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三、简答题1. 行政权力公共性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行政权力的主体只能是公共机构,而不是个人或私人组织。
(2)行政权力活动的领域是公共事务,不是私人领域。
(3)行政权力的目的是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是为私人利益服务。
2. 简述行政编制的特点。
行政编制管理是指对行政管理机构的机构设置、人员数量以及人员结构的管理。其特点是:(1)集中程度高。尤其是对国家机关,为了保障其高效率,节省开支,对其进行集中统一管理。(2)综合性强。编制管理的范围较宽,涉及各个机关和单位,既要掌握其共同性,又要了解其各自特点,并相应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3)它是一种经常性和长期性的工作,只要有管理机关和单位、组织的存在,编制管理就不能停止。
3. 简述专断式行政领导方式的内涵。
专断式行政领导方式是把行政决策权、决定权集中于领导者一人手中的领导方式。在这种行政领导方式下,任何事情都由行政领导个人做出决定,用强制命令推动工作,下级一味服从上级领导,被动开展工作。这种领导方式容易造成被领导者失去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主动性不高,而对于领导者来说,由于决策没有下级和他人的参与,因此决策民主化程度低,质量不高,还会造成领导者高高在上、主观武断,造成官僚主义。在现代政治体制中,这种专断式行政领导方式已经是一种落后、被摒弃的领导方式,除了特殊时期、特殊情况,一般不使用此种方式。
4. 简述行政道德具体规范中实事求是,科学行政的内涵与其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要求。
实事求是,一切从事实出发,按照客观规律行使行政权力,从而实现科学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时应该遵循的一项基本道德规范。这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光荣传统。其基本要求包括:(1)重视调查研究,尊重客观事实。(2)要坚持真理,敢于纠正错误。(3)要正确处理意志力与科学的关系。
5. 简述以实行灵活政府的改革方式来实现的行政发展模式的内涵。
灵活政府的改革方式主要是为革除传统科层官僚制带来的政府僵化弊端设置的。以实行灵活政府的改革方式来实现的行政发展模式认为,政府机构的常设性和公务员的终身雇佣制是政府僵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这种行政发展模式主张在组织上建立临时性机构,完成一些日常事务和专门性的特别任务,如一些一般和特别(专门)工作委员会、工作小组或项目小组等。在人事上搞短期的或临时雇(聘)佣制,任务完成后即解雇(聘)。在权力上根据地缘管理原则下放权力,使权力也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这一模式特别强调在政府内部应该不断创新组织结构,取消过时、僵化的部分机构,建立临时性的充满活力的机构,通过这种方式来不断整合、创新政府的组织机构,以实现政府职能目标。这种行政发展模式的要旨是强调基层公务员和社会公众在政府决策中发挥作用。这实际上是强调政府公共决策民主化。
四、论述题1. 试述国有资产行政管理及其内容。
国有资产行政管理就是政府相关机构对国家所拥有的资产进行投资、运营、增值等一系列宏观管理活动。国有资产行政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资产收益最大化与满足社会公共利益两大目标的协调。当前我国政府国有资产行政管理事务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向:(1)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随着我国的社会转型以及体制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残留的政企不分、产权不明的弊病逐渐显现出来,在制度环境不完善的情况下,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实行国有资产行政管理正是要对国有资产进行严格监督,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保证国有资产在我国经济成分中的主导地位。(2)实现国有资产的有效运营。我国的国有资产涉及的资金非常庞大,如何有效地运营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当前我国政府亟须解决的课题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符合市场规律,国有资产的运营也不能例外。但国有资产与个人财产不同,它是关系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性质的根本问题,因此,实施国有资产行政管理,对国有资产的运营进行有效监管,确保国有资产的性质,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试分析加入WTO对我国行政发展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1)WTO规则对我国行政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途径。
①通过修订法律法规和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的途径产生影响。加入WTO对中国行政体系带来的影响首先是在与贸易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审批制度层面展开的。换言之,WTO将首先通过影响我国的法律法规和行政审批制度的途径影响我国的行政体系。
②通过限制政府权力的途径产生影响。WTO对行政体系的影响还表现在另一方面,即各级政府公布的法规规章,将受到WTO规则确立的审查制度的检验。这种变化从表层来看是作用于行政法规、规章或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但从潜层次来看,其实质就是用WTO的规则对政府权力进行限制,防止政府滥用权力。
③通过改变权力结构的途径产生影响。表面上,WTO的总原则并没有对成员国行政权力的分配模式提出特殊诉求,但由于该原则的要旨是在全球建立全面,彻底的市场机制,要求经济运行机制全面市场化,因此,其最终诉求是全球范围的非集权化过程。中国加入WTO后,WTO给中国行政改革带来的最大影响,是通过长期的对于市场经济模式的追求,改变政府权力结构,加大非集权化的程度,加快非集权化的进程。
(2)加入WTO后我国行政发展的趋势。
①加快从全能行政向有限行政转变的步伐。
②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我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公民社会不发达,社会自治能力不强。加入WTO以后,政府的行政管制的职能将会逐步向公共服务的职能转变,向责任行政的方向转变。在中国加入WTO后,这一要求将变得更加迫切。
③由权力行政向规则行政的行政理念转变。加入WTO后,随着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政府继续向社会提供垄断性服务已经不合时宜。为此,公共行政需要转向一种把制定政策同提供服务分开的体制,“选择把自己局限于政策和指导从而把‘实干’让给他人去做的强有力的政府”。实现从以权力为中心向以规则为中心的运作方式转变,实现从过去依政策行政向依法行政的转变。
④从暗箱行政向透明行政转变。公开行政、透明行政是我国行政管理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也是加入WTO后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又一个迫切要求。WTO的有关规则在客观上能够促进政府由暗箱行政转向透明行政的进程,对于促进政府建设、推行阳光政府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对于我们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