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控制图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使用控制图对过程进行监控时,将稳定的过程判为异常的可能性为
。
A.α
B.β
C.1-α
D.1-β
A
B
C
D
A
[解析] 控制图判稳与判异的原理是基于小概率一次不发原理,必然存在两类判断错误。其中,第一类错误是指过程正常,由于点子偶然超出界外判异而犯的错误,即虚发警报,通常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记为α。
2. 控制图的上下控制界限可以用来
。
A.判断过程中心与技术要求中心是否发生偏移
B.判断过程是否稳定
C.判断过程产品是否合格
D.判断过程能力是否满足技术要求
A
B
C
D
B
[解析] 控制图(Control Chart)是对过程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从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控制图上的控制界限就是区分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的科学界限,判定过程是否处于稳态。
3. 世界上第一张控制图是
提出的不合格品率控制图。
A.朱兰
B.休哈特
C.戴明
D.道奇
A
B
C
D
B
[解析] 世界上第一张控制图是休哈特在1924年5月16日提出的不合格品率p控制图。控制图有个很大的优点,即在图中将所描绘的点子与控制界限相比较,从而能够直观地看到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的变化。
4. 控制图主要用来
。
A.识别异常波动
B.判断不合格品
C.消除质量变异
D.减少质量变异
A
B
C
D
A
5. 休哈特控制图的实质是区分
的显示图。
A.必然因素与正常因素
B.偶然因素与异常因素
C.必然因素与异常因素
D.正常因素与异常因素
A
B
C
D
B
[解析] 偶因引起质量的偶然波动,异因引起质量的异常波动。将质量波动区分为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两类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对待策略,这是休哈特的贡献。控制图上的控制界限就是区分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的科学界限。休哈特控制图即常规控制图的实质是区分偶然因素与异常因素两类因素的显示图。
6. 影响产品质量的异常因素,其特点是
。
A.容易发现和消除
B.不值得消除
C.生产过程所固有
D.难以消除
A
B
C
D
A
[解析] 偶因是过程固有的,始终存在,对质量的影响微小,但从技术上难以除去或从经济上考虑不值得消除,例如机床开动时的轻微振动等。异因则非过程固有,有时存在,有时不存在,对质量影响大,但不难除去,例如车刀磨损等。
7. 过程中只有偶因而无异因产生的变异的状态称为
。
A.会计控制状态
B.会计与统计控制状态
C.统计控制状态
D.会计或统计控制状态
A
B
C
D
C
[解析] 统计控制状态简称控制状态,是指过程中只有偶因而无异因产生的变异的状态。
8. 全稳生产线是指
。
A.一道工序达到控制状态的生产线
B.某几道工序达到控制状态的生产线
C.有十道以上工序达到控制状态的生产线
D.道道工序都达到控制状态的生产线
A
B
C
D
D
[解析] 一道工序达到控制状态称为稳定工序,道道工序都达到控制状态称为全稳生产线,SPC所以能够保证实现全过程的预防,依靠的就是全稳生产线。
9. 控制图中的第一类错误是指
。
A.错误使用判稳准则
B.生产正常但点子偶然出界,判异
C.选择控制图不当
D.过程异常但点子排列未显示异常,判稳
A
B
C
D
B
[解析] 控制图中的两类判断错误分别是:①虚发警报。过程正常,由于点子偶然超出界外而判异,通常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记为α;②漏发警报。过程异常,但仍会有部分产品,其质量特性值的数值大小仍位于控制界限内。如果抽取到这样的产品,点子仍会在界内,从而犯了第二类错误,通常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记为β。
10. 生产过程异常,但仍会有部分甚至大部分点子在控制界限以内,于是就犯了 ______,这种错误将造成______的损失。
A.第一类错误;寻找根本不存在的原因
B.第一类错误;不合格品增加
C.第二类错误;寻找根本不存在的原因
D.第二类错误;不合格品增加
A
B
C
D
D
[解析] 第二类错误,漏发警报(Alarm Missing)过程异常,但仍会有部分产品,其质量特性值的数值大小仍位于控制界限内。如果抽取到这样的产品,点子仍会在界内,从而犯了第二类错误,即漏发警报。第二类错误将造成不合格品增加的损失。
11. 生产过程正常,由于点子偶然越界而判异,于是就犯了______,这种错误将造成 ______的损失。
A.第一类错误;寻找根本不存在的异因
B.第一类错误;不合格品增加
C.第二类错误;寻找根本不存在的异因
D.第二类错误;不合格品增加
A
B
C
D
A
[解析] 第一类错误,虚发警报(False Alarm)过程正常,由于点子偶然超出界外而判异,于是就犯了第一类错误。第一类错误将造成寻找根本不存在的异因的损失。
12. 属于泊松分布的控制图为
。
A.均值一极差控制图
B.中位数一极差控制图
C.不合格品率控制图
D.不合格数控制图
A
B
