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地籍控制测量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地籍控制网的布设在
上要满足辖区内地籍细部测量的要求。
A.精度
B.点位埋设
C.密度
D.标注
A
B
C
D
C
[解析] 地籍控制网的布设,在精度上要满足测定界址点坐标精度的要求,在密度上要满足辖区内地籍细部测量的要求,在点位埋设上要顾及日常地籍管理的需要。
2. 地籍控制测量坐标系最好选择国家统一的
坐标系。
A.6°带平面直角
B.大地直角
C.3°带平面直角
D.空间直角
A
B
C
D
C
[解析] 地籍控制测量坐标系统尽量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统。地籍控制测量坐标系最好选择国家统一的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城镇地籍控制网成为国家网的组成部分,使地籍测量能充分利用国家控制点的成果。
3. 地籍平面控制网面点坐标之间的距离每1km长度变形小于
cm时,有利于正确测定界址点的坐标、计算面积等。
A.1.5
B.2
C.2.5
D.3
A
B
C
D
C
[解析] 地籍平面控制网的任何两点坐标均要求长度变形小于某个限值,例如,每1km变形小于2.5cm(即相对变形小于1/40000)时,这有利于正确测定界址点的坐标,计算面积。
4. 首级平面控制网应优先采用的布设形式是
。
A.GPS网
B.导线网
C.边角网
D.三角网
A
B
C
D
A
[解析]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GPS定位技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费用省、操作简便、控制点间勿需通视等优势,首级平面控制网应优先以GPS网形式布设,采用GPS接收机测定控制点的坐标。
5. 首级地籍控制网的精度,要保证四等以下各等级控制点相对于上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
cm。
A.±1
B.±3
C.±4
D.±5
A
B
C
D
D
[解析] 首级地籍控制网的精度,要能保证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以及四等以下各等级控制点相对于上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5cm。
6. 地籍控制测量中,
控制网可以一次整体布设完成,也可采用GPS网或导线网的形式布设。
A.首级
B.加密
C.地籍
D.图根
A
B
C
D
B
[解析] 加密控制网应按地籍细部测量的要求安排计划,可分期、分片布设,也可以一次整体布设完成。加密控制网可以采用GPS网或导线网的形式布设。当调查区域范围较大,并要求一次整体布设加密控制网时,一般多采用GPS网形式布设。
7. 布设加密控制网为结点网时,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超过复合导线长度的
倍。
A.0.5
B.0.7
C.1.2
D.1.5
A
B
C
D
B
[解析] 布设导线网时,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当复合导线长度超过《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时,应布设成结点网。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超过复合导线长度的0.7倍。
8. 一般来说,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密度每km
2
不少于
点。
A.10
B.8
C.6
D.3
A
B
C
D
A
[解析] 与地形测量相比,地籍测量要求平面控制点有较高的密度。一般说来,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密度每km
2
不少于10点。
9. 地形测绘的
控制点,是为地形细部测量而布设的。
A.坐标
B.图标
C.数据根
D.图根
A
B
C
D
D
[解析] 地籍图根控制网是为满足地籍细部测量和日常地籍管理(主要是针对权属界址进行各种变更测量)的需要,在基本控制(首级网和加密控制网)点的基础上,加密的直接供测图及界址点使用的控制网。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点,是为地形细部测量而布设的,测图(整个项目)完成后,便失去了其作用。
10. 一般说来,地籍图根控制点密度比地形图根控制点密度要大,通常每lkm
2
应布设地籍图根控制点的个数为
。
A.100~200
B.100~300
C.100~400
D.100~500
A
B
C
D
C
[解析] 由于地籍图根控制点密度是根据界址点位置及其密度决定的,几乎所有的道路上都要敷设地籍图根导线。一般说来,地籍图根控制点密度比地形图根控制点密度要大,通常每1km
2
应布设100~400个地籍图根控制点。
11. 地籍图根控制网的布设过程中,在建筑物稀少、通视良好的地区,可以布设地籍图根
网。
A.双边
B.多边
C.三角
D.单角
A
B
C
D
C
[解析] 在城镇建成区,通常采用导线布设地籍图根控制网。为减少图根控制点的二次扩展,应优先布设导线网,以一个或几个街区为单位,布设一级地籍图根导线网,然后采用二级复合导线或导线网加密。在建筑物稀少、通视良好的地区,可以布设地籍图根三角网。
12. 当用电磁波测距仪或电子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边长时,导线总长允许放宽,但这时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不得大于
cm。
A.16
B.18
C.20
D.22
A
B
C
D
D
[解析] 当用电磁波测距仪或电子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边长时,导线总长允许放宽,但这时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不得大于±22cm,而相对闭合差,一级地籍图根导线不得大于 1/5000,二级地籍图根导线不得大于1/3000。
13.
