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观题6. 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各溶液:
①Na
2CO
3 ②NaHCO
3 ③C
6H
5ONa
④CH
3COONa ⑤NaAlO
2。
请按pH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______。
- A.④②③①⑤
- B.③④②⑤①
- C.⑤①②③④
- D.②⑤①③④
A B C D
A
[解析] 题干所述五种物质均为强碱弱酸盐,所以都呈碱性。要比较它们的pH,也就是要比较它们的碱性强弱。强碱弱酸盐所对应的酸的酸性越强,则形成的强碱弱酸盐的碱性越弱。因为酸性:醋酸>碳酸>苯酚>碳酸氢根>偏铝酸,故碱性:醋酸钠<碳酸氢钠<苯酚钠<碳酸钠<偏铝酸钠。
9. 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1L 2mol/LNa
2CO
3溶液中含有

数目为2N
A B.标准状况下,2.24L Cl
2与足量的Mg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
A C.7g C
nH
2n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2N
A D.标准状况下,22.4L CH
2Cl
2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2N
A A B C D
B
[解析] Na
2CO
3溶液中

会发生水解,生成

,所以n(

)<n(Na
2CO
3)=2mol,A项错误;标准状况下,2.24LCl
2为0.1mol,与足量Mg反应生成MgCl
2,转移2×0.1mol电子,即0.2N
A电子,B项正确;C
nH
2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n,H原子数目为

,C项错误;标准状况下的CH
2Cl
2是液态的,无法仅根据其体积确定其物质的量,D项错误。
15. 下列实验处理可行的是______。
①将CH
3CH(OH)CH
2CH
3与NaOH醇溶液共热制备CH
3CH
2—CH==CH
2 ②实验时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70℃以上的热水清洗
③实验室制硝基苯时,将硝酸与苯混合后再滴加浓硫酸
④向丙烯醛(CH
2==CHCH
2CHO)中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紫色褪去,能证明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⑤实验室制乙酸丁酯时,用水浴加热
A B C D
D
[解析] 商代烷的消去反应条件为NaOH的醇溶液,醇的消去反应条件为浓硫酸加热,①错。手指上沾上苯酚,用热水清洗会造成烫伤,应该用酒精清洗,②错误。实验室制取硝基苯时,由于浓硫酸溶解会放热,所以首先添加浓硝酸,然后向硝酸中逐滴滴加浓硫酸,最后加苯,③错误。丙烯醛中的醛基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的紫色褪去,所以向丙烯醛中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如果紫色褪去,不能证明一定存在碳碳双犍,④错误。制取乙酸丁酯时,不能水浴加热,直接加热,⑤错误。
17. 已知:①2CO(g)+O
2(g)====2CO
2(g);ΔH
1=-566kJ·mol
-1;
②

;ΔH
2=-266kJ·mol
-1。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CO的燃烧热为-566kJ·mol
-1 B.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2Na
2O
2(s)+2CO
2(g)====2Na
2CO
3(s)+O
2(g);ΔH
3=-452kJ·mol
-1 D.CO(g)与Na
2O
2(s)反应放出549kJ热量时,转移的电子数为12.04×10
23 A B C D
D
[解析] 燃烧热是1mol的物质完全燃烧时反应所放出的能量,CO的燃烧热为283kJ/mol,A项错误;B项图中没有表示出ΔH=-566kJ/mol时对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量的关系,B项错误;由于2Na2O2(s)+2CO2(g)====2Na2CO3(s)+O2(g);ΔH=-532 kJ/mol,C项错误;由盖斯定律得:CO(g)+Na2O2(s)====Na2CO3(s);ΔH=-549kJ/mol,可知当放出549 kJ热量时,消耗1mol CO,电子转移数为2×6.02×1023=12.04×1023,D项正确。
18.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______。
①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都是化学变化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加过量饱和Na
2CO
3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
③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不饱和脂肪酸
④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⑤洗涤剂去污主要是物理变化.碱液去污属于化学变化
⑥塑料、合成橡胶和纤维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A B C D
C
[解析] 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纤维分为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两种,天然纤维不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20.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3:2的化合物是______。
A.

B.(CH
3)
2C====CH
2 C.

D.

