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6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注册环保工程师下午模拟题9
单项选择题
1. 在恒定流中( )。
A.位变加速度为零
B.时变加速度为零
C.位变加速度和时变加速度均为零
D.位变加速度和时变加速度均不为零
A
B
C
D
B
本题考查流场中依不同运动要素的分类。按时间要素可分为恒定流动和非恒定流动。恒定流动是指流场中各个空问点上的运动要素均不随时间变化,因而恒定流动中时变加速度为零
2. 柏努利方程也被称作能量方程,式中各项具有的量纲是
。
A.能量的量纲
B.效率的量纲
C.质量的量纲
D.长度的量纲
A
B
C
D
D
能量方程表示单位重力能量的守恒。长度的量纲乘以重力量纲即为能量量纲。可以从这个方面得到答案。也可以从水头概念得出长度的量纲
3. 如图1所示圆管突扩局部阻力为:( )。
A
B
C
D
A
圆管突扩局部阻力为需要记忆公式
4. 管嘴的流速系数φ
n
为:( )。
A.0.62
B.1.32
C.0.75
D.0.82
A
B
C
D
D
管嘴出流速度可推出为:
式中:α=1,ζ
n
=0.5,可以算出φ
n
=0.82
5. 水跃是指
。
A.急流向急流过渡的水力现象
B.急流向缓流过渡的水力现象
C.缓流向急流过渡的水力现象
D.缓流向缓流过渡的水力现象
A
B
C
D
B
水跃定义
6. 水力最优矩形断面宽深比是
。
A.0.5
B.1
C.2
D.4
A
B
C
D
C
梯形断面的水力半径为
,水力最优条件为:b=
,代入得:
7. 射流具有核心区的流段称为
。
A.起始段
B.主体段
C.基本段
D.过渡段
A
B
C
D
A
8. 音速与气体的( )。
A.摄氏温度平方根成正比
B.摄氏温度平方根成反比
C.绝对温度平方根成正比
D.绝对温度平方根成反比
A
B
C
D
C
9. 防浪堤模型实验,长度比尺为40,测得浪压力为130N,则作用在原型防浪堤上的压力为:
。
A.5320kN
B.6320kN
C.7320kN
D.8320kN
A
B
C
D
D
10. 泵或风机的输出功率,即流体单位时间内获得的能量,也称作
。
A.水泵功率
B.电机功率
C.有效功率
D.轴功率
A
B
C
D
C
11. 大肠埃希氏杆菌的名称是Escherichia coli Cadtellani&Chalmers的缩写是
。
A.EC
B.Esc
C.E.COLI
D.E.coli
A
B
C
D
D
12. 革兰氏染色是一种复染色法,使用的两种染料的种类与顺序应当是
。
A.蕃红、结晶紫
B.结晶紫、蕃红
C.结晶紫、品红
D.品红、结晶紫
A
B
C
D
B
革兰氏染色方法,结晶紫初染,蕃红复染
13. 在典型生长曲线中,细胞形态最不规则的生长期是
。
A.延滞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A
B
C
D
D
处于衰亡期的菌体常因营养物质的不足破裂,自溶,死亡,因此形态各异
14. 关于消毒,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A.杀死一切微生物
B.杀死病原微生物
C.抑制所有微生物生长
D.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
A
B
C
D
B
消毒指杀死病原微生物,而不一定完全杀死非病原微生物和芽孢及孢子
15. 芽孢杆菌一般在生长的哪个阶段产生芽孢
。
A.缓慢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A
B
C
D
C
大多数芽孢菌在对数均期产生芽孢,有些细菌在衰亡期产生芽孢
16. 原生动物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的主要作用是:
。
A.吞噬作用
B.指示生物
C.促进絮凝
D.净化水质
A
B
C
D
B
所有原生动物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都起指示生物的作用
17. 测定水样BOD
5
,如水样中无微生物,则应于稀释水中接种微生物,可采用
。
A.每升稀释水中加入生活污水上层清液1~10mL
B.每升稀释水中加入表层土壤浸出液50~100mL
C.每升稀释水中加入河水、湖水50~100mL
D.每升稀释水中加入湖水1~10mL
A
B
C
D
A
测定水样BOD
5
,如水样中无微生物,则应于稀释水中接种微生物,可采用每升稀释水中加入生活污水上层清液1~10mL,或每升稀释水中加入表层土壤浸出液20~30mL,或每升稀释水中加入河水、湖水10~100mL
18. 根据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存在状态,分为
。
A.分子状污染物和气溶胶态污染物
B.分子状污染物和颗粒态污染物
C.气体污染物和颗粒态污染物
D.气体状污染物和颗粒状态污染物
A
B
C
D
D
根据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存在状态,分为分子状态污染物和颗粒状态污染物。其余答案不准确
19.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对大气污染物例行监测规定要求测定项目为
。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灰尘自然沉降量、硫酸盐化速率
B.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飘尘、硫酸盐化速率
C.二氧化硫、一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灰尘自然沉降量、硫酸盐化速率
D.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总悬浮颗粒物、飘尘、硫酸盐化速率
A
B
C
D
B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对大气污染物例行监测规定要求测定项目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灰尘自然沉降量、硫酸盐化速率
20. 大气采样点的布设方法中,网格布点法适用于
。
A.区域性常规监测
