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外国法制史自考题模拟1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古巴比伦王国实行的是君权和神权相结合的______
A.君权神授制度
B.君主专制制度
C.君权神权二元制
D.神权专制制度
A
B
C
D
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政治体制——君主专制制度。
古巴比伦国王宣称其是秉承神的意志来治理国家的,即“君权神授”,使其统治权不仅名正言顺而且合法化和合理化,任何人都不得反抗,实质上还是君主专制统治。
2. 巴比伦长期实行土地公有制,在法律上对全国土地享有最高所有权的是______
A.国王
B.王室
C.教会
D.地主
A
B
C
D
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巴比伦国王对国家土地的所有权。
巴比伦长期实行土地公有制,在法律上国王对全部土地享有最高所有权。而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则存在王室土地和公社占有土地两种形式。
3. 古代印度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以国有制或王有制为基础,国王被誉为______
A.万物之主
B.国家的主人
C.大地的主人
D.最高统帅
A
B
C
D
C
4. 在“蛮族法典”中,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在当时具有很大的权威,并且是5至9世纪蛮族法典的典型代表的法典是______
A.《武家法典》
B.《大宝法典》
C.《十二表法》
D.《撒利克法典》
A
B
C
D
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蛮族法典”中的典型代表作。
在“蛮族法典”中,法兰克王国的《撒利克法典》不仅在当时具有很大的权威性,而且有着广泛的影响,是5世纪至9世纪蛮族法典的典型代表。
5. 古代法律制度的起始时间为______
A.公元前2000年
B.公元前3000年
C.公元前4000年
D.公元前5000年
A
B
C
D
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代法律制度的起始时间。
古代法律制度的时间起讫,约从公元前4000年人类社会产生私有制、阶级,出现国家与法之时开始,到5世纪罗马帝国灭亡时终止。
6. 楔形文字是公元前2700年前后起源于古代两河流域南部的一种古老文字,它的发明人是______
A.苏美尔人
B.阿卡德人
C.阿摩利人
D.依兰人
A
B
C
D
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楔形文字的发明人。
亚洲西南部美索不达米亚及其毗邻地区,自公元前3000年左右先后兴起了一批奴隶制城市国家,如苏美尔、拉格什、乌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它们之间虽然存在着各自的部族时代的多种差异,但是由于彼此日益增多的接触和交往,而形成了一种相近的文化,并使用同一种文字,即楔形文字。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创造的。
7. 《汉穆拉比法典》有一系列关于买卖、租赁和盗窃奴隶的规定。如租赁的奴隶逃跑,租借者须承担______
A.法律上的责任
B.实体上的责任
C.精神上的责任
D.物质上的责任
A
B
C
D
D
8. 《汉穆拉比法典》中涉及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条文占全部条文的______
A.五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一半以上
D.二分之一
A
B
C
D
C
9. 楔形文字法各法典大多是______
A.司法判例的汇编
B.具体条文的汇编
C.条文和案例的汇编
D.法律解释的汇编
A
B
C
D
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楔形文字法的编纂体例。
楔形文字法各法典大多是司法判例的汇编,并没有规定一般的抽象概念和立法原则。法律条文均是针对某种违法事例或纠纷所确定的处理和解决的具体办法,缺乏深入的分析、综合与概括。
10. 世界上的任何东西全都是婆罗门的财产,它被认为是______
A.世间主宰
B.人类主宰
C.万物之主
D.万物之长
A
B
C
D
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婆罗门的最高财产所有权。
在古印度法律中规定,国王和婆罗门享有最高财产所有权,《摩奴法典》宣称“国王是大地的主人”,婆罗门是“一切存在物的主人”即万物之主。
11. 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幅员辽阔的奴隶制帝国是______
A.孔雀王朝
B.都铎王朝
C.大清王朝
D.阿育王朝
A
B
C
D
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幅员辽阔的奴隶制帝国。
公元前324年,印度北部16国中的摩揭陀王国统一了北印度,建立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幅员辽阔的奴隶制帝国,即孔雀王朝。
12. 在古印度四大原始种姓之中,除了维持生计的生活资料以外,无权拥有其他财产,即使他有能力积蓄财产也得不到法律保护的种姓是______
A.婆罗门
B.吠舍
C.首陀罗
D.刹帝利
A
B
C
D
C
13. 古印度阿育王当政时期被定为国教的是______
A.印度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天主教
A
B
C
D
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印度阿育王时期的佛教。
阿育王定佛教为国教,广泛宣扬佛法。为了使臣民都了解佛法,他下令在帝国境内开岩凿壁,树立石碑,在上面刻下诏令,弘扬佛法。
14. 古希腊雅典的债法比较发达,债产生的来源有两类,一类是因契约而产生,另一类是因什么而产生______
