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5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专升本医学综合模拟125
一、A型题
1. 下列关于腹部血管杂音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
A.动脉性杂音常位于脐区
B.脐区杂音提示腹主动脉瘤
C.左右上腹收缩期血管杂音提示肾动脉狭窄
D.动脉收缩期杂音常为喷射性
E.无静脉性杂音
A
B
C
D
E
C
[解析] 脐上主动脉收缩期腹部血管杂音有动脉性和静脉性杂音。动脉性杂音常在腹中部或腹部一侧。腹中部的收缩期血管杂音(喷射性杂音)常提示腹主动脉瘤或腹主动脉狭窄。如收缩期血管杂音在左右上腹,常提示肾动脉狭窄,可见于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如杂音在下腹两侧应考虑髂动脉狭窄。静脉性杂音为连续的嗡鸣声,无收缩期与舒张期性质。常出现于脐周或上腹部,尤其是腹壁静脉曲张严重时,常提示门静脉高压伴侧支循环形成。
2. 脾脏测量甲丙线是指______
A.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最远点的距离
B.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下缘的距离
C.脾右缘至前正中线的距离
D.脾右缘至脐的距离
E.脾下缘至脐的距离
A
B
C
D
E
A
[解析] 脾肿大三线记录法:Ⅰ线又称甲乙线,测量左锁骨中线与左肋弓交叉点至脾下缘的距离;Ⅱ线又称甲丙线,测量左锁骨中线与左肋弓交叉点至脾最远点的距离;Ⅲ线又称丁戊线,表示脾右缘到前正中线的距离,超过正中线以+号表示,未超过则以一号表示。
3. 对于重症患者进行直肠触诊应采取的体位是______
A.左侧卧位
B.右侧卧位
C.仰卧位
D.膝胸位
E.截石位
A
B
C
D
E
C
[解析] 直肠触诊时,患者可取左侧卧位、膝胸位、仰卧位,其中仰卧式体位适用于重症体弱者。
4. 下列关于蜘蛛痣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系一支中央小静脉扩张辐射而成
B.多出现在面、颈、手背、上肢等处
C.压之褪色
D.与肝掌的临床意义相同
E.健康妇女妊娠期可出现
A
B
C
D
E
A
[解析] 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出现部位大多在上腔静脉分布区域内。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肝对体内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有关。
5. 下列哪个部位病变可出现截瘫______
A.皮层运动区
B.脊髓
C.脊髓前角
D.脑干
E.内囊
A
B
C
D
E
B
[解析] 脊髓横断损伤时,该平面以下支配区可出现感觉、运动障碍引起截瘫。
6. 下列关于心悸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心悸伴心前区痛可见于心肌炎
B.心悸伴呼吸困难可见于心力衰竭
C.心悸伴晕厥可见于各种房室传导阻滞
D.心悸伴贫血可见于各种原因的急性失血
E.心悸伴消瘦及出汗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A
B
C
D
E
C
[解析] 心悸可因心律失常、单纯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脏神经症等引起。从心悸的伴随症状可判断心悸的病因:心悸伴心前区疼,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炎、心包炎,亦可见于神经症;心悸伴发热,可见于风湿热、心包炎、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也可见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心悸伴晕厥或抽搐,见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病窦综合征;心悸伴贫血者,见于各种原因的急性失血;心悸伴呼吸困难,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心肌炎、心力衰竭;心悸伴消瘦及出汗,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房室传导阻滞通常不会引起心悸。
7. 患者,女性,34岁,反复咳嗽、咳脓痰、咯血,每次X线胸片示同一部位呈卷发样阴影改变,在听诊时应出现的体征是______
