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简答题1. 联系实例,简要说明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四大指定领域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内容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
(1)研究性学习
7—9年级研究性学习强调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主动探究来获得直接经验,因此主要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选择和确定专题。
①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基本特点
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基本特点是开放性和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既可以由学生自行确定,也可以由教师提供选题建议;可以来源于学校生活,也可以产生于家庭或社会生活实际;可以是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也可以是对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的探讨。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应该具有探究价值。对于同一个问题或主题,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范围。
②研究性学习内容选择的原则:重视与学生个人经验的联系;重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重视与现代科学发展的联系;重视与各科知识的联系。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内容领域是开放的,非常广泛。选择内容时应着重考虑:①密切联系社会生活;②鼓励学生自主选择;③注重本土性;④注重各学习领域的融通;⑤内容的选择应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应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周围世界的完整认识。
(3)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内容可以在以下范围组织:①劳动实践活动;②技能练习活动;③工艺制作活动;④简易设计活动;⑤技术试验活动;⑥发明创造活动;⑦职业体验活动。
(4)信息技术教育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①了解信息社会的含义,体验和分析信息技术对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表现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使用习惯;②探究和初步理解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③利用因特网有效获取信息,支持学科学习,解决实际问题;④学会制作动画作品,直观地表达动态信息或描述过程;⑤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支持学科学习和研究性学习;⑥能使用常用信息处理工具,综合运用写作、绘画、表格、动画等多种方式,设计、制作并发布多媒体作品;⑦通过网站设计与制作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健康的社会交往;⑧设计和制作机器人,以机器人为载体,体验并初步学会通过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三、论述题1. 初中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程度显著,是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重大问题。这表现在学校与学校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存在着明显差距。这种水平差异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实施和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谈谈你如何根据你校学情差异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的分层导学:设置多元级的学习目标
分层导学不应该将班级分层打散,而应该面向全体施展教学。具体可以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区分为达标、中级、高级等不同发展水平层次的目标维度,同时针对不同认知智能领域也适当提出一些发展要求。例如作品创作中不同学生在艺术表现、技术应用、表达与交流等方面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表现。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发展方向和水平要求,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体现了学习行为和学习目标的可选择性。在确保每位学生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课堂上的分层导学应当鼓励学生有个性、有创意地发展自己。
(2)教学过程的分层导学:组织有差异的教学活动
分层导学要求教师拥有驾驭和创新教材的能力。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对象,但是它不完全等同于教学内容。新课程目标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驾驭和处理教材的能力。在分析教材逻辑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从总体教学过程最优化角度考虑,重新组合安排知识信息,把教材的文字系统转化成符合学生实际情况,适合于各层次学生发挥最大主体作用。具体可实施“六环节”课堂导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学习为主线,教师要转“教”为“导”,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注重加强学法指导,构建信息技术“六环节”。
(3)教学技能的分层导学:开展有层次的小组合作
分层导学通过构建基于任务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改革学习过程,创建一种新型的以教师引导下的、交互式、自激励的学习为特征的信息技术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信息素养。根据学生技能水平层次的不同,可以采用异质分组(如水平不同的学生结成小组,“强弱搭配”:水平高的学生与水平一般的同学组合在一起)、同质分组(水平接近或相当的学生组成小组,“强强联合”:让水平高的学生在一个小组内)等分组方法,使学习小组在问题或任务的驱动之下,为达成共同学习目标而进行协作式的小组学习。
(4)教学检测的分层导学:布置多样化的综合练习
分层导学要求教师注重分层概念的理解和把握,不是简单地根据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A、B、C等若干的层次,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水平和知识技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和达成度都得到了体现。他们能从差异中找到教学平衡点,使每位学生都有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在教学检测过程中,练习和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段。由于学生存在着种种差异,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方式、学习体验也不尽相同,所以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学生都会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自己的学习体验。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也决定了学生个性的学习体验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作为教师,在课堂导学过程中,应布置多样化的分层练习和分层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分类矫正,全面提高。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5)教学评价的分层导学:实施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分层导学注重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信息技术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给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必然要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多元化的评价。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多元化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导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分层导学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