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三、简答题1.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有韦特海默、苛勒和科夫卡等。
格式塔意思是“整体”,它代表这个学派的基本主张和宗旨。他们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综合,整体乃是限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这一观点在一定范围内来说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从这一观点出发,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分析,这对于指出心理学内的机械主义和元素主义观点的错误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他们在知觉领域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具有科学价值的成果。目前在一般心理学教科书内所讲述的一些有关知觉的规律知识,例如,似动现象的发生、知觉过程中图形和背景的关系的意义等,基本上都是来源于格式塔学派的研究成果。此外,苛勒的“顿悟”和韦特海默的“创造性思维”对学习的研究,也有某种程度的影响。
格式塔心理学派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使人们对意识经验发生兴趣,至少把意识经验看作心理学的一个合法的研究领域,并继续促使人们对意识经验的研究。同时格式塔学派对同时期的学派中肯而坚定的批评,对心理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这个心理学派的局限在于:他们把直接经验世界,看作是唯一确实而又可知的世界。把全部心理学问题,完全简化为数理的问题。这其实已经违背了系统观。
2. 简述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例如,新的大型工具软件的开发,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需要创造性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它既是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结合,也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结合,它包括理论思维,又离不开创造想象思维等。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这种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
(2)创造性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j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开放式思维方式。
(3)创造性思维是可以培养训练的思维方式,是问题解决中灵活运用策略的思维方式。
3. 简述情绪的归因理论。
归因,是用因果联系推论的方法,根据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韦纳则在海德和罗特研究的基础上完整地提出了归因模型。他假定对行为结果的归因有四个因素:能力、努力、任务的难度、运气,并根据“控制点”的维度和“稳定性”的维度,将4个因素加以分类:能力是内部的、稳定的因素;努力是内部的、不稳定的因素;任务的难度是外部的、稳定的因素;运气是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
韦纳认为,人们都会而且需要把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归结于不同的原因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变化,进而影响以后的行动。例如:把成功归结为内部原因,会使人感到满意和自豪;归结为外部原因,会产生惊奇和感激的心情。把失败归于内部原因,会使人产生内疚和无助感;归于外部原因,会产生气愤和敌意。把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学习的积极性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可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4. 举例说明多于一个自变量的实验的优越性。
(1)多因素实验设计是指在同一实验研究中控制、操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的实验设计。在真实的生活中,影响心理现象的变量往往繁多并相互影响,因此在实验中设置多个自变量,将会使研究结果更可能接近真实情况。多因素实验设计不是单因素实验设计的简单组合,它在被试选择、实验处理的安排,实验程序及统计方法等方面都与单因素实验设计明显不同。多因素实验设计除了能探讨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外,还能揭示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
(2)多变量实验设计的优点:
①效率高。有两个自变量的实验要比分别做两个只有单一自变量的实验效果要高,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比如记忆测验中,将被试的阅读方式和识记的材料类型都可以看作自变量。
②实验控制较好。做一个实验时,某些控制变量比进行两个实验时更容易控制和恒定。如时间条件是一样的,日期相同、时间相同。再如相同的外界环境、相同的温度、相同的湿度等等。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许多实验误差,减少了实验污染。
③实验结果更有价值。有多种自变量的实验所得的结果,由于在多种情况下都证明是真实的,这样就比多个单独实验所概括的结果更有价值。例如我们教学实践中用两种鼓励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习中的良好行为。在实验中,可能变量之间发生了交互作用,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有用信息。
5. 何谓暂时阈移(TTS)?说明影响暂时阈移大小的主要因素。
(1)暂时阈移是听觉疲劳的指标,指在听觉疲劳测验中,先测定被试对某种频率声音的阈值,而后让他听一段时间可引起疲劳的特定频率和强度的纯音,再测定他的听阈以及所得阈值的改变量。
(2)暂时阈移(TTS)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
①暂时阈移的大小和引起疲劳的声音停止多长时间有关。引起疲劳的声音停止作用的时间越长久,即恢复时间越长久,则暂时阈移越小。
②暂时阈移一般随疲劳声强度的增加而加大,当疲劳声在低强度时,阈移变化相对小些;当疲劳声强度很高时,阈值增加很快。1400赫的暂时阈移大于1000赫的暂时阈移,当两者在90分贝处,暂时阈移急剧增加,这一转折点可能就是能恢复的疲劳和不能恢复的听力损伤的一个分界线。目前许多国家允许噪音标准定在80~90分贝,其根据就是部分来自对暂时阈移的大量测试的结果。
③暂时阈移和疲劳声作用时间的久暂有关。据研究,暂时阈移的大小和作用时间的对数成正比例关系。
④频率在4000~6000赫的高频高强度的疲劳声对暂时阈移的影响最大,不可恢复的听力损失也最为厉害。
四、综合题1. 与学习的联结理论和认知理论相比,人本学习理论有什么独特之处?这一理论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有什么启示?
