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语文分类模拟题教育理论知识(四)
一、选择题
1.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提出过的著名德育原则是______。
A.社会化活动原则
B.自然后果原则
C.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A
B
C
D
C
2. 杜威的教育理论代表作是______。
A.《民主主义与教育》
B.《教育与新人》
C.《学校与社会》
D.《实验教育学》
A
B
C
D
A
3. 动作技能的特点是______。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C.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
A
B
C
D
A
4. 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______。
A.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B.以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主
C.教师为主
D.学生为主
A
B
C
D
A
5. 根据动机的分类标准,按需要不同,动机可划分为______。
A.生理性与社会性
B.高等与低级
C.长远与短暂
D.主导与辅导
A
B
C
D
A
6. 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叫做______。
A.课外教育 B.课外校外教育C.校外教育 D.团队教育
A
B
C
D
B
7. 我国最先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______。
A.《新教育大纲》
B.《教育哲学大纲》
C.《教育哲学》
D.《教育原理》
A
B
C
D
A
8. 班主任是受学校委派全面负责一个班______。
A.教学工作的教师
B.学生工作的教师
C.德育工作的教师
D.团队工作的教师
A
B
C
D
B
9. “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______。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A
B
C
D
C
10. 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______。
A.榜样示范法
B.陶冶教育法
C.说理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A
B
C
D
B
11. 分解的思维过程主要是______。
A.分析
B.比较
C.抽象
D.综合
A
B
C
D
A
12. 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______。
A.思维
B.想象
C.注意
D.复述
A
B
C
D
D
13. 心理健康的标准中,把多数人的行为归为常态(健康),把少数人或两个极端的行为归为变态(不健康),是下列哪种判断标准?______
A.统计分析
B.社会规范
C.生活适应
D.心理测验
A
B
C
D
A
14.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对象是______。
A.学生个体
B.学生个体和群体
C.学生群体
D.后进生
A
B
C
D
B
15. 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______。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B.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D.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A
B
C
D
A
16. 按来访者不同的对象可以将心理咨询划分为______。
A.直接咨询与间接咨询
B.个别咨询与小组咨询
C.面谈咨询、信函咨询、电话咨询、现场咨询
D.一般咨询与专业咨询
A
B
C
D
A
17. 在全体人口中,智力呈何种状态分布______。
A.常态分布
B.偏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A
B
C
D
A
18. 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
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中心品质
D.刻板印象
A
B
C
D
B
19. 有预定目的、任务又自觉运用一定的记忆方法的识记,称之为______。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机械识记
D.意义识记
A
B
C
D
A
20. 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目的重要组成的是在______年。
A.1911
B.1912
C.1957
D.1959
A
B
C
D
B
21. 人们常常以日出日落来判断东西方向,以人体为参照来判断左右,这属于______。
A.形状知觉
B.大小知觉
C.深度知觉
D.方位知觉
A
B
C
D
D
22.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
A.国民教育制度
B.教育规章制度
C.招生考试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A
B
C
D
D
23. 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______。
A.教育具有阶级性
B.教育具有永恒性
C.教育具有自身继承的关系
D.教育不能脱离政治经济的制约
A
B
C
D
C
24. 下列______属于智力技能。
A.打字操作
B.计算机操作
C.体操
D.心算解题
A
B
C
D
D
25. 心理学是研究下列哪方面内容的科学______。
A.心理过程
B.认知过程
C.个性
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A
B
C
D
D
26. 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______。
A.定势
B.定义
C.变式
D.同化
A
B
C
D
A
27.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______。
A.带好班级
B.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C.教好学生
D.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A
B
C
D
B
28. 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形成的两种对应的理论学派是______。
A.传统教育论与现代教育论
B.学科课程论与活动课程论
C.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D.实质教育论与形式教育论
A
B
C
D
D
29. “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被注意是利用刺激物的______。
A.强度
B.对比
C.变化
D.活动
A
B
C
D
B
30. 教学是______。
A.教师教的活动
B.学生学的活动
C.教师和学生的活动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
A
B
C
D
D
31. 在一定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教学实践抽象概括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基本结构或范型是______。
A.教学组织形式
B.教学模式
C.教学方法
D.教学原则
A
B
C
D
B
32. 获得有关操作活动完整的动觉映像阶段是操作技能形成的______阶段。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A
B
C
D
C
33. 外化了的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或“物质化”了的操作活动程序是______。
A.原型
B.原型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A
B
C
D
A
34. 以法国利托尔诺为代表的关于教育起源的理论被称为教育的______。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意识起源论
D.需要起源论
A
B
C
D
A
35. 学生在学校应该学习的一门学科或应该从事的一种活动的内容及其有计划的进程,这是指______。
A.单一课程
B.狭义课程
C.综合课程
D.广义课程
A
B
C
D
B
36. 从动物的心理演化到人的心理,具有决定意义的条件是______。
A.语言
B.制造工具
C.劳动
D.直立行走
A
B
C
D
C
37. 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______。
A.分析思维
B.直觉思维
C.再造性思维
D.创造性思维
A
B
C
D
D
38.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A.生产力水平低下
B.社会旧式分工
C.资本主义制度
D.阶级剥削
A
B
C
D
B
39.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______。
A.间脑
B.脊髓
C.延脑
D.中脑
A
B
C
D
B
40. 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是______。
A.阿德勒
B.弗洛伊德
C.斯普兰格
D.荣格
A
B
C
D
A
41. 下列______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A.望而生畏
B.谈梅生津
C.见风流泪
D.尝梅生津
A
B
C
D
B
42. 最早提出并使用美育一词的是______。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克
D.席勒
A
B
C
D
D
43.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是______。
A.智力技能
B.动作技能
C.随意运动
D.不随意运动
A
B
C
D
B
44. 技能的活动方式是______。
A.合乎法则的B.不随意运动的C.遗传获得的 D.知识经验的
A
B
C
D
A
45. 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方法除百分制记分法外,还有一类是______。
A.五分制记分法
B.等级制记分法
C.文字记分法
D.数字记分法
A
B
C
D
B
46. 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观察实物或模型,或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实验,以使学生获得有关感性知识的教学方法是______。
A.实验法
B.演示法
C.参观法
D.实习作业法
A
B
C
D
B
47. 思考问题时能对其进行冷静地分析,不易受别人暗示或自己情绪的左右,这是思维的______。
A.深刻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批判性
A
B
C
D
B
48. 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______。
A.说服教育法
B.实际锻炼法
C.榜样示范法
D.陶冶教育法
A
B
C
D
A
49. “灵感或顿悟”是______。
A.创造思维
B.再现思维
C.分析思维
D.直觉思维
A
B
C
D
D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