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83.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新药临床研究
一、A1型题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符合新药报批人体生物利用度实验设计要求的叙述为
A.生物利用度研究的用药剂量一般与临床用药剂量一致,但特殊情况可适当增加剂量
B.生物利用度研究的用药剂量必须按照高、中、低三个剂量分别进行研究,以考察剂量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C.两个试验周期至少应间隔受试药物的2~3个半衰期.通常间隔1~2天
D.进行多次给药生物利用度研究时,确定稳态时间时应通过计算而得到
E.受试期间受试者因为身体较为虚弱,进餐应当多提供高脂肪、高蛋白食物
A
B
C
D
E
A
2. 符合新药报批人体生物利用度实验要求的叙述为
A.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过程中,如果样品中内源性物质干扰样品的测定,但内源性物质的响应信号重复性较为一致,也可以认为该分析方法合理
B.对生物样品进行分析的精密度可以适当放宽,可以达到15%,甚至20%
C.对生物样品进行分析的回收率实验中,一般来说采用方法回收率和提取回收两种方法,但实际上两者的测定目的是一样的
D.对生物样品进行分析的稳定性实验可以不必考虑冻融实验
E.人体生物利用度实验追踪的物质必须为药物原型物质,不应追踪代谢产物或衍生化物
A
B
C
D
E
B
3. 符合药物动力学实验研究的叙述为
A.不能用代谢产物求算生物利用度
B.表观分布体积是指人体体液具有的确切体积
C.多次给药的达稳态的时间由计算得到
D.AUC应当用梯形法计算得到
E.消除速度常数只能由静脉注射给药得到
A
B
C
D
E
D
4. 符合新药报批人体生物利用度实验参数要求的叙述为
A.药物动力学参数均应由计算得到
B.AUC应当用积分方程计算得到
C.Cmax和Tmax应当使用实测值
D.双隔室模型的动力学参数α、β具有实际动力学意义
E.T1/2的数据不能由缓控释制剂的药动学数据得到
A
B
C
D
E
C
5. 符合药物动力学实验研究的叙述为
A.单隔室和双隔室的体内吸收百分率的计算公式应当是一样的
B.如果药物原型在体内易于代谢,如果在测定时不能阻止代谢过程,应当尽可能测定活性代谢产物
C.如果不能通过测定有效成分计算生物等效性的目的,应当用药效来判断,其受试者的人数应当与生物等效性试验人数相同
D.体内外相关实验的相关系数必须要大于0.99
E.生物等效实际是指人体吸收速度的等效
A
B
C
D
E
C
6. 符合药物动力学实验研究的叙述为
A.隔室模型是基于将人体的各解剖部位特定划分为不同的"室"的结果,它完全符合人体的生理特征
B.非隔室模型得到的数据并没有多少参考价值
C.表观分布体积并不是人体确切有该体积的体液
D.消除速度常数只能由静脉注射给药得到
E.多次给药的达稳态的时间由计算得到
A
B
C
D
E
C
7. 符合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实验要求的选项为
A.标准曲线应当至少7个浓度组成
B.提取回收率可以低于70%,只要证明其重复性良好即可
C.精密度要求应当与一般的化学分析要求一致
D.只要考虑样品在室温条件下的稳定性即可
E.只要实验前证明了分析方法的适用性,该方法即可在任何情况下使用
A
B
C
D
E
B
8. I期临床试验的内容:
A.初步的临床药理学试验
B.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
C.初步的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
D.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
E.初步评价药物对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
A
B
C
D
E
B
9. 临床研究中的试验药品:
A.不得在市场上销售
B.不得在医院销售
C.不得在定点药店销售
D.不得在社区药店销售
E.不得非试验单位销售
A
B
C
D
E
A
10. 符合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实验要求的选项为
A.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实验过程中,应当不禁水,受试者想喝多少喝多少
B.多次给药时,受试者只要在饭前服用受试药品即可
C.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实验只能采用男性健康志愿者,绝对不可以选用妇女、儿童或老年人
D.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实验的受试例数为18~24例,特殊情况必须采用100例以上
E.绝对生物利用度实验的参比制剂只要是注射剂即可
A
B
C
D
E
D
11. 新药以人为对象的研究必须符合:
A.赫尔辛基宣言
B."赫尔辛基宣言"和"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道德指南"
C.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道德指南
D.研究者制定的条件
E.医学伦理学
A
B
C
D
E
B
12. 化学药品注册分类中"改变给药途径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制剂"属于
A.注册分类I-4
B.注册分类Ⅱ
C.注册分类Ⅲ-1
D.注册分类Ⅲ-3
E.注册分类V
A
B
C
D
E
D
13. 报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品注册申报资料中需几套完整的资料
A.1套
B.2套
C.3套
D.4套
E.5套
A
B
C
D
E
B
14. 新药临床研究必需经:
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B.省、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C.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共同批准
D.新药研究单位和药物临床试验单位签订合同
E.药物临床试验单位同意
A
B
C
D
E
A
15. 新药是指:
A.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
B.改变剂型的药品
C.改变给药途径的药品
D.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E.增加新的适应证的药品
A
B
C
D
E
D
16. 新药临床研究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应在多长时间内上报?