C
D
D
[解析] 泊松分布的控制图包括单位不合格数控制图和不合格数控制图。均值一极差控制图、中位数一极差控制图属于正态分布控制图;不合格品率控制图属于正态分布控制图。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 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时,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产品全部合格
B.只有偶因,而无异因产生的变异
C.只有异因,而无偶因产生的变异
D.既有异因,亦有偶因产生的变异
E.控制图上未显示失控状态
A
B
C
D
BE
[解析] 统计控制状态,简称控制状态(或称稳态),是指过程中只有偶因而无异因产生的变异的状态。控制状态是生产追求的目标,因为在控制状态下,有下列几大好处:①对产品的质量有完全的把握;②生产也是最经济的;③在控制状态下,过程的变异最小。
2. 服从正态分布的质量特性可使用的控制图是
。
C.p图 D.u图
E.c图
A
B
C
D
AB
[解析] 质量特性服从正态分布,说明控制对象具有连续性,应该使用计量值控制图,如
为离散的。
3. 控制图是对质量特性值进行
,从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
设计的图。
A.描述
B.测定
C.记录
D.评估
E.检查
A
B
C
D
BCD
[解析] 控制图(Control Chart)是对过程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从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图上有中心线(CL,Central Line)、上控制限(UCL,Upper Control Limit)和下控制限(LCL,Lower Control Limit),并有按时间顺序抽取的样本统计量数值的描点序列。
4. 常规控制图的组成部分有
。
A.上下控制限
B.公差界限
C.子样数据的描点序列
D.控制中心线
E.数组
A
B
C
D
ACD
[解析] 常规控制图上有中心线、上控制限和下控制限,并有按时间顺序抽取的样本统计量数值的描点序列,如图4.2-1所示。
5. 常规控制图的横坐标一般表示
。
A.时间
B.样本号
C.质量特征值
D.自变量
E.因变量
A
B
C
D
AB
6. 对控制图原理叙述正确的有
。
A.控制图原理的第一种解释,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即小概率原理: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不可能发生,若发生即判断异常
B.控制图是假设检验的一种图上作业,在控制图上每描一个点就是作一次假设检验
C.控制图上的控制界限就是区分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的科学界限
D.将质量波动区分为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对待策略,这是休哈特的贡献
E.常规控制图的实质是显示异常因素
A
B
C
D
ABCD
[解析] 常规控制图即休哈特控制图,其实质是区分偶然因素与异常因素两类因素的显示图。
7.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有
。
A.操作者
B.工艺方法
C.生产设备
D.原材料
E.抽样方案
A
B
C
D
ABCD
[解析] 影响产品质量的原因(因素)可归结为5M1E(人员、设备、原材料、工艺方法、测量和环境)。但从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大小来分,又可分为偶然因素(简称偶因)与异常因素(简称异因)两类。
8. 关于质量因素引起的波动分为偶然波动和异常波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偶然波动可以避免
B.偶然波动不可以避免
C.采取措施不可以消除异常波动
D.采取措施可以消除异常波动
E.异常波动对质量的影响大
A
B
C
D
BDE
[解析] 偶因引起质量的偶然波动,异因引起质量的异常波动。偶然波动不可避免,但对质量的影响一般不大。异常波动对质量的影响大,且可采取恰当的措施加以消除,故在过程中异常波动及造成异常波动的异因是关注的对象。
9. 影响质量波动的因素中,偶然因素的特点包括
。
A.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微小
B.容易消除
C.非生产过程所固有
D.难以消除
E.生产过程固有的
A
B
C
D
ADE
[解析] 偶因是过程固有的,始终存在,对质量的影响微小,但从技术上难以除去或从经济上考虑不值得消除,例如机床开动时的轻微振动等;异因是非过程固有的,有时存在,有时不存在,对质量影响大,但不难除去,例如车刀磨损等。
10. 关于质量波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质量波动区分为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两类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对待策略,这是朱兰的贡献
B.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都是产品质量的波动
C.异常波动已经消除,只剩下偶然波动,这当然是正常波动
