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答题1. 2006年5月初五一黄金周结束后,ABC会计师事务正在考虑与下列单位签署审计业务约定书。请根据具体情况,判断ABC会计师事务所接受相关的审计业务是否损害独立性;如有降低影响独立性的措施,请予指出。
(1)ABC会计师事务所的L注册会计师3年前毕业于B大学,获投资学硕士学位。2006年8月份被其所在的ABC会计师事务所指派为A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的签字注册会计师。10月,在与A公司管理当局进行沟通时,L得知其研究生导师W教授受聘担任A公司的业务顾问已两年。
(2)ABC会计师事务所2005年初以每年50万元的租价租赁了一幢办公大楼的一层,并已预付了三年的租金150万元。为降低费用,事务所决定从2006年起,按市场价格将闲置的房屋租借给F保险公司。由于在租金上并无优惠,ABC事务所决定继续接受F公司 2006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业务。
(3)Y银行是ABC会计师事务所多年的审计客户。2006年,为更好地解决双方职工工作餐问题,ABC事务所与其相邻的Y银行共同出资招聘厨师,组建职工食堂。因为事务所并未从Y银行收费,决定继续接受其2006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业务。
(4)为防范执业风险,ABC会计师事务所2006年初从Q保险公司购买了职业保险,保费30万元。为简化财务手续,ABC会计师决定少收该公司2006年审计费用30万元,Q保险公司则免收该事务所的保费。
(5)2006年中期,ABC会计师事务所首次接受了Z银行2006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业务。为提高Z银行财务人员及ABC会计师事务所组建的审计小组人员的工作能力,会计师事务所与Z银行互派业务骨干到对方单位实习,熟悉对方业务。
(6)ABC会计师事务所与Q银行经常举办职工联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双方已有三对员工喜结良缘。
(1)关联关系影响独立性;将L调离审计小组;
(2)会计师事务所与F公司存在审计以外的其他直接经济利益,损害独立性;中止房屋租赁业务;
(3)双方存在密切的经营关系,损害独立性;中止职工食堂合作关系;
(4)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存在审计以外的其他经济利益,损害独立性;按规定缴纳保险费、收取审计费用。
(5)单纯的业务实习不导致自我评价,不损害独立性;
(6)是否影响独立性取决于三对员工在各自单位的任职情况。如果事务所一方是主要管理人员,其配偶是银行的主要管理人员或对审计对象有重大、直接影响的员工,则会计师事务所不能接受该银行的审计业务:如果事务所一方的是一般人员,只要这些一般人员不参加该项审计业务,即可排除联姻对独立性的影响。
2. 为证实R公司在销售业务发生后,是否只依据附有有效装运凭证和销售单的销售发票记录销售,注册会计师李欣从R公司决定按95%的可信赖程度、4%的可容忍误差,采用固定样本量抽样方法从2005年度已登记入账的3500张销售发票中抽取样本进行控制测试。为此通过查阅以前年度审计工作底稿,确定以前三年此项内部控制的误差水平分别为 1.98%,1.67%和1.30%。
要求:
(一)假定注册会计师根据抽样目的将下列情况均定义为一项误差,请指出其中的不合理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和选用的处理办法:
(1)发票附有销售单,但未附装运凭证;
(2)发票附有装运凭证,但未附销售单;
(3)发票后既未附销售单,又未附装运凭证;
(4)发票附有装运凭证和销售单,但二者的数量不一致;
(5)发票附有装运凭证和销售单,但二者的内容不一致;
(6)发票附有装运凭证和销售单,但二者的数量和内容均不一致。
(二)依据李欣对抽样的各种要求,利用下列控制测试样本量表,选取适当的固定样本量抽样方案,并简要说明选取的理由。
预期总体误差(%) | 可容忍误差率 |
3% | 4% | 5% | 6% |
0.75 | 208(1) | 117(1) | 93(1) | 78(1) |
1.00 | | 156(1) | 93(1) | 78(1) |
1.25 | | 156(1) | 124(2) | 78(1) |
1.50 | | 192(3) | 124(2) | 103(2) |
1.75 | | 227(4) | 153(3) | 103(2) |