A.24小时
B.2天
C.3天
D.4天
E.5天
A
B
C
D
E
A
17. 对于新药,进行人体生物利用度试验的制剂的要求是
A.试验制剂应是在符合GMB要求的环境下中试生产的产品
B.试验制剂应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的小试样品
C.在进行绝对生物利用度实验时,参比制剂如果没有静脉注射剂则可以选用没有首过效应的制剂,例如:吸入制剂、直肠给药制剂等
D.进行相对生物利用度实验时,必须选用相同给药途径的制剂,如没有则可以选用实验室自制样品
E.进行相对生物利用度实验的样品不必经过国家药政主管部门批准
A
B
C
D
E
A
18. 药物的临床研究中要求减少研究病例数,必须经哪个单位批准:
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B.省、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C.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共同批准
D.卫生部批准
E.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A
B
C
D
E
A
19. 新药的临床研究应当从以下单位中选择:
A.三级以上医院
B.三级甲等以上医院
C.具有知名专家的医院
D.具有药物临床试验资格的机构
E.有教学能力的医院
A
B
C
D
E
D
20. 以下符合进行生物利用度实验的人体受试者的要求叙述是
A.受试者只能选择男性
B.受试者的年龄应选18~40岁的成年健康者,同一批受试者的年龄不宜超过10岁
C.受试者的身高一般不作特别要求,但同一批受试者的身高不宜超过10%
D.实验前并不要求禁烟禁酒
E.受试者的实验例数应不少于100例
A
B
C
D
E
B
21. 药物临床研究中,伦理委员会所有会议及其决议的书面记录,需保存至临床试验结束后几年: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E.2年
A
B
C
D
E
C
22. 符合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实验要求的选项为
A.仿制缓控释制剂生物等效性试验的参比制剂必须选用国外市售相同产品
B.创新缓控释制剂生物等效性试验的参比制剂可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自制普通制剂
C.多次给药实验判断达稳态时,应当测定服药后的达峰浓度
D.多次给药实验判断达稳态时,应当测定服药前的峰谷浓度
E.缓控释制剂生物等效性试验的受试制剂应当选用实验室自制样品,并经药品检验所复核批准
A
B
C
D
E
D
23. Ⅱ期临床试验的内容:
A.治疗作用确认阶段
B.初步评价药物对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
C.进一步验证药物对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
D.初步的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
E.改进给药剂量
A
B
C
D
E
B
24. Ⅳ期临床试验的目的是:
A.为药物注册申请提供充分依据
B.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
C.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D.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改进给药剂量
E.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
A
B
C
D
E
D
25. 临床试验分为I、Ⅱ、Ⅲ、Ⅳ期,申请新药注册时
A.必须进行I、Ⅱ、Ⅲ、Ⅳ期临床试验
B.可以只进行I、Ⅱ期临床试验
C.可以只进行Ⅱ、Ⅲ期临床试验
D.可以只进行Ⅲ、Ⅳ期临床试验
E.可以只进行Ⅱ、Ⅳ期临床试验
A
B
C
D
E
C
26. 在新药的人体生物利用度在试验过程中,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
A.受试者的生活习惯应当继续保持,不应禁烟禁酒
B.不应禁食禁水
C.不应进食进水
D.应禁食不禁水
E.应禁水不禁食
A
B
C
D
E
B
27. 符合生物利用度计算公式的是
A.绝对生物利用度F=AUCT·Div/AUCiv·DT
B.绝对生物利用度F=AUCT·DT/AUCiv·Div
C.绝对生物利用度F=AUCiv·DT/AUCT·Div
D.相对生物利用度F=AUCT·Div/AUCiv·DT
E.相对生物利用度F=AUCT·DT/AUCiv·Div
A
B
C
D
E
A
28. 生物利用度是
A.以药效学的实验方法研究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B.以药物动力学的实验方法研究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C.以药物动力学的实验方法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利用程度
D.以药物动力学的实验方法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分布速度和程度
E.以药效学的实验方法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分布速度和程度