B.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分布比较均匀的地区
C.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
D.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或孤立的高架点源
A
B
C
D
B
大气采样点的布设方法中,网格布点法适用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比较均匀的地区;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采用同心圆布点法;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或孤立的高架点源适用扇形布点法:区域性常规监测用功能区布点法
21.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可以分为
。
A.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
B.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问协作实验
C.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现场评价考核
D.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实验室外部合作交流
A
B
C
D
A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可以分为: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22. 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时,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呈微黄色,加入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 )。
A.红色刚好褪去为止
B.黄色刚好褪去为止
C.蓝色刚好褪去为止
D.棕色刚好褪去为止
A
B
C
D
C
碘量法终点淀粉由蓝色变为无色,即刚褪色为止
23. 为了表明夜间噪声对人的烦扰更大,故计算夜间等效声级这一项时应加上
。
A.20dB的计权
B.15dB的计权
C.10dB的计权
D.5dB的计权
A
B
C
D
C
为了表明夜间噪声对人的烦扰更大,故计算夜间等效声级这一项时应加上10dB的计权
24. 烟气中的主要组分是( )。
A.氮氧化物、硫氧化物、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B.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碳和硫化氢
C.氮、氧、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D.气体组分和有害气体组分
A
B
C
D
A
烟气中的主要组分是氮氧化物、硫氧化物、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25. 下列选项不属于环境系统特性的是
。
A.稳定性与区域性
B.变动性与稳定性
C.独立性与依赖性
D.资源性与价值性
A
B
C
D
C
这道题主要是考核考生对环境系统特性的掌握情况
26. 哪一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环境定义范畴。
A.自然保护区
B.地表水环境
C.野生动物
D.法律环境
A
B
C
D
D
这道题主要是考核考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关于“环境”定义的掌握情况
27. 下列关于环境目标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碧水蓝天”就是人类追求的环境目标
B.每个环境质量标准值就是一个具体的环境目标值
C.环境目标是一个区域、城市、地区、国家制定环境规划、进行环境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D.环境目标是各级政府规定的在一定阶段内必须达到的各种环境质量指标值的总称
A
B
C
D
A
28. 环境影响报告书经
,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
A.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前
B.环保主管部门批准过程中
C.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后
D.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后
A
B
C
D
C
这题考核考生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的掌握情况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规定:“一切企业、事业单位选址、设计、建设和生产,都必须注意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必须提出对环境影响的报告书,经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施工”,自此,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确定下来。由此,我国的EIA首先是从建设项目领域开始的,是指在建设项目兴建之前,就项目的选址、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和建成投产后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
29. 为提高类比数据的准确性,应注意
。
A.拟建工程设计资料的准确性
B.实测数据的准确性
C.现有工程数据的准确性
D.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
