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填空题1. 材料吸水达到饱和时的体积吸水率,即为材料的______。
3. 变异系数C
V愈小,说明混凝土质量愈______。
4. 砂浆抗压强度的测定,采用边长为______mm的立方体。
6. 混凝土在持续荷载作用下,随时间增长的变形称为______。
8. 混凝土坍落度测定时,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在______秒内完成。
9. 速凝剂掺入到混凝土中后,能使掺在水泥中的______丧失缓凝作用,导致水泥浆迅速凝结硬化。
10. 湿热处理混凝土的目的是提高混凝土的______。
11. 钢材中有害成分______的含量增加,可引起钢材的热脆性。
12. 若基层吸水,或在干热条件下施工,应选择流动性______的砂浆。
13.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中,在确定砂的用量时,当砂的含水率大于______时,应考虑砂的含水率。
14. 木材中的水分处于三种状态,即物理结合的、化学结合的和______。
15. 塑料的比强度较钢材、混凝土的______。
16. ______防水卷材最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屋面单层外露防水、严寒地区及有大变形部位的防水。
17. 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所包含的物理性质有粘性、塑性、温度感应性及______。
18. 玻璃的主要光学性质有______、光折射和光反射等。
19. 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中使用较多的主要为聚氨酯防水涂料和______防水涂料。
20. 膨胀珍珠岩制品在建筑上主要用作保温材料和______材料。
四、简答题1. 简述水泥石的组成及影响其强度发展的因素。
水泥浆体硬化后的石状物称为水泥石。水泥石是由凝胶体、未水化的水泥颗粒内核和毛细孔等组成的非均质体。
影响水泥石强度发展的因素有:
(1)养护时间。随着养护时间的延长,水泥的水化程度增加,凝胶体数量增加,毛细孔减少,强度不断增长。
(2)温度和湿度。温度升高,水泥水化反应加快,强度增长也快;温度降低则水化减慢,强度增长也趋缓,负温下水化停止。环境湿度大,水分蒸发慢,水泥浆体可保持水泥水化所需的水分,强度可进一步增长;环境湿度小,水分蒸发快,水泥浆体中缺乏水泥水化所需的水分,使水化不能正常进行,强度也不再增长。
(3)水灰比。拌合水泥浆时,水与水泥的质量比,称为水灰比。水灰比越大,水泥浆越稀,凝结硬化和强度发展越慢,且硬化后的水泥石中毛细孔含量越多,强度越低。反之,凝结硬化和强度发展越快,强度越高。
2. 简述混凝土减水剂的作用机理及作用效果。
水泥加水拌合后,由于颗粒间分子引力的作用,而产生许多絮状物,形成絮凝结构,其中还封闭了一部分拌合水,致使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较低。渗入减水剂后,显著降低了水的表面能或水与水泥颗粒间的界面能,使水泥颗粒得以在水中分散;再由水泥颗粒颗粒表面带有相同电荷,在斥力作用下,水泥颗粒更加分散;同时减水剂的亲水基还吸附了大量水分,增加了水泥颗粒表面水膜厚度,润滑作用加强,使水泥颗粒更易分散。由于上述三方面的共同作用,使水泥浆的絮凝结构破坏,其中被封闭的拌合水释放出来,从而在不增加拌合用水量的情况下,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按使用条件不同,掺用减水剂可获得如下主要效果:
(1)在配合比不变的条件下,可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且不致降低混凝土强度。
(2)在保持流动性及强度不变(即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可减少用水量,故水泥用量也相应地减少。
(3)在保持流动性及水泥用量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用水量减少,水灰比降低,所以强度得到提高。
3. 简述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的主要步骤。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的主要步骤如下:
(1)通过配合比计算,初步确定计算配合比。具体步骤为:
①由fmk=fmk+1.645σ确定配制强度fmh。
②根据配制强度、水泥强度等计算1m3砂浆所需水泥用量Qc。
③计算掺合料用量Qd。
④确定砂的用量Qs。
⑤根据砂浆种类及施工要求的稠度确定用水量Qw。
(2)对计算配合比进行试配检验,调整和易性,确定基准配合比。
按计算配合比进行试拌,测定新拌砂浆的稠度和分层度。若不能满足要求,则应调整用水量或掺合料用量,直到符合要求为止,此即基准配合比。
(3)对强度进行检验,最终确定砂浆配合比。
4. 在建筑工程中选用碳素结构钢应考虑的条件是什么?哪些条件下不能选用沸腾钢?
在建筑工程中选用碳素结构钢应考虑所受荷载类型、结构的重要性、连接方式及环境温度。对于沸腾钢,在下列条件下应限制其使用:直接承受动荷载焊接结构;直接承受动荷载非焊接结构、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承受静荷载及间接动荷载焊接结构、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30℃。
5. 高聚物能改善石油沥青的哪些性质?用于沥青改性的常用高聚物有哪些?
高聚物能改善石油沥青的下列性质:
提高石油沥青的抗老化性,提高石油沥青的耐热性和改善石油沥青的低温柔性,增加石油沥青的弹塑性或提高石油沥青的抗拉性能。
常用的高聚物为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APP(无规聚丙烯)。
五、计算题1. 一块尺寸标准的烧结普通砖(240mm×115mm×53mm),其质量为2640g,质量吸水率为8%,密度为2.40g/cm
3,试求该砖的闭口孔隙率。(提示:开口孔隙率约等于体积吸水率)
ρ
0=m/V
0 =2640/(24.0×11.5×5.3)
≈1.80g/cm
3 
=25%
P
K=W
0=W·ρ
0=8%×1.80=14.4%
P
B=P-P
K=25%-14.4%=10.6%
2. 某材料的质量吸水率为10%,密度为3.0g/cm
3,绝干体积密度为1500kg/m
3。求该材料的体积吸水率、孔隙率、开口孔隙率、视密度,并估计该材料的抗冻性如何?
(1)体积吸水率W0 =W·ρ0
=10%×1.5
=15%
(2)孔隙率P=(1-ρ0/ρ)×100%
=(1-1.5/3.0)×100%
=50%
(3)开口孔隙率PK=W0=15%
(4)视密度ρ'=ρ0/(1-PK)
=1.5/(1-0.15)
≈1.76g/cm3
(5)水饱和度KB=W0/P=0.15/0.50=0.30
因水饱和度KB小于0.80,故该材料的抗冻性良好。
3. 某工地配制用于砌筑砖墙的水泥石灰混合砂浆,设计要求强度等级为M10,稠度要求70~100mm,施工水平优良。选用的原材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42.5MPa;砂为中砂,堆积密度为1400kg/m
3,含水率为1%;石灰膏稠度为100mm。试计算各种材料的配合比。(提示:σ=2.00,A=1.50,B=-4.25,Q
a=300kg)
计算砂浆的配制强度为:
f
mh=f
m+0.645σ
=10+0.645×2.0
=11.29MPa
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

≈243.8kg
计算掺合料石灰膏的用量:
Q
d=Q
a-Q
c=300-243.8=56.2kg
石灰膏稠度为100mm,换算成120mm,
则有:Q
d=56.2×0.97≈54.5kg
根据砂的堆积密度和含水量,计算用砂量:
Q
s=1400×(1+1%)=1414kg
确定用水量:
查表取用水量为280kg,扣除砂中所含水量,得拌合用水量为:
Q
w=280-1400×1%=266kg
则砂浆配合比为:
Q
c:Q
d:Q
s:Q
w=243.8:54.5:1414:266
≈1:0.22:5.8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