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49.5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药物制剂配伍变化
一、A型题
题干在前,选项在后。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其余选项为干扰答案。考生须在5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最佳答案)。
1.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分为三个方面,以下不属于的是
A.物理的
B.化学的
C.药理的
D.剂型的
E.以上答案都不对
A
B
C
D
E
D
2. 吗啡镇痛时常配伍阿托品的目的是
A.产生协同作用
B.利用药物之间的拮抗作用以克服某些副作用
C.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D.为了预防或治疗合并
E.为了使药物半衰期延长
A
B
C
D
E
B
3. 复方降压片和复方乙酰水杨酸片配伍使用,目的是
A.产生协同作用
B.利用药物之间的拮抗作用以克服某些副作用
C.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D.为了预防或治疗合并
E.无配伍作用
A
B
C
D
E
A
4. 溴化铵与尿素配伍时会发生的变化是
A.沉淀
B.变色
C.产气
D.爆炸
E.分解
A
B
C
D
E
C
5. 一般来说,适合与注射液配伍的输液是
A.单糖
B.血液
C.甘露醇
D.静注用脂肪乳剂
E.生理盐水
A
B
C
D
E
A
6. 麻醉性镇痛药与巴比妥类配伍,加强了镇痛作用,是因为
A.增强对受体的作用
B.减弱对受体的作用
C.作用效果与受体无关
D.与受体有一点关系
E.都不是
A
B
C
D
E
A
7. 利血平与左旋多巴合用,会因为拮抗而减弱后者的药理作用,从受体角度来看是由于
A.增强对受体的作用
B.减弱对受体的作用
C.作用效果与受体无关
D.效果与受体关系不明显
E.均不是
A
B
C
D
E
B
8. 在硫酸锌滴眼液中,为防止水解,使其呈弱酸性,常需要加入的酸是
A.硫酸
B.盐酸
C.磷酸
D.硼酸
E.醋酸
A
B
C
D
E
D
9. 在配制0.5%硝酸银滴眼液时,调整渗透压应选用
A.硝酸钾
B.硫酸钠
C.氯化钠
D.硫酸钾
E.葡萄糖
A
B
C
D
E
A
10. 5%葡萄糖注射液的pH在3.2~5.5之间,那么[H+]最高的制剂与[H+]最低的制剂之间,[H+]相差的倍数
A.100倍
B.200倍
C.300倍
D.400倍
E.600倍
A
B
C
D
E
B
11.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pH在3.5~6.0之间,那么[H+]最高的制剂与[H+]最低的制剂之间,[H+]相差的倍数
A.150倍
B.200倍
C.20倍
D.70倍
E.300倍
A
B
C
D
E
C
12. 以下离子中具有缓冲容量的是
A.醋酸根
B.硫酸根
C.氯离子
D.高氯酸根
E.硝酸根
A
B
C
D
E
A
13. 散剂、颗粒剂由于药物吸湿后又逐渐干燥并最终失效,原因是
A.溶解度的改变
B.潮解
C.液化
D.结块
E.有效成分变化
A
B
C
D
E
D
14. 对于水不溶性的药物,为了避免配伍变化可以制成混悬剂。这时需要加入适量
A.乳化剂
B.增溶剂
C.助溶剂
D.助悬剂
E.抑氧剂
A
B
C
D
E
D
15. 吸附性较强的活性炭与剂量较小的生物碱配伍时,能使后者吸附在机体中释放不完全,属于何种配伍变化
A.物理的
B.化学的
C.药理的
D.剂型的
E.都不是
A
B
C
D
E
A
16. 吸附性较强的白陶土与剂量较小的生物碱配伍时,能使后者吸附在机体中释放不完全,属于何种配伍变化
A.物理的
B.化学的
C.药理的
D.剂型的
E.都不是
A
B
C
D
E
A
17. 吸附性较强的碳酸钙与剂量较小的生物碱配伍时,能使后者吸附在机体中释放不完全,属于何种配伍变化
A.物理的
B.化学的
C.药理的
D.剂型的
E.都不是
A
B
C
D
E
A
18. 属于化学配伍变化原因的是
A.溶解度的改变
B.氧化