A
B
C
D
D
这题主要是考核考生对工程分析方法中类比方法应用条件的掌握情况。
当类比对象与分析对象具有下面三个方面的相似性时,方可认为类比对象与分析对象之间具有可比性。
(1)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
(2)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3)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
30. 下列哪个条件会造成烟气抬升高度的增加
。
A.风速增加,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降低
B.风速增加,排气速率降低,烟气温度增加
C.风速降低,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降低
D.风速降低,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增加
A
B
C
D
D
这道题是考核考生对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了解情况,题目要求考生对有关大气环境预测模型中烟气抬升高度影响因素的了解情况
31. 判断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是大河的依据是,流量
。
A.大于100m
3
/s
B.大于150m
3
/s
C.大于200m
3
/s
D.15~100m
3
/s
A
B
C
D
B
这题主要是考核考生对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确定因素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对地表水水体规模划分时所考虑的主要判据掌握情况
32. 对于常见的工业噪声一般以
作为噪声源评价量。
A.倍频带声压级
B.声功率级
C.A计权声功率级
D.A声级
A
B
C
D
D
这题主要是考核考生对具体环境要素评价指标体系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对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有一定的了解
33. 以下污水处理工艺需要设置二次沉淀池的是
。
A.生物转盘
B.膜生物反应器
C.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
D.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A
B
C
D
A
膜生物反应器利用膜完成泥水分离,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兼具二沉池的功能,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利用三相分离器分离泥水
34. 某水力搅拌絮凝反应池,水力停留时间20min,水力损失0.35m,水温20℃。则改反应池的平均温度G值和GT值为(水温20℃时,水的黏度为1.002×10
-3
Pa·s,密度为998.2kg/m)( )。
A.G=43.4s
-1
,GT=54067
B.G=43.4s
-1
,GT=64067
C.G=53.4s
-1
,GT=64067
D.G=53.4s
-1
,GT=54067
A
B
C
D
C
35. 以下不能用于脱氮的工艺是
。
A.Phostrip
B.UCT
C.A/A/O
D.氧化沟
A
B
C
D
A
Phostrip是一种常用的除磷工艺
36. 对于污水处理,
是首选的消毒技术。
A.氯消毒
B.二氧化氯消毒
C.紫外线消毒
D.臭氧消毒
A
B
C
D
C
紫外线消毒对污水处理的主要优点是杀菌速度快,产生消毒副产物少
37. 厌氧消化的适宜温度是
。
A.20~30℃或35℃
B.55℃或35℃
C.20~30℃或55℃
D.20℃或35℃
A
B
C
D
B
厌氧消化分为高温消化(55℃左右)和中温消化(35℃左右)
38. 普通活性污泥曝气池中的MLSS为4000mg/L,SVI为120mL/g,则污泥沉降比SV为( ),污泥( )膨胀。
A.33.3%;已经发生
B.33.3%;尚未发生
C.48.0%;已经发生
D.48.0%;尚未发生
A
B
C
D
D
由
得
SVI小于150mL/g,一般认为尚未发生污泥膨胀
39. 关于UASB反应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于颗粒污泥的形成,有很高的污泥浓度,可高达50g VSS/L
B.三相分离器的设置是其主要特征
C.填料层的厚度约为1~4m
D.内部无须设置搅拌设备
A
B
C
D
C
UASB反应器内部为颗粒污泥,没有填料
40. 关于土地处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土地处理的核心单元是土地净化田
B.利用土地处理系统处理污水需要预处理设施
C.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机理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过程
D.稳定塘是一种应用形式
A
B
C
D
D
稳定塘不属于土地处理系统
41. 关于污泥的厌氧消化和好氧消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好氧消化耗能大,厌氧消化设备简单
B.都能达到降低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污泥稳定化的目标
C.好氧消化能够回收污泥中的部分能源
D.厌氧消化的机理是活性污泥的内源呼吸作用
A
B
C
D
B
其余答案叙述均相反
42. 活性污泥法中的需氧量计算需要考虑
。
A.有机物氧化需氧量和活性污泥自身氧化需氧量
B.有机物氧化需氧量和混合液表面散氧量
C.有机物氧化需氧量和剩余污泥消化需氧量
D.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中只需考虑有机物氧化需氧量
A
B
C
D
A
43. 下面那个判断不符合高斯扩散条件?
