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知识下午试卷模拟题13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4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对打入同一地基且长度、横截面面积均相同的圆形桩和方形桩而言,下述哪条是正确的?
A.总端阻力两者相同,总侧摩阻力圆桩大
B.总侧摩阻力方桩大,单桩承载力圆桩大
C.总侧摩阻力圆桩大,单桩承载力圆桩小
D.总端阻力两者相同,单桩承载力方桩大
A
B
C
D
D
2. 在不出现负摩阻力的情况下,摩擦桩桩身轴力分布的特点之一是
。
A.桩顶轴力最大
B.桩端轴力最大
C.桩顶轴力最小
D.桩身轴力为一常量
A
B
C
D
A
3. 对按构造配筋的桩,其构造配筋要求中
不正确。
A.一级建筑桩基桩顶与承台连接的钢筋主筋不应小于10根,直径为φ12~14
B.主筋锚入承台的长度不应低于30倍主筋直径
C.二级建筑桩基桩顶与承台的连接钢筋宜为4~8根
D.三级建筑桩基可不配构造钢筋
A
B
C
D
A
4. 水平承载力群桩效应与下列
无关。
A.桩的距径比及排列方式
B.桩与承台的连接形式
C.承台底及侧面的土的性质
D.桩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
A
B
C
D
D
5. 当铁路路线穿越雪害地区时,下述
是正确的。
A.路基应尽量低填浅挖
B.路堤高度不得小于3.0m
C.当路堑深度大于6.0m时,与一般地区路基设计相同
D.线路宜靠近严重积雪区坡脚
A
B
C
D
C
6. 下述对挖方路基的要求中
不合理。
A.一般黏性土路堑边坡高度不大于20m时,边坡坡率不宜陡于1:1
B.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软弱松散岩石路堑,宜采用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和坡脚预加固技术
C.当岩石挖方高度超过20m时,应进行路基高边坡个别处理设计
D.硬质岩石挖方路基宜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技术
A
B
C
D
C
[解析] 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D 30—2004)第3.4.1条、第3.4.2条、第3.4.7条。
7. 进行坝基处理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
A.对大面积溶蚀未形成溶洞的石灰岩坝基可做铺盖防渗
B.当基岩裂隙宽度大于0.15~0.25mm时,应采用水泥灌浆
C.当可能液化土层很厚时,可采取适当方法加密
D.湿陷性黄土不能用于土石坝坝基
A
B
C
D
D
8. 当边坡采用锚杆(索)防护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
A.松散砂层中不应采用永久性锚杆
B.用于锚索的浆体材料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应低于25MPa
C.预应力锚杆自由段长度不应小于5m,且应超过潜在滑面
D.锚杆钻孔深度超过锚杆设计长度应不小于0.5m
A
B
C
D
B
9. 对于水泥土墙,下述不正确的是
。
A.水泥土墙的嵌固深度宜按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确定
B.当水泥土墙底位于透水性土层时,应考虑墙底水压力(浮力)对厚度的影响
C.当一般黏性土中水泥土墙采用格栅布置时,置换率不宜小于0.8
D.水泥土墙应在设计开挖龄期采用钻芯法检测墙身完整性,钻芯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且不应少于5根
A
B
C
D
C
10. 对铁路工程沿线泥石流进行勘探与测试、观测与评价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
A.泥石流地区勘探应采用综合物探、钻探、挖探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方法
B.泥石流黏度和静切力试验宜在现场进行
C.对严重危害铁路安全的泥石流应进行动态观测
D.泥石流评价应确定其类型、发育阶段、爆发频率、松散堆积物的稳定性和储量、设计保证年限内累计淤积厚度及对线路的影响
A
B
C
D
B
[解析] 据《铁路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 10027—2001)第6.4.1条、第6.4.3条、第6.5.1条、第5.5.3条。
11. 对于铁路工程下列
指标不是膨胀土应测试的指标。
A.常规物理力学指标
B.自由膨胀率,蒙脱石含量,阳离子交换量
C.水平和垂直收缩率
D.先期固结压力及残余强度
A
B
C
D
C
[解析] 据《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01)第6.2.5条。
12. 下列
为土洞。
A.动植物活动造成土体中的洞穴
B.人类活动形成的洞穴如窑洞
C.天然形成的各种土体中的洞穴
D.与岩溶活动有关的可溶性岩石上覆土层中的洞穴
A
B
C
D
D
[解析] 据《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第六篇、第一章、第四节。
13. 判定场地的湿陷类型时应采用
。
A.实测自重湿陷量或计算自重湿陷量
B.计算自重湿陷量或计算总湿陷量
C.湿陷系数与自重湿陷量
D.湿陷系数与总湿陷量
A
B
C
D
A
[解析] 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第4.4.3条。
14. 黄土地基预浸水处理时,下述哪一说法正确?
