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求解在每小题的五项选择中选择一项
9. 若关于x的二次方程mx
2-(m-1)x+m-5=0有两个实根a、β,且满足-1<a<0和0<β<1,则m的取值范围是
。
- A.3<m<4
- B.4<m<5
- C.5<m<6
- D.m>5或m<4
- E.m>6或m<5
A B C D E
B
[解析] 设f(x)=mx
2-(m-1)x+m-5。据题意,f(x)=0有两个实根a、β,且满足:
-1<a<0和0<β<1,据二次三项式的性质:
当m>0时,有不等式组:

即

得:

因此:4<m<5
当m<0时,有不等式组:

即

得:

因此:

。
综上分析,4<m<5。
故正确的选择应为B。
10. 一个球从100米高处自由落下,每次着地后又跳回前一次高度的一半再落下。当它第10次着地时,共经过的路程是
米。(精确到1米且不计任何阻力)
- A.300
- B.250
- C.200
- D.100
- E.150
A B C D E
A
[解析] 据题意,球从100米高处自由落下第1次着地经过的路程为S
1=100(m),
第1次着地到第2次着地经过的路程为S
2=100(m),
第2次着地到第3次着地经过的路程为

,
第3次着地到第4次着地经过的路程为

,
第9次着地到第10次着地经过的路程为

。
因此,

。
故正确的选择应为A。
11. 曲线x
2-2x+y
2=0上的点到直线3x+4y-12=0的最短距离是
。
A.

B.

C.1 D.

E.

A B C D E
B
[解析] 曲线

。这是圆心为(1,0),半径r=1的圆。
圆心为(1,0)到直线3x+4y-12=0的距离为:

。
因此,

为圆到直线的最短距离。
故正确的选择应为B。
12. 曲线|xy|+1=|x|+|y|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
A.

B.

C.1 D.2 E.4
A B C D E
E
[解析] 曲线|xy|+1=|x|+|y|中用x和-x;y和-y代入形式结果完全相同,所以该曲线所围成的图形既对称于x轴,也对称于y轴。因此只需考虑x>0,y>0的情况:
当x>0,y>0时,|xy|=xy,|x|=x,|y|=y,则|xy|+1=|x|+|y|

+1=x+y

(x-1)(y-1)=0

x=1,y=1。这两条直线在第一象限所围成的图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其面积为1。故曲线|xy|+1=|x|+|y|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1×4=4。
故正确的选择应为E。
13. 如图所示,向放在水槽底部的口杯注水(流量一定),注满口杯后继续注水,直到注满水槽,水槽中水平面上升高度h与注水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大致是
A.

B.

C.

D.
E.以上图形均不正确
A B C D E
B
[解析] 如图所示,开始向口杯注水,在口杯未满前,应有一段时间内h=0。(因此应排除C,D两种情况)。
注满口杯后按一定流量继续注水,h应匀速上升。
当h超过口杯的高度时,水槽的横截面积大于水槽内有口杯时的横截面积,此后仍按原流量继续注水,h仍继续匀速上升,但上升的速率较前段应变缓。(因此应排除A情况)。
故正确的选择应为B。

三、逻辑推理从下面每小题所列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取出一个。
45~46题基于以下题干:
张教授:在西方经济萧条时期,南汽车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状况会大大改善,因为开车上班的人大大减少了。
李工程师:情况恐怕不是这样。在萧条时期买新车的人大大减少。而车越老,排放的超标尾气造成的污染越严重。 四、写作1. 分析下面的论证在概念、论证方法、论据及结论等方面的有效性。600字左右。
民主集中制是一种决策机制。在这种机制中,民主和集中是缺一不可的两个基本点。
民主不外乎就是体现多数人的意志。问题在于什么是集中。对此有两种解读,一种认为“集中”就是集中正确的意见;另一种认为“集中”就是集中多数人的意见。第一种解读看似有理,实际上是一种误读。
大家都知道,五四运动有两面旗帜,一面是科学,另一面是民主。人们也许没有想到,这两面旗帜体现的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原则。科学强调真理原则,谁对听谁的;民主强调多数原则,谁占多数听谁的。所谓“集中正确的意见”,就是强调真理原则。这样解读“集中”,就会把民主集中制置于自相矛盾的境地。让我们想象一种情景:多数人的意见是错误的,少数人的意见正确。如果将“集中”解读为“集中正确的意见”,则不按多数人的意见办就不“民主”,按多数人的意见办就不“集中”!
毛泽东有一句名言:“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把集中解释为集中正确意见,就为少数人说了算提供了依据。如果这样,民主岂不形同虚设?
什么是正确的,要靠实践检验,而判断一项决策是否正确,只能在决策实施之后的实践中检验,不可能在决策过程中完成。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如何“集中正确意见”来做决策?既然在决策中集中正确的意见是不可能的,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当然就应该是集中多数人的意见。
论证有效性分析
题干的论证中存在的若干逻辑错误或漏洞,要求考生在分析中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错误或漏洞,以下要点供参考:
①上述论证断定:民主不外乎就是体现多数人的意志;同时又得出结论:“集中”就是集中多数人的意见。由此可得:集中不外乎就是民主。这和“民主和集中是缺一不可的两个基点”矛盾。
②真理原则确实不同于多数原则,在某些情况下二者可能冲突,但这不等同于二者相互矛盾,根本对立。一般地说,多数人的意见总是正确的,这是这两条原则协调的一面。
③决策过程中某种意见的正确性,与决策结果的正确性,是两个不同概念。上述论证混淆了这两个概念。一个决策所集中的意见,或者是正确的,或者是不正确的,二者必居其一。上述论证断定,“在决策中集中正确意见是不可能的”,这会得出明显荒谬的结论:任何决策所集中的意见一定是不正确的。
④由“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推不出“把集中解释为集中正确意见,就会使民主形同虚设,最后还是少数人说了算”。
⑤对于两个互相矛盾的观点,否定其中一个,可以肯定另一个。但上述关于何为集中的两种观点并不互相矛盾,因此,不能由“第一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就直接得出结论“第二种观点是正确的”。
2. 根据以下材料,结合企业管理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动物世界》里的镜头:一群体型庞大的牦牛正在草原上吃草。突然,不远处来了几只觅食的狼。牦牛群奔跑起来,狼群急追……终于,有一头体弱的牦牛掉队,寡不敌众,被狼分食了。
《动物趣闻》里的镜头:一群牦牛正在草原上吃草。突然,来了几只觅食的狼。一头牦牛发现了狼,它的叫声提醒了同伴。领头的牦牛站定与狼对视,其余的牦牛也围在一起,站立原地。狼在不远处虎视眈眈地转悠了好一阵,见没有进攻的机会,就没趣地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