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绝对的。
(1)该命题错误。
(2)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指:
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二,无限发展着的实践对人们的一切认识都能作出确定的检验。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指:
第一,实践有历史性、具体性,因而有局限性,不可能对现有一切认识都作出确定的检验。
第二,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的历史发展水平中,经实践检验证实的真理也只是近似的正确,还要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对立统一的,将两者割裂开来,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绝对主义或相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错误。
2. “三个代表”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
正确。
“三个代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三个方面,而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在“三个代表”中,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和核心。因为有了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才有先进文化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物质基础,才有满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物质条件。在“三个代表”中,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的条件和保证。因为先进文化的发展,既能为先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又能极大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三个代表”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我们党致力于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的辩证统一,体现了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继承优良传统与不断发展创新的统一,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与联系群众广泛性的统一,完成根本任务与实践根本宗旨的统一。
四、论述题1. 怎样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总结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和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并把这些经验同新时期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以及党为完成这些任务而确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指明了党的建设的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性质、宗旨、任务高度统一起来,从而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更自觉地把坚持党的性质、保持党的先进性,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人实践结合起来,使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获得勃勃生机的活力和生生不息的动力。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只有正确把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支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正确把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支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正确把握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党的先进性与社会发展规律高度统一起来,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阶级和群众的关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最终就是要把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把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做到“三个代表”,党才能有领导资格,发挥好领导作用,才能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险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