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4. 防止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是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对 错
B
[解析] 防止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是合理行政原则的基本要求。
6. 英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划分为:社会救助、失业津贴和救济、免费教育、社会福利和个人生活的社会照顾等。
对 错
B
[解析] 英国目前的社会福利制度主要包括国民保险、国民保健、个人社会福利、住房和教育等五个方面。
7. 天空中的云是由水蒸气组成的。
对 错
B
[解析] 云是由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或凝华而成的小冰晶组成的。
8.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对 错
A
[解析] 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公民所享受的权力与承担的义务是相一致的。
15.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对 错
A
[解析] 1919年“五四事件”是五四运动的漩涡,其导火线是巴黎和会把德国强占我国山东的“权利”转给日本,同时拒绝取消“二十一条”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了五四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
18. 拉丁美洲就是南美洲。
对 错
B
[解析] 拉丁美洲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这一区域都属于拉丁语系国家,有着相似的民族、历史、文化背景,同属于发展中国家。
19. 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完全竞争市场所假设的前提条件是不会充分存在的,这只是一种理论抽象或假设,因而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对 错
B
[解析] 完全竞争市场的前提条件包括:第一,买卖双方数量都多到谁都不能影响市场价格;第二,进入或退出市场无任何障碍;第三,产品是同质的;第四,市场竞争者具有完全信息;第五,不存在公共产品;第六,不存在“外部性”。这六个条件不会充分的存在,但是,这种抽象的理论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认识市场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原命题是错误的。
四、案例分析题1. 13岁的刘某经常与社会上一些少年混迹于网吧或游戏厅。2004年3月的一天,因没钱玩游戏,刘某伙同另一少年模仿录像中的情景,将一名中学生挟持到公园,抢走人民币35元。公安人员接到举报后将刘某抓获。
(1)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2)结合案例从未成年人自身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说出刘某违法的原因。
(1)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或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予以约束、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需要法律等)。
(2)①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没有法制观念;②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
2. 某县人民检察院报经县人大常委会批准,于1996年4月6日以贪污、受贿嫌疑将县人大代表侯某逮捕,同月26日向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年5月20日县人民法院对侯某作出一年管制的判决。侯某不服,上诉至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证据不足,于同年7月2日作出撤销原判、宣告侯某无罪的终审判决。1998年5月 10日侯以对其错误逮捕、判决为由,向县人民法院请求赔偿,请求赔偿其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的误工损失、参与刑事诉讼费用以及精神损害费共计8000元,并要求为其恢复名誉。
问:
①侯某是否超过赔偿请求期限?
②侯某向县人民法院请求赔偿是否正确?本案的赔偿义务机关是谁?
③侯某的赔偿请求是否都能得到实现?
④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方式有哪些?
①侯某未超过赔偿请求期限。国家赔偿法第32条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本案中县人民检察院与县人民法院违法行为的确认依据是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二审判决,时间是1996年7月2日,从这一天算起二年内侯某均有权提出赔偿请求。
②侯某向县人民法院请求赔偿是正确的。
首先,本案中,县人民检察院和县人民法院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国家赔偿法第19条规定:“二审改判无罪的,作出一审判决的人民法院和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本案中,作出一审判决的是县人民法院,作出逮捕决定的是县人民检察院,因此他们应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其次,侯某向县人民法院请求赔偿是正确的。国家赔偿法第10条规定:“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个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该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先予赔偿。”因此县人民法院对侯某的请求应当先予赔偿。
③侯某的赔偿请求不能全部实现。我国国家赔偿法主要是对当事人的直接损害、物质损害给予赔偿。因此,对侯某要求赔偿精神损害费不予支持。
④关于赔偿方式,根据国家赔偿法第25条和第30条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
第二,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
第二,对依法确认有国家赔偿法第3条第(1)、(2)项、第15条第(1)、(2)、(3)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并造成受害人名誉权、荣誉权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本案中,应采用以支付赔偿金为主,并为侯某恢复名誉的赔偿方式。
六、论述题1. 联系实际论证我国原有社会保障体系的弊端,以及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一)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覆盖面小,保障范围窄;社会化程度低,国家和企业负担重;管理体制分散,政出多门,缺乏完整的立法和统一的管理等等,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必要性:
第一,适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需要。
第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国有经济的需要。
第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第四,减轻国家和企业负担,缓解建设资金不足,调整消费结构的需要。
第五,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需要。
总之,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整个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性的配套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