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填空题2. 约3/4的细胞外液分布于细胞间隙内,称为______。
3. 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主要有神经调节、______调节和自身调节3种方式。
4. 单纯扩散的扩散速率与______有关,还与细胞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有关。
5. 各种躯体运动都是由______的收缩和舒张完成的。
6. ______门控通道是指由膜两侧跨膜电位改变决定其开放的通道。
7. 膜电位由原来静息时的负值向零电位变化的过程称为______。
8. 刺激组织细胞产生兴奋所需的阈值愈______,表明其兴奋性愈低。
9. 有髓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速度比无髓神经纤维______。
12. 血浆和红细胞中存在多个由弱酸与弱酸盐组成的缓冲对,其中最重要的是血浆中的______。
13. 我同正常成年女性的红细胞数量为______。
14. 按凝血因子发现的先后顺序,国际上用______命名的有12个因子。
15. 人体血浆中重要的抗凝物质有抗凝血酶Ⅲ、______、蛋白质C等。
16. ABO血型系统根据A和B两种抗原在______上的不同分布,可将血液分成A型、B型、AB型、O型4种血型。
18. 心音图上描记的第一个心音发生在______。
19. 如果外周阻力和心率等其他因素不变,每搏量增加,收缩压升高,脉压______。
20. 我国健康青年人安静时的收缩压为______。
100~120mmHg(13.3~16.0kPa)
四、论述题1. 何谓反馈控制?何谓负反馈和正反馈调节?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都可通过闭合环路而实现自动控制。在这种自动控制系统中,由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分为两种方式:
(1)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
(2)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
2. 试述小分子物质跨膜转运的方式。
小分子物质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跨膜转运:
(1)单纯扩散:O2、CO2等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
(2)经载体易化扩散:氨基酸、葡萄糖等在载体蛋白质的帮助下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
(3)经通道易化扩散:Na+、K+等离子在通道蛋白的帮助下顺浓度差或电位差的跨膜转运。
(4)主动转运:小分子物质在蛋白质的帮助下,逆浓度差或电位差的转运,需要消耗能量。根据是否直接利用分解ATP产生的能量,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3. 试述失血时机体维持血量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
(1)成人一次失血不超过虮量的10%时,可无临床症状。
①机体可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以及组织液的回流加速等因素促进血液中的水和电解质在1~2小时内恢复;
②血浆蛋白质可由肝脏加速合成,约在24小时或者更长时间内恢复;
③而红细胞则由骨髓造血功能加强,约1个月才能完全恢复。
(2)当失血达到血量的20%时,由于机体代谢功能不足,将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3)当失血达到血量的30%以上时,如果不及时抢救,将危及生命。
4. 试述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1)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静脉回流量与血管内血流充盈程度呈正相关。
(2)心脏缩力:心脏收缩力是静脉回流的原动力。有心衰时,小液淤积于右心房与大静脉内,静脉回心血量将明显减少,患者会出现肝脾充血、下肢浮肿等体征。
(3)重力与体位:人体从卧位转为立位时,回心血量减少。
(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骨骼肌的收缩和静脉瓣一起对静脉回流起着“泵”的作用,称为静脉泵或肌肉泵,促进静脉回流。
(5)呼吸运动:通过影响胸内压而影响静脉回流。例如,吸气时胸内负压增大,促进静脉回流;而呼气时,静脉回流减少。
5. 试述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对心血管的作用。
(1)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该递质可与心肌细胞膜上的β1型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结果产生心率加快、房窒交界传导加速、心肌收缩力增强等效应。β受体拮抗剂(如普萘洛尔等)可阻断心交感神经对心脏的兴奋作用。
(2)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可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胆碱能受体结台,结果引起心率减慢、心内传导组织的传导速度减慢、心房肌收缩力减弱等效应。M受体拮抗剂阿托品可阻断心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
(3)交感缩血管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与血管平滑肌上的α型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产生缩血管效应,该效应可被α受体拮抗剂酚妥拉明所阻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