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 我国生态学家______认为:“生态学是一门多科性的自然科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2. 要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五大”危机,必须以______原理为基础。
3. 南方的喜温作物可以移到北方的______上生长。
4. 在海洋某深处,某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量正好与其呼吸消耗相平衡,这一点就是该植物的光合作用______。
5. ______是土壤具有生命力的主要成分,在土壤形成和发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6. 内禀增长率和净生殖率的意义是______的。
7. 典型的J型增长和S型增长,在自然种群增长中是很少见的,常常表现为两类增长型之间的______过渡型。
8. “精明”的捕食者不能对猎物______,总是在系统反馈调节机制的作用下,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
9. 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都分为______两个基本层次。
10. 层片是指在群落中属同一______的生物不同种个体的总和。
11. 单元顶极学说认为:任何一类演替都要经过迁移、定居、群聚、竞争、反应和——等6个阶段。
13. 系统输出的一部分(物质、能量、信息)又反过来作为输入对原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叫 ______现象。
14.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结构越复杂,______能力越强。
15. 农田生态系统经常采用______来加强对农副产品的转化和利用。
16. 食物链是指在自然界中,物种与物种之间______的关系所建立起来的序列。
18. 地球表层大气、土壤、水体及植被温度年际间缓慢上升被称为______。
19. 人类直接、间接制造或所用物品的废弃物等排放到环境中,其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的理化和生物学性状发生了有害的改变,叫______。
20. 由于环境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干扰,致使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失调叫______。
四、简答题1. 试举出五位在生态学发展史上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中外科学家,并说出他们的主要贡献。
海卡尔:提出生态学一词并给予明确的定义;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观念;林德曼:提出著名的生态金字塔定律;奥德姆:集生态学研究于大成,写出了《生态学基础》一书,系统精辟地论述了生物—环境—人的全部关系。
2. 什么是他感作用?研究他感作用有什么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他感作用是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他感作用也存在于同种生物的种内关系上,叫自毒现象。研究他感作用的生物学意义是:
(1)他感作用影响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
(2)他感作用是引起植物群落演替的重要因素之一;
(3)他感作用会引起作物歇地现象。
3. 什么是物质流?生态系统的物质流有什么特点?
进人生态系统的物质,通过食物链关系,不断地被吸收、固定、转化和循环。物质的这种运动状态(行为)叫物质流。生态系统中物质流的特点是:
(1)参与物质循环的基本物质多。地球上已发现的所有元素几乎在生物体内都可以找到,几乎都参加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这些元素并非都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而且有些则是有害的;
(2)物质不灭、循环往复。与能流相对应的物质流动,虽然二者关系密切,但特点不同,物质在生态系统的流动不是单方向的,而是循环往复的。物质在食物链中为各类生物利用的过程,就是由简单形态变为复杂形态再变为简单形态的过程。
(3)物质在生态系统的转换过程中是严格守恒的。虽然伴随着能量的释放也会发生“质量亏损”,但亏损的那部分质量并没有消失,而是以实物的形式转化为场的形式,由原来实物物质的静质量转化成场物质的动质量,但总质量不变,严格守恒。
(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自我调节能力受生态系统稳态机制所控制,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自然界尤其是人类的干扰超过生态系统固有的自我调节能力,即所谓“生态域值”时,就可能导致系统的失控甚至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