布网形式很灵活,但对控制网平差软件的性能要求较高。
A.三角网
B.三边网
C.导线网
D.边角混合网
A
B
C
D
D
[解析] 边角混合网是指在一个网中,包含有多种网形式(包括三角网、三边网、导线网),这种布网形式很灵活,但对控制网平差软件的性能要求较高。
14. 平面控制网的观测元素主要是水平方向值、
和天顶距。
A.地角距
B.斜距
C.曲距
D.波距
A
B
C
D
B
[解析] 平面控制网的观测元素主要是水平方向值、斜距和天顶距。对于斜距的气象改正,还应观测气温、气压。
15. 控制网的施测过程中,如果测区大,实际工作时可分片编号,即一个片的编号是另一片的
控制点编号最大值后的流水号。
A.上一级
B.下一级
C.同等级
D.全部
A
B
C
D
C
[解析] 控制网的施测过程中,如果测区大,实际工作时可分片编号,即一个片的编号是另一片的同等级控制点编号最大值后的流水号。在两片间允许跳号。例如:一个片一级图根点编号为C1—C98,另一片一级图根点编号为C100—C195,再一个片一级图根点编号为C200—C261。
16. 控制网外业观察阶段,采用
记录方式,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更主要的是可以减少许多人为的错误。
A.手
B.自动
C.混合
D.专业人员
A
B
C
D
B
[解析] 控制网外业观察阶段,采用自动记录方式,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更主要的是可以减少许多人为的错误(如外业观测时数据读错、听错、写错、限差检查错、测站平差错等等)。
17. 地面控制网平差计算中,
是指将电子全站仪测得的控制网中各边的斜距值归算到已知的坐标系统中。
A.边长测距
B.坐标测量
C.数据归位
D.边长改化
A
B
C
D
D
[解析] 边长改化是指将电子全站仪(或测距仪)测得的控制网中各边的斜距值归算到已知的坐标系统中。边长改化步骤是:测距仪加常数和乘常数改正——气象改正——倾斜改正——归算改正(归算至投影面)——投影改正。
18. 如果在网平差计算软件中已经考虑了边长的归算改正和投影改正,则控制网的平差输入文件中,边长观测值应使用
。
A.只经过倾斜改正后的平距D
0
B.只经过归算改正的平距D
0
C.经过投影改正的平距D
2
D.经过归算改正和投影改正的平距D
2
A
B
C
D
A
[解析] 如果在网平差计算软件中已经考虑了边长的归算改正和投影改正,则控制网的平差输入文件中,边长观测值应使用只经过倾斜改正后的平距D
0
;反之,控制网的平差输入文件中,边长观测值应使用经过归算改正和投影改正的平距D
2
。
19. 控制网平差的主要环节是
。
A.数据整理
B.边长改化
C.坐标计算
D.成果输出
A
B
C
D
C
[解析] 控制网坐标计算是控制网平差的主要环节,一般由计算机软件自动计算完成。
20. 下列各项不属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所具有的优势的是
。
A.精度高
B.费用省
C.速度快
D.操作复杂
A
B
C
D
D
[解析] GPS定位技术以其精度高、速度快、费用省、操作简便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地籍控制测量中。
21. GPS测量外业实施中,主要工作是进行技术设计和选点埋石的阶段是
。
A.外业观测
B.野外测量
C.外业准备
D.野外探测
A
B
C
D
C
[解析] GPS测量外业实施包括外业准备、数据观测和成果整理三个阶段。其中,外业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技术设计和选点埋石。
22. 在GPS外业施测的过程中,天线的对中、整平和
应符合精度要求。
A.调试
B.定位
C.定向
D.避雷功能
A
B
C
D
C
[解析] 天线应与周围物体相隔一定的距离。天线的对中、整平和定向应符合精度要求,并应精确地测天线高。在作偏心观测时应精确测定偏心元素。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
1. 下列关于地籍控制网基本要求的描述正确的有
。
A.地籍控制测量坐标系统应尽量避免采用国家统一的坐标系统
B.地籍控制网的布设,在精度上要满足测定界址点坐标精度的要求
C.地籍控制网的布设,在密度上要满足辖区内地籍细部测量的要求
D.地籍控制网的布设,在点位埋设上要顾及日常地籍管理的需要
E.在进行地籍控制测量时,应将预测值统一投影到高斯正射投影平面上,进行各项改正
A
B
C
D
E
BCD
[解析] A项,地籍控制测量坐标系统尽量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统;E项,在进行地籍控制测量时,应将实地观测值统一投影到高斯正射投影平面上,进行各项改正。
2. 特殊情况下,可以用