A.该法可消除地面下6m以下土层的全部湿陷性
B.该法适用于自重湿陷量计算值不小于500mm的所有自重湿陷性场地
C.浸水坑边缘距既有建筑物的距离不宜小于50m
D.浸水结束后,应重新评定地基土的湿陷性
A
B
C
D
C
[解析] 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第6.5.1条、第6.5.3条及条文说明。
15. 下列哪些场地应划为坡地场地?
Ⅰ.坡度小于5°,高差小于1m
Ⅱ.坡度小于5°,高差大于1m
Ⅲ.坡度大于5°小于14°,距坡肩水平距离大于10m的坡顶地带
Ⅳ.坡度大于5°
A.Ⅰ、Ⅱ
B.Ⅲ、Ⅳ
C.Ⅰ、Ⅲ
D.Ⅱ、Ⅳ
A
B
C
D
D
[解析] 据《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12—87)第2.3.4条。
16. 确定场地覆盖层厚度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B.当地面5m以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相邻上层土剪切波速2.5倍的土层,且其下卧岩土的剪切波速不小于400m/s时,可按地面至该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C.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孤石、透镜体可做为稳定下卧层
D.土层中的火山岩硬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应从覆盖土层中扣除
A
B
C
D
C
[解析]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第4.1.4条。
17. 计算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
A.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为计算深度与剪切波速在地面与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的比值
B.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为各土层剪切波速的厚度加权平均值
C.当覆盖层厚度大于等于20m时,计算深度取20m,当覆盖层厚度小于20m时,计算深度取覆盖层厚度
D.剪切波速在地面与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为剪切波速在地面与计算深度之间各土层中传播时间的和
A
B
C
D
B
[解析]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第4.1.5条。
18. 对于存在发震断裂的建筑场地,下列
情况下不能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
A.抗震设防烈度小于8度时
B.发震断裂为非全新世活动断裂
C.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为70m
D.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为80m
A
B
C
D
D
[解析]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第4.1.7条。
19. 对于公路工程,当地基内有液化土层时,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基内液化土层的承载力、土抗力、内摩擦角、黏聚力等应根据液化土层的液化抵抗系数予以折减
B.液化土层以下地基承载力可适当提高
C.液化土层以上地基承载力不宜提高
D.对10m以下的液化土层,当液化抵抗系数为0.5时,折减系数可取2/3
A
B
C
D
D
[解析] 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第2.2.4条。
20.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设防目标是
。
A.小震不坏
B.中震可修
C.大震不倒
D.能抗御设计烈度地震,如有局部损坏,经一般处理后仍可正常运行
A
B
C
D
D
[解析] 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第1.0.3条。
21. 建设中的某地铁线路穿行在城市繁华地带,地面道路狭窄,建筑物老旧密集,地下水丰富,为保护地面环境不受破坏,应采用以下哪一种地铁隧道施工方法?
A.土压平衡盾构施工
B.人工(手握)盾构施工
C.明挖施工
D.矿山法施工
A
B
C
D
A
22. 在同样的土层、同样的深度情况下,作用在下列哪一种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最大?
A.土钉墙
B.悬臂式板桩
C.水泥土墙
D.刚性地下室外墙
A
B
C
D
D
23. 一个高10m的天然土坡,在降雨以后土坡的上部3m深度范围内由于降雨使含水量由ω=12%、天然重度由γ=17.5kN/m
3
分别增加到ω=20%(未饱和),γ=18.8kN/m
3
,问降雨后该土坡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F
s
的变化将会是下列哪一个选项所表示的结果?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定
A
B
C
D
D
24. 长江中的一个黏质粉土堤防迎水坡的初始水位在堤脚处,一个20天的洪水过程线如图所示,问在这一洪水过程中堤防两侧边坡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的变化曲线最接近于下列哪一选项中的情况?
A
B
C
D
A
25. 下列有关多年冻土季节性融化层的说法中,哪一选项不正确?
