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2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14
一、
某跨海大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进行公示,并进一步征求公众意见。第一期公告发布后,建设业主根据有关意见和建议,对该大桥线位和桥型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线位起于A路上,线路经过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和开发区后,跨过一级公路,穿过山坡向东转向某村平地展线。全长12.84km,其中桥梁长度11.13km。大桥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100km/h。施工期4年,工程总投资约31.16亿元。
工程永久和临时占地约115hm
2
,果树林草植被破坏面积约75hm
2
,占用浅海和滩涂海域约19hm
2
。工程施工无水下爆破影响。大桥距白鹭和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最近距离分别约有4.5km和9km以上,大桥虽从红树林和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边缘通过,但可采取桥墩避开和桥梁跨越红树林带措施,所占用属于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湿地很少,工程建设对红树林、白鹭和白海豚影响较小。工程建设虽对海陆生物生境、渔业养殖和动植物、湿地、土地资源有一定的影响,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不大,不会明显造成生态完整性和稳定性的破坏。
[问题]
1. 下列不属于海域水动力及水环境影响的是
。
A.造成海水淤积量增加
B.施工期泥沙
C.污水排海
D.海水涨潮退潮
A
B
C
D
D
2. 工程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有
。
A.施工扬尘
B.燃油机动车尾气
C.沥青烟气
D.海水中藻类腐烂发臭
A
B
C
D
ABC
3. 工程对声环境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有
。
A.施工期对施工场界外100~200m范围的居民等声敏感点将产生较明显的噪声影响
B.施工期对施工场界外1~2km范围的居民等声敏感点将产生较明显的噪声影响
C.营运期对路基两侧外500m范围的居民等声敏感点将产生较明显的噪声影响
D.营运期对路基两侧外1km范围的居民等声敏感点将产生较明显的噪声影响
A
B
C
D
A
4. 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显著的是
。
A.果树林
B.红树林
C.自然保护区
D.养殖海域
A
B
C
D
A
5. 不属于工程带来的影响的是
。
A.水土流失
B.经济环境
C.景观环境
D.社会环境
A
B
C
D
B
6.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施工期不会对河口区景观造成不良影响
B.水土流失主要在施工期产生
C.大桥建成将提供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具有良好的区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D.征地、用海、拆迁不会对当地社会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A
B
C
D
BC
7. 对于环境风险影响表述正确的有
。
A.施工期水上存在溢油入海事故风险
B.营运期桥下船舶存在溢油入海事故风险
C.营运期桥上车辆存在运输危险品泄漏入海事故风险
D.营运期桥下船舶存在运输危险品泄漏入海事故风险
A
B
C
D
ABCD
8. 工程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有效的是
。
A.对环境敏感目标采取避让或补偿措施
B.防止泥沙、污水和物料跑、冒、滴、漏入海
C.补偿足够的征地、养殖、拆迁、安置等费用
D.施工期采取防止扬尘和沥青烟气污染措施
A
B
C
D
ABCD
9. 属于针对噪声和振动的环境保护措施的是
。
A.疏散工程周边居民以降低噪声和振动影响
B.选用低噪声和低振动施工设备
C.在居住文教等声敏感目标附近区域禁止夜间(22:00至次日6:00)和午间(12:00~14:30)施工
D.对声环境特别敏感建筑物应在路基两侧外200m以上
A
B
C
D
BCD
10. 公示中应当设计的问题包括
。
A.您对该项目环境影响的看法和最担心的环境问题
B.您对该项目环保措施的主张以及征地用海、拆迁补偿和移民安置的意见
C.您对该项目环境可行性的看法和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意见
D.您对该项目建设的其他意见和建议
A
B
C
D
ABCD
二、
