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8. 增大受拉纵向钢筋配筋率不能改变梁的
。
A.极限弯矩 B.钢筋屈服时的弯矩
C.开裂弯矩 D.受压区高度
无答案
[解析] 考虑单筋梁且为适筋梁的情况,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受拉纵向钢筋配筋率,显然受压区高度会增加,这是由于

=

。故D为非选项。可承受的弯矩在x≤ξ
bh
0。的情况下是增函数,故A为非选项。钢筋屈服时的弯矩,此时混凝土已经开裂,需要按开裂截面换算截面计算。钢筋屈服时的弯矩为f
yW
cr计算表明,此弯矩也是随配筋率提高而提高。开裂弯矩应该为γf
tkW
0,W
0是全截面换算截面抵抗矩,由全截面换算截面惯性矩得到。计算表明,开裂弯矩随配筋率提高而提高。
二、判断题1. 受弯构件的承载力M
u,随配筋率10的增大而提高,但不是一直提高。
对 错
A
[解析] 当配筋率ρ增大至ρmax时,Mu不再增大。
2. 对于第一类T形截面受弯构件,验算最小配筋率时采用b'
f计算。
对 错
B
[解析] 第一类T形截面受弯构件,验算最小配筋率时采用腹板厚度b计算。
3. 受弯构件受压区最外边缘混凝土应力达到最大时,构件即破坏。
对 错
B
[解析] 最外边缘混凝土应变达到极限压应变时,构件即破坏。此时,应力不是最大。注意,不要依据假定的应力应变曲线考虑,认为应变最大时应力也最大,
5. 理论上讲,配筋率为ρ
min的钢筋混凝土梁所能承受的极限弯矩M
u,等于同截面素混凝土梁所能承受的开裂弯矩M
cr。
对 错
A
[解析] 实际规定的ρmin考虑了经济发展水平等其他因素。
三、填空题1.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
b的取值与______和______两个因素有关。
2. 梁中配置的钢筋有以下几种: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纵向受力钢筋 箍筋 弯起钢筋 架立钢筋 侧面构造钢筋(腰筋)
3. T形梁设计时当满足______条件,复核时当满足______条件,按截面宽度等于受压翼缘宽度的矩形截面计算,这时,称作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4. 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适用条件x≥2a'
s是为了保证:______。
5. 若双筋梁破坏时受压钢筋不屈服,应对______取矩来进行计算。
6. 板中,分布钢筋布置在受力钢筋的______侧,其作用是
______;
______;
______。
内 将荷载均匀传递给受力钢筋 固定钢筋位置 抵抗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应力
四、简答题1. 梁截面内有哪些类型的钢筋,各起什么作用?
梁内钢筋类型主要有: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弯起钢筋、架立钢筋、侧面构造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主要承受弯矩作用;箍筋和弯起钢筋统称腹筋,其作用主要是抗剪;架立钢筋是为了固定箍筋并与纵向受力钢筋形成骨架;侧面构造钢筋也称腰筋,主要是为了防止梁侧面的收缩裂缝,同时也为了保持钢筋骨架的刚度。
2. 何谓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它在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有什么作用?如何确定其数值?
钢筋混凝土梁破坏时,若纵向受拉钢筋达到屈服和混凝土受压区边缘达到极限压应变同时发生,则称为界限破坏。此时对应的矩形应力图形受压区高度x与截面有效高度h
0之比,称作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记作ξ
b。若按照界限破坏得到的受压区高度x满足x≤ξ
bh
0,则为适筋梁,破坏时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达到屈服,否则为超筋梁,受拉钢筋不屈服。ξ
b可根据平截面假定和等效矩形应力图推导出来,即

。
3. 单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应力图形如何确定?
(1)不考虑受拉混凝土的贡献;(2)混凝土压应力等效为矩形应力图,破坏时应力达到α
1f
c;(3)破坏时受拉纵筋应力达到屈服。计算图式如图3-9所示。

4. 双筋截面中受压钢筋起什么作用?对箍筋有什么要求?
双筋截面中受压钢筋的作用主要有4点:(1)承受截面负弯矩;(2)协助混凝土承受压力,提高截面抗弯承载力;(3)增加了截面延性,有利于抗震;(4)由于减小了荷载长期作用下的徐变,故有助于减小长期变形。
配置了受压钢筋的截面,对箍筋的要求有:(1)箍筋应做成封闭式;(2)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5d(d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小直径),也不应大于400mm;(3)一层内纵向受压钢筋多于5根且直径大于18mm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4)当梁的宽度大于400mm且一层内纵向受压钢筋多于3根时,或梁的宽度不大于400mm但一层内纵向受压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