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中国法制史自考2010年10月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夏朝法制的指导思想可概括为______
A.奉天罚罪
B.明德慎罚
C.轻罪重罚
D.德主刑辅
A
B
C
D
A
2. 西周时期婚姻成立的限制条件是______
A.父母之命
B.同姓不婚
C.六礼
D.媒妁之言
A
B
C
D
B
关于结婚,周人限制同姓结婚,理由有二:其一,“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即同姓结婚,不利于子女健康。其二,“取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即通过与异娃联姻,对远邦起安抚作用,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3. 西周时期用来买卖兵器、珍异物品等没有生命物品的契约称为______
A.傅别
B.券书
C.质
D.剂
A
B
C
D
D
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和“剂”。“质”用来买卖牛、马、奴隶等有生命的物品,“剂”用来买卖兵器,车辇、珍异物品等没有生命的物品。
4. 西周时期将民事案件的诉讼费称为______
A.质剂
B.傅别
C.钧金
D.束矢
A
B
C
D
D
西周时期,要使案件进入审理程序,必须缴纳一定诉讼费,称为“束矢”和“钧金”,民事案件要“入束矢”,刑事案件“入钧金”。
5. 春秋时期,邓析私自编定了______
A.《竹刑》
B.《法经》
C.《傍章》
D.《九章律》
A
B
C
D
A
邓析私自编定了一部更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法律,写在竹简上,历史上称为“竹刑”。
6. 战国时期“改法为律”的变法者是______
A.孔子
B.叔向
C.李悝
D.商鞅
A
B
C
D
D
战国时期,商鞅改法为律,此后中国封建各朝的主要法典一般均称为“律”。
7. 秦简《为吏之道》概括了官吏应具备的道德和行为准则,称为______
A.四善
B.五善
C.二十七最
D.九品中正
A
B
C
D
B
8. 秦律将故意犯罪称为______
A.眚
B.端
C.非眚
D.不端
A
B
C
D
B
秦律称故意犯罪为“端”或“端为”,过失为“不端”。
9. 规定国家机关在某些专门工作中的程序、原则及有关公文程式的法律,在秦朝称为______
A.律
B.比
C.式
D.科
A
B
C
D
C
秦朝的法律形式中,式即格式、程式,是关于国家机关在某些专门工作中的程序、原则及有关公文程式的法律文件。
10. 疑狱平议、上报复审的奏谳制度创设于______
A.商朝
B.西周
C.秦朝
D.汉朝
A
B
C
D
D
11. 汉文帝十三年改革刑制,主要内容是______
A.废除死刑
B.废除肉刑
C.废除徒刑
D.废除笞刑
A
B
C
D
B
文帝十三年正式改革刑制,主要是废除肉刑,以笞、徒、死刑来取代原有的刑罚。
1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禁止土族与庶族、良民与贱民通婚,如果成婚,在法律上被称为______
A.不孝
B.不端
C.不道
D.失类
A
B
C
D
D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尊卑等级格外森严,“士庶有别、良贱不婚”成为婚姻的一条重要原则。如果成婚,会被称为“失类”,将会遭受人们的讥评、奏弹甚至是法律制裁。
13. 晋代对《晋律》中的法律术语进行解释的律学家是______
A.陈群
B.张斐
C.刘颂
D.刘劭
A
B
C
D
B
晋代张斐,杜预等人对《晋律》中的法律术语进行了解释,并且非常完备,统一了人们对律条的不同理解,弥补了律文内容上的缺陷,后经朝廷批准,下诏颁行天下,与《晋律》具有同等效力。
14. 隋朝制定的第一部律是______
A.《开皇律》
B.《大业律》
C.《武德律》
D.《开元律》
A
B
C
D
A
《开皇律》是隋朝的第一部律,也是隋初重要的立法成果。
15. 唐律将亲族之间犯奸的犯罪行为称为______
A.不孝
B.不睦
C.不义
D.内乱
A
B
C
D
D
16. 《疑狱集》的作者是五代时期的______
A.和凝
B.宋慈
C.窦仪
D.苏晓
A
B
C
D
A
五代时期出现了由和凝父子共同编写的《疑狱集》,收集大量古代侦查、断案的事例,记录较为典型的侦查,断案技巧,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案例汇编,对后来的刑事审判及审判理论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17. 宋代将皇帝在特定时间对特定的人和事临时发布的诏旨,称为______
A.宣敕
B.编敕
C.散敕
D.断例
A
B
C
D
A
“敕”是皇帝在特定时间针对特定的人或事临时发布的诏旨,称为“散敕”,在宋代又称为“宣敕”。
18. 在南宋《庆元条法事类》中,与绞、斩并行,且为第一等生命刑的是______
A.腰斩
B.刺配
C.凌迟
D.具五刑
A
B
C
D
C
19. 元朝建立后制定并颁行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______
A.《至元新格》
B.《大元通制》
C.《元典章》
D.《至正条格》
A
B
C
D
A
《至元新格》是元朝建立以后制定并颁行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它是一部综合性的成文法典,在行政、财政和民事方面稍有侧重。
20. 元代主持全国宗教管理和审判事务的最高机关是______
A.御史台
B.宣政院
C.按察司
D.司狱司
A
B
C
D
B
宣政院是一个与世俗权力机关并行的宗教权力机构,是主持全国的宗教管理和宗教审判的最高机关,掌管僧人僧官的刑民案件,长官由帝师担任。
21. 明代掌一省司法审判事务的机构是______
A.承宣布政使司
B.提刑按察使司
C.都指挥使司
D.行御史台
A
B
C
D
B
全国十三个省均设提刑按察使司,“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是一省最高的司法审判及监察机构。
22. 明初将由皇帝发布或经皇帝批准发布的官府告示、法令和案例称为______
A.大诰
B.令
C.条例
D.教民榜文
A
B
C
D
D