C.潮解
D.液化
E.沉淀
A
B
C
D
E
B
19. 化学的配伍变化可以观察到的后果是
A.变色
B.粒径变大
C.粒径变小
D.结块
E.以上都是
A
B
C
D
E
A
20. 两种不相溶的液体配伍时,可以考虑制成
A.乳剂
B.混悬剂
C.注射剂
D.滴眼剂
E.栓剂
A
B
C
D
E
A
21. 研究化学的配伍变化中,不易观察到的情况有
A.变色
B.沉淀
C.疗效改变
D.产气
E.以上均可观察
A
B
C
D
E
C
22. 研究化学的配伍变化中,不易观察到的情况有
A.变色
B.沉淀
C.产生毒性
D.产气
E.以上均可观察
A
B
C
D
E
C
23. 产生注射剂配伍变化的因素
A.潮解
B.溶剂组成的改变
C.液化
D.结块
E.以上均是
A
B
C
D
E
B
二、B型题
是一组试题(2至4个)公用一组A、B、C、D、E五个备选。选项在前,题干在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选项可供选择一次,也可重复选用,也可不被选用。考生只需为每一道题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A.CO2的影响
B.盐析作用
C.溶剂组成的改变
D.pH值的改变
E.氧化作用找出注射液配伍变化的因素
1. 安定注射液含40%丙二醇、10%乙醇,当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时易析出沉淀,原因
A
B
C
D
E
C
2. 注射用盐酸四环素与磺胺嘧啶钠配伍时易发生变化,原因
A
B
C
D
E
D
3. 两性霉素B在水中不溶,与含大量电解质的输液配伍时会析出,原因
A
B
C
D
E
B
4. 苯妥英钠注射液在空气中pH值下降甚至析出沉淀,因为
A
B
C
D
E
A
A.0.1MOl/L
B.1MOl/L
C.2MOL/L
D.饱和
E.不确定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中,在物理化学实验法的间接实验法中,选用的试剂浓度:
1. 盐酸
A
B
C
D
E
A
2. 溴化钠
A
B
C
D
E
B
3. 磷酸氢二钠
A
B
C
D
E
D
4. 氯化钙
A
B
C
D
E
B
A.pH值改变产生沉淀
B.水解产生沉淀
C.生物碱盐溶液的沉淀
D.复分解产生的沉淀
E.氧化产生的沉淀对下列药物溶液产生浑浊或沉淀的机理进行分析:
1. 水杨酸钠+酸性药物
A
B
C
D
E
A
2. 巴比妥钠+酸性药物
A
B
C
D
E
A
3. 苯巴比妥钠溶液中产生苯乙基乙酰脲沉淀
A
B
C
D
E
B
4. 硫酸锌在弱碱溶液中产生沉淀
A
B
C
D
E
B
A.pH值改变产生沉淀
B.水解产生沉淀
C.生物碱盐溶液的沉淀
D.复分解产生的沉淀
E.氧化产生的沉淀对下列药物溶液产生浑浊或沉淀的机理进行分析:
1. 黄芩苷+黄连素
A
B
C
D
E
C
2. 苯海拉明的盐+碱性药物
A
B
C
D
E
A
3. 硫酸镁+碳酸氢钠
A
B
C
D
E
D
4. 硝酸银+氯化物
A
B
C
D
E
D
找出配伍变化的原因:
A.溶解度的改变
B.分散状态或粒径变化
C.潮解或液化
D.结块
E.化学变化
1. 芳香水剂中加入一定量的盐可以是挥发油分离出来,原因是
A
B
C
D
E
A
2. 12.5%的氯霉素注射液当用输液稀释至浓度为0.25%以下时,会析出氯霉素沉淀
A
B
C
D
E
A
3. 含树脂的醇溶性制剂与水溶性制剂配伍时,会析出树脂
A
B
C
D
E
A
4. 含黏液质的水溶液加入多量的醇产生沉淀
A
B
C
D
E
A
5. 含蛋白质的水溶液加入多量的醇产生沉淀
A
B
C
D
E
A
A.1.5~2.5
B.5
C.6.8
D.8.4
E.3
1. 胃蛋白酶活性最强时的pH值是
A
B
C
D
E
A
2. 胰酶活性最强时的pH值为
A
B
C
D
E
D
三、X型题
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药理的配伍变化包括以下几方面
A.药理作用性质的变化
B.作用强度的变化
C.副作用的变化
D.毒性的变化
E.分解破坏、效价下降
A
B
C
D
E
ABCD
2. 不适合与注射液配伍的输液有
A.单糖
B.盐
C.血液
D.甘露醇
E.静注用脂肪乳剂
A
B
C
D