A.x轴为正向平均风向,污染物浓度在y、z轴上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
B.地面是足够粗糙的
C.源强是连续、均匀的
D.扩散过程中污染物的质量是守恒的
A
B
C
D
B
高斯模式的另一个假设是,在全部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
44. 串联的两级除尘器的效率分别为80%和98%,则除尘系统的总效率为:
。
A.80%
B.99%
C.98%
D.99.6%
A
B
C
D
D
除尘系统的总效率=1-(1-80%)(1-98%)=99.6%
45. 对旋流除尘器颗粒捕集过程,当颗粒浓度不高时可以不考虑的作用力是
。
A.颗粒间相互作用力
B.流体阻力
C.离心力
D.重力
A
B
C
D
A
46. 有关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理吸附是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引起的,可以是单层吸附,也可以是多层吸附
B.温度升高时物理吸附的气体可能逸出
C.化学吸附比物理吸附速率快,参与吸附的各相间迅速达到平衡
D.化学吸附需要一定活化能
A
B
C
D
C
物理吸附比化学吸附速率快,参与吸附的各相间迅速达到平衡
47. 近地面的大气层的温度层结可归纳为四种类型,下面哪种叙述不正确?
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称为递减层结
B.气温随高度增加的垂直递减率约为1,称为正常分布层结
C.气温随高度的增加不发生变化,称为等温层结
D.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高,称为逆温层结
A
B
C
D
B
气温随高度增加的垂直递减率约为1,称为中性层结
48. 关于分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选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将固体废物分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或分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粒度级别的过程
B.分选的目的是将废物中可回收利用的物料分离出来
C.分选是根据物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如粒度、密度、磁性、电性、表面润湿性、摩擦性与弹性、光电性等分离物质
D.可分为筛分、重力分选、磁选、电选、浮选、摩擦与弹性分选、光电分选等
A
B
C
D
B
目的是将废物中可回收利用的或不利于后续处理、处置工艺要求的物料分离出来
49. 以下关于放射性废物论述中,哪个是正确的?
