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语文分类模拟题法律知识(三)
一、选择题
1. 下列法律不属于我国经济法部门的是______。
A.财政法
B.继承法
C.竞争法
D.产品质量法
A
B
C
D
B
2. 下列方法中,不属于法律解释的方法是______。
A.历史解释
B.逻辑解释
C.目的解释
D.理论解释
A
B
C
D
D
3. ______提出了“主权在民”、“权力分立”的主张,确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行法定”、“无罪推定”等资产阶级法制原则,对该国乃至整个世界民主宪政的发展都产生深远影响。
A.美国《独立宣言》
B.法国《人权宣言》
C.英国《自由大宪章》
D.英国《权利法案》
A
B
C
D
B
4. 宪法的内容同其他一般法律一样,主要取决于______。
A.思想道德因素
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C.历史传统
D.科技文化条件
A
B
C
D
B
5. 新民主主义政权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______。
A.《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C.《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A
B
C
D
B
6.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______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无产阶级专政制度
D.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A
B
C
D
B
7. 我国的立法体制是指______。
A.立法技术
B.依照宪法规定的立法权限的划分
C.立法措施
D.立法规划
A
B
C
D
B
8. 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行为规则的内容,而委托某一机关加以确定的规范是______。
A.确定性规范
B.委托性规范
C.准用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
A
B
C
D
B
9. 司法权以“不告不理”为原则,除非因为诉方或者控方的请求,否则,不作主动干预,这体现了司法权的______。
A.中立性
B.交涉性
C.形式性
D.被动性
A
B
C
D
D
10. 法治精神的核心是______。
A.善法恶法观念
B.法律至上观念
C.法的统治观念
D.权利文化观念
A
B
C
D
C
11. 某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一个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抓住汽车把手不放,甲为了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倒在地,头部着地死亡。甲对朱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______。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A
B
C
D
B
12. 《贿选宪法》政治体制上采用______。
A.总统制
B.责任内阁制
C.混合制
D.独裁制
A
B
C
D
B
13. 1803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审理______一案,开创了由最高司法机构审查国会制定的法律是否符合宪法的先例。
A.麦卡洛克诉马里兰
B.马伯里诉麦迪逊
C.辛普森
D.弹劾约翰逊总统
A
B
C
D
B
14. 以下机关实行个人负责制的是______。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中央军委
D.全国人大常委会
A
B
C
D
C
15.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宪法是由______公布的。
A.孙中山政权B.袁世凯政权 C.曹锟政权 D.蒋介石政权
A
B
C
D
C
16.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是______。
A.咨询机构
B.立法机构
C.行政机构
D.司法机构
A
B
C
D
B
17. 下列______不属于公民的诉愿权内容。
A.批评权
B.建议权
C.申诉权
D.起诉权
A
B
C
D
D
18. 普通法法系中的普通法指的是______。
A.英国历史上的普通法
B.德国的普通法
C.流行欧洲的罗马法
D.法国民法
A
B
C
D
A
19. 清政府在1911年1月25日公布的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
A.《大清律例》
B.《大清现行刑律》
C.《大清新刑律》
D.《暂行新刑律》
A
B
C
D
C
20. 封建社会时期在阿拉伯地区的国家中实行的政治制度是______。
A.政教合一制
B.共和制
C.政教分离制
D.联邦制
A
B
C
D
A
21. 按照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可将法分为______。
A.普通法和衡平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公法和私法
D.一般法和特别法
A
B
C
D
D
22.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关于加强团结的主要措施不包括______。
A.调解各阶级之间的关系
B.地主减租息
C.农民交租息
D.限制资本家的发展
A
B
C
D
D
23. 行为人于1986年7月1日出生,2000年7月1日故意杀人,下列就能否追究其刑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不能追究
B.过1天就能追究
C.肯定能追究
D.应免予处罚
A
B
C
D
A
24. 由立法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起源于______。
A.英国宪法
B.美国宪法
C.法国宪法
D.苏俄宪法
A
B
C
D
A
25. 依照基本法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由年满40岁,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满______年,并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A.10
B.5
C.20
D.7
A
B
C
D
C
26. 全国人大任期届满______个月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大的选举。
A.2
B.3
C.4
D.1
A
B
C
D
A
27. 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之间有相互继承财产的权利。”这属于______。
A.制裁性规范