某高尔夫乡村俱乐部项目建设,项目总体建设规模情况为:18洞高尔夫球场1个,且具有灯光照明,晚上能打球的标准场,场地建设采用国际锦标赛水准设计,球场用地80万平方米;练习场(击球场)1个,占地5.34万平方米;会馆等设施(含会客厅、会议厅、餐厅、酒吧、商场、储物室、更衣室、会员休息室、娱乐场所等),四周绿化地共约5.34万平方米;游泳池两个,约0.67万平方米;网球场两个,约0.67万平方米;停车场0.67万平方米;自然公园、苗圃、草场5.34万平方米;近地绿化1.34万平方米;仓库、保养场等附属设施0.67万平方米;道路5.34万平方米,人工湖用地3.7万平方米。项目得到相关政府部门批复后开始动土施工,目前区域内球场用地建设已基本完成,高尔夫主要球道草坪铺设已完毕,会所及配套设施有待完善,职工宿舍还未建设。周边绿化需要加强与环境协调,现有的绿化水平主要是前开发过程保留的林地。两个人工湖已经开挖完成,球场内部分道路已经铺设开通,仍有一定的场内道路有待建设开通。
[问题]
1. 施工期废水排放环境影响因素包括
。
A.暴雨的地表径流
B.施工人员的生活用水、食堂下水和厕所冲洗水等
C.施工废水
D.机械油污废水
A
B
C
D
ABCD
2.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
A.污染大气的主要因素是NO
2
、CO、SO
2
和粉尘
B.污染源包括各种燃油动力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废气
C.扬尘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D.锅炉设备产生烟气严重污染周边空气
A
B
C
D
AB
3.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
A.噪声影响不能通过减震和隔音等措施解决
B.施工期噪声影响很大程度是取决于施工点与敏感点的距离和施工时段
C.一旦施工活动结束,施工噪声也就随之结束
D.项目外居民离项目声源在200m以上,因此声源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小
A
B
C
D
BCD
4. 对于生态与景观环境保护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A.尽量避免过多的破坏山林植被
B.临时施工点和设施尽量选择在地势高、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带
C.随时清运施工垃圾放置到现有垃圾填埋场
D.预防山火,禁止民工野外烧烤
A
B
C
D
ACD
5. 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车辆冲洗废水直接排放就近河流
B.其他污水经隔油隔渣处理后经管道排入市政管网
C.施工人员生活区污水采用清污分流
D.施工期球场外的临时种草区应采用少量多次的喷灌方式
A
B
C
D
BCD
6. 水土流失防止措施包括
。
A.坡面防护
B.临建道路的水土保持
C.会所及附属设施建筑区的水土保持
D.植被和绿化
A
B
C
D
ABCD
7. 下列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正确的是
。
A.大的工程和区内道路施工应该避开雨季,宜于秋冬季开工,减少水土流失量
B.工程分区分期实施,树木清除分批分片进行,尽量减少表土裸露
C.减缓在施工过程中需临时堆土的土堆边坡坡度
D.工程区域内的湖泊景观就地填平
A
B
C
D
ABC
8. 施工粉尘的防治措施适当的有
。
A.施工期间堆场和混凝土搅拌场应放置在远离居民区5km以外的地方
B.定期清扫施工场地、进场道路
C.对于易起尘物料应加盖篷布
D.做好施工期的施工扬尘在线监测
A
B
C
D
BCD
9. 施工噪声影响减缓措施适当的有
。
A.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施工进度
B.施工中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C.做好施工期的声环境在线监测
D.夜间施工时间不能超过4h
A
B
C
D
ABC
10. 施工固体废物处理措施适当的有
。
A.对可重复利用的施工材料尽量回收再使用,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
B.加强安全施工教育与严格执行装卸操作规程,防止乱倒乱卸,抛弃废物
C.废弃砖石杂物需集中进行处置
D.制定模范工地条例,加强环境卫生教育与监督管理
A
B
C
D
ABCD
三、
某鸡苗项目,拟投资2000万元,征地40亩,新建年孵化5000万羽鸡苗、6000万羽鸭苗生产线各一条。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征地40亩;建设宿舍楼3000m
2
;鸡苗孵化用房10000m
2
,鸭苗孵化用房10000m
2
;厂区道路硬化建设,其中6m宽路60m,4m宽道路120m;厂区绿化,绿化面积6660m
2
;劳动定员:150人;用电:200kw;主要设备:电孵化机,型号:FF-NFC72-128,共770台;主要原料:种鸡蛋15000万枚,种鸭蛋6000万枚;建设环保治理设施:三级化粪池+SBR。
建设项目位于城市郊区,离市区约12km。建设项目场地周围无大的地表河流,建设项目所在地区以盛产水稻为主,还有少量果树等,未发现需要特别保护的动植物种群。
[问题]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包括哪些内容?
