
熟悉城市建设的基本程序、主要内容和基本步骤等内容。
9. 低层、多层建筑常用的结构形式有
等。
A.砖混
B.综合
C.框架
D.排架
E.悬索
A
B
C
D
E
ACD
本题的考点是低层、多层建筑常用的结构形式。其常用的结构形式有砖混、框架、排架等。教材对低层、多层建筑常用的结构形式有较全面的描述,考生应结合教材复习。
10. 不同使用要求的混合结构,由于房间布局和大小的不同,它们在建筑平面和剖面上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从结构的承重体系来看,大体分为
。
A.外框架承重体系
B.纵向承重体系
C.内框架承重体系
D.横向承重体系
E.斜向承重体系
A
B
C
D
E
BCD
本题的考点是结构的承重体系。不同使用要求的混合结构,由于房间布局和大小的不同,它们在建筑平面和剖面上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从结构的承重体系来看,大体分为三种:纵向承重体系、横向承重体系和内框架承重体系。
教材介绍了不同承重体系的特点,考生应总结重点,着重学习。
11. 建筑材料中,无机材料包括
。
A.金属材料
B.非金属材料
C.植物材料
D.沥青材料
E.复合材料
A
B
C
D
E
AB
本题的考点是建筑材料的分类。
熟练掌握建筑材料的分类依据、类别及基本性质。这些内容被考核的可能性较大。
12. 中国古代建筑运用了木构框架结构体系,可分为承重的梁柱结构部分,即所谓大木作,大木作包括
等部件。
A.梁
B.枋
C.檩
D.椽
E.拱
A
B
C
D
E
ABCD
本题的考点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木构框架结构体系。中国古代建筑运用了木构框架结构体系,可分为承重的梁柱结构部分,即所谓大木作,及仅为分隔空间或装饰之目的的非承重装修部分,即所谓小木作。大木作包括梁、檩、枋、椽、柱等,小木作则是门、窗、隔扇、屏风以及其他非结构部件。
有关中国建筑史基本知识只要求考生了解即可。
13. 建筑空间主要是由建筑的基本要素——面所限定的,包括
等。
A.天空
B.地面
C.屋顶
D.墙面
E.自然的山、水、树木
A
B
C
D
E
BCDE
本题的考点是限制建筑空间的基本要素。空间的效果直接受限定空间的方式的影响,建筑空间主要是由建筑的基本要素——面所限定的,包括墙面、地面、屋顶以及自然的山、水、树木等。地面与屋顶的高低起伏,墙面的直曲开合都影响着空间的效果。无论单独或综合使用均可构成不同形式和类型的内部或外部空间。
14. 城市道路设计内容包括
。
A.线路设计
B.道路附属设施设计
C.交叉口设计
D.路面设计
E.车流疏散方式设计
A
B
C
D
E
ABCD
本题的考点是城市道路设计的内容。城市道路设计包括:路线设计、交叉口设计、道路附属设施设计、路面设计和交通管理设施设计等五个部分。其中道路选线、道路横断面组合、道路交叉口选型等都是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重要内容。
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必须掌握。
15. 行道树树种的选择原则是
。
A.树干挺直
B.夏日遮阳
C.耐修剪
D.稀有
E.清香
A
B
C
D
E
ABC
本题的考点是行道树树种的选择原则。行道树树种的选择原则是:树干挺直,树形美观,夏日遮阳,耐修剪,能抵抗病虫害、风灾及有害气体等。
16. 斜楼板式停车库是利用通道的倾斜作为楼层转换的坡道,其不足之处在于
。
A.上下行坡道干扰较大
B.造价较高
C.交通线路较长
D.对停车位的进出普遍存在干扰
E.交通线路复杂,不够明确
A
B
C
D
E
CD
本题的考点是斜楼板式停车库的不足之处。斜楼板式停车库的停车楼板呈缓坡板倾斜状布置,利用通道的倾斜作为楼层转换的坡道,因而无需再设置专用的坡道,所以用地最为节省,单位停车位占用面积最少。但由于坡道和通道合一,交通路线较长,对停车位的进出普遍存在干扰。斜坡楼板式停车库是常用的停车库类型,建筑外立面呈倾斜状,具有停车库的建筑个性。
常用的坡道式停车库分为直坡道式停车库、螺旋坡道式停车库、错层式(半坡道式)停车库和斜楼板式停车库。考生应对其优点和缺陷各有所了解。
17.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有
。
A.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B.合理选择水源,进行城市水源规划和水资源利用平衡工作
C.确定城市自来水厂等给水设施的地理位置
D.科学布局给水设施和各级给水管网系统,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水压等要求
E.指定水源和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A
B
C
D
E
ABDE
本题的考点是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有:
(1) 根据城市和区域水资源的状况,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选择水源,进行城市水源规划和水资源利用平衡工作;
(2) 确定城市自来水厂等给水设施的规模、容量;
(3) 科学布局给水设施和各级给水管网系统,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水压等要求;