等地面控制网布设方法,采用全站仪等测定控制点的坐标。
A.经纬网
B.导线网
C.边角网
D.GPS定位技术
E.三角网
A
B
C
D
E
BCE
[解析] 首级平面控制网应优先以GPS网形式布设,采用GPS接收机测定控制点的坐标。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用导线网、边角网、三角网等地面控制网布设方法,采用全站仪等测定控制点的坐标。
3. 加密控制网可以采用
的形式布设。
A.GPS网
B.三角网
C.边角网
D.结点网
E.导线网
A
B
C
D
E
AE
[解析] 加密控制网应按地籍细部测量的要求安排计划,可分期、分片布设,也可以一次整体布设完成。加密控制网可以采用GPS网或导线网的形式布设。当调查区域范围较大,并要求一次整体布设加密控制网时,一般多采用GPS网形式布设。
4. 与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网相比,地籍图根控制网的特点主要有
。
A.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网布设规格(点位密度、精度等)由当时的测图比例尺决定,不同成图比例尺图根控制网的规格相差很大
B.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网布设规格(点位密度、精度等)由统一标准的测图比例尺决定
C.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点,是为地形细部测量而布设的,测图(整个项目)完成后,便失去了其作用
D.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点,是为地形细部测量而布设的,测图(整个项目)完成后,仍可适用于下一次的测绘中
E.由于地籍图根控制点密度是根据界址点位置及其密度决定的,几乎所有的道路上都要敷设地籍图根导线
A
B
C
D
E
ACE
[解析] 与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网相比,地籍图根控制网的特点主要有:①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网布设规格(点位密度、精度等)由当时的测图比例尺决定,不同成图比例尺图根控制网的规格相差很大;②地形测绘的图根控制点,是为地形细部测量而布设的,测图 (整个项目)完成后,便失去了其作用;③由于地籍图根控制点密度是根据界址点位置及其密度决定的,几乎所有的道路上都要敷设地籍图根导线。
5. 关于地籍图根导线布设的特殊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导线长度小于允许长度的1/3时,只要求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小于13cm,而不作导线相对闭合差的检查
B.当单导线中的边长有短于10m时,允许不作导线角度闭合差检查,但不得用该导线的边长及方位作为起算数据布设低一级导线或支点
C.当用电磁波测距仪或电子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边长时,导线总长允许放宽
D.当用电磁波测距仪或电子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边长时,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不得小于±22cm
E.用电磁波测距仪或电子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边长其相对闭合差,一级地籍图根导线不得大于1/5000,二级地籍图根导线不得大于1/3000
A
B
C
D
E
ABCE
[解析] 地籍图根导线布设的特殊规定主要有:①当导线长度小于允许:长度的1/3时,只要求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小于13cm,而不作导线相对闭合差的检查;②当单导线中的边长有短于10m时,允许不作导线角度闭合差检查,但不得用该导线的边长及方位作为起算数据布设低一级导线或支点;③当用电磁波测距仪或电子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边长时,导线总长允许放宽,但这时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不得大于±22cm,而相对闭合差,一级地籍图根导线不得大于1/5000,二级地籍图根导线不得大于1/3000。
6. 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常规布设方法主要有
。
A.三角网
B.四角网