A.两肺底可闻及捻发音
B.支气管呼吸音
C.高调干啰音
D.低调干啰音
E.局限性水泡音
A
B
C
D
E
E
[解析] 慢性咳嗽,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反复咳脓痰,常见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咳嗽伴咯血,常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等;胸片提示典型支气管扩张的X线影像特点,故基本可以判断为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的体征是局部固定性湿啰音(水泡音)。
8. 颅内压升高导致的呕吐是______
A.神经性呕吐
B.精神性呕吐
C.反射性呕吐
D.中枢性呕吐
E.以上都不对
A
B
C
D
E
D
[解析] 呕吐分为反射性呕吐、中枢性呕吐、神经性呕吐。其中中枢性呕吐主要是指神经中枢疾患导致的呕吐,常见于颅内感染(各种脑炎、脑膜炎)、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高血压脑病及偏头痛等)、颅脑损伤(脑挫裂伤或颅内血肿)、癫痫(特别是持续状态)、全身疾病(如尿毒症、肝性脑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低血糖引起脑水肿、颅压升高等而致呕吐)。
9. 心力衰竭引起的发绀属于______
A.肺源性发绀
B.中心性发绀
C.混合性发绀
D.缺血性周围性发绀
E.淤血性周围性发绀
A
B
C
D
E
C
[解析] 心力衰竭因肺淤血血液在肺内氧化不足以及周围血流缓慢,毛细血管血液中还原氧血红蛋白过多导致中心性发绀与周围性发绀并存。
10. 昏迷伴瞳孔缩小见于______
A.阿托品中毒
B.吗啡中毒
C.乙醇中毒
D.癫痫
E.低血糖
A
B
C
D
E
B
[解析] 昏迷伴瞳孔散大可见于颠茄类、酒精、氰化物等中毒,癫痫及低血糖状态等。昏迷伴瞳孔缩小可见于吗啡类、巴比妥类、有机磷杀虫药等中毒。
11. 肉瘤是指______
A.来自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B.来自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C.来自胚胎组织的肿瘤
D.来自肌肉组织的肿瘤
E.来自平滑肌的肿瘤
A
B
C
D
E
B
[解析] 恶性肿瘤包括癌、肉瘤(两者发病率之比约为99:1),以及胚胎性的母细胞瘤等。来自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癌”;来源于间叶组织的称为“瘤”。
12. 疖、痈的常见致病菌为______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大肠杆菌
C.β-溶血性链球菌
D.产气荚膜杆菌
E.真菌
A
B
C
D
E
A
[解析] 疖、痈是很常见的皮肤、皮下组织和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疖是细菌自毛囊或汗腺侵入所引起的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炎症常扩展到皮下组织。疖可发生在任何有毛囊的皮肤区,但以头、面、颈、腋下、臀部等常受摩擦的部位为多见。痈是细菌所引起的多个相邻的毛囊和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皮肤较厚的颈部及背部,有时也见腹壁或其他部位。常见于比较衰弱或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感染往往先从一个毛囊底部开始,沿脂肪组织柱蔓延至皮下深筋膜,再沿深筋膜向四周扩散,可累及邻近的许多脂肪组织柱,然后向上穿入毛囊群而形成多个脓头。疖和痈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13. 关于AST在急性心肌梗死时的变化,正确的是______
A.6~12小时升高
B.12~24小时达高峰
C.24~36小时达高峰
D.4~5日恢复正常
E.5~7日恢复正常
A
B
C
D
E
A
[解析] AST在心肌梗死后6~12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高峰,3~6日恢复正常。
14.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清创后可做一期缝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伤后6~8小时创口污染严重