(1)项目名称: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
(2)建设地点: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2. 适用本项目的环境质量标准可能包括哪些?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5)《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3. 根据下列数据对声环境进行分析。
单位:dB(A)
测点名称
场界东面
场界南面
场界西面
场界北面
监测结果
40.2
67
37.7
38.1
GB 3096—93标准Ⅰ类(昼间)
55
55
55
55
单位:dB(A)
测点名称
场界东面
场界南面
场界西面
场界北面
监测结果
40.2
67
37.7
38.1
GB 3096—93标准Ⅰ类(昼间)
55
55
55
55
从表中可以发现,场界的东、西、北三面的噪声监测值均在标准范围之内,而场界南面的噪声超出标准数值,说明该方位的噪声对环境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应当寻找出产生超标噪声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
4. 根据下列数据对水环境进行分析。
单位:mg/L(pH值除外)
测点名称
pH值
SS
COD
Cr
NH
3
-N
总P
监测点1
7.09
14
21
0.859
0.02
监测点2
7.11
32
15
1.770
0.03
GB 38382002《地表水质量标准》Ⅲ类
6~9
30
20
1.0
0.20
单位:mg/L(pH值除外)
测点名称
pH值
SS
COD
Cr
NH
3
-N
总P
监测点1
7.09
14
21
0.859
0.02
监测点2
7.11
32
15
1.770
0.03
GB 38382002《地表水质量标准》Ⅲ类
6~9
30
20
1.0
0.20
从表中可以看出,监测点1的指标除了COD
Cr
超标之外,其他污染物浓度均在标准范围之内,属于轻微污染;监测点2的SS和NH
3
-N超标,其他污染物浓度均在标准范围之内,但SS超标较小,而NH
3
-N超标比较严重,因此应当寻找具体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总体来说水环境受污染程度较轻。
5. 简述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可以推断,在孵化车间的整个防疫和销售过程中,每天都要对场地进行清洁卫生冲洗,冲洗水把鸡苗的粪便及病菌带入纳污水体,造成污染,另外,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的污水会使纳污水体中的磷和氮大量增加,容易使水体形成富营养化,影响水体中动植物的正常生长以及农业生产的正常用水,从而破坏生态平衡。
在饲料生产的过程中,因为造粒需要蒸汽而需要使用生产锅炉,锅炉除尘水、锅炉烟尘及二氧化硫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均构成一定的威胁,尤其是二氧化硫,当其超标排放,当地大气环境二氧化硫浓度超过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时,对周围的果树和农作物威胁最为明显,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会造成减产或失收,破坏正常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6. 简单进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随着建设项目的建成投产,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来自孵化车间防疫和销售过程中产生的鸡禽粪便、臭气,每天对其进行清洁卫生冲洗的污水以及饲料车间的锅炉除尘水、锅炉烟气等方面。由于离居民住宅地不远,交通运输噪声、生产噪声对区域声环境也有一定影响,而粪便和臭气将直接影响到公司员工的身心健康。冲洗污水不仅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及氨氮,而且带有大量的细菌及病原体,进入水体后会造成污染,不仅使水中的氮、磷元素含量大量增加,形成富营养化,影响水中生物的正常生长以及农业生产,而且含有病原体的污水进入纳污水体后,会危及水体中鱼虾类等水生动物及沿途禽畜的生命安全。锅炉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排入大气后会对环境空气造成污染,当二氧化硫高浓度超标排放时,会明显抑制周围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从而造成减产或失收,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另外,公司员工日常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四、
某干线公路建设项目全线推荐采用设计时速为100km/h。路基宽度按六车道,路基宽26.0m采用二级路标准。
工程全长94km,用地89000亩,拆迁房屋70000m
2
,路基计划土石方1000万立方米,特大桥1座、大桥19座、中桥27座、隧道6座、涵洞1处、服务区3处、天桥12座。工程总造价79亿元。
工程设计包括:标准横断面、路基边坡、边坡防护、路基排水、特殊路基处理等。除收费站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外,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区内气候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明显的垂直分异特征,春秋干旱多风,冬季干寒漫长,夏季短促,雨量充沛,昼夜温差悬殊,河谷盆地与山坡上部、阴坡和阳坡之间往往有较大的差异。
[问题]
1. 固体废物都有哪些类型?如何影响环境?