A.对于放射性废气通常采用吸收的方法
B.高低放射性废液产生后立即采用混凝沉淀法浓缩处理,然后固化和处置
C.放射性固体废物不可以采用焚烧法减容
D.对于内辐射的防护应避免由呼吸道、胃肠道和伤口吸收
A
B
C
D
C
放射性废气通常采用吸附的方法,高低放射性废液处理前需要一定时间的冷却贮存过程,放射性固体废物可以采用压缩和焚烧法减容,但焚烧炉须经专门设计
50. 危险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外,可能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其共同特征不包括:( )。
A.具有持久性
B.具有毒性
C.具有易燃性、爆炸性
D.具有反应性、腐蚀性
A
B
C
D
A
51. 以下关于焚烧和热解说法正确的有:
。
A.焚烧是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热裂解是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进行
B.焚烧可以用于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热解不可以
C.焚烧是吸热过程,而热裂解是放热过程
D.焚烧产生的二次污染物比热裂解过程容易控制
A
B
C
D
A
52. 有一隔声墙,对某一频率的入射声波的透射系数为0.001,则其隔声量为:
。
A.10
B.20
C.1
D.30
A
B
C
D
D
根据隔声量与透射系数的关系公式
53. 以下关于噪声特点的论述,哪些不正确:
。
A.噪声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总称,所以任何声音都可能成为噪声
B.噪声可能会造成区域性污染
C.噪声污染没有残余污染物,不会积累
D.噪声不会直接致命或致病,它的危害是慢性的或间接的
A
B
C
D
B
噪声只会造成局部性污染。一般不会造成区域性或全球性污染
54. 目前最常用的隔震装置是
。
A.软木隔震垫和压缩型橡胶隔震器
B.金属弹簧和剪切橡胶隔震器
C.空气弹簧和凸台橡胶垫
D.金属弹簧和毛毡
A
B
C
D
B
55. 为防治燃煤产生污染,以下采取的措施不当的是:
。
A.国家禁止开采含放射性和砷等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煤炭
B.国家禁止高硫分、高灰分煤炭的开采
C.在人口集中地区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砂石、灰土等物料、必须采取防燃、防尘措施,防止污染大气
D.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的地区,不得新建燃煤供热锅炉
A
B
C
D
B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推行煤炭洗选加工,降低煤的硫分和灰分,限制高硫分、高灰分煤炭的开采。”由此可见,国家对于高硫分、高灰分煤炭的开采的态度是限制,而非禁止。故(B)项错误。其他各项参见该法的第二十四、三十二和二十八条的规定
56. 为防治交通运输产生噪声污染,采取的措施不当的是:
。
A.禁止制造、销售或者进口超过规定的噪声限值的汽车
B.除起飞、降落或者依法规定的情形外,民用航空器不得飞越城市市区上空
C.警车在执行非紧急任务时,也可使用警报器
D.在车站、铁路编组站、港口、码头、航空港等地指挥作业时使用广播喇叭的,应当控制音量,减轻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
A
B
C
D
C
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警车、消防车、工程抢险车、救护车等机动车辆只有在执行紧急任务时,才可使用警报器”。故(C)错误。其他各项参考该法第三十二、四十和三十八条的规定
57. 我国《建筑法》的最终立法目的是:
。
A.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
B.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C.维护建筑市场秩序
D.保证建筑工业的质量和安全
A
B
C
D
B
上面四个选项都是《建筑法》的立法目的,但最终立法目的是(B)
58.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文化区属于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执行一级标准
B.一小时平均是指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浓度,每小时至少有45min的采样时间
C.《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了二氧化硫(SO
2
)、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
10
)、氮氧化物(NO
x
)、二氧化氮(NO
2
)等常规污染物在不同取值时间情况下的各级别的浓度限制
D.冶金、建材、化工、矿区等工业企业较为集中,无成片居民集中生活区域,属于三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执行三级标准
A
B
C
D
B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类应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域和需特殊保护的地区,文化区则属二类区,执行二类标准,(A)项有误;2000年,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的修改单,考虑到与国外大部分国家制定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一致性,修改单中取消了氮氧化物(NO
x
)指标,(C)项表述有误;特点工业区是指冶金、建材、化工、矿业等工业企业较为集中、其生产过程排放到环境空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且环境空气质量超过三级空气质量标准的浓度限值,并无成片居民集中生活的区域,但不包括1998年后新建的任何工业区,(D)项表述不准确
59. 污水处理场水质取样频率为至少每
一次,取
混合样,以日均值计。
A.2h,24h
B.4h,20h
C.2h,20h
D.4h,24h
A
B
C
D
A
水质取样在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末端排放口。在排放口应设污水水量自动计量装置、自动比例采样装置,pH、水温、COD等主要水质指标应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取样频率为至少没2h一次,取24h混合样,以日均值计
60. 经中央同意,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决定,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印发的时间,即每年的
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
A.9月20日
B.10月1日
C.3月4日
D.6月5日
A
B
C
D
A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