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四、简答题1. 简述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1)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表现为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就不能形成,环境是人物赖以生存的现实基础;另一方面,典型环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失去了典型人物,环境就成了一盘散沙,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形成的可能。
(2)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又是互动关系:一方面环境是典型性格的基础,不仅形成人物性格,而且还逼迫人物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典型人物又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
2. 什么是文学意境的“生命律动”?它具有哪些特点?
生命律动,是意境展示的生命本真的幽情壮采,或日生命本身的美。我国现代美学家宗白华认为,意境中“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清人恽南田认为,意境乃“灵想之独辟,总非人间所有”。因此,文学意境作为一种人类心灵的生命律动,它具有三个特点:其一是表诚挚之情;其二是状飞动之趣;其三是传万物之灵趣。
3. 抒情作品的题材特征是什么?
抒情作品的原初形态和典型形态是抒情诗。不一同的文体易于表现情感的不同方面,就五、七言诗而论,真正具有决定意义的规范是字数、句数的限制。律诗只有八句,绝句只有四句,这样的形式必然影响律诗、绝句对题材的选择。要在极小的篇幅内,在极短的时间内表现刹那间的感受,达到特定的美学目的,就必须依赖特定的美学设计。这表现在题材的选择上,就要求诗人选取相当熟悉而普遍的景致、人物、事件,以恰当的显现表现恰当的主题。为了达到诸如此类的美学目的,诗人常常选择某些特定的题材、特定的原型意象,以表达特定的抒情母题。
4. 什么是创作个性?它和风格的关系是什么?
创作个性作为一种艺术品格,是作家在生活和创作实践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个人气质、人格情操、审美理想、艺术志趣、创造才能和写作习惯等精神特点的总和。正是这些精神特点自动地控制着作家的创作活动,使他以独特的身份和视点去观察、感受、认识和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怀,用个性化的语言构筑起一个他人所无、已所独有的艺术世界。
创作个性是小于文学风格的概念,它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在与客观方面结合之前,它只是潜在于作家的内心,表现为作家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情趣、审美追求和文学才能等。当它一旦施诸创作实践并与客观方面相结合,便成为文学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一方面,它是作为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而存在,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文学风格形成的主观原因;另一方面,它又是作为文学风格的构成而存在,我们又可以凭借作品所呈现的风貌来判断作家的创作个性。
综上所述,关于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说:风格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经创作个性的有机整合后所显现的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格调;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是风格的灵魂。
5. 读者的期待视野包括哪些层次?
(1)文学的期待。文学的期待是指读者对作品的艺术形式与审美特质方面的期待,包括作品的文学性、文体、表现方法、结构技巧、语言特点、艺术感染力等。
(2)生活的期待。生活的期待是指读者对作品生活内蕴与思想意义方面的期待,包括作品的题材、主题、情节、故事的发展、作家的意图等。
(3)价值的期待。价值的期待是指读者从接受动机与需求中产生的对作品价值的整体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