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1. 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可以经单位负责人审批后销毁。
对 错
B
[解析] 会计档案管理的规定
[解析]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10、11条规定,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应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提出销毁意见,会同会计机构共同鉴定,报单位负责人批准后,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人员监销,但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当单独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其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不得销毁。
2. 为了编制会计报表,企业可以提前两天结账。
对 错
B
[解析] 财务会计报告
[解析] 《会计法》第11条规定,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止12月31日止。《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第10条规定,企业至少应当按年编制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涵盖的期间短于报告期间的,应该披露原因,而不能为了编制会计报告,随意提前结账,这样也会丧失会计资料的可比性。
3.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根据违反会计法规行为的性质、情节及危害程度,在责令限期改正的同时,可以对单位并处3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对 错
A
[解析] 法律责任
[解析] 《会计法》第42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根据违反会计法规行为的性质、情节及危害程度,在责令限期改正的同时,可以对单位并处3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4. 票据结算和凭证结算金额以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码同时记载,不一致的以中文大写为准。
对 错
B
[解析] 办理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
[解析] 《支付结算办法》第13条规定,票据和结算凭证结算金额以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码同时记载,二者必须一致,否则银行不予受理。
5.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单位的经济活动。
对 错
B
[解析]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
[解析]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73条规定,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所以说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单位的经济活动是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并非主体。
6. 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对 错
A
[解析] 法律责任的种类
[解析] 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7. 某公司签发给李某支票,其票面金额为6万元,当时该公司在开户银行的账面存款余额为5万元,次日李某持该支票到银行转账时,公司账面存款余额为6.9万元,该支票不是空头支票。
对 错
A
[解析] 支票的使用
[解析] 《票据法》第87条规定,支票的出票人签发支票的票面金额若超过付款时在付款人处实有的存款金额,则为空头支票。但本题中,李某转账时,付款人处实有金额6.9万元大于支票票面金额6万元,所以不是空头支票。
8.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申请人可以通过委托代理人申请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代理人应当对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对 错
B
[解析]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申请
[解析]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第14条规定,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申请人可以通过委托代理人申请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申请人应当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9. 会计机构负责人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外,还应当具备助理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满3年以上的经历。
对 错
B
[解析] 会计人员的管理
[解析] 《会计法》第38条第2款规定,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经历。题干中具备助理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并不符合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的要求。
10. 在会计档案移交档案管理部门之后,管理会计档案的工作仍属于会计岗位。
对 错
B
[解析] 会计工作岗位设置
[解析] 对于会计档案管理岗位,在会计档案正式移交之前,属于会计岗位;正式移交档案管理部门之后,不再属于会计岗位。所以,管理会计档案的不都是属于会计岗位。
11. 纳税人经营旅游业务,营业额为向旅游者收取的全部收费减去替旅游者支付的餐费和住宿费。
对 错
B
[解析] 营业税计税营业额的确定
[解析] 《营业税暂行条例》第4条规定,纳税从事旅游业务,以全部收费减去替旅游者付给其他单位的餐费、住宿费、交通费、门票和其他代付费用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12. 所谓的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是指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为前提,编造不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
对 错
B
[解析] 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
[解析] 所谓的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是指用涂改、挖补等手段来改变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的真实内容、歪曲事实真相的行为,即篡改事实;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为前提,编造不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属于伪造会计资料行为,并不属于变造会计资料行为。
13. 会计机构负责人是单位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的责任主体,必须保证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
对 错
A
[解析] 财务会计报告的责任主体
[解析] 根据《会计法》第4条的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单位负责人是单位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的责任主体。财务会计报告虽然主要由会计人员编制,但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不是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情况是单位全体经营管理人员工作成果的综合体现。单位负责人作为法定代表人,依法代表单位行使职权,应当对本单位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的质量负责。所以本题正确。