C.GPS网
D.导线网
E.边角混合网
A
B
C
D
E
ADE
[解析] 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常规布设方法主要是三角网、三边网、导线网和边角混合网。
7. 下列各项不属于边角混合网形式的有
。
A.三角网
B.三边网
C.GPS网
D.导线网
E.局域网
A
B
C
D
E
CE
[解析] 边角混合网是指在一个网中,包含有多种网形式(包括三角网、三边网、导线网),这种布网形式很灵活,但对控制网平差软件的性能要求较高。
8.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作业包括技术设计、
等步骤。
A.实地选点
B.埋设标石
C.野外观测
D.内业平差计算
E.制图
A
B
C
D
E
ABCD
[解析] 控制测量作业包括技术设计、实地选点、标石埋设、观测和平差计算等主要步骤。平面控制网的观测元素主要是水平方向值、斜距和天顶距。对于斜距的气象改正,还应观测气温、气压。
9. 控制网的施测过程中,同等级的三角点、导线点
。
A.可统一编号
B.可分别编号
C.可分类编号
D.最好采用统一编号
E.最好采用分别编号
A
B
C
D
E
AB
[解析] 同等级的三角点、导线点可以统一编号,也可以分别编号。至今编号方法还没有统一的规定,只要有一定的规律就行。
10. 关于控制网的施测编号方法的规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测区内不许有两个点具有相同的点号
B.点号不允许跳漏
C.不允许同一个控制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号
D.点号要便于使用,不会混淆
E.编号要有一定的规律
A
B
C
D
E
ACDE
[解析] B项,点号允许跳漏。
11. 地面控制网平差的计算步骤包括
。
A.数据整理
B.归算改正
C.坐标计算
D.成果输出
E.归档
A
B
C
D
E
ACDE
[解析] 当控制网外业观测结束后,即可进行控制网平差计算工作,计算步骤为:数据整理、边长改化、坐标计算、成果输出和归档。
12. 边长改化步骤包括
。
A.数据改正
B.测距仪加常数和乘常数改正
C.气象改
D.倾斜改正
E.归算改正
A
B
C
D
E
BCDE
[解析] 边长改化是指将电子全站仪(或测距仪)测得的控制网中各边的斜距值归算到已知的坐标系统中,边长改化步骤是:测距仪加常数和乘常数改正——气象改正——倾斜改正——归算改正(归算至投影面)——投影改正。
13. 目前的控制网平差软件除具有控制网概算、平差、精度评定及成果输出等功能外,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功能,包括
。
A.控制网优化设计
B.网图显绘
C.坐标精确配准
D.方差分量估计
E.闭合差计算
A
B
C
D
E
ABDE
[解析] 目前的控制网平差软件基本都是在微机上基于Windows 98/2000操作系统运行的,程序的各方面性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它除具有控制网概算、平差、精度评定及成果输出等功能外,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功能,如控制网优化设计、网图显绘、粗差剔除、方差分量估计、贯通误差影响值计算、闭合差计算、叠置分析、坐标变换及换带计算等。
14. GPS系统包括
三大部分。
A.监控部分
B.空间部分
C.传感部分
D.地面控制部分
E.用户设备部分
A
B
C
D
E
BDE
[解析] 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①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②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③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15. 与常规地面控制网测量相类似,GPS控制网测量可划分阶段有
。
A.机助制图
B.方案设计
C.内业数据处理
D.实地踏勘
E.外业实施
A
B
C
D
E
BCE
[解析] GPS控制网测量与常规地面控制网测量相类似,在实际工作中也可划分为方案设计、外业实施及内业数据处理三个阶段。
16. GPS外业施测的主要工作包括
。
A.天线设置
B.接收机操作
C.技术设计
D.选点埋石
E.测站记簿
A
B
C
D
E
ADE
[解析] GPS外业施测是指用GPS接收机获取GPS卫星信号,其主要工作包括天线设置、接收机操作和测站记簿等。BC两项属于外业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