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中为不定项选择题,即每小题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找出恰当的选项
(一)
王某怀疑其妻与其表兄刘某有不正当关系,遂于某晚跟踪其妻至刘某住所。进屋后,王发现其妻披头散发,正在哭泣,刘某站在旁边,王大怒,遂殴打其妻,并与刘发生争吵。王知道刘某有百万家财.决定抓住这个机会狠狠敲诈他一笔,于是谎称到其父母家中解决问题,将刘某骗至其姘妇叶某的住所(当时叶不在家),并对刘某进行殴打、捆绑,反锁屋门将刘拘禁达一天之久。刘某在不堪忍受的情况下,承认与王妻有不正当关系,提出用金钱补偿,并在王的胁迫下,先后三次给家人打电话,要家人将30万元放在某公园指定场所,刘的家人并未照办。不久,叶某返回住所,王某以实情相告,叶未加制止,并与王某一起致信刘妻,信称:刘某系卑鄙小人,现在我等控制之中,为示惩戒,速送30万元至某公园指定地点,钱到放人,不得报警;否则,后果自负。刘妻害怕,将钱放至指定地点,并通知王。王某叫叶某去公园取钱,叶某不敢去。于是,王某留下叶某看管刘某,自己去取赃款。在王外出取钱之时,刘某哀求叶某将自己放掉,并称王某心狠手辣,钱到手后,决不会放过叶某。叶某恐惧,将刘某放掉,并和刘某一起去派出所报警,带领公安人员去公园捉拿王某。人们赶到公园时,王某早已携款逃走。 (二)
王某与甲公司于2004年2月签订合同,约定王某以40万元向甲公司购买1辆客车,合同签订之日起1个月内支付30万元,余款在2006年2月底前付清,并约定在王某付清全款之前该车所有权仍属甲公司。王某未经其妻同意,以自家住房(婚后购买,房产证登记所有人为王某)向乙银行抵押借款30万元,并办理了抵押登记。王某将30万元借款支付给甲公司后购回客车。王某请张某负责跟车经营,并商定张某按年终纯收入的5%提成,经营中发生的一切风险责任由王某承担。
2005年6月,该车营运途中和一货车相撞,车内乘客李某受重伤,经救治无效死亡。客车因严重受损被送往丁厂修理,需付费3万元。经有关部门认定,货车驾驶员唐某违章驾驶,应对该交通事故负全责。后王某以事故责任在货车方为由拒付修理费,丁厂则拒绝交车。2005年12月,因王某借款到期未还,乙银行申请法院对该客车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并请求对王某住房行使抵押权。 (三)
鲁天(男)与谢威(女)于1999年结婚,婚后二人感情不和,常为琐事争吵。谢威多次与鲁天协商离婚,均因财产处理问题无法达成一致而未成。2009年3月谢威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与鲁天的婚姻关系。 四、综合分析题本大题为不定项选择题,即每小题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找出恰当的选项
(一)
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当前,长江三角洲地区面临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着力推进改革攻坚等方面的繁重任务,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规划》的实施有利于这一地区进一步消除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发展水平,带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3月5日召开的11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中央财政安排就业专项资金426亿元,比上年增长59%。
同时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普遍建立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出台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在320个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迈出历史性步伐。 五、写作题1. 材料:
2010年以来,截至4月8日,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遭受大面积旱灾,作物受旱7907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197万亩;有2088万人、1368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主任工程师任福民坦率地表示,“受制于科技的发展水平,我们对持续时间这么长的这次干旱,没能作出准确预测。”
温家宝要求“痛定思痛”,采取更有力措施加强水利建设,从根本上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温家宝肯定地说,“要加大支持力度,不仅解决当前困难,还要从长远解决问题。”
要求:
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与感想。篇幅不少于600字。
[参考例文]
旱灾过后痛定思痛
“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恩格斯说。
2010年初,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百年难遏的特大旱灾,其灾情之严峻、波及范围之广给西南五省区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政府部门派遣、动员17.5万余人全力支援西南地区抗旱,一般群众也以各种形式加入到了抗灾救灾的行动中来,西南旱灾在举国抗旱救灾攻坚战的号角声中得到平息。
灾难过后,一切重归平静,正是我们痛定思痛,重新审视这场旱灾的成因,检讨我们的过失,从灾害中吸取教训的时候。在这次旱灾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的就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不足和气候预测的水平有待提高。
从水利工程建设来谈的话,2010年西南旱灾暴露出的主要就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短板,以贵州为例,该省是旱灾的一线地区,当地水源条件不好、地势较高、地形复杂,受地理条件等因素影响,中小型水库覆盖不到山区,缺乏引水、蓄水工程,而已有水利工程也年久失修,难以充分发挥作用,致使贵州地区一直普遍存在雨季洪水成灾、旱季无水引用的现象。这种水利工程建设难以满足现实需要的情况,在干旱的重灾区重庆、广西、云南等地也同样存在。
而在气候预测问题上,一方面由于气候预测时间长、影响气候的因素难以确定等客观原因,气候预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我国的气候预测水平有限,对西南地区干旱这种极端的气象灾害,对长时间的干旱、洪涝,难以做出准确预测。
曾经有这样一句格言,“灾难是在你忘了它的时候来临的”。2010年西南大旱让一些我们在平安时期曾一度忽视的问题集中地暴露出来,让这句格言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给我们上了真实的一课。对于这次旱灾,温家宝总理肯定地提出,“要加大支持力度,不仅解决当前困难,还要从长远解决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当前的困难,下一步就是要从长远来考虑,加紧各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行从城镇到农村的水利工程的全面、系统建设,尤其将重点放在山区等地理环境恶劣的地区。同时注意对水利设施进行定期维护,保证其在自然灾害突发时能够正常运行。在气候预测方面,要加大对气候预测技术的研发力度,加大投入,保证对研发在资金上的支持,进一步提高我国气候预测水平。
灾难过后,痛定思病,我们必将从灾难和错误中得到警醒。灾难不会将我们打倒,我们只会从灾难中获得快速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