B.伤后12小时创口污染很轻
C.颜面部创口已24小时
D.头皮创口已36小时
E.创面内暴露大血管、神经和关节已24小时
A
B
C
D
E
B
[解析] 开放性伤口常有污染,应行清创术,目的是将污染伤口变成清洁伤口,为组织愈合创造良好条件。清创时间越早越好,伤后6~8小时内清创一般都可达到一期愈合。如果伤口污染较重或处理时间已超过伤后8~12小时,但尚未发生明显的感染,皮肤的缝线暂不结扎,伤口内留置盐水纱条引流。24~48小时后伤口仍无明显感染者,可将缝线结扎使创缘对合。如果伤口已感染,则取下缝线按感染伤口处理。但血液循环丰富的部位如颜面部,即使时限达到24小时亦可一期清创缝合。
15. 心搏骤停后,重建人工循环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
A.口对口人工呼吸
B.气管插管控制呼吸
C.提升血压
D.心内注射
E.有效的胸外或胸内心脏按压
A
B
C
D
E
E
[解析] 初期复苏是呼吸、循环骤停时的现物急救措施,一般都缺乏复苏设备和技术条件。主要任务是迅速有效地恢复生命器官(特别是心和脑)的血液灌流和供氧。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是初期复苏时的主要措施。因此,尽早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对患者的预后产生显著影响,有效的心脏按压能维持心脏的充盈和搏出,诱发心脏的自律性搏动,并可能预防生命重要器官(如脑)因较长时间的缺血、缺氧而导致的不可逆性改变。
16. 误输异型血可发生______
A.发热反应
B.细菌污染反应
C.血液凝集反应
D.溶血反应
E.过敏反应
A
B
C
D
E
D
[解析] 溶血反应是最严重的输血并发症,虽然很少发生,但后果严重,死亡率高。发生溶血反应患者的临床表现有较大差异,与所输的不合血型种类、输血速度与数量以及所发生溶血的程度有关。典型的症状为患者输入十几毫升血型不合的血后,立即出现沿输血静脉的红肿及疼痛、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头痛、胸闷、心率加快乃至血压下降和休克,随之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溶血性黄疸。
17.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______
A.高钾血症
B.低钠血症
C.水中毒
D.酸中毒
E.重度感染
A
B
C
D
E
A
[解析] 高钾血症是少尿或无尿期主要的电解质失调,可在起病后48小时内出现,3天无尿即达致死性高钾,与肾小管排K
+
功能障碍、酸中毒时K
+
由细胞内逸出有关。高钾血症是少尿期重要死因。
18. 患者,男性,32岁,烧伤后10日愈合,有色素沉着,其烧伤深度为______
A.Ⅰ度
B.浅Ⅱ度
C.深Ⅱ度
D.Ⅲ度
E.混合度
A
B
C
D
E
B
[解析] Ⅰ度烧伤伤及表皮,但生发层大部健在,局部似红斑,轻度红肿,无水疱,干燥,一般2~3日内症状消退,3~5日痊愈,脱屑,无瘢痕形成。浅Ⅱ度烧伤伤及真皮浅层生成层,一般2周左右愈合,不遗留瘢痕,短期内可有色素沉着。深Ⅱ度烧伤伤及真皮网状层,一般3~4周痊愈,愈合后产生瘢痕。Ⅲ度烧伤伤及全皮层,严重者可达皮下脂肪、肌肉、骨骼,一般3~4周后焦痂脱落,因创面无上皮再生的来源,创面修复必须有赖于植皮或从周围健康皮肤长入,愈合后会遗留瘢痕或畸形。题中患者愈合时间为10日,有色素沉着,应该为浅Ⅱ度烧伤。
19. 为了提高败血症患者血培养阳性率,最好的抽血时间是在______
A.发热开始时
B.发热结束时
C.预计寒战发热前
D.寒战开始时
E.寒战结束时
A
B
C
D
E
C
[解析] 败血症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全身性感染,为提高血培养阳性率应在寒战发热前抽血。
20. 下列关于轻度缺钠,错误的是______
A.血清钠离子浓度为130~135mmol/L
B.尿中氯化钠常在正常范围
C.每公斤体重估计缺氯化钠0.5g
D.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均增高
E.口渴不明显
A
B
C
D
E
B
[解析] 轻度缺钠:血清钠浓度在135mmol/L以下,患者感疲乏、头晕、手足麻木、口渴不明显、尿钠减少。中度缺钠:血清钠浓度在130mmol/L以下。
21. 左心房肥大的诊断标准之一是______
A.P波时限>0.10s
B.P波时限>0.11s
C.P波时限>0.12s
D.P波时限>0.16s
E.P波时限>0.20s
A
B
C
D
E
C
[解析] 诊断标准:P波时限>0.12s,并呈双峰型(以Ⅰ、Ⅱ、aVL导联最明显),V
1
