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4. 为确定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CO
2浓度是否比安静时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CO
2的浓度比安静时高;
实验过程:①在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mL蒸馏水,测定其pH。②实验者在安静状态(静坐2min)、中度运动(步行2min)以及剧烈运动(跳绳2min)后,立即分别向上述3个烧杯的水中吹入等量气体,测定pH。经多次重复实验,所得平均数据如下表:
运动状态 | 安静 | 中度运动 | 剧烈运动 |
实验前pH | 6.1 | 6.1 | 6.1 |
实验后pH | 5.9 | 5.6 | 5.3 |
下列有关本实验的表述不完整的是______。
- A.作出假设的依据:人体运动时耗能增加,呼吸作用加强,呼出的CO2浓度增加
- B.实验原理:CO2在水中溶解后形成碳酸,使水的pH下降
- C.实验结果:运动强度越大,pH下降幅度越大
- D.实验结论: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呼出的气体中CO2浓度增加,假设成立
A B C D
B
[解析] 本实验的原理还应该包括人体为什么在不同运动状态下会呼出不同浓度的CO2,B项只是说明了pH变化的原因。
5.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
②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
③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相同
④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A B C D
A
[解析] 由赤霉素功能易知①正确;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形成,抑制芽的形成;反之则有利于芽的分化而抑制根的形成,故②正确;同种植物的不同组织以及同种组织的不同发育时期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③错误;极性运输与地心引力无关,④错误。
7. 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______。
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
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
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
A B C D
C
[解析] 人类XYY综合征,是由于精子异常,卵细胞不可能提供Y染色体,所以YY染色体来自于精子,减Ⅱ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线粒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不形成染色体,无法进行减数分裂;21三体综合征,主要是由卵细胞异常导致的(异常精子受精的概率低),可能是由于减Ⅰ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也可能由于减Ⅱ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从而产生了21号染色体多一条的卵子,而胚胎发育过程中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属于有丝分裂异常;三倍体无籽西瓜与联会紊乱有关;杂合子自交,在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分离导致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所以选C答案。
三、简答题1.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高中生物新课程注重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高中生物新课程注重转变教学与学习方式。
(3)高中生物新课程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 请整理“光与光合作用”的教学内容中你认为属于“核心概念”的概念。
(1)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2)光合作甩的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3)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3. 生物学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分析教材?
(1)从整体上领会设计思路;(2)从结构上分析教学路线;(3)从内容上分析逻辑系统;(4)从学生的学习需要上分析重点和难点;(5)分析联系实际的因素;(6)分析育人因素。
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4. 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其位于左后肢趾部的______中,神经中枢位于______中。
5. 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______所决定的。
突触的结构
[解析] 第(1)小题中,感受器主要分布在皮肤和粘膜中,神经中枢主要是脑和脊髓。第(2)小题中,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突触的结构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