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三)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我国对外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A.争取和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C.促进世界多极化,发挥我国在国际化上的作用
D.适应经济全球化,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A
B
C
D
A
2. 加快和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和前提是
A.高新技术产业
B.制造业
C.服务业
D.农业
A
B
C
D
B
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D.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A
B
C
D
A
4.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A
B
C
D
A
5.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
B.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C.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D.毛泽东思想
A
B
C
D
B
6. 政治体制改革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这是为了
A.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B.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D.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A
B
C
D
A
7. 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在于
A.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B.建立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
C.把科技、教育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D.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A
B
C
D
A
8.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
A.解放思想
B.改革开放
C.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A
B
C
D
A
9. 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是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C.崇尚和谐、追求和谐
D.理想信念教育
A
B
C
D
C
10. 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是
A.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B.加强经济上的交流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C.早日恢复在“九二共识”基础上的两岸对话和谈判,开展平等协商
D.为两岸同胞谋福祉
A
B
C
D
C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树立共同理想
C.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A
B
C
D
B
12. 当前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
A.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B.优先发展教育
C.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D.完善社会管理
A
B
C
D
A
13.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
A.本质属性
B.根本目标
C.本质体现
D.本质要求
A
B
C
D
C
1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是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A
B
C
D
A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A.党成立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
B.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C.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
D.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A
B
C
D
A
16. 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是
A.邓小平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A
B
C
D
A
17.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是
A.不计代价的发展
B.又快又好的发展
C.又好又快的发展
D.竭泽而渔式的发展
A
B
C
D
C
18. 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是能不能
A.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C.不断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
D.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A
B
C
D
C
19.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内在要求,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两者统一于
A.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B.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D.“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A
B
C
D
A
20. 搞清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
A.坚持解放思想
B.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纲领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D.坚持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A
B
C
D
C
21. 改革开放是
A.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D.我们党和国家到二○二○年的奋斗目标
A
B
C
D
B
2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无产阶级专政
C.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党的领导
A
B
C
D
C
23. 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
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理解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D.“三个有利于”标准
A
B
C
D
C
24.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
A.解放思想
B.改革开放
C.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A
B
C
D
B
25.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落脚点是
A.联系实际
B.深入人心
C.弘扬正气
D.树立新风
A
B
C
D
C
2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前,“台独”分裂势力加紧进行分裂活动,严重危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同胞要共同
A.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B.继续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
C.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实行“三通”,加强交流
A
B
C
D
A
27.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
A.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B.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C.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D.积极推行农村各项改革
A
B
C
D
C
28.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
A.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
B.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化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D.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A
B
C
D
C
29.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基础是
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B.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
C.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D.我国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A
B
C
D
C
30. 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标志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C.中共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D.中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A
B
C
D
A
31. 科学发展观强调作为一切发展前提的是
A.社会发展
B.文化发展
C.政治发展
D.经济发展
A
B
C
D
D
32.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
A.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D.我们党和国家到二○二○年的奋斗目标
A
B
C
D
C
33.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推动其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的是
A.社会
B.人民群众
C.国家
D.政党
A
B
C
D
B
3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党如何巩固执政地位的问题
D.党如何保持先进性的问题
A
B
C
D
A
3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A.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B.由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C.由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逐步转变为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D.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A
B
C
D
A
36.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是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A
B
C
D
B
37. 中国共产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是
A.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
B.不断推动先进文化的发展
C.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
D.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
B
C
D
D
38. 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人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在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七大
D.十六届四中全会
A
B
C
D
C
39. 和谐文化的核心是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C.崇尚和谐、追求和谐
D.理想信念教育
A
B
C
D
B
40.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山,当今世界上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和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已经成为不可阴挡的时代潮流的是
A.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
B.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C.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D.科技革命加速推进
A
B
C
D
A
41.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A.强调发展
B.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C.坚持以人为本
D.坚持全面发展
A
B
C
D
B
42. 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关键是抓住
A.什么是中国革命、怎样进行中国革命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怎样进行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A
B
C
D
B
43. 中共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邓小平理论
A.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标志
B.形成主题
C.构成轮廓
D.形成体系
A
B
C
D
C
44.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
A.坚持马克思主义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
B
C
D
D
4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A.公有制经济
B.现代企业制度
C.市场机制
D.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A
B
C
D
D
46.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反对霸权主义
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C.争取较长期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
D.争取较长时期的良好周边环境
A
B
C
D
B
47.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农业的首要任务是
A.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
B.促进农民增收
C.转移农民就业
D.健全农村市场
A
B
C
D
A
48.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主要的经验总结是
A.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A
B
C
D
D
49.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是
A.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C.改革和完成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D.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A
B
C
D
A
50.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
A.马克思主义
B.社会主义
C.科学发展观
D.改革开放
A
B
C
D
B
5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坚持民主法治
B.坚持以人为本
C.坚持科学发展
D.坚持改革开放
A
B
C
D
B
52.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需要努力适应的是
A.我国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B.社会不断进步
C.经济不断发展
D.我国人民的政治觉悟不断提高
A
B
C
D
A
53. 邓小平理论形成主题是在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C.中共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D.中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A
B
C
D
B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