A.合同
B.法律规定
C.所有权
D.损害赔偿
A
B
C
D
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希腊债的来源。
古希腊雅典的工商业活动相当活跃,因此债法相对发达。债的产生来源有两类,一类是因契约而产生的债;另一类是因损害赔偿而产生的债。
15. 古希腊雅典的继承权仅限于男子,一般而言遗产在所有儿子之间______
A.平均分配
B.嫡长子继承
C.长子继承四分之三
D.最小的儿子继承
A
B
C
D
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占希腊雅典遗产的分配原则。
雅典的继承权只给男子,一般而言遗产在所有儿子之间平均分配,但是长子所获得遗产份额稍多,女儿只能在出嫁时从兄长处获得一份嫁妆。
16. 古希腊雅典异邦人进行诉讼只能通过雅典的______
A.代理人
B.委托人
C.代表人
D.保护人
A
B
C
D
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希腊雅典异邦人的诉讼方式。
雅典法律规定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有起诉权。奴隶、女性和未成年人都没有起诉权,异邦人只有通过雅典的“保护人”才能起诉。
17. 上承古埃及、迦太基等东方国家古代法,下启罗马法的法律是______
A.古印度法
B.楔形文字法
C.希伯来法
D.古希腊法
A
B
C
D
D
18. 罗马私法的主体和核心是______
A.债法
B.物法
C.继承法
D.诉讼法
A
B
C
D
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罗马私法的主体与核心。
物法在私法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罗马私法的主体和核心。对后世大陆法系民法的影响最大。物法由物权、继承权和债权三部分构成。
19. 双方当事人间虽未订立契约,但因其行为而产生与契约相同效果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法律关系是______
A.契约
B.准契约
C.私犯
D.准私犯
A
B
C
D
B
20. 在日耳曼法中,不动产继承,早期只能由儿子来继承,无子的情况下有权收回的是______
A.大贵族
B.马尔克公社
C.农奴
D.教会
A
B
C
D
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尔克公社。
马尔克是日耳曼人氏族制度解体时期,以地域关系为基础形成的农村公社组织,是公元5—9世纪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组织形式。不动产继承,早期只能由儿子继承,无子由马尔克公社收回;6世纪后半期以后,份地也可由其他亲属,包括女儿继承。
21. 欧洲最先进入文明社会和最早产生国家与法的地区是______
A.古希腊
B.古罗马
C.日耳曼地区
D.两河流域
A
B
C
D
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希腊的历史地位。
古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的最南端,以爱琴海为中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海岸的广大地区,是欧洲最先进入文明社会和最早产生国家与法的地区。
22. 适用于希腊人及定居于被征服地区的希腊化居民的法律的总称,即指______
A.希腊地区法律
B.希腊化法律
C.希腊法律
D.古希腊法律
A
B
C
D
B
23. 总结了前一阶段的习惯法,并为以后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的罗马国家第一部成文法是______
A.《汉穆拉比法典》
B.《摩奴法典》
C.《十二表法》
D.《撒利克法典》
A
B
C
D
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十二表法》的承接作用。
罗马共和国时期,由于适用习惯法,司法权操纵于贵族手中,任其解释,引起平民的不满。斗争的结果是罗马法律全部以成文法形式固定下来,并最终在罗马广场公布了“十二表法”中的前十表,次年又补充了两表。它是罗马国家第一部成文法,并为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4. 《优士丁尼法学总论》,又译为______
A.《法学汇编》
B.《优士丁尼新律》
C.《法学阶梯》
D.《国法大全》
A
B
C
D
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优士丁尼法学总论》的另一译名。
《优士丁尼法学总论》,又译为《法学阶梯》。以盖尤斯同名著作为蓝本,参照其他法学家的著作改编而成。
25. 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最发达、最完备阶段的是______
A.《国法大全》
B.《法学阶梯》
C.《新律》
D.《法学汇编》
A
B
C
D
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罗马法最高成就的标志。
《优士丁尼法典》、《法学阶梯》、《法学汇编》、《新律》统称为《国法大全》,它的问世,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最发达、最完备的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罗马法上的对物权主要有______
A.所有权
B.役权
C.地上权
D.永佃权
E.质权
A
B
C
D
E
ABCDE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罗马法对物权的分类。
在罗马法物权内很早就有对物权和对人权的区分。而对物权的两种保护方法即对物诉讼和对人诉讼。对物权主要包括所有权、役权、地上权、永佃权和质权等。
2. 日耳曼法中土地所有权的形式有______
A.马尔克公社土地所有权
B.贵族大土地所有权
C.农奴份地
D.教士土地所有权
E.社员份地
A
B
C
D
E
ABC
3. 罗马法规定债务人对债的担保方式有______
A.定金