A
B
C
D
E
B
29. 属化学药品注册分类1中"新的复方制剂",如长期毒性试验显示其毒性不增加,毒性靶器官也未改变,可免报的资料为
A.22号资料
B.23号资料
C.26号资料
D.27号资料
E.28号资料
A
B
C
D
E
D
30. 新药申请被国家药监局退审后多长时间后允许重新申请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0个月
E.一年
A
B
C
D
E
C
31. 当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作出修改临床研究方案、责令暂停或终止临床研究的决定时,申请人或临床研究单位如有异议,可在几日内提出意见并书面说明理由
A.5日
B.10日
C.15日
D.20日
E.30日
A
B
C
D
E
B
32. 药物临床研究必须执行的法规GCB为
A.《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B.《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C.《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D.《药品研究试验记录暂行规定》
E.《药品临床研究若干规定》
A
B
C
D
E
C
33. 评价药物制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最重要的三个药物动力学指标为
A.AUC、V、Tmax
B.T1/2、V、F
C.Tmax、V、Tmax
D.AUC、Cmax、Tmax
E.T1/2、Cmax、Tmax
A
B
C
D
E
D
34. 药物临床研究被批准后,应当在几个月内实施
A.6个月
B.12个月
C.18个月
D.24个月
E.36个月
A
B
C
D
E
D
35. 在新药监测期内使用该药品,发现有严重质量问题或非预期的不良反应,必须及时向哪个部门报告:
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B.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C.药品不良反应中心
D.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局
E.药品生产单位
A
B
C
D
E
B
36. 属化学药品注册分类1和2的新药,应当进行临床实验,其中Ⅲ期临床试验的最低病例数为
A.20至30例
B.100例
C.200例
D.300例
E.2000例
A
B
C
D
E
D
37. 符合新药报批人体生物利用度实验要求的叙述为
A.常用的分析方法有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质连用色谱法、比色法、放射免疫法、微生物法等
B.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有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质连用色谱法等,但由于精密度的原因,放射免疫法、微生物法不应选为进行人体生物利用度实验方法
C.对分析方法灵敏度的要求是必须能够检测出经7个半衰期消除血样中的药物浓度
D.标准曲线如果不能覆盖整个待测样品的浓度范围,可以做多条标准曲线,求出标准方程,但相关系数不应小于0.99
E.标准曲线的浓度跨度范围不应超过10倍
A
B
C
D
E
D
38. 在申报资料项目表中的"±"指的是
A.必须报送的资料
B.可以用文献综述代替试验资料
C.可以免报的资料
D.按照说明的要求报送资料
E.按照附件的要求报送资料
A
B
C
D
E
B
39. 在申报化学药品注册分类V时,药学研究资料中可以免报的项目为
A.7
B.9
C.12
D.13
E.15
A
B
C
D
E
B
40. 新药审评合格取得试生产批文后,其试生产期为
A.6个月
B.10个月
C.一年
D.两年
E.三年
A
B
C
D
E
D
41. 属化学药品注册分类3和4的新药,应进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和至少100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多个适应症的,每个主要适应症的病例数不少于
A.50例
B.60例
C.70例
D.80例
E.100例
A
B
C
D
E
B
42. 试验用药品的使用记录应包括:
A.数量、装运、递送、接受、分配、应用后剩余药品的回收与销毁
B.应用后剩余药品的回收
C.应用后剩余药品的销毁
D.数量、接受、分配
E.数量、装运、递送、接受
A
B
C
D
E
A
43. 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于2003年申报的新药,其临床研究申请编号的形式是
A.CXL2003XXXX
B.CXb2003XXXX
C.CXS2003XXXX
D.X03XXXXX
E.F03XXXXX
A
B
C
D
E
D
44. 符合新药报批人体生物利用度实验要求的叙述为
A.选用测定样品必须为血浆
B.采样时间越长越好,最好应持续到测定时超出测定的灵敏度为止
C.取血时间点宜越密越好,以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
D.总采样点最少不应少于10个,且分布要合理
E.采样点的分布只需照应到分布相和消除相即可
A
B
C
D
E
D
45. 符合新药报批人体生物利用度实验要求的叙述为
