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题1. 某砖混结构工程,共4层4个单元,每个单元层的砌砖量为53m
3,组织一个25人的瓦工组施工。为了保证该工程的施工工期,拟采用流水施工方式组织施工。
问题:
(1)什么是流水施工?
(2)试述流水施工使用的各项参数的概念。
(3)试述组织流水施工的主要过程。
(4)试述流水施工的种类。
(5)若本工程划分两个施工过程,一个是砌砖,一个是楼面(工艺组合含楼板吊装和钢筋混凝土工程),砌砖为主导施工过程,每两个单元为一段,砌砖工程的产量定额为 1m
3/天,试组织等节奏流水施工。
(1)流水施工就是作业人员连续施工,努力使时间和工作面充分利用,以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节约时间。
(2)①时间参数:工作持续时间:一项工作从开始到完成的时间。流水节拍:一个作业队在一个施工段上完成全部工作的时间。流水步距:两个相邻的作业队相继投入工作的最小间隔时间。流水施工工期:施工对象全部施工完成的总时间。②工艺参数:即施工过程个数,施工过程是指进行施工时划分的最小对象。③空间参数:即施工段(区)数,施工段是指整体建筑物(群)或构筑物施工时在空间上划分的各个部分。
(3)组织流水施工的主要过程:划分施工过程→划分施工段→组织作业队,确定流水节拍→作业队连续作业→各作业队的工作适当搭接起来。
(4)流水施工的种类按节奏性可分为两类:
①节奏流水施工:节奏流水施工又分为等节奏流水施工和异节奏流水施工,等节奏流水施工指流水组中每一个作业队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和各作业队的流水节拍是一个常数,异节奏流水施工指流水组中作业队本身的流水节拍相等,但是不同作业队的流水节拍不一定相等,如果都是某常数的倍数,可组织成倍节拍流水施工。②无节奏流水施工:流水组中各作业队的流水节拍没有规律。
(5)组织本工程的等节奏流水施工流水节拍计算:

等节奏流水施工图见图5。

工期计算如下:T=(m+n-1)×K=(8+2-1)×4=36(d)
2. 设某建筑群共有4栋相同的装配式住宅楼工程,一栋楼的施工时间如表1:
表1 施工时间 施工过程 | 基础工程 | 结构工程 | 装修工程 | 室外工程 | 施工时间(d) | 5 | 10 | 10 | 5 | |
问题:组织本工程的成倍节奏流水施工,绘制流水施工图并计算工期。
本工程的4栋可分作4段,以5d为流水步距,组织的作业队数见表9。
表9 作业对数
施工过程 |
基础工程 |
结构工程 |
装修工程 |
室外工程 |
作业对数 |
1 |
2 |
3 |
4 |
|
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图见图6。
工期计算如下:T=(m+n'-1)×K=(4+6-1)×5=45(d)

3. 某基础工程由4个施工过程组成,分为5个施工段,经计算,其流水节拍天数见表2。

(2)问题:用分别流水法组织无节奏流水施工。
用分别流水施工法组织施工,可做到各作业队工作连续,作业队之间用确定流水步距的办法,保证不产生工艺矛盾。
流水步距用取大差法计算,该法的要点是:各队的流水节拍累加,形成数列;前后队的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做流水步距。该例计算如下:
挖土 3 7 11 14
垫层 2 4 6 8
基础 4 8 12 16
回填 2 5 8 10
上述数列上下相减后取大差可得:挖土和垫层的流水步距为8d;垫层和基础的流水步距为2d;基础和回填的流水步距为8d。
无节奏流水施工图见图7。
工期计算如下:T=∑k+∑t
n=(8+2+8)+(2+3+3+2)=28(d)

