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2. 在采用销售百分比法预测外部融资需求时,如果企业目前生产能力已经饱和,固定资产项目属于随销售额变动的资产。
对 错
A
[解析] 固定资产饱和的情况下,销售额增加就必须增加相应的设备等生产能力。
3. 销售增长与融资需求之间存在函数关系,销售增长后必然就要增加外部融资。
对 错
B
[解析] 销售增长后是否需从外部融资,还要看销售净利率的变化和内部留利的多少。若计算出的外部融资销售百分比为负值时,不但不需要外部融资,还可能有剩余资金;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即使销售不增长,也需从企业外部融资。
4. 实际上企业增长是时快时慢的,但从长远来看总是受到可持续增长率的制约。
对 错
A
[解析] 企业增长高于可持续增长率时,超过部分的资金需求只有两个办法:一是提高资产收益率,但提高经营效益并非总是可行的;另一个是改变财务政策、但改变财务政策是有风险和极限的。
5. 企业的收益留存率和权益乘数的高低取决于决策人对收益和风险的权衡。
对 错
A
[解析] 收益留存率和权益乘数的高低体现了企业的财务政策,它们的变化都会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从而影响企业的风险和收益。
6. 企业通过筹集权益资本和增加借款,使销售增长,净利润也增长,必然会使权益净利率也随之增长。
对 错
B
[解析] 若在保持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且不增发新股的情况下,增加投入使销售单纯增长,是无效的增长,权益净利率不会有任何提高,不会增加股东财富。
7. 生产预算的主要内容是预算期内有关产品生产数量、产值和品种结构。
对 错
B
[解析] 生产预算的主要内容有销售量、期初和期末存货、生产量。
8. 生产预算是在销售预算的基础上编制的。按照“以销定产”的原则,生产预算中各季度的预计生产量应该等于各季度的预计销售量。
对 错
B
[解析] 由于存在着预计期初和期末存货,所以,一般各季度的预计销量不等于预计生产量。
9. “现金预算”中的“所得税现金支出”项目,要与“预计损益表”中的“所得税”项目的金额一致。它是根据预算的“利润总额”和预计所得税率计算出来的,一般不必考虑纳税调整事项。
对 错
B
[解析] “现金预算”中的“所得税现金支出”项目,是在利润规划时估计的。它通常不是根据“利润”和所得税税率计算出来的,因为有诸多纳税调整事项存在。
11. 平衡增长一般不会消耗企业的财务资源,是一种可持续的增长速度。
对 错
A
[解析] 平衡增长是指保持目前的财务结构和与此有关的财务风险,按照股东权益的增长比例增加借款,以此支持销售增长。符合可持续增长率的条件。
12. 销售净利率越大,外部融资需求越少;股利支付率越高,外部融资需求越小。
对 错
B
[解析] 外部融资需求=资产增加额-负债自然增加-留存收益增加。由公式可知,销售净利率越大,留存收益增加越大,外部融资需求越少。但股利支付率越高,留存收益增加越小,外部融资需求越大。
13. 企业的收益留存率和权益乘数的高低取决于决策人对收益和风险的权衡。
对 错
A
[解析] 收益留存率和权益乘数的高低体现了企业的财务政策,它们的变化都会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从而影响企业的风险和收益。
14. 编制现金预算也是一种重要的财务预测方法。
对 错
A
[解析] 财务预测的其他方法中包括通过现金预算预测财务需求。
15. 财务报表预算编制的程序是先编制损益表预算,再编制资产负债表预算,最后编制现金流量表预算。
对 错
B
[解析] 财务报表预算是全部预算的综合,并不存在上述编制程序。另外,由于已经编制了现金预算,通常没有必要再编制现金流量表预算。
17. 因为预计财务报表需要综合全部预算的信息资料,而现金预算又是有关预算的汇总,所以编制预计财务报表只要依据现金预算即可。
对 错
B
[解析] 预计资产负债表不仅要依据现金预算编制,而且要根据销售、生产、资本等预算有关数据。
18. 企业外部融资包括借款和股权融资,不包括负债的自然增长。
对 错
A
[解析] 负债的自然融资包括应付款项、预收款项和应付费用等,是企业正常业务经营中自然形成的,企业不必预测和规划。
19. 现金预算是其他预算中有关现金收支部分的汇总,因此,现金预算是其他预算的编制基础。
对 错
B
[解析] 现金预算的编制要以其他各预算为编制基础,其他预算在编制时要为现金预算做好数据准备。
四、计算分析题1. 某公司2005年1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部分数据如下:
单位:元
项目 | 金额 |
现金 | 40000 |
应收账款 | 79600 |
存货 | 160000 |