(三)为使选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注册会计师决定采用分组抽样方法选取样本,即先利用随机表从全年12个月中随机选取6个月,再从所选取的每个月中采用系统选样法选取10张销售发票组成样本。为此注册会计师确定以随机数表中所选数据的第三、第四位上的数字构成的两位数与月份一一对应,确定的随机起点为第一行、第四列对应的数字,选号路线为每一行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逐行使用。请代注册会计师列示出所选择的6个月份。
随机数表(局部)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 | 10480 | 22368 | 24130 | 42167 | 37570 | 77921 | 99562 | 96301 |
2 | 15011 | 46573 | 48460 | 93093 | 39975 | 06907 | 72905 | 91977 |
3 | 01536 | 25595 | 22527 | 06243 | 81837 | 11008 | 56420 | 05463 |
4 | 02011 | 85313 | 97265 | 61680 | 16656 | 42751 | 69994 | 07972 |
5 | 81647 | 30995 | 76393 | 07856 | 06121 | 27756 | 98872 | 18876 |
6 | 89759 | 85475 | 28018 | 63553 | 09429 | 10365 | 07119 | 24390 |
7 | 14342 | 36857 | 69578 | 40961 | 93069 | 61129 | 97336 | 81880 |
8 | 63661 | 53342 | 88231 | 48235 | 52636 | 87529 | 71048 | 47903 |
9 | 10281 | 53988 | 33276 | 03427 | 92737 | 85689 | 08178 | 04691 |
10 | 17453 | 53060 | 70997 | 49626 | 88974 | 48237 | 77233 | 57849 |
(四)假定注册会计师决定采用系统选样方法在选定的六个月中每月抽取相等张数的销售发票进行测试。已知在选定的某个月中R公司开出的销售发票的自然编号为1221~1540,确定的随机起点为1356号,请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代李欣一次列示出应在该月抽取的前10张销售发票的号码。
(五)如果检查所有的样本后确认,除了只有一张销售发票未附销售单以外,其余的发票均符合R公司的规定,指出李欣应当得出何种结论以及应当评价控制风险处于何种水平。
(六)如果检查所有的样本后确认,除了一张发票既未附销售单、又未附装运凭证以及另一张发票虽附有销售单和装运凭证,但两者的数量与内容均不同之外,其余样本均符合R公司的规定,指出李欣应当得出的结论以及可以采取的措施。
(一)在所定义的六种误差情形中,第(3)种情形实际上是第(1)种和第(2)种情形的组合,同样地,第(6)种情形实际上是第(4)种和第(5)种情形的组合。如果将第(1)、(2)种情形均视为一项误差,则第(3)种情形不应被视为一项误差,而应视为两项误差;同样地,应视第(6)种情形为两项误差。处理办法:将(3)及(6)取消,保留其余4项。在实际检查中出现(3)或(6)中情况时,均按2个误差对待。
(二)可以看出,最近三年以来R公司被测试内部控制的误差水平明显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应以最近一年的误差水平作为本年的误差水平,即1.30%。由于样本量表中没有 1.3%的预期总体误差栏,依照宁可高估预期总体误差而抽取过多的样本,也不可因低估预期总体误差而抽取过少的样本这一谨慎性原则,应按1.25%查表。考虑到可信赖程度为5%,可容忍误差为4%,查表得到相应的抽样方案为192(3)。
(三)按照给定的条件,所选的6个月份是1,4,6,9,11,12。
(四)由于样本量为192,如果每月抽取相等的张数,则每月抽取的张数为192÷6=32。因该月开具的发票张数为1540-1220=320张,故选样间隔为320÷32=10,从而选取前10个最小号码依次为:1226,1236,1246,1256,1266,1276,1286,1296,1306,1316。
(五)因累计误差数为1,注册会计师可以得出结论:所测试的内部控制的误差率不超过 4%的可能性不低于95%。由于可以确认可容忍误差为不超过4%,李欣应当评价此项内部控制的控制风险为低水平。
(六)因两张发票存在4个误差,超过了预期的误差数3,注册会计师不能认为被测试的内部控制的误差率低于4%的可能性达到95%。此时李欣应减少对此项内部控制的信赖程度,扩大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增加样本量或不再进行抽样审计,代之以详细审计等。
3. H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A和B接受指派,负责审计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现正在编制审计计划。