A.进行单次给药生物利用度研究时,实验前一天应当开始禁食(至少24小时),次日早晨随食物一起服用药物
B.进行单次给药生物利用度研究时,服药4小时后统一进食,用200~250ml的温开水送服药物
C.进行单次给药生物利用度研究时,除服药时饮用水外,实验期间不得再饮用水,以防止血药浓度波动
D.进行多次给药生物利用度研究时,药物和食物应当一同服用
E.进行多次给药生物利用度研究时,食物应由受试者自行决定
A
B
C
D
E
B
46. 药物的临床研究包括
A.临床试验和安全性试验
B.生物等效性试验和药理试验
C.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
D.安全性试验
E.药理试验
A
B
C
D
E
C
47. 药物的临床研究自批准后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完成:
A.1年
B.2年
C.1.5年
D.2.5年
E.3年
A
B
C
D
E
B
48. Ⅲ期临床试验的内容可以:
A.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提供充分依据
B.初步评价药物对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
C.评价在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
D.改进给药剂量
E.考察药物上市后的疗效
A
B
C
D
E
A
49. 以下符合进行生物利用度实验的人体受试者的要求叙述是
A.除特殊作用的药物外,一般应选择男女各半
B.受试者的年龄应选18~60岁的成年健康者,同一批受试者的年龄不宜超过30岁
C.试者的体重一般不作特别要求,但同一批受试者的体重不宜超过30%
D.实验前应停止一切药品和禁止饮酒,但并不要求禁烟
E.受试者的实验例数一般要求18~24例
A
B
C
D
E
E
50. 申请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注册,一般不需要进行临床研究,需要进行临床研究的中成药和生物制品,应当进行
A.生物等效性试验
B.临床试验
C.安全性试验
D.长期毒性试验
E.药理试验
A
B
C
D
E
B
51. 新药应当进行的临床试验:
A.I、Ⅱ、Ⅲ、Ⅳ期
B.I、Ⅱ、Ⅲ期
C.Ⅱ、Ⅲ、Ⅳ期
D.I、Ⅱ期
E.Ⅱ、Ⅲ期
A
B
C
D
E
B
52. 为保障受试者的权益,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A.伦理委员会和知情同意书
B.知情同意书
C.伦理委员会
D.药事委员会
E.医疗鉴定委员会
A
B
C
D
E
A
53. 符合新药报批人体生物利用度实验要求的叙述为
A.生物利用度的计算结果只能由血药浓度得到
B.不能用代谢产物求算生物利用度
C.缓控释制剂的药动学参数除一般的外,还应提供可以描述缓控释制剂特殊释放行为的动力学参数
D.生物等效性评价采用双单侧检验,对AUC和Cmax直接进行统计分析
E.若受试制剂的AUC的95%的可信限在标准参比制剂的95%~105%的范围内,可以认为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A
B
C
D
E
C
54. 化学药品第12号申报资料为样品的检验报告书,在临床研究前报送资料时可提供至少几批样品的自检报告
A.1批
B.2批
C.3批
D.4批
E.5批
A
B
C
D
E
A
二、B1型题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
通过合成或半合成方法制得的新药的临床试验
A.20~30例
B.300例
C.100例
D.1000例
E.50例
1. I期临床试验的最低病例数
A
B
C
D
E
A
2. Ⅱ期临床试验的最低病例数
A
B
C
D
E
C
3. Ⅲ期临床试验的最低病例数
A
B
C
D
E
B
4. Ⅳ期临床试验的最低病例数
A
B
C
D
E
D
三、X型题
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多个单位联合研制的新药允许
A.多个单位重复申请注册
B.其中一个单位申请注册,其他单位不得重复申请
C.治疗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的新药在联合申请注册批准后,每个品种可由多个单位生产
D.需要联合申请注册的,应当共同署名作为该新药的申请人
E.治疗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的新药在联合申请注册批准后,每个品种只能由一个单位生产,同一种的不同规格可分由不同单位生产
A
B
C
D
E
BD
2. 在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中属于新药的是
A.中药材的代用品
B.未在国外上市销售的由中药、天然药物制成的复方制剂
C.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剂型的制剂
D.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给药途径的制剂
E.已有国家标准的中成药和天然药物制剂
A
B
C
D
E
ACD
3. 临床研究期间发生何种情况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可以要求申请人修改临床研究方案、暂停或终止临床研究
A.不能有效保证受试者安全
B.临床研究过程中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C.临床试验用药物出现质量问题
