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题1. 生态系统的两大组成成分是指______、______。
2. 生态系统的四种基本成分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根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作用和地位而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功能类群。
4. 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5. 大气中CO
2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
6.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始终与______结合在一起进行。
7. 群落演替最后达到和环境紧密协调的稳定群落叫______。
8. 热带雨林的生活,占绝对优势的植物是______;极地苔原的生活型谱中,以______植物为主。
9. 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______浓度的增加。
10.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主要是______。
11. 地球上空的臭氧层能阻止______到达地球表面。
四、论述题1. 试述生物多样性的含义与测定指标。
(1)生物多样性可定义为“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2)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内涵十分广泛的重要概念,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次。①遗传多样性是指各个物种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之总和。②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种类的多样化。③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中生物群落、生境与生态过程的多样化。
(3)通常物种多样性具有两方面含义:①种的数目或丰富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寡。②种的均匀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它反映的是各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
2. 下图为某地积极发展畜禽养殖和栽桑养蚕两大支柱产业。优化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试述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与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因;根据该县地处水乡这一资源优势,就该生态系统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该生态系统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因: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成本投入)。
建议:蚕沙碎屑养鱼,鱼塘塘泥肥田。
3. 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由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转变为能够任意改变自然的主宰者。人类在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危害到了人类的自身生存。人类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在自然中的地位,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用生态学的观点指导生产,规范人们的行为,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控制人口数量,可为其他生物留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并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在改造自然、服务于人类的时候,要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避免生态失衡带来的危害。在取用自然资源的时候,要考虑对环境的保护并使可更新资源能持续利用,使不可更新资源能长久利用。要彻底摒弃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点。
4. 论述全球主要生态问题及对策。
全球主要生态问题包括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人口问题。纷繁复杂的环境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生活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如农药、化肥、重金属、二氧化硫等造成的污染;另一类是由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水土流失、沙尘暴、沙漠化、地面沉降等。资源问题是指自然资源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以及人类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的自然资源枯竭,包括矿产资源、淡水资源、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人口问题包括人口数量问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的快速增长,加快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加大了对自然环境的压力,世界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农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与人口的快速增长有关;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延缓经济增长的速度,因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国家必须加大社会福利、救济保障、医疗服务等方面的投入,以保护老年人的利益。
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的对策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减轻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提高全人类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减轻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与利用程度,实现持续发展;加强法制建设,用法律手段保护环境和资源;发展科学技术,用科技力量解决全球生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