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经济法分类模拟题反不正当竞争法
1. 甲欲买“全聚德”牌的快餐包装烤鸭,临上火车前误购了商标不同而外包装十分近似的显著标明名称为“仝聚德”烤鸭,遂向“全聚德”公司投诉。“全聚德”公司发现,“仝聚德”烤鸭的价格仅为“全聚德”的1/3。如果“全聚德”起诉“仝聚德”,其纠纷。的性质应当是哪一种?
A.诋毁商誉的行为
B.低价倾销的不正当竞争纠纷
C.欺骗性交易的不正当竞争纠纷
D.企业名称侵权纠纷
A
B
C
D
C
[解析] 上述案例中甲欲购买“全聚德”烤鸭却把“仝聚德”误认为“全聚德”购买,“全聚德”是全国驰名商标,“仝聚德”使用了与其相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与“全聚德”烤鸭相混淆。“仝聚德”的行为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第2项的规定,属于欺骗性不正当竞争。答案为C。而D选项定性为企业名称侵权纠纷,但据本题题意,“仝聚德”与“全聚德”是不同的名称,不构成侵犯名称权。
2. 某葡萄酒厂在其产品标签上印有“获2002年法国国际葡萄酒博览会金奖”字样和一个带外文的徽章,但此奖项和徽章实际均不存在。对这一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A.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该行为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B.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该行为构成虚假表示行为
C.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该行为构成虚假宣传行为
D.该行为违反商业道德,但不违反法律
A
B
C
D
B
[解析] 注意虚假表示行为与虚假宣传行为的区别。虚假表示是指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入误解的表示;虚假宣传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判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宣传。
3. 某市技术监督局在抽查本市市场上的食用油时发现,除几种名牌食用油之外,其余食用油均不合格。该局对此结果在当地报纸上做了详细介绍,导致一些厂家生产的食用油销量急剧下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项?
A.市技术监督局在新闻媒介上公布抽查结果是限制其他经营者的限制竞争行为
B.市技术监督局抽查行为的背后是以排挤其他经营者为动机,故抽查行为与公布行为均构成限制竞争行为
C.市技术监督局的行为客观上排挤了其他经营者,故构成限制竞争
D.市技术监督局的行为不构成限制竞争
A
B
C
D
D
[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及其部门限制竞争行为和正常的市场监督之间的区别。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7条的规定可知,政府及其部门限制竞争行为的要点:第一,主体限于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第二,实施了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限制竞争行为;第三,目的在于保护本部门、本地方的利益。根据上述分析,该市技术监督局没有构成限制竞争。本题答案为D。
4. 某市电信局在为用户办理宽带网入户事宜时,指定用户必须在电信局下属电子器材商店购买网卡,购买者优惠50元上网费,如果不在指定地点购买,将不优先进行办理。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哪项?