B.违约金
C.保全
D.抵押
E.留置
A
B
C
D
E
AB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罗马法上债务人对债的担保方式。
债的担保是指保证债务人的给付能按约定履行和防止债务人无力清偿的危险。罗马法规定的债务人对债的担保方式有:定金、违约金、保证和抵押等。
4. 依罗马法的规定,下列行为属于准私犯的有______
A.无因管理
B.自屋内向公共道路投弃物品致人损害
C.阳台悬挂物品危及行人安全
D.法官的渎职行为
E.用语言、文字侮辱他人名誉
A
B
C
D
E
BC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罗马法中债发生的原因之一——准私犯的种类。
据《法学阶梯》所载,准私犯分为四种:(1)法官的渎职行为所造成的损害;(2)自屋内向公共道路投弃物品致他人受损害的行为;(3)在阳台、屋外堆置物品,足以危及行人安全的行为;(4)船舶、旅店的服务人员对旅客所致损害的行为等等。
5. 古印度法是印度奴隶制时期法律制度的总称,内容包括______
A.国王政府颁布的政令
B.国王政府颁布的敕令
C.婆罗门教法
D.早期佛教法
E.《乔达摩法经》
A
B
C
D
E
BC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印度法的内容。
古印度的范围比现代印度广阔,大致包括现代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几乎相当于整个南亚次大陆。古印度法是印度奴隶制时期法律制度的总称,内容包括婆罗门教法、早期佛教法和国王政府颁布的敕令。因此,古印度法的盛行区域十分广泛。
三、名词解释题
1. 古印度法
是印度奴隶制时期法律制度的总称,内容包括婆罗门教法、早期佛教法及国王政府颁布的敕令。
2. 《摩奴法典》
约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是印度法制史上第一部较为正规的法律典籍,具有相当大的权威性。它较全面地论述了吠陀的精义,规定了以种姓制为核心的基本内容。该法典对印度法制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传播到东南亚及远东地区。
3. 《优士丁尼法学总论》
《优士丁尼法学总论》:又名《法学阶梯》,是以盖尤斯同名著作为蓝本,参照其他法学家的著作改编而成。
4. 概括继承
是指既继承死者的人格,也继承死者的财产,从而使死者的人格得以延续的继承原则。这是由罗马长期实行家长制家庭制度所决定的。
5. 日耳曼法
是公元5—9世纪西欧早期封建制时期适用于日耳曼人的法律。这种法律是日耳曼各部族在侵入西罗马帝国,建立“蛮族”国家的过程中,由原有氏族部落习惯逐渐发展而形成的。
四、简答题
1. 简述楔形文字法的基本特征。
楔形文字法的基本特征体现在:
(1)楔形文字各法典的结构体系比较完整,一般均采用序言、正文和结语三段论式的表述方法。
(2)法典的内容涉及面较广。
(3)楔形文字法大都比较重视对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调整。
(4)楔形文字法各法典大多是司法判例的汇编,并没有规定一般的抽象概念和立法原则。
(5)楔形文字法是世俗法。
2. 简述古代印度的诉讼制度的特点。
古代印度的诉讼制度不太发达,许多规定显得简单而原始。
(1)缺乏统一而固定的法院组织。
(2)借助神的力量进行裁判。
3. 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
公元前594年,梭伦出任执政官,进行了一系列的立法改革。其改革的主要内容为:
(1)颁布“解负令”,取消债务奴役制。
(2)以财产特权和职位特权代替世袭特权。
(3)提高民众大会的作用,设立400人议事会与陪审法院。
(4)颁布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条例,促进雅典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5)废除“德拉古法”中的严刑峻法,仅保留有关杀人罪的条款。
4. 简述日耳曼法的基本特点。
日耳曼法的基本特点包括:
(1)日耳曼法是团体本位的法律。
(2)日耳曼法是属人主义的法律。
(3)日耳曼法是具体的法律。
(4)日耳曼法是注重形式、注重法律行为外部表现的法律。
(5)日耳曼法是世俗性的法律。
五、论述题
1. 论述古希腊法的历史地位。
古希腊法的历史地位可从古希腊法对世界法律制度的影响和古希腊法促进东西方法律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两个方面来论述。
古希腊法对世界法律制度的重要影响体现在:
(1)古希腊法中的某些法律原则、具体制度和法律思想,都曾对罗马法产生一定影响。
(2)古希腊法学思想对古代罗马及整个西方世界的法律文化的影响也显而易见。
(3)古希腊时代最为重要的城邦——雅典通过一系列的立法改革所确立的奴隶制民主宪政制度,创制了“主权在民”、“轮番为治”以及选举和监督等制度及原则,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宪政的历史渊源及制度基础,对后世民主政治的影响不可低估。
古希腊法促进了东西方法律文化的交流和其融合,体现在:古希腊的法律上承古埃及、迦太基等东方国家古代法,下启罗马法,在东西方法律文化的传承与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论述日耳曼法的诉讼制度。
日耳曼法的诉讼制度可作如下分析:
在日耳曼法中,诉讼分为两种:请求损害赔偿的侵权行为诉讼和清求惩罚犯罪的刑事诉讼。两种诉讼均实行自诉原则。传唤被告由原告负责,一经传唤,被告即有到庭的义务,否则受罚。诉讼按固定程序进行,传唤、陈述、答辩等要使用配合一定动作的习惯语言,否则即告败诉。诉讼证据主要有宣誓、神明裁判和决斗。
随着王权的加强,在日耳曼国家的王室法院和巡回法院中出现了纠问式诉讼制度,即在审理涉及王室利益的案件时,不采用自诉原则,不采用宣誓证据,而由王室法官或巡按使主动传讯知情人,在查清事实后作出判决。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三、名词解释题
1
2
3
4
5
四、简答题
1
2
3
4
五、论述题
1
2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