D.违反GLB的有关要求
E.临床研究中弄虚作假
A
B
C
D
E
ACE
4. 下列何种制品必须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的药品检验所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临床研究
A.化学制品
B.疫苗类制品
C.血液制品
D.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其他生物制品
E.境外生产的临床研究用药物
A
B
C
D
E
BCDE
5. 属于化学药品注册申报资料中"综述资料"的是
A.立题目的与依据
B.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
C.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D.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E.证明性文件
A
B
C
D
E
ABE
6. 新药临床研究的审批过程中属于省局药监局的职责有
A.对抽取的样品进行检查
B.对申报资料进行形式审查
C.向确定的药品检验所发出注册检验通知
D.填写《药品注册申请表》
E.将审查意见、考察报告及申报资料报送国家药监局
A
B
C
D
E
BCE
7. Ⅲ期临床试验的目的是
A.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
B.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
C.评价利益和风险关系
D.改进给药剂量
E.为药物注册申请获得批准提供充分依据
A
B
C
D
E
BCE
8. 境外申请人在中国进行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研究的,应当按照本办法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申请并符合下列规定
A.临床研究用药物应当是已在境外注册的药品或者已进入Ⅱ期或者Ⅲ期临床试验的药物
B.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境外申请人提出的尚未在境外注册的预防用疫苗类新药的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研究申请
C.在中国进行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研究时,在任何国家发现与该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和预期不良反应,申请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D.临床研究结束后,申请人应当将完整的临床研究报告报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E.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研究取得的数据,用于在中国进行药品注册申请,必须符合《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及本办法有关临床研究的规定,申请人只需要提交多中心临床研究在中国的那部分资料
A
B
C
D
E
ACD
9. 药物临床研究的研究者:
A.负责研究药物的使用
B.不得把研究用药物转交非临床研究参与者
C.其用法与用量应符合研究方案
D.应依据受试者药物反应及时调整药量
E.应依据受试者药物反应及时调整用法
A
B
C
D
E
ABC
10. 新药申报与审批过程中快速审批的确定是由
A.省级药监局审查提出意见
B.省级药监局确定
C.省级药监局和国家药监局均有权确定
D.省级药监局和省级药检所共同确定
E.国家药监局在受理时确定
A
B
C
D
E
AE
11. 临床研究期间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药监局可以要求申请人修改临床研究方案、暂停或者终止临床研究
A.伦理委员会未履行职责的
B.不能有效保证受试者安全的
C.未按照规定时限报告严重不良事件的
D.未及时如实报送临床研究进展报告的,已批准的临床研究超过原预定研究结束时间仍未取得可评价结果的
E.已有证据证明临床试验用药物无效的
A
B
C
D
E
ABCDE
12. 临床研究管理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A.临床研究用药的使用由申请人负责
B.研究者必须保证所有研究用的药仅用于该临床研究的受试者
C.临床研究者可根据临床需要自行改变研究方案中的用量
D.研究者不得把研究用药转交给任何非临床研究参加者
E.临床研究用药可销售
A
B
C
D
E
BD
13. 新药临床研究的审批过程中属于省药检所的职责有
A.对抽取的样品进行检查
B.对申报的药品标准进行复核
C.在规定的时限内将检验报告书和复核意见报送国家药监局
D.同时报送通知其检验的省级药监局
E.通知申请人
A
B
C
D
E
ABCDE
14. 属于化学药品注册分类3的是
A.新的复方制剂
B.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C.改变给药途径且尚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D.改变给药途径并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E.由已上市销售的多组分药物制备为较少组分的药物