E
CDE
3. 药物相互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吸收过程中的药物相互作用
B.分布过程中的药物相互作用
C.代谢过程中的药物相互作用
D.排泄过程中的药物相互作用
E.受体部位的药物相互作用
A
B
C
D
E
ABCDE
4. 物理的或化学的配伍禁忌的处理,采用的方法
A.改变贮存条件
B.改变调配次序
C.改变溶剂或添加助溶剂
D.调整溶液的pH值
E.改变有效成分或剂型
A
B
C
D
E
ABCDE
5. 吸收过程中的药物相互作用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A.吸收部位药物间的理化反应
B.胃肠道的pH变化
C.胃排空速率与肠的蠕动
D.胃肠道酶系统
E.食物
A
B
C
D
E
ABCDE
6. 液体剂型配伍应用时,若配伍不当可能发生浑浊或沉淀,原因是
A.pH改变产生沉淀
B.水解产生沉淀
C.生物碱盐溶液的沉淀
D.复分解产生沉淀
E.都不是
A
B
C
D
E
ABCD
7. 以下注射液会产生配伍变化的是
A.盐酸四环素(0.1%,pH2.0)+磷酸氢钠(5%,pH8.5)
B.利血平(0.1%,pH3.5)+碳酸氢钠(5%,pH8.5)
C.盐酸氯丙嗪(2.5%,pH5.0)+碳酸氢钠(5%,pH8.5)
D.盐酸异丙嗪(2.5%,pH5.5)+碳酸氢钠(5%,pH8.5)
E.盐酸苯海拉明(2%,PH5.5)+碳酸氢钠(5%,pH8.5)
A
B
C
D
E
ABCD
8. 药物配伍的目的
A.预期药物间的协同作用
B.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
C.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来克服某些副作用
D.为了预防或治疗合并症而加用其他药物
E.都不是
A
B
C
D
E
ABCD
9. 研究制剂配伍变化的目的
A.设计合理的处方
B.对可能的配伍变化有预见性
C.探讨配伍变化的原因
D.保证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E.防止生产医疗、质量事故
A
B
C
D
E
ABCDE
10. 产生注射液配伍变化的因素有
A.潮解
B.溶剂组成的改变
C.pH改变
D.缓冲容量
E.离子作用
A
B
C
D
E
BCDE
11. 产生注射液配伍变化的因素有
A.结块
B.盐析作用
C.配合量
D.混合顺序
E.离子作用
A
B
C
D
E
BCDE
12. 产生注射液配伍变化的因素有
A.液化
B.反应时间
C.氧和二氧化碳的影响
D.光敏感性
E.pH改变
A
B
C
D
E
BCDE
13. 物理的配伍变化包括
A.溶解度改变
B.溶解
C.液化
D.结块
E.分散状态或粒径的变化
A
B
C
D
E
ABCDE
14. 化学的配伍变化包括
A.变色
B.浑浊和沉淀
C.产气
D.分解破坏
E.爆炸
A
B
C
D
E
ABCDE
15. 下列配伍在研磨时会产生爆炸的有
A.氯化钾+硫
B.高锰酸钾+甘油
C.强氧化剂+蔗糖
D.溴化铵+尿素
E.次硝酸铋+碳酸氢钠
A
B
C
D
E
ABC
一、A型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二、B型题
A.CO2的影响B.盐析作用C.溶剂组成的改变D.pH值的改变E.氧化作用找出注射液配伍变化的因素
1
2
3
4
A.0.1MOl/LB.1MOl/LC.2MOL/LD.饱和E.不确定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中,在物理化
1
2
3
4
A.pH值改变产生沉淀B.水解产生沉淀C.生物碱盐溶液的沉淀D.复分解产生的沉淀E.氧化产生的沉淀对
1
2
3
4
A.pH值改变产生沉淀B.水解产生沉淀C.生物碱盐溶液的沉淀D.复分解产生的沉淀E.氧化产生的沉淀对
1
2
3
4
找出配伍变化的原因:A.溶解度的改变B.分散状态或粒径变化C.潮解或液化D.结块E.化学变化
1
2
3
4
5
A.1.5~2.5B.5C.6.8D.8.4E.3
1
2
三、X型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