固定资产 | 32000 |
资产总额 | 599600 |
补充资料如下:
(1)销售额的预算数:2月份120000元、3月份 140000元;
(2)预计销售当月收回货款60%,次月收回 39.8%,其余0.2%收不回来;
(3)毛利为销售额的30%,每月进货为下月计划销售额的70%;
(4)每月用现金支付的其他费用为20000元,每月折旧6000元;
(5)所得税税率40%。
要求:
(1)计算2月份预算的现金期末余额;
(2)计算2月份的预计净利润;
(3)计算2月28日的应收账款计划余额。
(1)2月28日现金余额;
本月销售现金收入=本月销售额×当月收现百分比
=120000×60%
=72000(元)
收回上月销售货款=79600(元)
购货支出=下月计划销售额×70%
=140000×70%
=98000(元)
其他现金支出=20000(元)
期初现金余额=40000(元)
期末现金余额=期初现金余额+本月销售现金
收入+收回上月货款
-购货支出-其他现金支出
=40000+72000+79600-98000-20000
=73600(元)
(2)2月份的预计净利润
销售收入=120000(元)
销售成本=120000×(1-30%)=84000(元)
毛利=36000(元)
其他费用=20000(元)
折旧=6000(元)
利润总额=36000-20000-6000=10000(元)
净利润=10000×(1-40%)=6000(元)
(3)2月28日应收账款的计划余额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月份销售收入×次月收
回当月销售额的百分比
=120000×39.8%=47760(元)
2. 已知:某公司2004年第1~3月实际销售额分别为38000万元、36000万元和41000万元,预计4月份销售额为40000万元。每月销售收入中有 70%能于当月收现,20%于次月收现,10%于第三个月收讫,不存在坏账。假定该公司销售的产品在流通环节只需缴纳消费税,税率为10%,并于当月以现金交纳。该公司3月末现金余额为80万元,应付账款余额为5000万元(需在4月份付清),不存在其他应收应付款项。 4月份有关项目预计资料如下:采购材料8000万元(当月付款70%);工资及其他支出8400万元(用现金支付);制造费用8000万元(其中折旧费等非付现费用为4000万元);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1000万元(用现金支付);预交所得税1900万元;购买设备12000万元(用现金支付)。现金不足时,通过向银行借款解决。4月末现金余额要求不低于100万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公司4月份的下列预算
指标:
(1)经营性现金流入。
(2)经营性现金流出。
(3)现金余缺。
(4)应向银行借款的最低金额。
(5)4月末应收账款余额。
(1)经营性现金流入
=36000×10%+41000×20%+40000×70%
=39800(万元)
(2)经营性现金流出
=(8000×70%+5000)+8400+(8000-4000)
+1000+40000×10%+1900
=29900(万元)
(3)现金余缺
=80+39800-29900-12000
=-2020(万元)
(4)应向银行借款的最低金额
=2020+100=2120(万元)
(5)4月末应收账款余额
=41000×10%+40000×30%
=16100(万元)
(说明:3月份收入41000万元,3月收到现金 70%,4月份收回20%,尚有10%未收回)
3. ABC公司2005年有关的财务数据如下:
项目 | 金额 (万元) | 占销售额 的百分比 |
流动资产 | 700 | 35% |
长期资产 | 1300 | 65% |
资产合计 | 2000 | |
短期借款 | 200 | 无稳定关系 |
应付账款 | 400 | 20% |
长期负债 | 500 | 无稳定关系 |
实收资本 | 600 | 无稳定关系 |
留存收益 | 300 | 无稳定关系 |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 | 2000 | |
销售额 | 2000 | 100% |
净利 | 200 | 10% |
现金股利 | 40 | |
要求:
假设该公司实收资本一直保持不变。
(1)假设2006年计划销售收入为3000万元,需要补充多少外部融资(保持目前的股利支付率、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不变)?
(2)假设2006年不能增加借款,也不能发行新股,预计其可实现的销售增长率。
(3)若股利支付率为零,销售净利率提高到20%,目前销售额为4000万元,需要筹集补充多少外部融资(保持其他财务比率不变)?