主要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和生产废料以及少量危险废物。
(1)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是公路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产生的,产生生活垃圾的位置主要分布在公路两侧的施工营地附近;这些生活垃圾如得不到妥善处理,必然会给沿线水环境及景观产生不良影响。
(2)生产固废
公路建设工程一般需要外借土石方,其中部分土石将不可避免以垃圾的形式进入环境,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它们主要产生于公路沿线路段和所用料场、拌和站、运输便道等附近。此外,固体废物还包括路面建筑材料,如沥青等,如果随意弃置,不加管理,将对公路沿线景观和公路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3)生活垃圾
营运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重点发生在服务区和收费站,主要是来往车辆司乘人员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不大。
2. 简单进行环境风险分析。
由于本公路属干线公路,建成通车后,运输的货物种类繁多,化学危险品的运输不可避免。预计本区段内运输的危险品主要是农药、石油产品、液化天然气等。过路运输的危险化学品种类难以估计,但数量较少。
公路营运后,行驶车辆相对增多,公路发生风险事故的概率随之上升。如果危险品车辆在江河大桥出现翻车,致使事故车辆掉入河中,将造成重大生态破坏。
3. 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有哪些?
(1)建筑施工时必须详细考虑建筑项目周围的环境状况,视实际情况而定。声环境敏感点应设置施工防护距离,昼间130m,夜间500m。施工场地应在防护距离外设置,若在防护距离内有声环境敏感点,则必须采取隔声措施,使噪声降低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方可允许施工。
(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制定施工计划时,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同时,高噪声设备施工时间尽量安排在昼问,禁止夜间施工。
(3)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避免局部声级过高。
(4)采取个人防护措施:施工机械操作工人及现场施工人员应按照劳动卫生标准,控制工作时间,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个人防护措施以个人防噪声用具为主,对高噪声设备附近工作的施工人员,可采取配备、使用耳塞、耳机、防声头盔等防噪用具。
(5)减少施工交通噪声:由于施工期间交通运输对环境影响较大,应尽量减少夜间运输量,限制大型载重车的车速,进入居民区时应限速,对运输车辆定期维修、养护,减少或杜绝鸣笛,合理安排运输路线。
(6)使用较新及较宁静的技术: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可从根本上降低源强,同时要加强检查、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保持润滑,紧固各部件,减少运行震动噪声。
(7)如果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还会导致周边噪声超标,则可以给予受影响人群一定的经济补偿。
(8)对学校、医院敏感点,应与该单位协商作业时间,以不能影响学校上课、病员休息为主,学校考试期间不要作业等。
4. 营运期噪声防护有哪些原则?
