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读北半球某地区热力环流产生的气压场分布图(如图,图中实线为等压面,虚线为等高面),完成下列问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所示为6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回答下列问题。
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盒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下图)。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
迎着金融风暴的挑战,2009年3月浙江海宁某村农民在村干部带领下,共同集资参股购买某国土地种植大豆。村干部介绍说:“该国一半国土位于世界最大的高原,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可耕地开垦面积不到50%,该国政府鼓励外资从事土地开发……” 二、综合题1. 2009年7月22日上午上海观察到一次壮观的日全食。读图回答问题。

(1)日全食发生的条件:______。
(2)7月22日,月球本影扫过的地形区有______平原和______盆地,这里大城市众多、人口密集,是我国普及天文科学知识的重要机遇。在上海、成都、武汉三城市中,最先看到食甚现象的城市是______。同日上午在月球本影扫过地带的邻近地区能观察到的天文现象则是______。
(3)日食发生时,是观察太阳外部结构的有利时机,在太阳黑子、太阳风、日珥等天文现象中,最有利于观察的是______现象。
(4)对上海地区而言,观察日全食和月全食的机会哪一个多?为什么?
(1)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新月时),太阳、月球、地球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2)长江中下游;四川;成都;日偏食。(3)日珥。(4)观察月全食机会多。
原因:由于地球的半径比月球大得多,地影很宽,因此月球进入地影的机会较多,而月球扫在地球上的范围较窄。
[解析] (1)日全食时,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2)从图中可以看出来,成都位于三城市的最西边,最先看到食甚现象:(3)日珥发生在太阳的最外层;(4)由于地球的半径比月球大得多,地影很宽,因此月球进入地影的机会较多,而月球扫在地球上的范围较窄。所以在上海观察月全食的机会多。
2. 桂林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之一。图1、图2反映了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状况。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桂林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定位变化
|
| 原定位 | 现定位 |
代表景点 | 三山两洞一条江 | 两江四湖、印象刘三姐、漓江、乐满地主题公园 |
游览形式 | 观光 | 观光、休闲、度假、探险、体验、修学、科考等 |
宣传口号 | 桂林山水甲天下 | 山水文化体验之都 |
图1

图2

(1)桂林市属于我国______区。桂林所属的省级行政区人口分布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族。
(2)读图1、图2可以看出,改革开放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读图1、图2可以看出桂林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面对成绩与问题,桂林旅游业重新定位(见表中资料)。从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等旅游资源评价的角度,任选两方面,对桂林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的变化予以评价。
(1)华南妈祖;壮。(2)游客人数持续上升;旅游经济效益平稳上升;开发的高品质旅游景点越来越多。(3)近十几年来游客数量增速、美誉度均呈下降趋势。(4)审美价值:“两江四湖”等景点丰富审美内容、增加审美情趣。
科学价值:“漓江上水”等喀斯特地貌景点的保留以及科考等活动内容体现了科普价值。
文化价值:“印象刘三姐”等旅游项目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弘扬地域文化。
经济价值:旅游项目、形式增多,旅客滞留时间延长,经济收入增多。
[解析] (1)桂林市属于我国华南妈祖区,广西的少数民族最多的是壮族。(2)(3)认真比较图1、图2的各项数据可得知答案。(4)任选两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3. 积极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东海大桥以东,将由34台巨大的白色大风车组成,形成一片14平方公里的海上风电示范区,装机容量达100兆瓦,通过海底电缆传回电力,可为10万户家庭提供全部用电,年减排二氧化碳效应相当于5万辆汽车停驶。