A.电信局的建议用户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不是限定购买,不是限制竞争行为
B.电信局的行为是正常的促销手段,不构成限制竞争
C.如果该商店销售的网卡价格、质量和其他商店相同,电信局的行为就不是限制竞争
D.电信局的行为属限制竞争行为
A
B
C
D
D
[解析]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的规定,电信局利用其优势地位指定用户购买其下属单位的网卡,构成了限制竞争的行为。答案为D。
5. 2003年4月,蓝天机场所属的开发公司与港商合资兴办的“风顺”公司的出租车投入运营,从此,蓝天机场就不允许其他出租车进入机场运送乘客。机场的这种行为属于:
A.机场的行为属于公用企业的限制竞争行为,即限购排挤行为
B.机场属于公用企业的范围,其行为已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C.机场的行为属于正常的业务管理行为,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D.机场不属于公用企业的范围,因而机场的行为不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A
B
C
D
AB
[解析]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以及《关于禁止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可知,蓝天机场属于公用企业,其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因此,选择AB。
6. 某厂为了给自己所生产的奶粉做广告,组织了一次所谓的专家评比,评委多来自该奶粉各地的经销商和本地的知名人士,评比结果是雀巢、三鹿等名牌产品均在该产品排名之后,该奶粉排名第一,并且该厂在本市电视台上做广告,广告词为“此雀巢和三鹿好的奶粉”。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市电视台和该厂构成共同侵权
B.该广告为虚假广告
C.该评比损害了雀巢和三鹿集团的商誉
D.本市电视台不承担侵权责任
A
B
C
D
ABC
[解析]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的关于虚假宣传的规定,该厂的广告已经构成虚假宣传,并且该电视台在明知该广告虚假的情况下,仍然发布,和该厂构成共同侵权,应共同承担侵权责任;同时根据本法第14条的规定,该次评比损害了雀巢和三鹿集团的商誉。所以根据上述分析,本题的答案是ABC。
7. 甲公司李娜为招揽生意,遂请乙公司为其服装产品制作广告,李娜以高价请该乙公司(知道不实情况)为其做不实广告,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关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乙公司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
B.有关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李娜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处以相应的罚款
C.乙公司在明知李娜的产品质量与广告所宣传的质量不符的情况下仍为其制作广告的行为是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行为
D.李娜利用广告虚假宣传自己产品的行为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A
B
C
D
ABCD
[解析]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第24条规定,应选ABCD。
8.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
A.某药膳企业的技术员将该药膳企业秘方悄悄告诉自己的弟弟,其弟弟利用此秘方开设一家保健品公司
B.甲厂和乙厂洽谈合作事宜,从而了解到乙厂相关产品的销路,后来谈判不成,甲厂独自设立企业,根据在和乙厂洽谈中所获得的信息销售产品,销路很好
C.张某是某老陈醋厂的总工程师,退休后所写自传里对该老陈醋厂的酿造工艺做了详细描述,很多醋厂的工艺水平都因这本书的出版而大大提高
D.胡某是甲公司的销售部经理,接受同行业乙公司的高薪聘请,到乙公司工作,同时也带走了甲公司的客户名单
A
B
C
D
ABCD
[解析]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的规定,答案为ABCD。
9. 甲饮料厂生产一种新型饮料“碧水蓝天”,由于其口味独特,且包装新颖,得到青少年的宠爱,在市场上十分走俏。该厂资料复印人员李某利用工作之便,复印了数份该饮料的技术资料。恰逢乙饮料厂想生产这种新饮料,苦于该饮料制造工艺复杂而无法掌握。李某得知后,与乙厂取得联系,声称可以提供该项技术。后乙厂以极低的价格获得了该项技术。乙厂在付给李某价款时,李某曾叮嘱此事万万不可外泄。后甲厂发现乙厂生产的饮料与其产品完全相同,遂诉至法院。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因为甲厂制造饮料的特殊工艺关系到公共利益,所以不属于商业秘密
B.乙厂通过技术转让获得该饮料的独特生产工艺,不属于侵犯商业秘密
C.乙厂并未直接获取该生产工艺,所以不属于侵犯商业秘密
D.乙厂的行为构成侵犯甲厂之商业秘密
A
B
C
D
ABC
[解析]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必须是经营者,明知他人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的他人商业秘密而使用的,视为侵犯商业秘密。本题中,乙厂在明知李某是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甲厂的商业秘密的情况下,仍然使用该秘密;所以构成了侵犯甲厂商业秘密。
10. 下列哪些选项不是《反不正当竞争法》所称的商业秘密?