一般防治道路交通噪声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做好规划设计工作,这包括做好路线的规划设计,尽可能将线路远离噪声敏感点,这在公路设计过程中要给予考虑;采取工程措施降低交通噪声,例如加设声屏障、种植绿化林带等。本评价提出以下解决原则。
(1)对于近期、中期环境噪声预测结果超标的敏感点将采取防噪技术措施。对于远期超标的敏感点,由于距离时间较长,不可预期的因素较多,依据有关规定,本报告不予采取防护措施。
(2)对本工程高架桥路段,高架桥路肩已经对道路两侧形成一定的声屏蔽的作用,建议高架路段的护栏采用实心墙护栏,这将进一步提高路肩对交通噪声的屏蔽作用,且工程实施容易,花费较少。
(3)由于声波衍射的原因,声屏障对其60m以外的敏感点防噪效果较差,因此,当敏感点距离公路边界超过60m时,一般不采取声屏障措施,而视情况采取隔声窗等其他措施。
(4)由于声波衍射的原因,其长度要长出敏感点两侧各40m左右,敏感点所有房屋方可得到保护。
(5)加强交通管理,严格执行限速和禁止超载等交通规则,在通过人口密度较大的村镇路段设置禁鸣标志,以减少交通噪声扰民。
(6)加强拟建公路和连接线沿线的声环境质量环境监测工作,实行环境噪声定期监测制度。
(7)经常养护路面,保证拟建公路的良好路况。
5. 生态影响的保护措施包括哪些方面?
(1)农田保护措施
(2)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3)水生生物保护措施
(4)水土流失的减缓措施
(5)取、弃土场生态影响的消减措施
(6)避免对生态用水的阻隔
(7)落实公路两侧的绿化带的营建工作
五、
某河流区域规划工程内容包括导污工程、堤防险工加固工程、堤顶防汛路面硬化工程、交通桥加固改建工程和穿堤建筑物工程。河道治理长度218km,河道设计行洪流量3500m
3
/s,工程临时占地980亩,施工期24个月,工程静态总投资1.7亿元。
工程占地面积为979.9亩,全部为临时占地。占地类型为耕地,占地范围内无基本农田,占地类型中无大型专项设施及文物古迹。被占用耕地上的物种以果树、用材树和经济作物为主。
[问题]
1. 施工期噪声控制有哪些措施?
(1)加强道路养护,进场施工机械的噪声应符合《机动车辆允许噪声》。
(2)为减轻噪声对附近散住村民及施工人员的影响,采取以下保护措施:居民点和学校等附近的施工区为避免噪声扰民,夜间22:00时至次日凌晨6:00时不安排强噪声施工。
(3)对于因工期要求无法避免的对周边居民、学校、诊所产生的施工噪声影响,考虑对受影响人群采取发放噪声补偿费的方式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2. 农田和生态预防两方面的生态保护措施有哪些?
(1)农田保护措施
①施工临时占地前要将农田表层30cm内的耕作层土保留起来,待弃土结束后铺撒在弃土表面上。
②在弃土区外边坡结合堤坡进行护坡,坡面设截水沟截蓄降雨和弃土的渗水,防止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③临时弃土区如无法马上种植农作物,可先种植耐贫瘠的植被,防止地表裸露,待表土层1~2年熟化后再种植农作物。
(2)生态预防保护措施
①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生态保护知识普及,提高保护意识。
②施工营地尽可能租用附近村镇的民房,尽量少新建施工营地,减少对地表植被的扰动。
③制定施工生态管理制度,严禁施工人员破坏施工区占地外的树林、农田和灌木、草地。加强施工占地区内的生态管理,合理用地,加强施工场地绿化并减少对施工区外地表扰动。
3. 人群健康保护措施有哪些?