B.授权性规范
C.准用性规范
D.强行性规范
A
B
C
D
B
28. 法律的强制实施都是通过法定时间与法定空间上的步骤和方式而得以进行的,此即所谓______。
A.法的意志性
B.法的利导性
C.法的程序性
D.法的国家性
A
B
C
D
C
29. 清末官制改革中将省刑名总汇的提刑按察使司改为______。
A.按察司
B.地方审判厅
C.提法司
D.地方检察厅
A
B
C
D
C
30. 游行自由是指公民有在公共道路或露天场所自由表达意愿所采取的______。
A.列队行进 B.组成社团 C.组成固定组织D.进行罢工
A
B
C
D
A
31. 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届任期同全国人大,它行使职权到______。
A.下届全国人大选出新的常务委员会为止
B.下届全国人大召开之时止
C.下届全国人大召开前二个月止
D.下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会时止
A
B
C
D
A
32.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领导职位是______。
A.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B.国务院副总理
C.中央军委副主席
D.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A
B
C
D
A
33. 从发展趋势来看,由______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已日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并且有可能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体制之一。
A.立法机关
B.司法机关
C.执政党
D.专门机关
A
B
C
D
D
34. 甲因手头拮据而盗窃旅客提包,不料盗窃到手的提包里是两把六四式手枪和3 000元人民币,因此他的行为是______。
A.盗窃罪
B.盗窃枪支、弹药罪
C.无罪
D.盗窃罪和盗窃枪支、弹药罪
A
B
C
D
A
35. 在各种制定法中,最基本的细胞是______。
A.法律术语
B.法律原则
C.法律条文
D.法律规定
A
B
C
D
C
36.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通过于______。
A.1911年12月3日
B.1911年11月15日
C.1912年1月2日
D.1912年3月11日
A
B
C
D
A
37. 在下列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中,揭示犯罪实质特征的要件是______。
A.犯罪客体 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主体 D.犯罪主观要件
A
B
C
D
A
38.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属于我国公民的______权利。
A.政治自由权利
B.人身自由权利
C.文化教育权利
D.民主权利
A
B
C
D
B
39. 辩证推理又称______。
A.形式推理
B.实质推理
C.演绎推理
D.归纳推理
A
B
C
D
B
40. 关于法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法治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
B.法制比法治更加强调实质意义上的法律至上、权利保障的内涵
C.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D.实行法治表明公民的一切权利都由法律加以保障
A
B
C
D
A
41. 犯罪的主观要件包括______心理态度。
A.故意或者过失的
B.明知或者故意的
C.故意或者放任的
D.明知或者放任的
A
B
C
D
A
42. 颁行于1853年定都天京之后的太平天国建国基本纲领的是______。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十款天条》
D.《太平条规》
A
B
C
D
A
43. 《钦定宪法大纲》颁布于______年。
A.1911
B.1908
C.1907
D.1906
A
B
C
D
B
44. 有权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划分的机关是______。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中央书记处
C.国务院
D.民政部
A
B
C
D
C
45. 中国古代把“律”字解释为“均布”,着重体现的含义是______。
A.规范
B.刑罚
C.公平
D.正义
A
B
C
D
A
46. 人民代表大会的核心内容是______。
A.民主集中制
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广泛的人民参与
A
B
C
D
B
47. 在国家权力体系中,司法权主要是指______。
A.任免权
B.审判权
C.行政权
D.制定法律权
A
B
C
D
B
48. 我国的司法解释,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另一类是______。
A.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
B.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
C.司法行政机关的解释
D.国务院法制办的解释
A
B
C
D
B
4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中国法律渊源的是______。
A.判决书
B.地方性法规
C.规章
D.国际惯例
A
B
C
D
A
50. 法的指引作用的对象是______。
A.每个人的行为
B.他人的行为
C.人们的相互行为
D.人的思想动机
A
B
C
D
A
51. “法”和“律”连用作为独立合成词最早在中国使用是______。
A.唐朝时由高丽传入
B.北宋时期由波斯传入
C.清朝末年由日本传入
D.辛亥革命时期由苏联传入
A
B
C
D
C
52.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始终肯定并沿用______。
A.南京临时政府法令
B.清末法律
C.清末修律前的法律
D.西方法律
A
B
C
D
B
53.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最高法院设于______。
A.司法行政部指定地点
B.上海
C.北京
D.南京国民政府所在地
A
B
C
D
D
54. 在刑法理论上,根据犯罪构成在形态方面的特点,将犯罪构成分为______。
A.基本的犯罪构成和修正的犯罪构成
B.标准的犯罪构成和派生的犯罪构成
C.简单的犯罪构成和复杂的犯罪构成
D.叙述的犯罪构成和空白的犯罪构成
A
B
C
D
A
55. 人民法庭是______。
A.县一级司法机关
B.临时审判机关
C.县以下群众性自治组织
D.省一级司法派出机关
A
B
C
D
C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