A.根据融沉系数δ
0
的大小可把多年冻土的融沉性划分成五个融沉等级
B.多年冻土地基的工程分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冻土的构造和力学特征
C.多年冻土的总含水率是指土层中的未冻水
D.黏性土融沉等级的划分与土的塑限含水率有关
A
B
C
D
C
[解析] 据《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 10038—2001)第7.1.2条、第7.5.2条
26. 《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中为确定老黄土的容许承载力[σ
0
],可用下列哪一选项中的指标进行查表?
A.天然孔隙比e和含水量与液限之比W/W
L
B.含水量与液限之比W/W
l
和压缩模量E
s
C.压缩模量E
s
和液性指数I
L
D.液性指数I
L
和天然孔隙比e
A
B
C
D
A
[解析] 据规范表2.1.2—10
27. 拟用挤密桩法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当挤密桩直径d为0.4m,按三角形布桩时,桩孔中心距s采用1.0m,若桩径改为0.45m,要求面积置换率m相同,此时桩孔中心距s宜采用下列哪一个选项的值?
A.1.08
B.1.13
C.1.18
D.1.27
A
B
C
D
B
[解析] 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5.2.4条、第7.2.8条计算
d
c
=1.051=1.05×1=1.05
28. 按《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01),下列对岩质隧道进行围岩分级的确定方法中,哪一选项不正确?
A.岩石坚硬程度及岩体完整程度是隧道围岩分级的基本因素
B.当隧道涌水量较大时,基本分级Ⅰ~Ⅴ级者应对应修正为Ⅱ~Ⅵ级
C.洞身埋藏较浅,当围岩为风化土层时应按风化层的基本分级考虑
D.存在高地应力时,所有围岩分级都要修正为更差的级别
A
B
C
D
D
[解析] 据规范附录E、第E.0.2条至E.0.5条。
29. 重力式挡土墙上应设置泄水孔及反滤层,下列哪一条不是设置的目的?
A.使泄水孔不被堵塞
B.墙后土的细颗粒不被带走
C.防止墙后产生静水压力
D.防止墙后产生动水压力
A
B
C
D
D
[解析] 据《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第3.5.4条条文说明,设置排水孔的目的主要是减小墙后静水压力,因为墙后动水压力实际上很小;而设置反滤层的目的是防止泄水孔堵塞而影响排水效果。
30. 在边坡设计中应用较广的等效内摩擦角ψ
d
是考虑了黏聚力的假想摩擦角,关于等效内摩擦角下述说法中哪一条不正确?
A.等效内摩擦角与岩体的坚硬程度及完整程度有关
B.ψ
d
与破裂角无关
C.用ψ
d
设计边坡时坡高应有一定的限制
D.ψ
d
取值应考虑时间效应因素
A
B
C
D
B
[解析] 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第4.5.5条条文说明,(B)不正确。
31. 挡土墙稳定性验算不应包括下列哪一项要求?
A.抗倾覆验算
B.地基承载力验算
C.地基变形验算
D.整体滑动验算
A
B
C
D
C
[解析] 一般情况下,挡土墙不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32. 某基坑深7m,0~30m为粉细砂,地下水位为4.0m,现拟采用井点法进行基坑降水,井深20m,渗流计算的类型为
。
A.潜水非完整井
B.潜水完整井
C.承压水非完整井
D.承压水完整井
A
B
C
D
A
[解析] 粉细砂含水层为潜水含水层,井深未达到含水层底板,为非完整井。
33. 在裂隙岩体中,缓倾滑面的倾角为30°,当后缘垂直裂隙充水高度h=10m时,沿滑面方向产生的静水压力最接近下列哪一数值(γ
水
=10kN/m
3
)?
A.430kN/m
B.530kN/m
C.630kN/m
D.730kN/m
A
B
C
D
A
[解析]
34. 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规定,岩质边坡沿外倾软弱结构面破坏时,计算破裂角应按下列哪一项取值?
A.外倾结构面的视倾角
B.45°+ψ/2
C.上述(A)(B)两项中的较小值
D.岩体的等效内摩擦角
A
B
C
D
C
[解析]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第6.3.4条。
35. 关于膨胀土原状土样在直线收缩阶段的收缩系数(σ
s
),下列哪一种认识是正确的?