(1)在施工进场时对场地进行卫生处理。施工单位应配备必要的医疗器械和当地易发的呼吸道传染病、肝病的预防治疗药品,建立、健全消毒隔离制度,完善消毒措施,防止病源传播。
(2)要定期对居民生活饮用水进行监测,确保饮水安全。
(3)施工区临时设置的旱厕要组织专人管理,定期消毒,在施工结束后要对其进行消毒、掩埋,进行无害化处理。
4. 简述水土保持措施。
(1)主体工程区
穿堤建筑物涵闸拆除后的堤坡:选择当地适生树草种,提高绿化面积。
(2)弃土场
对于弃土场边坡防护可采取灌、草结合的方式种植灌木;对于弃土场顶面防护可采取复耕还田措施。
(3)临时施工占地区
施工临时弃土防护措施:临时堆土场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或草苫覆盖物以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对其他零星弃土,尽可能回用,并对占用的土地恢复原有功能或地貌。
施工临时占地区防护措施:在施工区及生活区周围布设挡板。临时占地区使用完毕后,施工单位须将地表建筑物全部拆除,并进行场地清理,复耕还田。对施工临时占压的沟道,恢复原貌及原有排水功能。进行土地平整和景观恢复,并考虑种草绿化,以防止复耕前产生水土流失隐患。
5. 工程的社会影响包括哪些方面?
(1)对河流防洪除涝能力的影响。
(2)工程占地对农用生产的影响。
(3)对社会经济影响。
六、
某风沙治理工程,原来是一片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地区,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绿化隔离建设,原先的居民迁入了楼房,实现3.08km
2
的绿化,绿化隔离地区总面积为240km
2
。
道路、河流两侧将种上各200m宽的绿化带,其中内侧的20~50m将成为永久绿化带。在其外侧则发展了经济林、速生丰产林和树木种苗等绿色产业。栽植树木的数量预计达到了2000多万棵,达到人均绿地50m
2
林木绿地,希望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沙治沙、抑制扬尘、净化空气等方面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问题]
1. 工程建设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哪些?
(1)地面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办公用房、仓库、车库、泵房、锅炉房道路开通、输电线路建设等产生的弃渣、扬尘、噪声、废水等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打井和灌溉将占用土地、破坏地表植被,可能引起土壤侵蚀,大量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可能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影响周边地区植物的正常生长。
(3)栽培林木时要对土地进行耕翻,有可能引起土壤侵蚀,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施用大量的化肥、农药等,会引起土壤结构破坏和环境污染。
(4)机械运作等不但破坏植被,还会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同时机械设备等作业将产生噪声污染环境。
2. 对本项目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哪些内容?
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项目的建成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2)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能源等将带来的影响;
(3)项目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比如对当地就业情况等的影响;
(4)项目建成后给当地的景观带来的影响。
3. 简述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土石方等的车辆运输产生的扬尘,也会增加空气的污染程度,尤其是干旱少雨和大风的时候,施工和运输扬尘量会更大。因此应当合理安排工期和土方开挖时间,避免干旱和大风天气,减小扬尘对环境的影响。
营运期,耕地和播种等活动将对土地大面积的耕翻,此时如果遇到土壤干燥和大风天气,则容易产生大面积的扬尘污染空气。而项目建成数年后,林木均拥有防风固沙的功能后,裸露的地表将被绿色植物覆盖,从而降低地面沙尘。
4.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有哪些?