(1)融资需求=(资产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负债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计划销售净利率×预计销售额×(1-股利支付率)
=100%×1000-20%×1000-10%×3000×(1-20%)
=560(万元)
(2)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销售净利率×[(1+增长率)÷增长率]×收益留存率
100%-20%=10%×[(1+增长串)÷增长率]×80%
销售增长率=11.11%
(3)计算需要筹集补充的外部融资:
融资需求
=(4000-2000)×(100%-20%)-4000× 20%×100%
=1600-800=800(万元)
4. 某公司2005年销售收入为425000元,实现净利 21250元,发放现金股利8500元,公司尚有剩余生产能力。该公司2002年末资产负债表如下:
资产负债表
2005年12月31日 单位:元
资产 |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
现金 10000 应收账款 75000 存货 100000 固定资产净值 150000 长期投资 20000 无形资产 30000 | 应付账款 50000 应交税金 25000 应付票据 15000 长期借款 100000 股本 175000 留存收益 20000 |
资产合计 385000 |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 385000 |
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应付账款、应交税金与销售变动有关。
若该公司2006年预计销售收入为500000元,并保持2005年的股利支付率。2006年折旧提取数为3000元,零星资金需要量为10000元。
要求:
(1)按销售百分比法预测计划年度融资需求;
(2)计算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并用计算结果验证外部融资需求;
(3)计算内含增长率;
(1)资产销售百分比
=(10000+75000+100000)/425000
=43.53%
负债销售百分比
=(50000+25000)/425000
=17.65%
销售净利率=21250/425000=5%
股利支付率=8500/21250=40%
新增销售额=500000-425000=75000(元)
融资需求
=75000×(43.53%-17.65%)-500000×5%
×(1-40%)-3000+10000
=19410-15000-3000+10000
=11410(元)
(2)2006年销售收入增长百分比
=(500000-425000)÷425000
=17.64%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
=43.53%-17.65%-5%×[(1+17.64%)÷ 17.64%]×60%
=25.88%-20%=5.88%
外部融资需求
=75000×5.88%+10000-3000
=11410(元)
(3)计算内含增长率
43.53%-17.65%-5%×[(1+增长率)÷增长率]×60%=0
内含增长率=13.11%
5. 某公司2005年资产负债表(简表)如下:
资产: | 金额(万元) |
流动资产 | 826 |
长期资产 | 1534 |
资产合计 | 2360 |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 |
短期借款 | 75 |
应付票据 | 6 |
应付账款 | 210 |
预提费用 | 12 |
长期负债 | 960 |
负债合计 | 1263 |
实收资本 | 120 |
资本公积 | 22 |
留存收益 | 955 |
股东权益 | 1097 |
融资需求 | |
总计 | 2360 |
假设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都随销售额变动,并假设成正比例关系,应付账款和预提费用与销售额成正比,而其他负债项目如短期借款,应付票据,长期负债以及股东权益项目,则与销售无关。该公司2005年的销售收入为4000万元,销售净利率为5%,股利支付率为30%,预计 2006年的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
要求:
回答以下各不相关的问题:
(1)若保持2005年的销售净利率和股利支付率不变,计算明年的外部融资额;
(2)若预计明年销售增长5%,其他条件不变,计算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
(3)若预计明年通货膨胀率为10%,公司销售增长5%,其销售的名义增长率为多少?
(4)若预计明年通货膨胀为10%,销售的实际增长率为零,计算外部融资额;
(5)假设2006年不能增加借款,也不能发行新股,预计其可实现的销售增长率;
(6)若股利支付率为零,销售净利率提高到8%,目标销售额为6500万元,需要筹集补充多少外部融资。(保持其他财务比率不变)
(1)流动资产销售百分比
=826/4000×100%=20.65%
固定资产销售百分比
=1534/4000×100%=38.35%
应付款项销售百分比
=210/4000×100%=5.25%
预提费用销售百分比
=12/4000×100%=0.3%
融资需求
=(59%×1000)-(5.55%×1000)-5000× 5%×(1-30%)
=590-55.5-175=359.5(万元)
(2)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
=[59%-5.55%-5%×(1.05/0.05)×0.7]×100%
=53.45%-73.5%
=-20.05%
(3)销售的名义增长率
=(1+10%)×(1+5%)-1=15.5%
(4)外部融资销售比
=53.45%-5%×1.1/0.1×0.7
=53.45%-38.5%
=14.95%
外部融资额
=4000×10%×14.95%=59.80(万元)

增长率=7.01%
(6)融资需求
=2500×(59%-5.55%)-6500×8%×100%
=1336.25-520=816.25(万元)
五、综合题1. 公司2005的主要财务数据如下表:
单位:万元
年度 | 2005 |
销售收入 | 2500 |
营业利润 | 187.5 |
利息支出 | 31.25 |
税前利润 | 156.25 |
所得税(税率20%) | 31.25 |
税后利润 | 125 |
分出股利(股利支付率50%) | 62.5 |
收益留存 | 62.5 |
期末股东权益(250万股) | 312.5 |
期末负债 | 312.5 |
期末总资产 | 625 |
要求:
根据上表资料计算下列指标:
(1)假设某公司在今后可以维持2005年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且不增发新股,请依次回答下列问题。
①2006年的预期销售增长率是多少?
②今后的股利增长率是多少?总资产增长率是多少?