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值≤-0.04mm·s(正常为-0.02mm·s)。
22. 破伤风最先发生收缩的肌肉是______
A.面肌
B.咬肌
C.颈项肌
D.四肢肌
E.背腹肌
A
B
C
D
E
B
[解析] 破伤风患者约12~24小时,出现头痛、乏力、烦躁不安、咬肌紧张酸胀、张口不便等。典型表现为横纹肌自上而下强烈收缩,先为咬肌、面部表情肌,继而颈项肌、背腹肌、四肢肌群,最后是膈肌、咽喉肌,患者呈现牙关紧闭、苦笑面容、颈项强直、角弓反张、板状腹、上肢曲屈、下肢挺直。在持续性收缩的基础上,任何轻微刺激,均可诱发全身肌群抽搐。
23. 输血时发生的最常见而严重的传播疾病是______
A.艾滋病
B.梅毒
C.疟疾
D.丝虫病
E.输血后肝炎
A
B
C
D
E
E
[解析] 输血及其血液制品都可能传播疾病,其中最常见而严重的是输血后肝炎,我国发生率达7.6%~19.7%。主要有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24. 按烧伤面积计算,成人头颈部占人体体表总面积的______
A.3%
B.6%
C.9%
D.12%
E.15%
A
B
C
D
E
C
[解析] 烧伤面积计算头、面、颈为3、3、3;双手、双前臂、双上臂为5、6、7;躯干前部、躯干后部、会阴部为13、13、1;双臀、双足、双小腿、双大腿为5、7、13、21。以上数字皆为百分数。儿童头部和双下肢面积分别为9+(12-年龄)、46-(12-年龄),其余部位所占百分数同成人。
25. 下列关于黑痣恶变的表现中,错误的是______
A.易溃破出血流出黑色豆渣样物
B.周围可出现卫星状小瘤和色素环
C.色素突然增深
D.黑痣迅速增大
E.局部淋巴结肿大
A
B
C
D
E
A
[解析] 黑色素瘤可由黑痣恶变而来(与长期摩擦有关),也可自行发生。黑痣恶变表现为迅速增大、色素加深、瘙痒不适、疼痛、溃烂、出血,周围出现色素环或卫星状小瘤,区域淋巴结肿大。黑色素瘤发展快,较早转移。
26. 延期缝合是指______
A.清创后立即缝合
B.伤后6~8小时缝合
C.伤后12小时缝合
D.伤后1~4日后缝合
E.伤后5~7日后缝合
A
B
C
D
E
D
[解析] 对污染伤口的一般处理方法称为清创术。对常见的软组织伤口,清创术的步骤主要包括:清洗消毒伤口,彻底止血,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切除伤口边缘组织,然后缝合伤口。这种手术的目的,就是使污染伤口转变成清洁伤口,缝合后能一期愈合。由于创伤情况和处理时间不同,清创术的具体实施方法需根据具体伤情决定。为了预防和减轻感染,一部分清创术完成时可施行延期缝合。延期缝合适用于处理时间虽较早,但污染较重的伤口。一般来说,可以先用吸收性敷料(如纱布等)覆盖于伤口,引流渗出物,等到1~4日后,如果伤口无明显感染,再加以缝合。
27. 下列关于糖尿病患者的手术前准备,不恰当的是______
A.纠正水、电解质代谢失调和酸中毒
B.改善营养状况
C.应用胰岛素,使患者血糖稳定于正常水平
D.手术应在当日尽早进行,缩短术前禁食时间
E.施行有感染可能的手术,术前使用抗生素
A
B
C
D
E
C
[解析] 糖尿病患者在整个围手术期都处于应激状态,其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较无糖尿病者升高,糖尿病影响伤口愈合,感染并发症增多。对糖尿病患者在术中应根据血糖监测结果,静脉滴注胰岛素控制血糖,而严重的、未被认识的低血糖危险性更大,因此,不建议手术前将血糖将至正常,目前国际上一般推荐将血糖水平控制于8.3mmol以下。
28. 烧伤休克期补液时,调节补液量及速度的指标不包括______
A.尿量
B.血pH、二氧化碳结合力、血细胞比容
C.肢体浅静脉和甲下毛细血管充盈情况
D.口渴
E.中心静脉压
A
B
C
D
E
B
[解析] 烧伤补液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力求避免休克的发生。如已发生,则应迅速进行治疗。一旦导致重度休克,则救治困难,且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的机会,对以后抗感染等治疗增加困难。烧伤休克为低血容量休克,其临床症状与出血性休克基本相似,早期主要表现为口渴、烦躁不安,周围血管收缩,皮肤苍白、发凉,心率增快,脉压变窄,尿少等。如果密切注意其发展情况,一般诊断不困难。应注意患者有无口渴、尿少等症状,观察血压、中心静脉压等指标,肢体浅静脉和甲床毛细血管充盈情况是反映末梢循环的重要体征,也应当注意观察。
二、B型题
A.腹痛伴发热、寒战者
B.腹痛伴血尿者
C.急性腹痛、发热伴休克者
D.急性腹痛同时伴贫血
E.慢性腹痛伴腹泻