A.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B.有实用性的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B.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C.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D.不为第三人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A
B
C
D
BCD
[解析]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第3款的规定可知,正确的为A选项,故本题答案为 BCD。注意商业秘密必须符合5个要件,即:1.不为公众所知悉;2.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3.具有实用性;4.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5.是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以上5个要件缺一不可。
11. 经营者以低于成本价销售下列商品的行为,哪些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A.销售鲜活商品
B.销售有效期限将到期的商品
C.销售积压商品
D.因清偿债务、歇业、转产降价销售商品
A
B
C
D
ABCD
[解析]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的规定,ABCD四个选项均符合以商品倾销为手段构成不正当竞争的除外情形,另外季节性降价也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以答案为ABCD。
12. 为排挤竞争对手,某商店在销售中向每位购买微波炉的顾客赠送一套餐具。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商店的行为构成违法搭售的不正当竞争
B.如果微波炉的价格减去餐具的价值小于微波炉的成本价,则商店构成不正当竞争
C.如果餐具质量不合格,则构成不正当竞争,否则不构成
D.如果赠送餐具违背顾客意愿,则构成不正当竞争,否则不构成
A
B
C
D
B
[解析]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第1款、第12条的规定,本题的答案为B,即所赠餐具的价值不得大于微波炉的利润,否则即构成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
13. 下列哪种有奖销售行为不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
A.某厂为推销质次价高的积压商品,搞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有奖销售
B.某商场为销售质优价廉的新商品,规定凡购买满10000元货物者可参加抽奖,最高奖金10000元
C.某购物中心进行有奖销售,但事前将一等奖奖券全部作为福利发给优秀员工
D.某房地产开发商的有奖销售规定,凡购买其所开发的住宅满30万元的,均奖励价值5000元的海南三日游
A
B
C
D
D
[解析]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3条的规定,ABC三项分别违反该条第2项、第3项、第1项的规定,只有D项没有构成不正当竞争,答案为D。
14.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一种关于诋毁商誉的表述是正确的?
A.新闻单位被经营者唆使对其他经营者从事诋毁商业信誉的,可以与经营者构成共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B.经营者通过新闻发布会形式发布影响其他同业经营者商誉的信息,只要该信息是真实的,不构成不正当竞争
C.诋毁行为只能是针对市场上某一特定竞争对手实施的
D.经营者对其他竞争者进行诋毁,其主观心态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A
B
C
D
B
[解析]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4条的规定可知,该种不正当行为的主体只能是经营者,并且散布的消息只能是捏造的、虚假的消息,主观心态为故意,针对的是其竞争对手。而A项中的新闻单位不是经营者,所以其行为不构成不正当竞争,所以A项错误。B项中经营者发布的信息是真实的,也不构成不正当竞争,所以B项的说法是正确的。C项中诋毁行为可以针对市场上的任何一个竞争对手实施,所以C项的说法不正确。D项中经营者如果是因为过失而对竞争者进行了诋毁,则不构成不正当竞争,D项也不正确。答案为B。
15.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A.甲家具厂捏造乙家具厂偷工减料的事实,但只告诉了乙厂的三家客户
B.甲、乙均为经营早点的个体户,甲没有事实依据,对来就餐的人说:“乙得过肺结核厂
C.某市仅有甲、乙两家灯泡厂,甲厂在广告中称“我市某些灯泡厂的灯泡很容易爆炸”
D.甲厂产品发生质量事故,舆论误指为乙厂产品,乙厂公开说明事实
A
B
C
D
ABC
[解析]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4条的规定,ABC三项中的甲均构成了不正当竞争,诋毁竞争对手的商誉。D项中舆论误指为乙厂,而不是甲厂指定为乙厂。所以答案为ABC。
16. 下列行为属于招标投标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是:
A.招标者向某投标者透露标底的行为
B.某投标者在其投标之前通过招标者私下获得其他投标者的报价的行为
C.参加投标的经营者就投标条件相互沟通的行为
D.投标者甲公司与其他众多投标者串通投标,压低标价的行为
A
B
C
D
ABCD
[解析]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5条的规定可知,本题中,AB选项属于投标者和招标者相互勾结排挤竞争对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CD选项属于投标者之间串通投标的行为。因此,所有选项都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答案为ABC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