根据X公司的具体情况和审计质量控制的要求,H会计师事务所要求A和B注册会计师将X公司年报审计业务的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控制在5%的水平上。H会计师事务所规定,10%(含)以下的风险水平为低水平,10%~40%(含)的风险水平为中等水平,超过40%的风险水平为高水平。在编制X公司年度报表审计业务的具体审计计划时,为,确定会计报表各主要项目的实质性测试程序,A和B注册会计师根据以往的审计经验和控制测试的结果,分别确定了各类交易、余额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水平。下表列示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四个账户的情况。
风险要素 | 应收票据 | 应收账款 | 固定资产 | 存货 | 短期借款 |
固有风险 | 未定 | 20% | 30% | 30% | 80% |
控制风险 | 6% | 25% | 90% | 40% | 90% |
要求:
(一)简要说明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以及重要性水平与所需审计证据数量之间的关系。
(二)根据资料,代A和B注册会计师谨慎地估计应收票据项目的可接受检查风险水平,列示结算过程,并简要说明理由。
(三)针对资料,请代A和B注册会计师确定各会计报表项目的审计风险水平,进而运用审计风险模型计算应收账款、固定资产、存货、短期借款项目的可接受检查风险水平,列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四)根据以上风险评估结果,请代A和B注册会计师确定下表所列各项目的实质性测试程序的性质、实施的主要时间和所需审计证据数量的多少。其中,对于实质性测试程序的性质,请写明程序的具体名称(如分析性复核、计算、观察等);对于实施程序的主要时间,请写明报表日、报表日前或报表日后;对于所需证据的数量,按较多、较少或适中填写。
报表项目 | 主要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 实施程序的主要时间 | 所需证据的数量 |
应收票据 | | | |
应收账款 | | | |
固定资产 | | | |
存货 | | | |
短期借款 | | | |
(一)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成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重要性水平与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之间成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低,所需的审计证据越多;重要性水平越高,所需的审计证据越少。
(二)A和B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应收票据项目的可接受检查风险≥5%÷(100%×6%)=83.3%。在应收票据项目固有风险未知的情况下,出于谨慎性的考虑,注册会计师应按100%的水平估计该项目的固有风险,这是因为:估计的固有风险水平越高,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这至多降低审计的效率,但不致影响审计的质量和效果。
(三)注册会计师应将各项目的审计风险水平确定在5%的水平上。根据审计风险模型,各项目的可接受检查风险=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相应地,各项目的可接受检查风险分别为:
应收账款项目的可接受检查风险=5%÷(20%×25%)=100%;
固定资产项目的可接受检查风险=5%÷(30%×90%)=18.5%;
存货项目的可接受检查风险=5%÷(30%×40%)=41.7%;
短期借款项目的可接受检查风险=5%÷(80%×90%)=6.9%。
(四)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安排和所需证据的数量如下:
报表项目 |
主要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
实施程序的主要时间 |
所需证据的数量 |
应收票据 |
分析性复核、监盘 |
报表日前 |
较少 |
应收账款 |
分析性复核、函证 |
报表日前 |
较少 |
固定资产 |
分析性复核、观察、计算 |
报表日、日前、日后 |
较中 |
存货 |
分析性复核、监盘 |
报表日前 |
较少 |
短期借款 |
检查、计算、函证 |
报表日及日后 |
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