③假设该公司2005年末的股价是50元,股东
预期的报酬率是多少?
(2)假如2006年计划销售增长率为30%,公司拟通过提高销售净利率或资产负债率来解决资金的不足,请分别计算销售净利率、资产负债率达到多少时才能满足销售增长所需的资金。计算时假设除正在考察的财务比率之外其他财务比率不变,公司不增发新股。
(1)
①2006年预期销售增长率的计算
销售净利率=125÷2500=5%
总资产周转率=2500÷625=4(次)
权益乘数=625÷312.5=2
收益留存率=62.5÷125=50%

或: 期初权益期末资产乘数
=625÷(312.5-62.5)=2.5
可持续增长率
=5%×4×2.5×50%=25%
②股利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都等于可持续增长率即为25%
③股东预期报酬率=下期股利/当前股价+股利增长率
=[(62.5÷250)×(1+25%)]/50+25%
=25.63%
(2)①提高销售净利率
总资产=销售收入/总资产周转率
=2500×(1+30%)÷4
=812.5(万元)
权益资金=总资产/权益乘数
=812.5÷2
=406.25(万元)
留存收益=期末权益-期初权益
=406.25-312.5
=93.75(万元)
净利=留存收益/留存收益率
=93.75/50%=187.50(万元)
销售净利率
=187.50÷3250=5.77%
②提高资产负债率
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净利率
=2500×(1+30%)×5%
=162.5(万元)
留存收益=净利润×收益留存率
=162.5×50%=81.25(万元)
期末股东权益=期初股东权益+留存收益
=312.50+81.25
=393.75(万元)
期末总资产=销售收入/总资产周转率
=2500×(1+30%)÷4
=812.50(万元)
期末负债=期末资产-期末股东权益
=812.5-393.75=418.75(万元)
资产负债率
=418.75/812.50=51.54%
2. 某企业财务报表有关数据如下表:
单位:万元
年度 | 2004年 | 2005提 |
销售收入 | 2500 | 2750 |
锐后利润 | 125 | 137.5 |
支付股利 | 50 | 55 |
当年留存利润 | 75 | 82.5 |
股东权益 | 825 | 907.5 |
负债 | 150 | 165 |
负债及股东权益(总资产) | 975 | 1072.5 |
要求:
根据上表资料计算下列指标:
(1)计算2005年度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净资产收益率;
(2)计算2005年度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和可持续增长率。
(3)保持2005年的全部财务比率,2004年可实现的销售额是多少?
(4)假设公司2006年计划销售增长15%。公司拟通过提高销售净利率或提高资产负债率来解决资金不足问题。计算分析时假设除正在考察的财务比率之外其他财务比率均保持不变,销售不受市场限制,销售净利率涵盖了负债利息。并且公司不打算发行新的股票。分别计算销售净利率、资产负债率达到多少时可以满足销售增长所需资金。
(1)销售净利率
=137.5/750=5%
总资产周转率
=2750/(975+1072.5)÷2=2.69(次)
收益留存率=82.5/137.5=60%
资产负债率=165/1072.5=15.38%
产权比率=165/907.5=18.18%
权益乘数
=[(975+1072.5)÷2]/[(825+907.5)÷2]
=1023.75/866.25=1.18
净资产收益率
=137.5/[(825+907.5)÷2]
=137.5/866.25=15.87%
或=5%×2.69×1.18=15.87%
(2)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
=1072.5/825=1.3
计算可持续增长率时的总资产周转率=本期销售额/期末总资产
=2750/1072.5=2.5641
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本期增加额/期初股东权益
=82.5/825=10%
或=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
=5%×2.5641×60%×1.3
=10%
根据期末股东权益计算的可持续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
=(5%×2.5641×60%×1.18)/(1-5%× 2.5641×60%×1.18)
=10%
(3)2001年销售额
=2750×(1+10%)=3025(万元)
(4)计算要求达到的销售净利率:
2004年销售收入
=2750×(1+15%)=3162.5
2004年期末总资产
=3162.5÷2.5641=1233.38(万元)
2004年期末股东权益
=1233.38÷1.18
=1045.24(万元)
2004年留利
=1045.24-907.5=137.74(万元)
2004年税后利润
=137.74÷60%=229.57(万元)
销售净利率=229.57÷3162.5=7.26%
计算要求达到的资产负债率:
2004年销售收入
=2750×(1+15%)
=3162.5(万元)
2004年净利
=3162.5×5%=158.125(万元)
2004年收益留存
=158.125×60%=94.875(万元)
2004年期末股东权益
=907.5+94.875=1002.375(万元)
2004年末总资产
=3162.5÷2.5641=1233.38(万元)
资产负债率
=(1233.38-1002.38)÷1233.38
=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