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答题1. 会计师事务所针对业务工作底稿设计和实施适当的控制的目的是什么?
使业务工作底稿清晰地显示其生成、修改及复核的时间和人员;在业务的所有阶段,尤其是在项目组成员共享信息或通过互联网将信息传递给其他人员时,保护信息的完整性;防止未经授权改动业务工作底稿;允许项目组和其经授权的人员为适当履行职责而接触业务工作底稿。
2. 简述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内容。
(1)固定资产的预算制度;(2)授权批准制度;(3)账簿记录制度;(4)职责分工制度;(5)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区分制度;(6)固定资产的处置制度;(7)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制度;(8)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制度。
五、论述题1. 试述在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的因素。
(1)认定发生潜在错报的重要程度,以及潜在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潜在错报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可能性;(2)管理层应对和控制风险的有效性;(3)在以前审计中获取的关于类似潜在错报的经验;(4)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包括审计程序是否识别出舞弊或错误的具体情形;(5)可获得信息的来源和可靠性;(6)审计证据的说服力;(7)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
六、案例分析题1. ABC公司向审计人员进行咨询,这家公司的财务部有小张、小李、小黄三名会计人员,他们所承担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
(1)记录并保管总账。
(2)记录并保管应付账款明细账。
(3)记录并保管应收账款明细账。
(4)记录货币资金日记账。
(5)保管填写支票。
(6)发出销售退回及折让的贷项通知单。
其中除第(6)项的工作量较小外,其余工作量都大体相当,同时,以上三名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都不成问题且能力相当。
试问:如果你作为审计人员,如何应用内部控制的原理,对上述工作进行划分,使得他们的工作量相当且能够起到会计工作内部控制的作用,并简要说明划分的理由。
将本题题干中所描述的工作进行下列划分:(1)、(6)两项工作由一人负责,(2)、(3)两项工作由一人负责,(4)、(5)两项工作由一人负责。
理由:将现金收支业务与记账业务分开,将记录总账工作与记录明细账的工作分开,可以做到职责分明以便相互核对,相互监督,防止贪污舞弊及差错的发生,记录总账(1)的工作量较大,配以工作量较小的(6)有利于均衡工作量。
2. 大兴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王华于2007年年底对昌盛公司进行审计,在审计过程中,王华发现以下情况,请代为逐一判断被审计单位相关的经营活动及其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并简要说明原因。
(1)按照被审计单位与WR公司签署的购货合同,自被审计单位收到材料起10日内,付款者昌盛公司可获得10%的现金折扣。昌盛公司在2007年10月16日收到所购材料后,于18日按照购货发票所列金额30万元的90%向W公司支付了材料款。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昌盛公司对此笔付款作了借记应付账款27万元、贷记银行存款27万元的会计处理。
(2)2007年7月1日购入并安装价值50万元的生产用电子设备一台,当日投入生产。由于设备的特殊性质,需要3个月的试运行。在此期间内,随时可能需要进行调试,根据这一情况,昌盛公司从2007年10月1日起对该设备开始计提折旧。
(3)昌盛公司于2007年初开始建造一生产车间,10月份完工后投入使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办理完竣工手续,编制财务报表时,昌盛公司对此车间仍在在建工程中反映。
(1)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于带有现金折扣的应付账款,应按购货发票的金额入账,待实际取得现金折扣时,再冲减财务费用,据此,昌盛公司应作的会计分录是借记应付账款30万元,贷记银行存款27万元,贷记财务费用3万元。
(2)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昌盛公司对此电子设备应从增加当月的下月起计提折旧。
(3)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建工程应在投入使用后按照暂估价值计入固定资产,待办理完竣工决算手续后再调整固定资产科目,不调整已经计提的累计折旧金额。
3. 审计人员审查某企业2008年3月份工资费用分配时,发现下列情况:
(1)生产工人工资30000元记入生产成本。
(2)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000元记入管理费用。
(3)厂房建筑人员工资8000元记入生产成本。
(4)职工子弟学校人员工资3400元记入应付福利费。
(5)医务人员工资1020元记入管理费用。
[要求] 根据上述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审计意见。
(1)正确。
(2)错误。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应记入制造费用,应作调整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 2000
贷:管理费用 2000
(3)错误。
厂房建筑工人工资应记入厂房成本,应作调整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 8000
贷:生产成本 8000
(4)错误。
职工子弟学校人员工资应记入营业外支出,应作调整分录如下:
借:营业外支 34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 3400
(5)错误。
医务人员工资应记入应付福利费,应作调整分录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 1020
贷:管理费用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