生态环境保护可以有以下一些措施:
(1)对种植防风固沙林木的地区严禁开垦和放牧;
(2)对于林木的幼苗所在区域要采取围封的做法;
(3)对于放牧区,应当严格控制牲畜的数量、严禁过度放牧;
(4)对于区域内的野生动植物应当积极的保护,尤其是国家保护动物和濒危动物,严禁破坏它们生存栖息的环境;
(5)在物种的选取上应当尽量选用当地原有的物种。
5. 简述防止噪声的措施。
(1)控制施工时段,在距居民区较近的地方禁止夜间施工。
(2)选用低噪声的机械施工。
(3)对于在噪声中长时间工作的工人,采取戴防声耳塞等措施。
(4)对于运输车辆严格控制行车路线,避免在居民多的地方行驶,严禁在噪声敏感点处鸣笛。
七、
某居民区改造项目包括五个功能分区:消防和变电站用地(位于居住小区最北部);大型商业用地(该建筑为五层综合性建筑,集大型商场、超市、市场、餐饮、娱乐为一体);学校(是本安置区与周边地区公共设施的补充,其运动场架空,形成半地下停车库);商住用地(其商业设施为周边中小学校及居民提供便利的服务);安置房用地(以多层和点式小高楼为主,以绿化为辅构成生活环境空间)。工程期间可能涉及旧楼的拆除以及周边交通管制措施。
[问题]
1. 试进行施工扬尘影响分析。
一般来说,施工期所产生的各类扬尘源属于瞬时源.产生的高度都比较低,粉尘颗粒也比较大,污染扩散的距离不会很远,其影响主要在施工场地附近100m左右的范围内,而且主要对施工人员影响较大。在大风情况下,施工扬尘将对附近的居住区造成一定的影响。
2. 对施工期水污染源进行分析。
(1)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及餐饮污水,主要污染物包括油脂、COD
Cr
、悬浮物、洗涤剂等,以有机类为主。
(2)地下挖方时产生的渗透水和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冲洗废水,含有泥沙等悬浮物及矿物油成分。
(3)建筑材料在堆放期问可能受到雨水的冲刷流失而产生的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
3. 试进行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工程开挖产生的土石方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工地建筑垃圾中的一部分如建筑废模块、建筑材料下脚料、破钢管、断残钢筋头、包装袋以及废旧设备等基本上可以回收;而另一部分如弃土、废砂石等建筑材料废弃物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没有回收价值,如果随意倾倒和堆放,不但占用了土地,而且污染了周围环境,影响周围环境的景观。因此无回收价值的建筑废料必须统一收集后,作为填充材料充垫场地、便道、路堤等,或定期运往指定地点堆埋。
生活垃圾虽然量少,但仍要以专门的容器收集,及时清运至当地市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处置,不然会影响市容及周边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同时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若不及时清运,随意堆放必然会滋生苍蝇,产生恶臭,影响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的生活卫生环境。
4. 施工期道路交通管理措施有哪些?
(1)工程建筑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运输车辆使用时间,尽可能将运输时间安排在交通低峰时,避免由于建材的运输造成周边道路的交通阻塞。同时在交通低峰时运输车辆可以节约大量的运输时间、油耗及减少车辆慢行时排放的CO等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2)工程建筑施工单位要保持周围道路路面的平整和整洁,保证过往车辆和行人出行的安全和通畅。
5. 试进行营运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营运期的噪声源主要为水泵及地下车库通风机房、备用发电机和变配电室等。水泵布置在地下室水泵房内,在对水泵基础作减振处理后,类比调查结果表明,水泵经泵房、地下室隔声后,噪声对环境影响轻微;备用发电机也安装在地下室一层的发电机房,治理方法采取机组消音及机房隔声,基座采用橡胶隔振器,发电机组的排烟管与柴油机排烟口连接处装设弹性波纹管,增设消音管,屋面烟道出气口处安装消音材料,经机房、地下室隔声后对外界的影响轻微;风机房出风管上设阻抗复合式消音器,电梯电机本身噪声不高,且安装在高层住宅楼的屋顶机房内,其噪声对外界影响较小。
另外,交通噪声可能影响小区第一排建筑物,可以对第一排建筑物设置隔音门窗以减轻交通噪声的影响。
6. 边坡工程爆破安全控制措施有哪些?