A
B
C
D
E
BD
15.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制定和实施的目的:
A.保证药品临床试验过程规范
B.保证试验结果科学可靠
C.保障病人用药安全
D.保障受试者安全
E.保障受试者权益
A
B
C
D
E
ABDE
16. 参与药物临床研究单位及人员应当:
A.获得由受试者自愿签署的知情同意书
B.准确、真实做好研究记录
C.了解研究者的责任和义务
D.熟悉药物的作用、性质
E.熟悉药物的疗效、安全性
A
B
C
D
E
ABCDE
17. 新药申报与审批中对申报资料的要求是
A.资料完整规范
B.数据真实可靠
C.文献资料应注明著者名称、刊物名称及卷、期、页等
D.未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需提供资料所有者许可使用的证明文件
E.外文资料按要求提供中文译本
A
B
C
D
E
ABCDE
18. 新药申报与审批过程中允许快速审批的有
A.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等药用物质制成的制剂和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
B.未在国内外获准上市的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生物制品
C.抗艾滋病病毒及用于诊断、预防艾滋病的新药,治疗恶性肿瘤、罕见病等的新药
D.治疗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的新药
E.未在国外上市销售的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等药用物质制成的制剂和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
A
B
C
D
E
ABCD
19. 下面这些化学药品注册分类中品种属于新药的有
A.注册分类I和Ⅱ
B.注册分类Ⅲ
C.注册分类Ⅳ
D.注册分类Ⅴ
E.注册分类Ⅵ
A
B
C
D
E
ABCD
20. 化学药品注册分类I至V类新药审批的一般程序是
A.提供符合规定的综述资料、药学研究资料、药理毒理研究资料、临床研究资料,向SFDA申请临床试验批文
B.申办者选择或由SFDA指定具有资质的国家药品研究基地为临床研究单位
C.取得SFDA批文后进行临床研究(Ⅰ、Ⅱ、Ⅲ期)
D.提供临床研究资料及临床前研究资料,经审评合格取得试生产批文试生产期间进行药品生产质量观察及Ⅳ期临床试验,并在试生产满前3个月,提供有关资料申请转正
E.审批合格后转为正式生产
A
B
C
D
E
ABCDE
21. 申请人对下述药品注册申报资料应当同时提交电子文本
A.中药、天然药物:项目1、3~7、19和29
B.化学药品:项目1、3~7、19和28
C.治疗用生物制品:项目1、3~7、16、29、35和36
D.预防用生物制品:项目1、3~7、13、15和17
E.补充申请:新的药品标准、说明书及包装、标签样稿
A
B
C
D
E
AC
22.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的适用范围:
A.I期临床试验
B.Ⅱ期临床试验
C.Ⅲ期临床试验
D.Ⅳ期临床试验
E.药物的生物等效性试验
A
B
C
D
E
ABCDE
23. 化学药品注册申报资料项目10质量研究工作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包括
A.纯度检查
B.剂型选择
C.工艺流程
D.含量测定
E.方法学验证
A
B
C
D
E
ADE
24. 在化学药品注册申报资料中,资料项目2证明性文件包括
A.申请人合法登记证明文件
B.原料药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
C.申请药物或者使用的处方、工艺等专利情况及其权属状态说明
D.申请新药生产时应当提供《药物临床研究批件》复印件
E.提供原料药的销售发票
A
B
C
D
E
ACD
25. 在化学药品注册申报时,必须提供原料药的合法来源证明文件,其包括
A.原料药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药品生产许可证》
B.原料药生产企业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
C.销售发票
D.检验报告书
E.药品标准
A
B
C
D
E
ABCDE
26. 新药临床研究的审批过程中属于国家药监局的职责有
A.组织对研制情况及条件进行现场考察,抽取检验用样品
B.组织药学医学和其他技术人员,对新药进行技术审评
C.填写《药品注册申请表》
D.完成临床前研究
E.以《药物临床研究批件》的形式,决定是否批准其进行临床研究
A
B
C
D
E
BE
27. 新药临床研究的审批过程中申请人的职责是
A.完成临床前研究
B.填写《药品注册申请表》
C.对抽取的样品进行检验
D.向所在地省级药监局如实报送有关资料
E.报送药物实样
A
B
C
D
E
ABDE
一、A1型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二、B1型题
通过合成或半合成方法制得的新药的临床试验 A.20~30例B.300例C.100例D.1000例E.
1
2
3
4
三、X型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