1.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可见于______
A
B
C
D
E
C
2. 输尿管结石可见于______
A
B
C
D
E
B
[解析]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属于重症,临床可以出现休克表现,急性腹痛同时伴贫血符合此诊断。输尿管结石的特点是有疼痛性血尿。
A.肺泡上皮细胞
B.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C.肺泡表面张力
D.气道阻力
E.肺内压
3. 肺通气的弹性阻力来源于______
A
B
C
D
E
C
4. 肺通气的非弹性阻力来源于______
A
B
C
D
E
D
[解析] 弹性阻力是指弹性组织(肺和胸廓)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时所产生的对抗变形的力,即回缩力。弹性阻力占肺通气总阻力的70%左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内肺泡Ⅱ型细胞分泌,覆盖在肺泡内表面的液-气界面上,主要作用是降低表面张力,维持大小肺泡的容积相对稳定,调节肺泡的回缩力。非弹性阻力包括惯性阻力、黏滞阻力和气道阻力。惯性阻力是气流在发动、变速、换向时因气流和组织的惯性所产生的阻止运动的因素。平静呼吸频率低时,呼吸频率低、气流流速慢,惯性阻力小,可忽略不计。黏滞阻力来自呼吸时组织相对位置所发生的摩擦。气道阻力来自气体流经呼吸道时气体分子间和气体分子与气道之间的摩擦,是非弹性阻力的主要成分,占80%~90%。气道口径是影响气道阻力的主要因素。
A.心绞痛
B.心肌梗死
C.食管炎
D.肺炎
E.自发性气胸
5. 患者,女性,56岁,突然一侧胸部剧痛,伴咳嗽、无痰,多考虑为______
A
B
C
D
E
E
6. 患者,男性,48岁,胸骨后疼痛,有压榨感,休息后减轻,多考虑为______
A
B
C
D
E
A
[解析] 胸痛伴有高热、咳嗽,常见于气胸、支气管哮喘及心血管疾病、支气管扩张及肺癌等。食管及纵隔病变胸痛多在胸骨后。心绞痛及心肌梗塞的疼痛多在心前区及胸骨后或剑突下。心绞痛呈绞榨性并有窒息感,心肌梗死则痛更剧烈而持久,并向左肩和左臂内侧放射。
A.紫绀
B.黄染
C.色素沉着
D.紫癜
E.蜘蛛痣
7. 由血管扩张引起的是______
A
B
C
D
E
E
8. 由血管破裂引起的是______
A
B
C
D
E
D
[解析] 血管破裂表现为血管外出血,在皮肤下出血表现为紫癜;而血管扩张表现为血管充血征象,表现为皮肤大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形成的血管瘤,形似蜘蛛,故称蜘蛛痣。
三、X型题
1. 下列不能鉴别肾源性和心源性水肿的是______
A.起始部位
B.发展速度
C.是否为可凹性
D.是否合并腹水
E.伴随何种病症
A
B
C
D
E
CD
[解析] 可鉴别心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的是:水肿起始部位、发展速度、水肿性质、伴随症状。
2. 全胃肠外营养的适应证是______
A.严重感染
B.严重烧伤
C.消化道需要休息者
D.有部分消化道不能被利用者
E.肿瘤患者在手术前、后或放疗、化疗期间胃肠反应过重
A
B
C
D
E
ABCE
[解析] 有部分消化道不能被利用者,可采用避开此段消化道的非全胃肠外营养。如食管癌术后,食物不宜直接通过吻合口,可采用深入到十二指肠的鼻饲管进行胃肠内营养。
3. 正确的心搏骤停紧急处理原则包括______
A.迅速开始人工呼吸
B.立即开放静脉输液通路
C.心内注射加强心肌张力的药物
D.准备好电击除颤
E.待心电图确诊后开始心脏按压
A
B
C
D
E
ABCD
[解析] 心脏骤停的紧急处理原则:①提倡早期除颤。如果在室颤发生的最初5分钟内进行除颤,并在除颤前后进行有效的CPR,将使复苏成功率成倍提高。②有效、不间断的胸外心脏按压。CPR必须从意外发生的即刻就开始进行,按压应有力、迅速,每次按压后胸廓应充分复位,尽量保持按压的连续性。③有效人工呼吸。④监测和药物治疗。
4. 颈静脉搏动的特点有______
A.搏动柔和
B.触诊时有搏动感
C.膨胀性
D.范围弥散
E.触诊时无搏动感
A
B
C
D
E
ADE
[解析] 正常人颈动脉的搏动安静时不易看到,仅在剧烈活运后心搏出量增加时可见,且较轻微。颈静脉搏动柔和,范围弥散,触诊时无搏动感、轻轻加压搏动即可变弱时,卧位比坐位明显,搏动幅度在呼气时增强,吸气减弱。
一、A型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二、B型题
1
2
3
4
5
6
7
8
三、X型题
1
2
3
4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