A.它是在50kPa的固结压力下,含水量减少1%时的竖向线缩率
B.它是在50kPa的固结压力下,含水量减少1%时的体缩率
C.它是含水量减少1%时的竖向线缩率
D.它是含水量减少1%时的体缩率
A
B
C
D
C
[解析] 《膨胀土地区建筑规范》第2.2.1条。
36. 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岩表面的隐伏岩溶发育地区,在抽降地下水的过程中发生了地面突陷和建筑物毁坏事故,问在下列所提出来的原因中哪一种的可能性最大?
A.基岩内部的溶洞坍塌
B.基岩上覆土层的不均匀压缩
C.土层侧移
D.基岩面以上覆盖层中土洞坍塌
A
B
C
D
D
37.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对下列崩塌区的建筑适宜性评价,按崩塌规模和处理难易程度分类,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
A.Ⅰ类崩塌区可作为建筑场地
B.Ⅰ类崩塌区各类线路均可通过
C.Ⅱ类崩塌区建筑场地线路工程通过应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D.Ⅲ类崩塌区采取加固防护措施也不能作为建筑场地
A
B
C
D
C
[解析] 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第5.3.5条,(C)正确。
38. 对安全等级为二级及以下的建筑物,当地基属于下列哪一种条件时,可不考虑岩溶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A.岩溶水通道堵塞或涌水,有可能造成场地被淹
B.有酸性生产废水流经岩溶通道地区
C.微风化硬质围岩,顶板厚度等于或大于洞跨
D.抽水降落漏斗中最低动水位高于岩土交界面的覆盖土地段
A
B
C
D
C
[解析] 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第5.1.9条,第5.1.10条(C)正确。
39. 按太沙基土体极限平衡理论,黏性土(ψ=0°)的直立边坡的极限高度接近于下列中哪一种高度?
A
B
C
D
C
[解析] 直立边坡(ψ=0),假设滑面为通过坡脚的平面,且滑面倾角θ=45°+ψ/2=45°,如图取单位长坡体:
40. 地基土为中密细砂,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采用的地基土静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现需进行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问在地震组合荷载作用下,基础边缘最大压力设计值不应超过下列哪一个数值?
A.220kPa
B.240kPa
C.264kPa
D.312kPa
A
B
C
D
D
[解析]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第4.2.3条和4.2.4条,地基土抗震承载力提高系数ξ
a
=1.3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为:
f
aE
=ξ
a
f
a
=1.3×200=260kPa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基础边缘最大压力为:
P
max
≤1.2f
aE
=1.2×260kPa=312kPa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的4个备选项中有两个以上符合题意
1. 关于承台底土的阻力,下述
不正确。
A.端承桩一般不宜计入承台底土的阻力
B.一般情况下摩擦桩应考虑承台底土阻力
C.如桩间土是软土,可不计入承台底土的阻力,因软土承载力较小,在桩基承载中占的比例也较小,可以忽略
D.采用挤土法施工时,桩间土得到挤密,应计入承台底土的阻力
A
B
C
D
CD
2. 下述计算桩基础沉降的方法中,
不是桩基94规范中推荐的方法。
A.半经验实体深基础法
B.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
C.明德林一盖得斯法
D.影响圆法
A
B
C
D
ACD
3. 关于铁路路基的压实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实度应采用压实系数作为压实指标
B.对细粒土、黏砂土、粉砂土、粗粒土、块石类土均可采用地基系数做为压实指标
C.地基系数一般取30cm直径平板载荷试验中下沉量为0.125cm时的荷载强度
D.表层的压实度指标应高于底层的压实指标
E.不浸水部分的压实度指标应高于浸水部分的压实度指标
A
B
C
D
E
BCD
4. 在铁路路基软土沉降量计算时,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基总沉降量由瞬时沉降量、主固结沉降量与次固结沉降量三部分组成
B.应分别计算瞬时沉降量、主固结沉降量及次固结沉降量,三者累加后即为总沉降量
C.计算主固结沉降量可采用分层总和法或应力面积法
D.压缩试验资料可采用e
-
lgP曲线也可采用e
-
P曲线
A
B
C
D
AD
5. 盐渍土地区铁路路堤填筑时,下述正确的是
。
(A) 采用亚氯盐渍土作填料时,易溶盐含量
不应超过5%
(B) 用石膏土做填料时,可不限制石膏的含量
(C) 当路堤高度不满足不发生盐渍化的最小高度时,应设置毛细水隔断层
(D) 在干燥度大于50,年平均降水量小于60mm,相对湿度小于40%的西北内陆盆地地区,如无地表水浸泡时,路堤填料不受含盐量的限制
A
B
C
D
ABC
6. 对铁路滑坡地段路基进行滑坡稳定性分析时,下述
是正确的。