4. 某房屋地下室工程施工的项目分解结果、持续时间及施工顺序如图3。

问题:
(1)简述网络计划的应用程序。
(2)双代号网络计划的绘图规则是什么?
(3)本例绘图。
(1)网络计划的应用程序:按GB/T13400.3—92的规定,网络计划的应用程序如下:
1)准备阶段。包括三个步骤:
A.确定网络计划目标。包括:时间目标,时间—资源目标,时间—成本目标。
B.调查研究。内容包括:项目的任务、实施条件、设计数据;有关标准、定额、规程、制度等;资源需求和供应情况;有关经验、统计资料和历史资料;其他有关技术经济资料。
C.编制施工方案。主要内容是:确定施工程序,确定施工方法;选择需要的机械设备;确定重要的技术政策或组织原则;对施工中的关键问题设计出技术组织措施;确定采用的网络图类型。
2)绘制网络图阶段,包括三个步骤:
D.项目分解。将项目分解为网络划的基本组成单元(工作);分解时采用WBS方法。
E.逻辑关系分析。逻辑关系分为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
F.编制网络图。绘图顺序是:确定排列方式、决定网络图布局;从起点节点开始自左而右根据分析的逻辑关系绘制网络图,检查所绘图的逻辑关系是否有错、漏等情况并修正;按绘图规则完善网络图;编号。
3)时间参数计算与确定关键线路阶段,分三步:
G.计算工作持续时间。
H.计算最早时间;计算“计算工期”并确定计划工期;计算最迟时间;计算时差。
I.确定关键线路。
4)编制可行网络计划,包括两个步骤:
J.检查与调整。
K.绘图并形成可行网络计划。
5)优化并确定正式网络计划。包括两个步骤:
L.优化。
M.绘制正式网络计划。
6)实施、调整与控制阶段。包括三个步骤:
N.网络计划的贯彻。
O.检查和数据采集。
P.控制和调整。
7)结束阶段。
Q.进行总结分析。
(2)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图规则:①双代号网络图必须正确表达已定的逻辑关系。②双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循环回路。③双代号网络图中,在节点之间严禁出现带双向箭头或没有箭头的连线。④双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没有箭头节点或没有箭尾节点的箭线。⑤当双代号网络图的某些节点有多条外向箭线或多条内向箭线时,可以使用母线法。⑥绘制网络图时,箭线不宜交叉;当交叉不可避免时,可用过桥法或指向法。⑦双代号网络图中应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在不分期完成任务的网络图中,应只有一个终点节点;而其他节点均应当是中间节点。
(3)本例的网络计划如图8,计算结果如图9。

5. 同案例3。
问题:
(1)计算那些时间参数及其定义。
(2)试述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顺序。
(3)本例的计算。
(4)怎样判别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
(1)计算哪些时间参数及其定义。
计算双代号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包括:工作持续时间(Di-j),工作最早可能开始时间(ESi-j)、工作最早可能完成时间(EFi-j)、计算工期(Tc)、计划工期(Tp)、工作最迟必须完成时间(LFi-j)、工作最迟必须开始时间(LSi-j)、工作总时差(TFi-j)、工作自由时差FFi-j。
1)工作持续时间:一项工作从开始到完成的时间,对于一般肯定型网络计划的工作持续时间,其主要计算方法有:参照以往的实践经验估算;经过试验推算;按计划定额 (或效率)计算;三时估算法。
A.按计划定额计算,计算公式为:Di-j=Q/kS。式中Di-j为工作持续时间(年、旬、周、天、时等);Q、R、S分别为工程量、人数、产量定额。例如:浇注混凝土共360m3,每工日产量为3.8m3,配置1组20人的作业队进行一班作业。求该项任务的持续时间。计算如下:T=360÷3.8÷20=5.13天,取5天。
B.三时估算法:设乐观时间是a,悲观时间是b,最可能的时间是c,则持续时间T为:T=(a+4c+b)/6
2)工作最早可能开始时间:各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开始的最早时刻。
3)工作最早可能完成时间:各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完成的最早时刻。
4)计算工期、计划工期:计算工期是根据时间参数计算所得的工期;计划工期是根据要求工期和计算工期所确定的作为实施目标的工期。
5)工作最迟必须完成时间: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工作必须完成的最迟时刻。
6)工作最迟必须开始时间: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工作必须开始的最迟时刻。
7)工作总时差:在不影响计划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8)工作自由时差:在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2)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顺序:
工作持续时间→工作最早可能开始时间→工作最早可能完成时间→计算工期→计划工期工作最迟必须完成时间→工作最迟必须开始时间→工作总时差→工作自由时差。
(3)本例的计算:见案例4中的图8。
(4)判别关键线路的方法:先判别关键工作。关键工作是总时差最小的工作。其次,将关键工作相连所形成的通路就是关键线路。这条线路是最长的,其长度等于计算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