(1)学习的联结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完形、形成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而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更多地关注个体情感和人格的健康成长,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主动建构问题。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包括以下思想:自然人性论,认为人性来自自然,自然人性即人的本性;自我实现人格论及患者中心疗法,认为人的成长源于自我实现的需要;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提出自由学习观和学生中心的教学观,自我潜能才是人性的种子;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提倡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学生中心的教学观指出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
(2)随着学习理论的深入发展,教育心理学家发现,仅关注行为改变的联结学习理论和只强调知识获得的认知学习理论,对于解释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目前,教育心理学家越来越关注个体情感和人格的健康成长,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主动建构问题。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这些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
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从他们的自然人性论、自我实现论及其“患者中心疗法”出发,在教育实际中倡导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对传统的教育理论造成了冲击,推动了教育改革运动的发展。这种冲击和促进主要体现在突出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了一种以知情协调活动为主线、以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的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核心,强调人际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维系于课堂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师引向学生,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作是教学的主体,从而促进了个别化教学运动的发展。
(3)对教育教学改革启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倡导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学生潜能;引导学生运用策略组织知识,有意义地学刁;改革教材死板的知识体系;从学校环境、家庭、社会各方面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发展学生个性,尊重学生差异。
2. 举例阐述在一个2[组间]×3[组内]的混合实验中采用哪些统计方法对两个因素的数据变化趋势、因素的主效应、交互作用进行详细和深入地分析?如果交互作用显著,应如何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对统计结果进行解释。
(1)举例:2[组间]×3[组内]的混合实验,研究大学生对红、黄、绿三种灯光的反应是否与灯光的强度有关。其中,红、黄、绿是颜色的三个水平,灯光的强和弱是两个水平;选择被试的数量;一个自变量(灯光的颜色)采取组内设计,而另一个自变量(灯光的强弱)采取组间设计。
(2)可以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观察两个因素的数据变化趋势,通过测量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分析数据的变化方向。
可以采用二因素的方差分析,分析两个因素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如果两个因素的主效应显著,说明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该因素对实验结果有影响,需要做进一步分析。对于组间因素灯光,需要对强与弱这两个水平的数据进行t检验,对于组内因素颜色,需要对红、黄、绿三个水平进行多重检验,以确定到底是哪两个水平之间有差异。
交互作用是指一个自变量产生的效果在第二个自变量的每一个水平上不一样。如果交互作用显著,需要做进一步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简单效应检验。可以分别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是从颜色的角度,采用t检验,分别考察在红、黄、绿三个水平下,灯光的强、弱水平之间有无显著差异;二是从灯光的角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考察在灯光强、弱水平下,灯光的三种颜色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
如果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显著,那这两个因素的主效应就没有意义。重点考察交互作用,即一个因素的各个水平受到另外一个因素水平的影响。
3. 图中A、B、C三个F分布中哪个自由度最大?为什么?

根据F分布图的分布特点,可以得知A、B、C三个分布中:C的自由度最大,B的自由度次之,A的自由度最小。
这是因为F分布形态是一个正偏态的分布,它的分布曲线的形态随分子、分母的自由度不同而不同,它是一族分布,随df1和df2的增加而减趋正态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