A B C D
D
[解析] 因为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所以可知该物质中含有两种环境的氢。A项具有3种环境的氢,故排除。B项中两种氢的数目分别为6和2,其峰面积之比为3:1,B项错误。而C项中两种氢的数目分别为6和8,其峰面积之比3:4,C项错误。
22. 单质铁溶于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Fe
3++gNO↑+hNO
2↑+kH
2O。下列有关推断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 A.2d+3f=3g+h
- B.反应中每消耗5.6g Fe,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0.3mol
- C.HNO3的氧化性大于Fe3+
- D.当a不变时,d随着b的增大而增大
A B C D
D
[解析] 根据电子守恒定律,可知A项正确。假设反应中Fe全部生成Fe
2+,则消耗5.6gFe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假设反应中Fe全部生成Fe
3+,则消耗5.6g Fe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3mol,所以同时生成Fe
2+和Fe
3+时,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0.3mol,B项正确。由

将铁氧化成Fe
3+可知,HNO
3的氧化性大于Fe
3+,C项正确。当a不变时,d+f的和不变,当b增大时,不能确定d一定增大。D项错误。
27. 在一个真空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内,充入10mol N
2和30mol H
2,发生合成氨反应:

,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H
2的转化率为25%。若在同一容器中充入NH
3,欲达到平衡时的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与上述平衡时相同,则起始时充入的NH
3的物质的量和达到平衡时NH
3的转化率是______。
- A.15mol 25%
- B.20mol 50%
- C.20mol 75%
- D.40mol 80%
A B C D
C
[解析]

,因为H
2的转化率为25%,故H
2的反应量为30×25%=7.5mol。故N
2的反应量为

。故剩余的N
2和H
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0-2.5=7.5mol和30-7.5=22.5mol。生成的NH
3为5mol。所以设起始充入的NH
3的物质的量为n,达到平衡时NH
3的转化率为x,则平衡时N
2、H
2和NH
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则

,解得:x=75%。
28.

;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
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
能提高COCl
2转化率的是______。
A B C D
B
[解析]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COCl2反应为气体压强增大的吸热反应,所以当升温、减压时,可以提高其转化率。恒容通入惰性气体时,反应气体总体积不变,其分压强也不变,平衡不移动,COCl2的转化率不变。增加CO的浓度时,生成物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加催化剂时,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提高转化率。恒压通入惰性气体时,反应体系的分压强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Cl2的转化率提高。故①④⑥正确。
29. 某电池反应如下,2Hg(l)+2O
2(g)+2H
2O(l)→2Hg
2+(aq)+4OH
-(aq)。当反应平衡时,电池电动势E的值______。
A.E>0 B.E<0 C.

D.E=0
A B C D
D
[解析] 反应平衡时,ΔG
m=0,又因为

,所以E=0。
33. 在可逆反应

中;ΔH>0,m+n>p+q。A的质量分数与温度、压强关系正确的是______。
A.

B.

C.

D.

A B C D
D
[解析] 因为ΔH>0,所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当温度升高时,反应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的质量分数降低。故排除A、B。又因为m+n>p+q,故加大压强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的质量分数降低。
35. 由下列数据确定CH
4(g)的

为______。
①

②

③

kJ·mol
-1- A.211kJ·mol-1
- B.-74.8kJ·mol-1
- C.890.3kJ·mol-1
- D.无法确定
A B C D
B
[解析] 由①知

=-393.5kJ·mol
-1,

=-285.8kJ·mol
-1。所以

,即

=-393.5-2×285.8+890.3=-74.8 kJ·mol
-1。
37. 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______。
A.CH
2==CH—CH==CH
2 1,4-丁二烯
B.

C.

D.

A B C D
C
[解析] A项正确命名为1,3-丁二烯。B项正确命名为乙二酸二甲酯。D项正确命名为2-甲基丁烷。
39. 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
A.常温下,pH=2的CH
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OH
-)>c(H
+)+c(CH
3COO
-)
B.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c(Na
+)>c(CH
3COO
-)>c(H
+)>c(OH
-)
C.NH
4Cl溶于重水(D
2O)生成NH
3D
2O和HD
2O
+ D.0.1mo/LNa
2CO
3溶液:

A B C D
D
0.1mol/L的Na2CO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等,而一部分氢离子结合碳酸根形成碳酸氢根,另一部分氢离子结合碳酸氢根形成碳酸。
40. 如图是曾经批量生产笔记本电脑所用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H
+)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电池总反应为:2CH
3OH+3O
2====2CO
2+4H
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 A.左电极为电池的正极,a处通入的物质是甲醇
- B.右电极为电池的负极,b处通入的物质是空气
- C.负极反应式为:CH3OH+H2O-6e-====CO2+6H+
- D.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A B C D
C
[解析] 左电极为电池的负极,A项错误。右电极为电池的正极,B项错误。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D项错误。
一、填空题1. 有一个醛基的化合物,分子式为C
5H
10O,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两个单峰,其结构简式为______。
2. 在溶液中存在下列沉淀溶解平衡:

,K
sp=10
-32(常温),要使c(Cr
3+)降至10
-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______。
3. 请按要求补充表格:

Se
4s
24p
4 
第四周期VIA族
由某一元醇X经下列反应可制得N、F两种高分子化合物,它们都是常用的塑料。

6. 两分子E在一定条件下能脱水形成一种六元环状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7. 合成氨工业生产条件;催化剂(铁触媒),温度:400~500℃,压强:30~50MPa。
已知:每生产0.03mol NH
3放热1.383kJ。
请写出工业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