本工程护坡防护施爆点靠近村庄,爆破应充分考虑边坡的稳定和爆破飞石、振动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采用松动控制爆破方法,严格控制爆破震动、飞石等爆破公害,确保爆破安全,提高爆破效果。为此可以采取如下爆破安全防护措施,使爆破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1)控制装药量
根据炮孔最小抵抗线变化,随时调整爆炸参数,将爆破作用控制在松动爆破作用范围,保证足够的堵塞长度,防止飞石从孔口飞出。
(2)采取必要的安全覆盖措施和防护
在炮口覆盖砂土袋、竹片、安全网等,特别在与建筑物距离较近时,应采取浅眼爆破并加多重防护。起爆前应对可能危及的人员、机械进行撤离、疏散,并做好安全警戒。
(3)严格控制最大药段量
采用增加起爆段位个数和增加起爆次数的方式,使爆炸能量及时释放,减少爆破能转化为振动能。
(4)安全警戒与起爆
做好安全警戒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所有警戒人员都应服从警戒指挥小组下达的指令,认真负责,做好各种警戒工作,具体的警戒措施如下。
①爆破前,应通知周围单位和居民,送发或张贴爆破通告,在各个警戒路口设置爆破警戒牌,告知爆破有关事项。
②当天有爆破作业时,在施工区显眼处插一面红旗,开始警戒时吹哨或鸣锣,各警戒人员各就各位,警戒需封闭交通。
③当起爆员接到各警戒点已做好警戒工作的通知时,方可指示起爆员将爆破母线接上起爆器,并下达起爆指令,起爆员接到起爆指令后,应先吹三次长哨,开始充电,后再吹三次短哨起爆。
④发现拒爆,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将爆破母线短路。若使用延期雷管,应在短路15min后方可进入现场,待查明原因后,排除故障,再警戒完毕后重新起爆。若确认完全起爆,则待起爆5min后,爆破作业人员方可首先进入爆区检查爆破情况,待确认安全起爆无险情后,吹一声长哨解除警戒放行。
⑤警戒范围,浅眼爆破警戒距离应在离爆区300m以上,并断绝交通,机械设备应撤离爆区。
八、
某石化公司改扩建工程,建造60万吨/年乙烯装置和30万吨/年聚乙烯装置,乙烯扩建改造装置所需的原料为加氢裂化尾油、轻柴油、石脑油等。生产中主要产生的废气含有SO
2
和NO
2
,以及乙烯、丙烯等,废水中污染物以SS、COD、石油类、硫化物为主。当地大气环境监测后发现TSP严重超标,项目附近有居民区、政府办公楼、公园等。
[问题]
1. 废水在送入市政管网之前需要经过哪些处理?
对于工程产生的生活污水,可以事先经过化粪池,然后排入市政管网;对于生产废水,由于污染物以SS、COD、石油类、硫化物为主,因此可以考虑先经过隔油池隔油后排入市政管网,如果石化公司内部有污水处理厂或者污水处理车间,可以先通过这些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再排入市政管网。
2. 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是什么?
本项目的环境风险在于项目的营运可能导致火灾爆炸和有毒气体泄漏的事故,由于项目是石油化工,因此在生产、运输等各环节均存在一定的火灾和爆炸的风险。另外毒气泄漏也是风险之一,工程产生的废气含有大量烃类,生产中也可能产生附属气体,这些气体扩散可能导致泄漏风险。
3. 废气污染治理的措施有哪些?
(1)采用低硫燃料和高空排放,在排放前应当采取必要的除尘措施,由于当地的空气质量中的TSP严重超标,因此,为了减少污染,在废气排放前必须保证排放的烟气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
(2)本改扩建工程乙烯、聚乙烯、丁二烯装置排放的废气大部分为烃类等易燃的气体,因此对于这些气体可以考虑回收再利用,这样既减轻环境污染又起到节能的效果。
4. 工程选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项目附近有居民区、政府办公楼、公园等,同时项目产生大量的废气,因此在选址的时候应当考虑项目区不应在这些环境敏感点的上风向。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
1
2
3
4
5
6
四、
1
2
3
4
5
五、
1
2
3
4
5
六、
1
2
3
4
5
七、
1
2
3
4
5
6
八、
1
2
3
4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