D.质量波动区分为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两类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对待策略,这是休哈特的贡献
E.休哈特提出了将质量波动区分为偶然波动和异常波动
A
B
C
D
BCDE
[解析] 将质量波动区分为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两类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对待策略,这是休哈特的贡献。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都是产品质量的波动,异常波动已经消除,只剩下偶然波动,这当然是正常波动。
11. 产品质量的统计观点认为
。
A.生产自动化与高科技的发展可以保证产品质量无波动
B.产品质量波动是客观存在的
C.产品质量波动是毫无规律的,无法控制的
D.产品质量波动具有统计规律性,因而可以控制
E.产品质量波动是主观存在的
A
B
C
D
BD
[解析] 产品质量客观上存在波动,从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大小来分,可分为偶然因素(简称偶因)与异常因素(简称异因)两类。统计理论指明,产品质量正常波动形成概率分布,具有规律性。
12. 统计控制状态是指
。
A.已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控制图管理
B.过程的产量、合格率、出勤率应进行连续的记录和统计
C.控制图显示过程平稳,样本点在控制线内随机分布
D.过程中只有偶因引起的波动而无异常波动
E.生产过程中的稳态
A
B
C
D
CDE
13. 关于统计控制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统计控制状态是指过程中只有偶因而无异因产生的变异的状态
B.控制状态是生产追求的目标,因为在控制状态下,对产品的质量有完全的把握
C.通常控制图的控制界限都在规范限之内,故至少有99.73%的产品是合格品
D.在控制状态下生产的不合格品最少,生产最经济
E.统计控制状态是指过程中只有异因无偶因产生的变异的状态
A
B
C
D
ABCD
[解析] 统计控制状态(简称控制状态)是指过程中只有偶因而无异因产生的变异的状态。控制状态是生产追求的目标,在控制状态下的好处有:①对产品的质量有完全的把握 (通常控制图的控制界限都在规格限之内,故至少有的99.73%的产品是合格的);②在控制状态下生产的不合格品最少,生产最经济;③在控制状态下,过程的变异最小。
14. 下列关于两类错误的描述正确的有
。
A.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记为口,第一类错误将造成寻找根本不存在的异因的损失
B.过程异常,但仍会有部分产品,其质量特性值的数值大小仍位于控制界限内。如果抽取到这样的产品,点子仍会在界内,从而犯了第二类错误,即漏发警报
C.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记以β,第二类错误将造成不合格品增加的损失
D.用3σ方式来解决减少两类错误所造成的损失,在多数情况下,3σ方式都接近最优间隔距离
E.过程正常,由于点子偶然超出界外而判异,于是就犯了第二类错误,即虚发警报
A
B
C
D
BCD
[解析] 过程正常,由于点子偶然超出界外而判异,于是就犯了第一类错误,即虚发警报,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记为α,第一类错误将造成寻找根本不存在的异因的损失;过程异常,但仍会有部分产品,其质量特性值的数值大小仍位于控制界限内。如果抽取到这样的产品,点子仍会在界内,从而犯了第二类错误,即漏发警报。
15. 关于常规控制图要求总体特性值服从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计点值控制图总体特性值服从泊松分布
B.计件值控制图总体特性值服从二项分布
C.计数值控制图总体特性值服从正态分布
D.计量值控制图总体特性值服从正态分布
E.计量值控制图总体特性值服从二项分布
A
B
C
D
ABD
16. 下列控制图中采用一张控制图的有
。
A.计点控制图
B.计件值控制图
C.计量值控制图
D.稳态下的控制图
E.计数值控制图
A
B
C
D
ABE
[解析] 计点值控制图和计件值控制图有一张图,计量值控制图有两张图。计数值控制图包含计点值和计件值控制图。
17. 休哈特控制图的类别有
。
A.均值一极差控制图
B.不合格数控制图
C.不合格率控制图
D.单值一移动极差控制图
E.中位数一标准差控制图
A
B
C
D
ABCD
[解析] 休哈特控制图包括三类:①正态分布控制图,包括均值一极差控制图、均值一标准差控制图、单值一移动极差控制图、中位数一极差控制图;②二项分布控制图,包括不合格率控制图、不合格品数控制图;③泊松分布控制图,包括单位不合格数控制图、不合格数控制图。
18. 常规计数值控制图包括
。
A.np控制图
B.p控制图
C.X-R控制图
D.c控制图
E.u控制图
A
B
C
D
ABDE
[解析] 常规计数值控制图主要有:①计件值控制图,服从二项分布,如p控制图、np控制图;②计点值控制图,服从泊松分布,如c控制图、u控制图。
19. 计量常规控制图包括
。
E.c控制图
A
B
C
D
BCD
[解析] 计量常规控制图包括:
A项属于计件常规控制图;E项属于计点常规控制图。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