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9. 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______。
A.含有大量AP
3+的溶液:Na
+、

、CL
- B.C(H
+)=1×10
-13mol·L
-1的溶液:Na
+、Ca
2+、

C.含大量Fe
3+的溶液:Na
+、Mg
2+、

、SCN
- D.含大量

的溶液:H
+、Fe
2+、

、CI
- A B C D
A
[解析] B项中Ca
2+与

不能大量共存;C项中Fe
3+与SCN
-不共存;D项中

与H
+、Fe
2+不共存。
20. 化学学习方法中的类推法是由已学知识通过迁移构建新知识的方法。下列类比正确的是______。
- A.CaC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O2,CaSO3也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SO2
- B.铜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价铜,铜也能在硫蒸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价铜
- C.钠与乙醇反应产生氢气,钾与乙醇也能反应产生氢气
- D.锌可以与溶液中的银离子发生置换反应,钠也能与溶液中的银离子发生置换反应
A B C D
C
[解析] 可以应用类推法研究物质的性质,但各种物质还有特性,需要同时考虑。A项中CaSO
3与HNO
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aSO
4和NO;B项中硫的氧化性小

Cu
2S;D项中还原性:Na>Zn,Na与水反应,Na不能在水溶液中置换其他金属。
二、简答题1. 请简要概述化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
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因此依据《标准》中的“课堂目标”和“课程内容”,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对主题、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进行设计,针对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不同阶段,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
2. 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问题:(1)请列举初中化学3个最基础的化学实验。
(2)除了过滤之外,请列举初中化学3个最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3)通过粗盐提纯实验,简要说明过滤应注意的问题。
(1)①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②氧气的实验室制取;③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④燃烧的条件;⑤溶液酸碱性的检验;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的配制;⑦酸、碱的化学性质;⑧金属的物理性质与某些化学性质。(只需答出三个即可)
(2)①药品的取用;②加热;③溶液的配制;④酸碱指示剂的使用;⑤pH试纸的使用;⑥常见物质的检验和常见气体的制备等。(只需答出三个即可)
(3)过滤应该注意的问题:①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用水润湿滤纸);②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③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烧杯紧靠玻璃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