(4) 制定水源和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18.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
A.确定规划期内污水处理量
B.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水压等要求
C.制定水环境保护、污水利用等对策与措施
D.确定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与容量
E.确定降水排放设施的规模与容量
A
B
C
D
E
ACDE
本题的考点是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1) 根据城市自然环境和用水状况,合理确定规划期内污水处理量、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与容量和降水排放设施的规模与容量;
(2) 科学布局污水处理厂(站)等各种污水处理与收集设施、排涝泵站等雨水排放设施以及各级污水管网;
(3) 制定水环境保护、污水利用等对策与措施。
熟悉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注意不要与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任务与内容相混淆。
19. 城市供电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有
。
A.指定各类供电设施和电力线路的保护措施
B.结合城市和区域电力资源状况,合理确定规划期内的城市用电量、用电负荷
C.进行城市电源规划
D.确定城市输、配电设施的规模、容量以及电压等级
E.科学布局变电所地理位置
A
B
C
D
E
ABCD
本题的考点是城市供电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城市供电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1) 结合城市和区域电力资源状况,合理确定规划期内的城市用电量、用电负荷,进行城市电源规划;
(2) 确定城市输、配电设施的规模、容量以及电压等级;
(3) 科学布局变电所(站)等变配电设施和输配电网络;
(4) 指定各类供电设施和电力线路的保护措施。
城市供电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与主要内容都是比较重要的考点。
20. 城市供电工程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
A.调节城市供电负荷
B.选择城市供电时间
C.确定城市电网供电电压等级和层次
D.布局城市高压送电网和高压走廊
E.提出城市高压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
A
B
C
D
E
CDE
本题的考点是城市供电工程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供电工程总体规划的内容包括:
(1) 预测城市供电负荷;
(2) 选择城市供电电源;
(3) 确定城市电网供电电压等级和层次;
(4) 确定城市变电站容量和数量;
(5) 布局城市高压送电网和高压走廊;
(6) 提出城市高压配电网规划技术原则。
城市供电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主要内容、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主要内容和城市详细规划中的主要内容。应区别记忆。
21. 沟槽敷设适用于电缆较多、不能直接埋人地下且无机动负载的通道,包括
等处所。
A.人行道
B.工厂企业厂区内
C.变电所内
D.公园绿地边缘地带
E.城区道路
A
B
C
D
E
ABC
本题的考点是电力电缆敷设方式及适用范围。沟槽敷设适用于电缆较多、不能直接埋入地下且无机动负载的通道,如人行道、变电所内、工厂企业厂区内以及河边等处所。
电缆敷设方式应根据电压等级、最终数量、施工条件及初期投资等因素确定,可按不同情况采取直埋、沟槽、排管、隧道、水下敷设和架空及桥梁构架安装方式。考生应能熟练掌握不同敷设方式的适用范围。
22. 城市燃气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
A.制定燃气管道的保护措施
B.合理确定规划期内各种燃气的用电量,进行城市燃气气源规划
C.确定各种供气设施的外观、数量
D.选择并确定城市燃气管网系统
E.科学布置气源厂、气化站等产、供气设施和输配气管道
A
B
C
D
E
ABDE
本题的考点是城市燃气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城市燃气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1) 结合城市和区域燃料资源状况,选择城市燃气气源,合理确定规划期内各种燃气的用电量,进行城市燃气气源规划;
(2) 确定各种供气设施的规模、容量;
(3) 选择并确定城市燃气管网系统;
(4) 科学布置气源厂、气化站等产、供气设施和输配气管道;
(5) 制定燃气管道的保护措施。
23. 根据当地
