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37.5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维生素类药物分析
一、A型题
题干在前,选项在后。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其余选项为干扰答案。考生须在5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最佳答案)。
1. 维生素A的鉴别是
A.二硝基苯的碱性乙醇液反应
B.2,6_-二氯靛酚反应
C.硫酸锑反应
D.三氯化铁反应
E.三氯化锑反应
A
B
C
D
E
E
2. 维生素A采用三氯化锑反应进行鉴别,其反应条件是
A.在酸性条件下
B.在碱性条件下
C.在中性条件下
D.在无水条件下
E.在强酸性条件下
A
B
C
D
E
D
3. 维生素A采用三氯化锑反应进行鉴别,其主要试剂是
A.5%醋酸汞的冰醋酸溶液
B.25%三氯化锑的氯仿溶液
C.0.3%三氯化铁的乙醇溶液
D.碘化钾-淀粉试液
E.茚三酮试液
A
B
C
D
E
B
4. 采用薄层色谱鉴别维生素A时,通常以硅胶G为吸附剂,环己烷-乙醚(80:20)为展开剂,显色剂为
A.硫酸-乙醇溶液
B.碘试液
C.三氯化锑溶液
D.碱性四氮唑蓝溶液
E.裴林试液
A
B
C
D
E
C
5.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鉴别维生素A时,以无水乙醇为溶剂,配成10IU/ml的溶液进行紫外扫描,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A.326nm
B.390nm
C.328nm
D.348nm
E.300nm
A
B
C
D
E
A
6. 药典规定,维生素E中需检查的有关物质是
A.砷含量
B.醋酸酯
C.游离生育酚
D.脂肪酸
E.无机盐
A
B
C
D
E
C
7. 《中国药典》(2000年版)采用下列何种反应鉴别维生素E
A.三氯化铁-联吡啶反应
B.与硝酸银反应
C.硫色素反应
D.与浓硫酸反应
E.硝酸反应
A
B
C
D
E
E
8. 下列药物的碱性水溶液,经氧化可显强烈荧光的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D1
C.维生素C
D.维生素B6
E.泛酸
A
B
C
D
E
B
9. 能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如硅钨酸)反应产生组成恒定沉淀的药物是
A.维生素C
B.盐酸咖啡
C.氯氮卓
D.维生素B1
E.普鲁卡因
A
B
C
D
E
D
10. 能使2,6-二氯靛酚试液的颜色立即消失的药物是
A.抗坏血酸
B.水杨酸
C.枸橼酸
D.蔗糖
E.对氨基苯甲酸
A
B
C
D
E
A
11. 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MW=176.6)。取本品0.2000g,加新沸过冷水30ml与稀醋酸3ml使溶解,加淀粉指示液.用碘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每lml的碘滴定液相当于多少毫克的维生素C
A.17.61
B.17.66
C.1.36
D.4.403
E.8.806
A
B
C
D
E
E
12. 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维生素B1含量,取本品0.1492g,按规定方法进行操作,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天蓝色,消耗8.52ml,同时进行空白试验校正,消耗0.02ml。每l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6.86mg的C12H17ClN4OS·HCl。已知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的浓度校正因子为1.005。求维生素B1的实际百分含量
A.25.40%
B.96.53%
C.98.74%
D.21.3%
E.4.9%
A
B
C
D
E
B
二、B型题
是一组试题(2至4个)公用一组A、B、C、D、E五个备选。选项在前,题干在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选项可供选择一次,也可重复选用,也可不被选用。考生只需为每一道题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A.维生素Bl
B.HClO4滴定液
C.GC法
D.去氧肾上腺素
E.永停终点法
1. NANO2滴定法指示终点的方法是
A
B
C
D
E
E
2. 硅钨酸重量法测定的药物是
A
B
C
D
E
A
3. 维生素E测定采用
A
B
C
D
E
C
4. 溴量法测定的药物是
A
B
C
D
E
D
5. 盐酸异丙嗪的含量测定采用
A
B
C
D
E
B
A.非水溶液滴定法
B.碘滴定液(0.1mol/L)
C.薄层色谱法
D.碘试液
E.碘蒸气
1. 维生素B1的含量测定采用
A
B
C
D
E
A
2. 维生素A的鉴别可以采用
A
B
C
D
E
C
3. 司可巴比妥的鉴别可使用
A
B
C
D
E
D
4. 维生素C的测定选用
A
B
C
D
E
B
5. TLC法的显色剂常用
A
B
C
D
E
E
A.0.1939
B.游离α-生育酚
C.丙酮
D.硫色素反应
E.醋酸汞
1. 硅钨酸重量法测定维生素B1的含量,计算公式中的换算因数是
A
B
C
D
E
A