A.滑坡稳定性分析时,除考虑永久荷载外还应考虑临时荷载
B.稳定性分析应采用力学计算法确定
C.折线型滑坡的滑坡推力应采用滑坡推力传递法计算确定
D.滑动面岩土的抗剪强度值应取岩土室内试验的残余强度值
A
B
C
D
AC
7. 当两相邻土层渗透系数相差较大时,在两土层界面处,可能会发生
渗透变形。
A.管涌
B.流土
C.接触冲刷
D.接触流失
A
B
C
D
CD
8. 下列
边坡工程可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设计,不需进行专门论证。
A.已发生过严重事故的一般边坡
B.一般条件下,高度在15m以下的土质边坡
C.一般条件下,高度在30m以下的岩质边坡
D.采用新结构、新技术的三级边坡
A
B
C
D
BCD
9. 下列对土的冻胀类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冻胀类别应按土冻胀率的大小划分
B.冻胀类别应按冻结期间地下水位距冻结面的最小距离划分
C.冻胀类别应按冻前天然含水量大小划分
D.黏土中黏粒含量超过60%时为不冻胀土
A
B
C
D
AD
10. 膨胀土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勘探点中采取试样的勘探点数不应小于全部勘探点的1/2
B.勘探孔深度应满足附加应力影响深度及大气影响深度,且最小不应小于8.0m
C.采取土试样的级别为Ⅲ~Ⅱ级
D.大气影响深度以内取样间距不得大于1.0m
A
B
C
D
AD
[解析] 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6.7.4条判定。
11. 岩溶地基处理措施主要包括
。
A.桩基
B.挖填
C.跨盖
D.灌注
A
B
C
D
BCD
[解析] 据《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第六篇第一章第三节二判定。
12. 泥石流形成的必要条件为
。
A.有陡峻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
B.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C.有茂密的植被覆盖
D.短时间内有大量水的来源
A
B
C
D
ABD
[解析] 据《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第六篇第三章第一节判定。
13. 在采空区进行变形观测时,下列
原则是正确的。
A.观测线宜平行和垂直矿层走向成直线布置,其长度应超过移动盆地范围
B.垂直矿层走向的观测线一般不应少于3条
C.观测线上观测点的间距应大致相等,并符合一定要求
D.应根据地表变形速度确定适当的观测周期
A
B
C
D
ACD
[解析] 据《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第六篇第四章第二节判定。
14. 按《建筑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要求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时,下述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应采用地震作用效应基本组合值
B.地基抗震承载力应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C.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级别确定
D.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应根据设计地震烈度确定,且不得小于1.0
A
B
C
D
ACD
[解析] 4.2.2条、4.2.3条。
15. 关于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目标,下述
不正确。
A.第一水准烈度是指50年内超越概率为63%的地震烈度,即众值烈度
B.基本烈度、第二水准烈度及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的峰值加速度所对应的烈度三者相同
C.第三水准烈度为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烈度,即罕遇地震烈度
D.一般情况下,众值烈度比基本烈度低1.5度,而罕遇地震烈度比基本烈度高一度
A
B
C
D
CD
[解析]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条文说明1.0.1条。
16. 进行设计地震评价时应包括下列
内容。
A.根据区域地震地质背景,预测未来一定年限内工程场地可能遭遇的最大震级或烈度
B.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及近场的实际地震记录分析工程场地的地震运动特征
C.推算可能出现的地面峰值加速度及其年超越概率水平
D.确定建筑物的阻尼比
A
B
C
D
ABC
[解析] 《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623—624页。
17. 地基抗震承载力一般均大于静力条件下的承载力,这是因为
。
A.地震作用是小概率事件
B.地震动荷为有限次的脉冲作用
C.地震作用历时较短
D.地震作用为偶然作用,在结构使用期间不一定发生
A
B
C
D
ABC
[解析] 《建筑抗震疑难释义》2.6条。
18. 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下列哪些方法是不适用的?