(1)按照可再生能源分类,太阳能、风能、水能属于______能源,其中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从协调人地关系角度看,人类积极开发新能源的意义是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读图回答拉萨和重庆哪个地区更适宜发展太阳能,并结合两地自然条件分别说明理由。
(3)分析上海建设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至少答出两点)
不利因素:
可再生;太阳能与风能。
意义:(1)新能源多属可再生能源,减少人类对矿物能源的依赖,缓解能源危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2)拉萨位于我国光照资源丰富带,更适宜发展太阳能。
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大;重庆位于我国光照资源贫乏带,因为这里阴雨天多,多雾,日照时数少。(3)有利因素:地处沿海地带,受冬夏季风影响;经济基础好,科技研发力量强;可以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
不利因素:成本高,施工难。
[解析] (1)太阳能、风能、水能都是可再生能源,且太阳能和风能是新能源。(2)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四川盆地太阳能资源贫乏。(3)有利因素可从能源丰富程度,科技实力,能源市场等角度思考。对不利因素的分析要注意开放性思维,多方位分析这一问题,如风力强弱与稳定性、海洋灾害的影响、季风风向带来的技术投入上的问题的解决和克服等。
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钢铁企业众多。近年来,钢铁出口量增长较快,所需铁矿石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国大量进口;钢铁企业布局呈现由接近煤炭、铁矿石产地向沿海转移的趋势。
下图示意甲、乙、丙三地的位置。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在甲地建设大型钢铁企业(M公司),所需铁矿石依赖进口,但限于港口条件,大型货轮无法直接停靠,进口的铁矿石部分需在乙地港口转运。近期,M公司并购了乙地的钢铁厂,并计划在丙地建立大型钢铁厂。

(1)简述我国在沿海港口建设大型钢铁基地的有利条件。
(2)根据图示信息说明甲地港口难以营建深水泊位的原因。
(3)M公司并购乙地的钢铁厂后,炼铁和炼钢在甲地和乙地该如何分工?为什么?
(4)说明在丙地建大型钢铁厂相对于甲地应具备的有利区位条件。
(1)便于利用进口铁矿石,降低运输成本;便于钢材进口,降低出口钢材的价格:(临近市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钢铁消耗量大。(2)甲地位于长江口附近,长江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附近持续大量沉积,导致甲地沿岸地区水浅且水深不稳定。(3)乙地钢铁厂炼铁,甲地钢铁厂炼钢。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甲地钢铁厂的技术、设备优势和乙地港口优势,减少铁矿石的转运成本。(4)丙地应具有深水良港(深水停泊条件,可停泊大型货轮)、原料(铁矿石)、运输路线。
[解析] (1)可从市场和交通等方面答题:(2)题十提示“难以营建深水泊位”,可结合长江流水携带泥沙沉积导致水深变浅;(3)充分发挥甲地的炼钢技术和利用乙地的港口从海外进口铁矿石:(4)丙地的优势条件是具有深水良港。
5. 地理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纲要信号”图示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围绕一种作为“纲要信号”图表的教学辅助工具进行讲授、记忆、复习的教学方法。而所谓的“纲要信号”图表,就是一种提纲挈领的概括教师所讲内容的图表,它用简单的符号、关键性的语言文字和简洁的示意图等形式概括教材内容。请你说说“纲要信号”图示法教学的优点,并为“海陆水循环”设计一个“纲要信号”图表。
此方法充分依靠了联想和视觉记忆,利用简洁、明了的图表,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和原理,非常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海陆水循环的图表如下:

[解析] “纲要信号”图表可帮助学生把握整体的知识结构,系统地学习知识,设计过程中要有一些主要符号、关键性语言和示意图的使用,“纲要信号”图表要简清明了,适当突出重点。
6. 某班学生准备针对“私家车逐渐增多,出现了交通拥挤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为此撰写一个研究性学习方案。(方案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意义、具体研究计划、预期成果、展示等几个部分)
方案要围绕材料,确立主题,然后从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意义、具体研究计划、预期成果展示等几个方面展开。
[解析] 主要围绕“私家车逐渐增多出现了交通拥挤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一主题展开研究,要确定私家车逐渐增多的原因及影响,以及如何解决带来的问题,方案设计要切合实际情况,方案中要分工明确,重点突出该研究方案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