14. 外国企业在我国承包项目的,应在离开中国前10天内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对 错
B
[解析] 注销纳税登记
[解析] 根据我国税收法律制度规定,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建筑、安装、装配、勘探工程和提供劳务的,应当在项目完工、离开中国前15日内,持有关证件和资料,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15. 目前我国实行四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监督属于群众监督。
对 错
B
[解析] 我国的会计监督体系
[解析]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会计工作的国家监督和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这三部分相互衔接、相互补充,构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监督属于社会监督。
16. 会计主管人员就是“会计主管”。
对 错
B
[解析] 会计机构的设置
[解析] 会计主管人员是负责组织管理会计事务、行使会计机构负责人职权的负责人。但其不同于通常所说的会计主管、主管会计。
17. 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取得实行评审制度。
对 错
B
[解析]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解析]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为初级资格、中级资格和高级资格三个级别。初级、中级会计资格的取得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高级会计师资格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制度。
18. 行政处分的形式包括记过、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
对 错
B
[解析] 行政责任概述
[解析] 行政责任主要有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种方式。行政处分是国家工作人员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所应承担的一种行政法律责任,是行政机关对国家工作人员故意或者过失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所实施的法律制裁。行政处分的形式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六种。罚款及没收违法所得属于行政处罚的主要形式。
19. 追究行政责任由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决定;追究刑事责任只能由司法机关依照《刑法》的规定决定。
对 错
A
[解析] 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
[解析] 追究责任的机关不同是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区别之一。追究行政责任由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决定;追究刑事责任只能由司法机关依照《刑法》的规定决定。
20. 公司采购商品30000元,按规定可以用现金支付。
对 错
B
[解析] 现金管理
[解析] 按照规定公司每日的库存现金不能超过一定数额,通常限额是根据实际情况规定,但一般都不会超过5000元。30000元过高,应使用转账支付。
21. 异地临时经营活动可在异地开立临时存款账户。
对 错
A
[解析] 异地银行结算账户
[解析] 符合存款人申请开立异地银行结算账户的情形,异地临时经营活动可在异地开立临时存款账户。
22. 存款人尚未清偿开户银行债务的,不得申请撤销银行账户。
对 错
A
[解析] 银行结算账户的撤销
[解析] 根据规定,存款人需要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的,可以向开户银行提出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的申请,但存款人尚未清偿开户银行债务的,不得申请撤销银行账户。
23. 营业执照注册地与经营地不在同一行政区域的,可在异地开立基本存款账户。
对 错
A
[解析] 异地银行结算账户
[解析] 符合存款人申请开立异地银行结算账户的情形之一,即营业执照注册地与经营地不在同一行政区域(跨省、市、县)的,可在异地开立基本存款账户。
24. 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角”为止的,在“角”之后,可不写“整”字。
对 错
A
[解析] 填写票据的基本要求
[解析] 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或正)字;到角为止的,在角之后,可以不写整(或正)字;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后面不写整(或正)字。
25. 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10日。
对 错
A
[解析] 支票的规定
[解析] 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10日,超过提示付款期限提示付款的,持票人开户银行不予受理,付款人不予付款。
26.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或者发生应纳税义务之日起30日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账簿。
对 错
B
[解析] 会计账簿
[解析] 根据《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22条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或者发生应纳税义务之日起15日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账簿。
27. 生成和提供虚假的会计资料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
对 错
A
[解析] 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
[解析] 针对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伪造、变造会计资料和提供虚假会计资料的情况,《会计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因此,生成和提供虚假的会计资料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
28. 支付款项的原始凭证,必须有收款单位和收款人的收款证明,不能仅以支付款项的有关凭证代替。
对 错
A
[解析] 原始凭证的审核
[解析] 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48条的规定,支付款项的原始凭证,必须有收款单位和收款人的收款证明,不能仅以支付款项的有关凭证如银行汇票凭证代替。
29. 在我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一般是指本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对 错
A
[解析]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
[解析]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其监督的对象是本单位的经济活动。
30. 纳税人自产自用的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应于移送使用时缴纳消费税。
对 错
B
[解析] 消费税征税环节
[解析] 根据《消费税暂行条例》第4条的规定,纳税人自产自用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纳税;自产自用用于其他方面的,于移送使用时缴纳消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