2. 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维生素B1需用
A
B
C
D
E
E
3. 维生素C的鉴别试验可采用
A
B
C
D
E
D
4. 维生素E的鉴别反应,是利用其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
A
B
C
D
E
B
5. 维生素C注射液的碘量法测定需加入
A
B
C
D
E
C
A.维生素A
B.硫酸阿托品
C.水杨酸钠
D.维生素E
E.氨苄青霉素
1. 可用FeCl3试液鉴别的药物是
A
B
C
D
E
C
2. 可用硫醇汞盐法测定的药物是
A
B
C
D
E
E
3. 药典规定采用GC法测定的药物是
A
B
C
D
E
D
4. 可和三氯化锑试液呈色的药物是
A
B
C
D
E
A
5. 提取容量法测定的药物是
A
B
C
D
E
B
A.三氯化铁反应
B.三氯化锑反应
C.麦芽酚反应
D.硫色素反应
E.重氮化-偶合反应
1. 水杨酸的特征反应
A
B
C
D
E
A
2. 维生素A的特征反应
A
B
C
D
E
B
3. 维生素Bl的特征反应
A
B
C
D
E
D
4. 普鲁卡因的特征反应
A
B
C
D
E
E
5. 链霉素的特征反应
A
B
C
D
E
C
三、X型题
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鉴别反应是
A.水解为生育酚,还原Fe3+的显色反应
B.硫酸显色反应
C.三氯化锑显色反应
D.三氯化铁反应
E.硝酸显色反应
A
B
C
D
E
ACE
2. 维生素B1常用的含量测定方法是
A.气相色谱法
B.生物效价法
C.硅钨酸重量法
D.中和法
E.非水溶液滴定法
A
B
C
D
E
CE
3. 《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鉴别维生素Bl的试验是
A.硫色素反应
B.2,6-二氯靛酚反应
C.硝酸氧化呈色反应(橙红色)
D.羟肟酸铁反应
E.氯化物的反应
A
B
C
D
E
ACE
4. 维生素C的鉴别方法可以采用
A.在三氯醋酸或盐酸介质中加吡咯,加热呈色比色法
B.与硝酸银反应
C.与2,6-二氯靛酚反应
D.琥珀酰亚胺法
E.紫外分光光度法
A
B
C
D
E
BC
5. 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采用碘量法加丙酮是为了
A.减少碘的挥发损失
B.使终点易观察
C.丙酮与亚硫酸盐生成加成物,消除干扰
D.消除抗氧化剂亚硫酸盐的干扰
E.使反应加速
A
B
C
D
E
CD
6.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可采用碘量法,其主要测定条件为
A.在稀醋酸溶液中进行
B.加入配位试剂
C.以高锰酸钾为滴定液
D.用新沸放冷的水溶解样品
E.以自身指示终点
A
B
C
D
E
AD
7. 维生素A的鉴别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A.氯化锑反应
B.重氮化-偶合反应
C.紫外吸收光谱法
D.薄层色谱法
E.与浓硫酸反应
A
B
C
D
E
ACD
8. 维生素E的鉴别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A.氯化铁-联吡啶反应
B.硝酸反应
C.紫外光谱法
D.薄层色谱法
E.与浓硫酸反应
A
B
C
D
E
ABCD
9. 采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维生素B1的含量,其溶剂、指示剂、试液、滴定液分别为
A.冰醋酸
B.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C.醋酸汞试液
D.新沸放冷的水
E.喹哪定红-亚甲蓝混合指示剂
A
B
C
D
E
ABCE
10. 计算滴定度需已知下列参数
A.被测样品的分子量
B.被测样品与滴定剂的摩尔比
C.反应时间
D.称样量
E.滴定液的摩尔浓度
A
B
C
D
E
ABE
11. 硅钨酸重量法测定维生素B1的含量,需注意的试验条件有
A.取样量约为50mg,不得少于25mg
B.取样量约为50mg,不得多于100mg
C.在酸性溶液中进行沉淀
D.硅钨酸用量与维生素B1量的比为8:1
E.硅钨酸用量与维生素B1量的比为1:8
A
B
C
D
E
ACD
12.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采用碘量法,其溶剂、指示剂、试液、滴定液分别为
A.稀醋酸
B.碘滴定液(0.1mol/L)
C.醋酸汞试液
D.新沸放冷的水
E.淀粉指示剂
A
B
C
D
E
ABDE
13. 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除了可以使2,6-二氯靛酚褪色外,还可以使下列试液褪色
A.亚甲蓝
B.高锰酸钾
C.醋酸汞
D.碱性酒石酸酮
E.淀粉
A
B
C
D
E
ABD
一、A型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B型题
A.维生素BlB.HClO4滴定液C.GC法D.去氧肾上腺素E.永停终点法
1
2
3
4
5
A.非水溶液滴定法B.碘滴定液(0.1mol/L)C.薄层色谱法D.碘试液E.碘蒸气
1
2
3
4
5
A.0.1939B.游离α-生育酚C.丙酮D.硫色素反应E.醋酸汞
1
2
3
4
5
A.维生素AB.硫酸阿托品C.水杨酸钠D.维生素EE.氨苄青霉素
1
2
3
4
5
A.三氯化铁反应B.三氯化锑反应C.麦芽酚反应D.硫色素反应E.重氮化-偶合反应
1
2
3
4
5
三、X型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