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简答题1. 简述三种肌收缩形式与特征。
(1)缩短收缩
缩短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阻力时,肌肉缩短,并牵引骨杠杆做相向运动的一种收缩形式。又称向心收缩。如进行屈肘时,主动肌就是做缩短收缩。根据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张力与负荷的关系,缩短收缩又可分为非等动收缩和等动收缩两种。非等动收缩(又称等张收缩),在整个收缩过程中负荷是恒定的,由于关节角度的变化,引起肌肉收缩力与负荷不相等,收缩速度也变化。等动收缩是通过专门的等动练习器来实现的。在整个关节范围内肌肉产生的张力始终与负荷相同,肌肉能以恒定速度或等同的强度收缩。等动收缩肌肉做正功。
(2)拉长收缩
当肌肉收缩力小于外力时,肌肉虽然在收缩,但却被拉长,这种收缩形式称拉长收缩,又称离心收缩。在人体运动中,拉长收缩起着制动、减速和克服重力等作用,肌肉做负功。
(3)等长收缩
当肌肉收缩力等于或小于外力时,肌肉虽在收缩但长度不变,这种收缩形式称等长收缩。等长收缩时,肌肉做内功,对运动环节固定、支持和保持某种身体姿势起重要作用。等长收缩肌肉只做内功,外功等于零。
还有一种收缩形式叫超等长收缩。例如,跳深练习,肌肉做负功。
2. 根据功能的分类方法。神经元可分为哪几类?
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可将其分为三类:
(1)感觉神经元:也称传入神经元,是传导感觉冲动的,胞体在脑、脊神经节内,多为假单极神经元。其突起构成周围神经的传入神经。神经纤维终末在皮肤和肌肉等部位形成感受器。
(2)运动神经元:也称传出神经元,是传导运动冲动的神经元,多为多极神经元。胞体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和植物神经节内,其突起构成传出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终未,分布在肌组织和腺体,形成效应器。
(3)中间神经元:也称联合神经元,就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神经元,是多极神经元。也是人类神经系统中,最多的神经元,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复杂网络。胞体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内,其突起一般也位于灰质。
3. 学校每年度均要举行一次以田径为主要项目的运动会,现将编制一本运动会的秩序册。请你简述学校田径运动会秩序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封面;(2)目录;(3)竞赛规程;(4)开幕式、闭幕式程序;(5)组委会及工作人员名单;(6)仲裁委员会名单;(7)裁判员名单;(8)各单位参加人数统计表;(9)各项参加人数统计表;(10)兼项人数统计表;(11)大会作息时间表;(12)各代表队名单;(13)竞赛日程表;(14)竞赛分组表;(15)男女最高纪录表;(16)场地平面示意图。
四、教学设计题1.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提供条件设计25分钟的运动技能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其组织形式。
某校初二(8)班,学生40人,教学内容为篮球运球,新授课。场地器材室外篮球场2片,篮球41个,录音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建立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概念,了解原地单手投篮的动作要领。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85%的同学能掌握正确动作,其中15%左右的同学要能掌握45°擦板的技巧,发展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协作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锻炼以及充分展现自我的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不断向新目标挑战的精神。
教学方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教学过程:
1.球性练习
(1)双手向上抛球后做俯卧撑
方法:抛球方法同上,球适当抛高后即做俯卧撑一次再站起将球接住。
要求:抛球稍高,动作标准,忙而不乱。
(2)身前抛接球,身后击掌
方法:双手持球于胸前、腹前,将球向上抛起,球起后立即移向背后击掌1~3次。
要求:球不高于头。
(3)双手身前、身后、胯下反弹传球
方法:双手持球于腹前。先将球双手向胯下地面掷球,使球从胯下反弹至身后,然后向身后摆动双臂,用两手把反弹的球接住;再从身后,把球反弹至身后,在身前用两手把球接住。
2.教师讲解持球手型、投篮动作、出手动作及瞄准点的技术要求,指出重点与难点。
3.示范徒手投篮动作,组织学生自由分组进行练习,并给予指正。
4.按学生的分组,原地不加蹬伸动作进行投篮比赛(失败队接受体能训练)。
5.示范持球的蹬伸动作,让学生练习,并给予指正。
6.示范完整地动作。(强调:翻腕持球于肩上,抬肘要领切莫忘,蹬伸屈拨要柔和,中指食指控方向)
7.学生分组练习按原有的分组再次进行比赛。
8.教师巡回观察并最终总结错误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