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三、判断题2. 公安赔偿中的损害是客观上已经发生的对人身权、财产权的损害,还包括可能造成的损害。
对 错
B
[解析] 公安赔偿中的损害是客观上已经发生的对人身权、财产权的损害,不包括可能造成的损害。故本题说法错误。
3. 督察机构在督察工作中发现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涉嫌犯罪的,可以当场依法处理。
对 错
B
[解析] 督察机构在督察工作中发现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故本题说法错误。
6. 人大代表因为现行犯被拘留的,可以不向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常务委员会报告。
对 错
B
[解析] 人大代表因为现行犯被拘留的,应当立即向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常务委员会报告。故本题说法错误。
9. 管制权的主体是乡、镇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公安机关。
对 错
B
[解析] 管制权的主体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公安机关。故本题说法错误。
10. 社会治安秩序,是指由《治安管理处罚法》及其他治安法规所确认和维系的社会秩序。
对 错
B
[解析] 社会治安秩序,是指由法律、法规——主要是《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其他治安法规所确认和维系的社会秩序。故本题说法错误。
11. 刑事强制工作,即依据《刑事诉讼法》对被告所采取的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的工作。
对 错
B
[解析] 刑事强制工作,即依据《刑事诉讼法》对犯罪嫌疑人所采取的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的工作。故本题说法错误。
12. 公安工作是由公安机关以国家名义按国家法律赋予的职权进行社会行政管理,执行国家意志,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活动。
对 错
B
[解析] 公安工作是由人民警察以国家名义按国家法律赋予的职权进行社会行政管理,执行国家意志,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活动。故本题说法错误。
17. 考核是在考试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对象是所有参加考试者,其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素质、工作表现、工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等。
对 错
B
[解析] 考核是在考试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对象是参加考试合格者,其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素质、工作表现、工作能力和是否需要回避等。故本题说法错误。
18.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律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
对 错
B
[解析]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故本题说法错误。
19.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和《人民警察法》一样,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的。
对 错
B
[解析]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是由公安部颁布实施的。故本题说法错误。