榜文也称“教民榜文”,由皇帝发布,主要包括皇帝的谕旨或经皇帝批准的官府告示,法令和案例。主要限于明太祖和明成祖两朝,即明初。
23. 《刑部现行则例》颁行于清朝的______
A.顺治年间
B.康熙年间
C.雍正年间
D.乾隆年间
A
B
C
D
B
康熙十九年(1680)完成《刑部现行则例》260余条,之后又继续进行厘正、修订。
24. 清朝将罪犯发配至边疆给驻防的八旗官兵当差为奴的刑罚,称为______
A.充军
B.发遣
C.刺字
D.枷号
A
B
C
D
B
发遣刑是将罪犯发配至边疆地区给驻防八旗官兵当差为奴的刑罚,是仅次于死刑的重刑,为清代所独创。
25. 清末《钦定宪法大纲》明确宣布预备立宪期为______
A.7年
B.8年
C.9年
D.10年
A
B
C
D
C
1908年8月,清廷颁行了《钦定宪法大纲》,明确宣布预备立宪以9年为期,并明确以《大纲》为准则正式实施宪政。
26. 清末设于租界内、负责审理华洋混合案件的特殊司法机关是______
A.大理院
B.法部
C.会审公廨
D.军机处
A
B
C
D
C
27.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______
A.责任内阁制
B.总统制
C.君主立宪制
D.君主制
A
B
C
D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产物。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这是《临时约法》最大的特点。
28. 北洋政府颁行的《暂行新刑律》基本上沿用了______
A.《大清律例》
B.《大清现行刑律》
C.《大清新刑律》
D.《惩治盗匪法》
A
B
C
D
C
29. 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的立法机构是______
A.资政院
B.参议院
C.谘议局
D.立法院
A
B
C
D
D
立法院是国民政府名义上的立法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根据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立法决议,负责具体起草法律条文,因而其立法权限极为有限。
3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之最高政权为______
A.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参议会
A
B
C
D
A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西周礼的核心原则包括______
A.亲亲
B.吉礼
C.凶礼
D.尊尊
E.军礼
A
B
C
D
E
AD
西周的礼的核心原则为亲亲和尊尊。所谓“亲亲”即亲其所亲,亲爱自己的亲属,着眼于调整家族内部的关系。“尊尊”即尊其所尊,尊爱自己的尊长,更主要调整君臣之间、贵族之间、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尊卑关系。
2. 战国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包括______
A.厉行法治
B.轻徭薄赋
C.约法省刑
D.法律公开
E.轻罪重罚
A
B
C
D
E
ADE
3. 西汉初期的主要立法有______
A.《九章律》
B.《越宫律》
C.《傍章》
D.《沈命法》
E.约法三章
A
B
C
D
E
ACE
西汉初期的主要立法有“约法三章”,《九章律》,《傍章》,汉初还就废秦苛法方面发布了一些单行律令,如《抉书律》,《收孥相坐律》等。
4. 太平天国时期诉讼审判制度的特点是______
A.禁止刑讯
B.程序繁琐
C.天王专断
D.神明裁判
E.注重结果
A
B
C
D
E
BCDE
5.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所制定的宪法及宪法性文件有______
A.《中华民国训政纲领》
B.《五·五宪草》
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E.《中华民国宪法》
A
B
C
D
E
ABCE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先后制定了《中华民国训政纲领》、《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又称《五五宪草》)、《中华民国宪法》等宪法及宪法性文件。
三、名词解释题
1. 李悝
(1)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鼻祖。
(2)在魏国主持变法改革,推行法治:总结立法经验,编撰《法经》。
2. 《张杜律》
(1)张裴、杜预对《晋律》所作的解释,后人将之与晋律文本合一。
(2)与《晋律》具有同等效力。
3. “袁记约法”
(1)即1914年5月1日公布的《中华民国约法》的俗称。
(2)其内容是以保障袁世凯的独裁集权为中心。
(3)使中国的宪政运动大大倒退了一步。
四、简答题
1. 简述西周时期的继承制度。
(1)西周时期,继承制度主要包括三种:
①宗祧继承,②爵位继承,③财产继承。
(2)继承的主要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
2. 简述宋朝的法学成就并举例说明。
(1)宋朝崇文抑武、重视法制,加上有一大批懂法律的士大夫,使得宋朝在刑律、案例及法医研究上均有突出成就。
(2)其中,有代表性的是:
①《洗冤集录》
②《名公书判清明集》
3. 简述革命根据地时期人民民主政权司法制度的主要特点。
(1)方便民众。
(2)形式多样。
(3)事实上独立。
五、论述题
1. 试述唐律的主要特点。
唐律的主要特点如下:
(1)礼法结合。
(2)首创“疏议”。
(3)律条简要。
(4)立法技术完善。
2. 试述清末修律的影响。
(1)修律直接导致了传统法律体系的解体。
(2)修律为中国法制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3)修律直接促进了西方法律思想、法律观念的引进和传播。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三、名词解释题
1
2
3
四、简答题
1
2
3
五、论述题
1
2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