,确定城市集中供热对策、供热标准、供热方式,是城市供热工程规划的任务之一。
A.气候
B.生产需求
C.生活需求
D.经济条件
E.居民生活水平
A
B
C
D
E
ABC
本题的考点是城市供热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城市供热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1) 根据当地气候、生活与生产需求,确定城市集中供热对策、供热标准、供热方式;
(2) 合理确定城市供热量和负荷,并进行城市热源规划,确定城市热电厂、热力站等供热设施的数量和容量;
(3) 科学布局各种供热设施和供热管网;
(4) 制定节能保温的对策与措施,以及供热设施的防护措施。
24. 以下属于城市通信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的是
。
A.确定规划期内城市通信的发展目标,预测通信需求
B.合理确定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各种通信设施的主楼设计
C.科学布局各类通信设施和通信线路
D.制定通信设施综合利用对策与措施
E.制定通信设施的保护措施
A
B
C
D
E
ACDE
本题的考点是城市通信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城市通信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1) 结合城市通信实况和发展趋势,确定规划期内城市通信的发展目标,预测通信需求;
(2) 合理确定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各种通信设施的规模、容量;
(3) 科学布局各类通信设施和通信线路;
(4) 制定通信设施综合利用对策与措施,以及通信设施的保护措施。
25. 城市邮政局所分为
。
A.市邮政局
B.邮政通信枢纽
C.邮政支局
D.邮政所
E.邮政银行
A
B
C
D
E
ABCD
本题的考点是邮政局所等级划分。城市邮政局所分为市邮政局、邮政通信枢纽、邮政支局、邮政所。
熟悉城市邮政设施规划的内容,可能会被考核。
26. 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包括
。
A.易腐烂的有机物
B.炉灰
C.粪便
D.砖、瓦块
E.废管道
A
B
C
D
E
ABC
本题的考点是城市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指人们生活活动中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居民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和清扫垃圾,另外还有粪便和污水处理厂污泥。
27. 进行城市道路设计时,宜设环形消防车道的是
。
A.高速公路
B.超过3000座的体育馆
C.超过2000座的会堂
D.占地面积超过3000m
2
的展览馆
E.学校
A
B
C
D
E
BCD
28.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采用台阶式时,对可能发生的塌方、滑坡常用
保护。
A.防洪堤
B.拦砂坝
C.防潮堤
D.挡土墙
E.护坡
A
B
C
D
E
DE
本题的考点是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设施的技术规定。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采用台阶式时,对可能发生的塌方、滑坡常用挡土墙及护坡保护,对洪(潮)、风沙、泥石流等以防洪(潮、风)堤及拦砂(石、泥石流)坝防护。有时还应与上游的径流和下游的引水工程结合规划安排,才能起到可靠的防护作用。
教材中介绍的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设施的技术规定,考生要熟悉。
29. 地理信息系统原始信息的获取途径主要有
。
A.根据国外资料预测
B.摄影测量与遥感
C.野外实地测量
D.现场考察
E.社会调查与统计
A
B
C
D
E
BCDE
本题的考点是地理信息系统原始信息的获取途径。地理信息系统原始信息的获取途径主要有:(1)野外实地测量;(2)摄影测量与遥感;(3)现场考察;(4)社会调查与统计;(5)利用已有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是较新颖的内容,考生应有所了解。
30. 在我国的香港地区,土地的所有者是国家或政府,但这并不排除土地市场的建立和土地的商品化经营。即私人和团体可以拥有除了土地所有权以外的
等权益。
A.转让权
B.使用权
C.买卖权
D.支配权
E.收益权
A
B
C
D
E
BDE
本题的考点是城市土地的产权关系。在西方一些国家或城市,以及我国的香港地区,土地的所有者是国家或政府,但这并不排除土地市场的建立和土地的商品化经营。即私人和团体可以拥有除了土地所有权以外的使用权、支配权、收益权等权益。这是一种租赁业权。
一般说来,每个国家的土地所有者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私人或私营部门,一是国家或公共部门。考生应有区别地去理解记忆。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