A.强夯法
B.振冲碎石柱法
C.土挤密桩法
D.砂石垫层法
A
B
C
D
BD
[解析] 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第6.3.1条、6.4节、第6.2.1条
19. 按照《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丙类多层建筑,若地基湿陷等级为Ⅱ级(中等),当采用整片地基处理时应满足下列哪些选项中的要求?
A.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
B.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
C.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2.5m
D.地基的平面处理范围每边应超出基础底面宽度的3/4并不应小于1.0m
A
B
C
D
BC
[解析] 据第6.1.2条、第6.1.5条。
20. 下列泥石流类型中哪些选项是按泥石流的流体性质来分类的?
A.水石流
B.泥流
C.黏性泥石流
D.稀性泥石流
A
B
C
D
CD
[解析] 据《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604页。
21. 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对滑坡推力计算的下列要求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应选择平行于滑动方向的具有代表性的断面计算,一般不少于2个断面且应有一个是主断面
B.滑坡推力作用点可取在滑体厚度1/2处
C.当滑坡具有多层滑动面时,应取最深的滑动面确定滑坡推力
D.应采用试验和反算并结合当地经验合理地确定滑动面的抗剪强度
A
B
C
D
BD
[解析] 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第13.1.10条、第13.1.12条。
22. 现有一溶洞,其顶板为水平厚层岩体,基本性质等级为Ⅱ级,试问采用下列哪些计算方法来评价洞体顶板的稳定性是适宜的?
A.按溶洞顶板坍落堵塞洞体所需厚度计算
B.按坍落拱理论的压力拱高度计算
C.按顶板受力抗弯安全厚度计算
D.按顶板受力抗剪安全厚度计算
A
B
C
D
CD
[解析] 《岩土工程手册》第一版658—659页。
23. 以下关于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的说法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设计特征周期与所在地的建筑场地类别有关
B.设计特征周期与地震震中距的远近有关
C.不同的设计特征周期会影响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直线上升段和水平段
D.对于结构自震周期大于设计特征周期的建筑物来说,设计特征周期越大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就越大
A
B
C
D
ABD
[解析]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第5.1.4条,第5.1.5条。
24. 在进行有关抗震设计的以下哪些内容时需要考虑建筑场地的类别?
A.地基抗震承载力的验算
B.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的液化判别
C.对建筑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
D.确定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
A
B
C
D
CD
25. 地下洞室穿越下列哪些条件时,应判为不良洞段?
A.与大的地质构选断裂带交叉的洞段
B.具有岩爆、有害气体、岩溶、地表水强补给区的洞段
C.由中等强度岩体组成的微透水洞段
D.通过土层、塑性流变岩及高膨胀性岩层的洞段
A
B
C
D
ABD
[解析] 中等强度岩体组成的微透水洞段可以不必判定为不良洞段,其他均为不良洞段。
26. 某建筑场地为严重液化(液化判别深度为15m),下列哪说法是正确的?
A.场地液化指数I
LE
=15
B.场地液化指数I
LE
>15
C.可能出现严重喷水、冒砂及地面变形
D.不均匀沉陷可能大于20cm
A
B
C
D
BCD
[解析]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第4.3.5条及条文说明,(B)、(C)、(D)正确。
27. 土层剪切波速在抗震设计中可用于
。
A.确定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的最大值;(α
max
)
B.计算场地的液化指数(I
LE
)
C.确定剪切模量
D.划分场地类别
A
B
C
D
CD
[解析]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地震烈度及多遇地震或罕遇地震有关;液化指数与标贯击数及土层埋藏条件有关;剪切模量
;场地类别与覆盖层厚度及土层平均剪切波速有关。
28. 基础埋深为3.0m,建筑物为6层,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设防烈度为8度,下述哪些是正确的?
A.应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
B.抗震承载力提高(修正)系数取1.1
C.可不进行地基的抗震承载力修正
D.可不进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修正
A
B
C
D
AB
[解析]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第4.2.2条(A)、(B)正确。
29. 特征周期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建筑物尺寸的大小及规则性
B.场地类别
C.承重结构类型
D.设计地震分组
A
B
C
D
BD
[解析]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第5.1.4条,(B)、(D)正确。
30.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下述对特征周期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是设计特征周期的简称
B.是结构自震周期
C.是地震活动性重复周期
D.可与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相匹配
A
B
C
D
AD
[解析]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第5.1.4条及条文说明, (A)、(D)正确。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